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将作者完成的腰骶部,功能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性(functional posterior rhizotomy,FPR)治疗下肢痉挛性脑瘫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下肢痉挛性脑瘫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行腰骶段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的103例痉挛性脑瘫的临床资料,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采用Held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评估下肢肌张力、痉挛程度及下肢运动能力的变化。结果 术后1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痉挛程度(Held评分)缓解率分别为97.1%(100/103)、99.1%(102/103)、96.8%(99/103),术后1年分别为93.4%(96/103)、95.1%(98/103)、92.1%(95/103)。术后1周、1年,双下肢髋、膝、踝各肌群肌MRS分级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1周、术后1年GMFCS分级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术后未见顽固疼痛、大小便失禁、尿潴留,无脑脊液漏、切口感染,无椎体畸形等并发症。结论 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瘫下肢痉挛性脑瘫疗效可靠,无明显并发症,康复训练可显著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3.
现将作者完成的腰骶部,功能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性(functional posterior rhizotomy,FPR)治疗下肢痉挛性脑瘫的病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26例,男22例,女4例;年龄3~14岁,平均(5±1.2)岁,均以下肢症状为主的脑瘫患儿。早产儿16例,产伤者5例,不明原因脑缺氧者5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显微手术治疗104例痉挛性脑瘫患者的临床资料。2006年3月以前83例采用L2-S1椎板切开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其中3例同时行C5-T1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3月以后21例患者行改良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结果全部患者平均随访31.2月,肢体痉挛缓解率95.2%,步态功能改善率81.7%,生活质量提高率88.5%。术后并发症:肢体痉挛状态复发6.7%,一过性肢体感觉障碍4.8%,一过性肌无力3.8%,腰椎不稳或前凸2.9%,一过性尿潴留2.9%。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是治疗痉挛性脑瘫下肢痉挛状态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改良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可以有效地防止脊椎不稳或腰椎前凸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可分为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自2002年2月至2005年2月,我们对25例脑性瘫痪患者施行了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posterior rhizotomy,SPR),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男17例,女8例;年龄5~16岁。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者21例(84%),智障较重者4例(16%)。痉挛型20例(80%),以痉挛为主的混合型5例(20%)。2.临床表现:瘫痪仅累及单侧者4例,累及双侧者21例,共计46侧肢…  相似文献   

6.
痉挛性瘫痪的神经外科治疗:功能性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通过术中电生理与显微外科技术,探讨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对严重肌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46例不同原因所致的肢体痉挛性瘫痪的功能性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的治疗经验。其中,脑瘫34例,脑外伤后痉挛性瘫痪4例,脊髓损伤后痉挛瘫痪4例,脑卒中后严重肌痉挛与强直2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术后严重肌痉挛与疼痛1例,脊髓空洞症伴严重肌痉挛1例。对下肢肌痉挛,采用经胸11至腰1或腰2至骶1椎板切开并复位,对腰2至骶2神经后根作选择性切断术;对上肢肌痉挛,采用经颈5至颈7椎板切开或半侧椎板切开,行颈5至胸1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术中根据电刺激神经后根小枝所诱发的肌肉收缩反应、电刺激阈值、异常肌电图等因素决定是否切断该神经小枝,神经根小枝切断数目不超过60%。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即刻表现出肌痉挛程度明显下降,随访6月以上,所有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能够有效地控制各种原因引起的肌痉挛从而改善丧失的迄动功能:加强显微操作与术中肌电图监测,能更好地提高神经后根切断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SPR)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6例脑瘫性下肢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SPR治疗和康复训练,并采用相应量表评估病人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 406例获随访6~36个月,平均28.8个月。随访期间,痉挛状态缓解378例(93.3%),维持术前水平28例(6.7%);肌张力缓解362例(89.2%),维持术前水平44例(10.8%);步态功能改善370例(91.3%),维持术前水平36例(8.7%);生活质量提高378例(93.3%),无明显改善28例(6.7%)。术后发生下肢感觉障碍54例(13.3%),肌力下降72例(17.7%),一过性尿潴留9例(2.2%),一过性体温升高31例(7.6%)。结论 SPR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的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严格掌握适应证且术后坚持长期正规康复训练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疗效。方法对58例接受SPR治疗的痉挛性脑瘫患者,进行术后8~40个月的随访,并对其术后痉挛情况、交叉腿、尖足情况、肌力、感觉等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14例肌张力Ⅳ级的患者术后平均肌张力降为1.71级,32例肌张力Ⅲ级的患者术后平均肌张力降为1.56级,12例肌张力Ⅱ级的患者术后平均肌张力降为1.16级。30例剪刀步态完全消失(51.72%),19例明显改善(32.76%),仍有9例改善不明显(15.51%)。合并尖足者共31例,术后足跟着地者27例。术后随访能独立行走者29例(50%),需搀扶者18例(31.03%),不能行走者11例(18.97%)。结论 SPR对解除痉挛、降低肌张力等方面是安全可靠、作用持久的,配合必要的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肢体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SPR)术对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4例HSP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R手术及术后康复的综合治疗方案。手术方式为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切断并椎板复位。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12个月时,患者的改良Asworth痉挛分级评分、关节活动度和Hoffer步行能力分级。结果 4例HSP患者均表现明显的痉挛状态,步态困难;其中3例为单纯型HSP,1例为复杂型HSP。4例患者SPR术后12个月的痉挛分级评分显示,MAS评分均值显著低于术前(均P 0. 01);股角活动度平均改善11. 3°,腘窝角活动度改善20. 5°,足背屈角活动度改善4. 0°。2例单纯型HSP患儿Hoffer步行活动能力得到改善,由Ⅱ级提高到Ⅲ级; 1例单纯型HSP成人患者则没有改善,另外1例复杂型HSP患儿的步态和平衡变差。3例单纯型HSP患者的肌力无明显减退,1例复杂型HSP患者的肌力有减退。结论 SPR结合术后康复,可以有效缓解单纯型HSP患者的痉挛状态,改善患者的步态和移动能力。通过SPR缓解痉挛,有可能降低HSP患者肢体废用性肌萎缩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血府逐瘀汤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06—2015-08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4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2组均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抗凝血,降低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结合康复训练。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服巴氯芬片,研究组加服加减血府逐瘀汤及中药熏蒸,2组治疗周期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后的肌张力恢复疗效,并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45.24%,对照组为3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1,P=0.374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为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5,P=0.0330.05)。