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对脑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并另取30例为正常对照组,利用ELISA法分别测定患者入院时、第3d、第7d及第14d血清NSE浓度。结果依达拉奉治疗组第3、7d血清NSE浓度低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第14d及3个月,依达拉奉治疗组GOS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颅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14d血清及脑脊液中NSE及MBP水平,治疗后7、14d对两组患者采用格拉斯哥评分(Gcs)标准进行评分,3个月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判断效果。结果依达拉奉治疗组DAI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NSE及M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且7、14d患者GCS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3个月随访GOS发现,治疗组患者预后也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可明显降低DAI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NSE及MBP表达水平,具有明确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连续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7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加尼莫地平43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44例。观察治疗14 d后患者临床表现,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CT检查结果。伤后3个月观察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临床表现好于对照组,GC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CT显示水肿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伤后3月GOS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可减轻脑水肿,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方法 将3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16例)和常规治疗组(14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颅内压(ICP)、头部CT(脑水肿)、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14d后,颅内压及脑水肿程度都有所减轻,但依达拉奉治疗组减轻程度好于常规治疗组.治疗14d后依达拉奉治疗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伤后3个月依达拉奉治疗组GOS评分也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均<0.05).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依达拉奉对颅脑损伤病人脑水肿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颅脑损伤病人脑水肿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98例急性颅脑损伤的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按照急性脑损伤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100ml中静滴,bid,共14d。2组在治疗后3、7、14、28d做头部CT检查,根据脑CT显示脑水肿最大层面的长×宽测算脑水肿面积表示脑水肿的程度,观察脑水肿的变化。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8d分别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2组病人伤后脑水肿均逐渐加重而至第7d达高峰期,在第7d前2组脑水肿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14~28d2组病人均明显减轻,但治疗组脑水肿减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在第28dGCS评分均有提高,但治疗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依达拉奉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可以减轻颅脑损伤病人脑水肿,并能改善预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辅助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创伤(TBI)患者的凝血功能及神经生长因子(NGF)、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 方法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三科自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2例重型TB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亚低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亚低温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辅助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脑内凝血功能以及血清内NGF、CGRP含量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辅助亚低温治疗后颅内水肿面积显著降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升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水平显著下降,巴塞尔指数评定量表评分和GCS评分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辅助亚低温治疗后NGF、CGRP水平明显升高,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显著下降,抗凝血酶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依达拉奉辅助亚低温治疗重型TBI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恢复患者的凝血功能,促进NGF、CGRP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依达拉奉全量治疗组32例,依达拉奉减量治疗组28例,对照组20例。治疗14d后,观察分析GC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依达拉奉全量治疗组和减量治疗组GCS评分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GC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有较好的效果,且副作用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酰谷酰胺联合依达拉奉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重度颅脑损伤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乙酰谷酰胺0.6g溶于250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1次/d和依达拉奉30m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静滴,2次/d,联合治疗14d。观察2组患者接受治疗2周时,觉醒人数、GCS评分、总体有效率。结果治疗2周时,实验组觉醒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GCS评分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乙酰谷酰胺联合依达拉奉在重度颅脑损伤中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损伤(s TBI)患者血浆8-表氧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的影响及其治疗s TBI的效果。方法将60例s TB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止血、抗感染、降血糖、营养药物及手术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新型抗氧化剂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2次/d,持续2周)。治疗后2、3、7、14、30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8-iso-PGF2α水平。治疗后14 d进行GCS评分,治疗后3个月按照GO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结果治疗后2 d,两组血浆8-iso-PGF2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随后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 d,两组GC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GO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依达拉奉可显著降低s TBI患者血浆8-iso-PGF2α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及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7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脑水肿面积、神经功能及自由基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脑水肿面积显著小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脑水肿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7dNO、LP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OD、GSHP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显著缩小脑水肿面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3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微创血肿清除术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剂静滴,2次/d。2组患者均治疗14 d为1疗程。对2组治疗后NIHSS评分、TNF-α、IL-6、CRP及临床总有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3、6.93,P<0.05)。观察组改变更明显,明显优于对照组(t=3.89,P<0.05)。治疗后2组的TNF-αI、L-6和CRP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8.54、9.36、8.92,对照组t=6.33、7.32、6.70,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8、3.84、3.42,P<0.05)。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0%和7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依达拉奉能明显降低急性脑出血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单独应用微创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10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辅以乌司他丁治疗。