2组治疗后4周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4周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2周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不影响治疗。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90%,研究组为4.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3,P=0.236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肌张力,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在脊髓圆锥段进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并观察手术效果。方法全麻下行T12~L2椎板切除,在脊髓圆锥段进行L2~S1 SPR共治疗22例痉挛性脑瘫病人,随访6个月,观察病人术后相应肌群痉挛及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病人上下肢多组肌群痉挛改善明显,多项运动功能得到提高,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在脊髓圆锥段进行L2~S1 SPR,手术效果良好,且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脑卒中瘫痪病人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血肿清除手术治疗的90例脑卒中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8个月,根据Barthel指数评分分析患者预后状况。根据Barthel指数评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5例,Barthel指数50分,为预后良好组;对照组65例,Barthel指数≤50分,为预后不佳组。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分析影响脑卒中瘫痪经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脑卒中瘫痪经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包括高血压、患病类型、GCS评分、NIHSS分值、WBC水平、血钾浓度等;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表明,高血压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最大(OR=3.651),其次是糖尿病(OR=3.371)、血钾浓度(OR=2.946)等。结论影响脑卒中瘫痪经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多种,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血钾浓度等,应采取相应措施缓解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对脑卒中瘫痪患者的预后状况、降低致残率、致死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眼针疗法结合电针治疗脑卒中眼外肌麻痹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其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2-06-2014-06 92例脑卒中后并发眼外肌麻痹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患者均予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应用眼针疗法结合电针针刺治疗,针刺1次/d;对照组应用单纯针刺疗法治疗,针刺1次/d;2周为一疗程;2周后,观察2组患者眼外肌麻痹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48%、82.61%,无效率分别为6.52%、17.39%,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对照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眼针疗法结合电针治疗脑卒中眼外肌麻痹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脑瘫手术中肌电图监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肌电图(EMG)监测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脑瘫中的作用。方法对34例痉挛性脑瘫病人施行SPR手术,对下肢多组肌群采用EMG监测,观察刺激脊神经后根小束时肌肉出现运动反应的阈值及肌肉收缩范围。结果对后根小束进行电刺激时,肌肉收缩可局限于该神经根节段支配的肌群,也可扩散到同侧或对侧的其他肌群。结论EMG对提高手术效果,探讨手术中电生理监测方法的科学性,研究电生理标准与疗效的关系等,均能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在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3月至2003年4月显微手术治疗的53例脑瘫性下肢痉挛,全部采用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并在术中应用软性神经内窥镜.结果全部患者平均随访 10个月. 100%患者术后立即感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94.3%.术后6周内步态功能改善率为56.6%,随访期间为90.6%.生活质量提高率在随访期间为94.3%.术后发生下肢感觉障碍20例(37.7 %),肌力下降 5例(9.4%),随访期间均见好转.术后无一过性尿失禁及尿潴留发生.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结论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术中应用内窥镜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创伤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determine if there are preoperativ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hat might be predictive of a poor outcome after selective dorsal rhizotomy (SDR) surgery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CP).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174 children who had undergone SDR from 1983 to 2001.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outcome at approximately 1 year after surgery: acceptable or poor outcome. As predictors of outcome, the factors compared were age at operation, types of CP (diplegia, quadriplegia), history of prematurity, prior lower limb orthopedic surgeries, history of seizures, dystonic limbs, opisthotonic posturing, lumbar hyperlordosis, truncal hypotonia, preoperative ambulatory function, preoperative 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GMFCS) scores, and presence of intellectual delay and speech delay.Results Eleven children (6.3%) had a poor outcome. The type of CP (P<0.001) and intellectual delay (P=0.015) we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outcome in the un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but only the type of CP retained significant predictive power in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Conclusion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preoperative diagnosis is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of outcome after SDR. Intellectual delay demonstrated predictive power only in the univariate model, suggesting that it might have some prognostic value but less than the diagnosi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共60例发病6个月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减重步行训练(BWSTT组,30例)或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Robot组,30例),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8周时采用Fugl-Meyer下肢评价量表(FMA-LE)评价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平衡功能、下肢康复机器人力矩反馈系统评价下肢肌力。结果与训练前相比,两组患者训练8周时FMA-LE(P=0.000)和BBS(P=0.000)评分、步态周期中患侧髋关节(P=0.000)和膝关节(P=0.000)反馈力矩值均增加;与BWSTT组相比,训练8周时Robot组仅步态周期中患侧髋关节(P=0.000)和膝关节(P=0.000)反馈力矩值增加。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和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均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在提高下肢肌力方面优于减重步行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