结果 观察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和受伤28 d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颈总动脉血流流量、血管特性阻抗和动态阻力等脑血流参数水平、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β-内啡肽、强啡肽-1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神经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D-二聚体等纤溶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而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有效改善脑血流参数,抑制炎性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凝血状态,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者的临床效果及对C反应蛋白(C reaction protein,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11—2016-11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针对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安慰剂治疗的48例为对照组,依达拉奉治疗的48例为观察组,对比2组CRP、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水平、不良反应及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RP和NGF水平改善效果均比对照组优(P0.05);2组总不良反应率(4.17%vs 8.33%)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2.10±1.02)分和(52.50±10.45)分均优于比对照组(4.76±1.66)分和(44.20±9.20)分(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者行依达拉奉治疗可优化CRP和NGF水平,不良反应少,且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8-07-2011-12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另选择同期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治疗后2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硫酸镁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25%硫酸镁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予香丹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欧洲脑卒中量表(E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比较以及疗效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硫酸镁联合依达拉奉组较对照组ESS评分、ADL水平明显改善(P〈0.05),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保护脑细胞,有效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银杏达莫20ml,1次/d,连续14d,静脉点滴);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2次/d,连续14d,静脉点滴),同期选择非脑血管病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7d患者血浆vWF及血清hs-CRP浓度的变化,测定治疗5d内头部MRI所示病灶大小,测定治疗前、治疗第30d的NIHSS评分,判定两组的疗效.结果 在治疗7d,依达拉奉组的vWF浓度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治疗7d时,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依达拉奉组hs-CRP浓度下降明显(P<0.01).依达拉奉组治疗的有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与腔隙性、小面积脑梗死组比较,中面积及大面积脑梗死组的治疗前hs-CRP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 依达拉奉能够直接降低血清vWF和hs-CRP的浓度,这可能是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制之一.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edaravone on the serum levels of vWF and hs’CRP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40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 of 20 cases and edaravone group of 20 cases. All cases were given routine treatment,while the cases of edaravone group were added with edaravone 30mg,twice a day,totally14d.The serum levels of vWF and hs-CRP were investigated before and 7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sizes of the infarction on MRI were measured on 5d after treatment.The NIH scale and clinical outcome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30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edaravon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routine group(P<0.05).The sernm levels of vWF of the edaraVon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routine groups on 7d(P<0.01).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serum levels of hs-CRP were the lowest on 7d(P<0.01).The hs-CRP levels of middle and large infarction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lacunar and small infarction groups(P<0.05).Conclusion Our result indicates that edaravone can reduce the injury of ischemic brain cells and improve therapeutic efficacy probably through decreasing the serum level of vWF and hs-CRP.  相似文献   

17.
早期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疗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预后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参照1995年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标准,前瞻性收集8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开颅手术、控制血压、脱水降低颅内压和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高压氧治疗组在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后第5天开始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共25d。采用盲法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GOS评分、脑水肿程度、神经功能以及认知功能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1月,两组患者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水肿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高压氧治疗组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高压氧治疗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半年,按GOS评分评定预后,高压氧治疗组预后良好32例(76.19%),对照组预后良好21例(46.67%),两组预后良好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压氧能显著促进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开窍汤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临床效果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开窍汤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 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以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并评价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检测大脑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清中细胞凋亡、神经损伤相关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的有效率75.00%(30/40)比较,观察组的有效率92.50%(37/40)显著升高(χ2=4.501,P<0.05); 观察组治疗2、4周后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FMA评分、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即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更明显(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MCA,PCA,ACA,BA血灌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Caspase-3,H-FA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GF-1,CGRP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开窍汤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更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脑血流灌注、抑制细胞凋亡、神经损伤以发挥脑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在反复脑梗死急性期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01—2016-12我院诊治的反复脑梗死急性期患者92例,根据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静滴注射用依达拉奉30mg,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滴注射用尤瑞克林,0.15PNA,1次/d。2组均连续治疗21d。观察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情况,同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的ADL评分显著升高,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6%和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注射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个体化手术治疗特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月手术治疗的126例特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急诊常规急诊开颅手术61例(常规手术 组),个体化手术65例(个体化手术组)。结果 与常规手术组相比,个体化手术组术中脑膨出、术后迟发性血肿、颅骨缺损、脑积水、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6个月,按GOS评 分评估预后,个体化手术组恢复良好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对于特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个体化手术方案能显著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