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一些生活疾病。其中老年人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是一种以随着年龄增长而引起的骨骼肌质量和力量流失为特征的老年综合征[1],目前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的流行病学显示,肌肉衰减综合征在60—70岁老年人群中患病率为5%—13%,80岁以上的则为11%—50%[2]。在我国  相似文献   

2.
正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是记录肌肉肌力首选方法~([1]),利用表面电极技术从骨骼肌表面导出多个运动时所产生的电变化在时间和空间叠加,与肌肉的纤维组成、解剖结构及功能状态、运动单元数量、放电频率等都有密切关系~([2—3])。根据医学研究,12—19岁人群被称为Adolescents;20—29岁人群被称为Vicenarian;30—39岁人群被称为Tricenarian~([4])。国内范洪彬等~([5])研究不同年龄段肌肉特性  相似文献   

3.
<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现在已经成为了社会的沉重负担~([2]),它是由肌筋膜触发点引起的常见的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数据表明在美国肌筋膜触发点综合征已经影响到大约400万人的正常生活~([3])。在基础医疗环境中大约有15%的人因此病来寻求卫生服务,在疼痛门诊甚至高达90%~([4])。美国每年在此病消耗的直接卫生资源达到470亿元~([5])。在国内,MPS的发病率高达30%—93%,MPS  相似文献   

4.
<正>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指一组以下背、腰骶和臀部疼痛和不适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是康复医学科和骨科的常见疾病,也是当今社会最普遍、花费最大的肌肉骨骼疾病之一,使得70%—80%的人群受累,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1])。而对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来说,动态平衡控制和静态平衡维持是基本的,平衡姿势控制通常被用来评定各种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疾病~([2])。目前腰痛患者是否存在平衡功能障碍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衰弱"是一个现代老年综合征,也是老年人群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国际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IAGG,)衰弱专家共识定义"衰弱是力量降低和生理机能的异常,这一状态增加个体的依赖性、脆弱性及对死亡的易感性"~([1])。导致衰弱的因素很多,包括与衰老相关的生理变化、疾病、炎症、多药共用、内分泌紊乱、营养不良及孤独等。衰弱在女性更为常见,发病率随增龄而增加,与欧美比较,亚太区社区老年衰弱的患病率约为3.5%—27%,社会经济地位低和土著社区衰弱患病率50%~([2])。多个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衰弱可作为老年人不良结局风险的标志~([3]),并越来越多地被专科(肿瘤科、  相似文献   

6.
正肩关节是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常见的发病部位之一。肩袖撕裂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为25%以上~([1—2])。90%的肩袖损伤为慢性损伤,多因肩关节肌肉力量薄弱引起。随着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脑卒中肩袖损伤的患者也逐渐增加。而另外10%为急性损伤,多为运动损伤。大部分患者痛点多位于肩关节前外侧,当肩关节前屈和外展时疼痛加剧。少数外伤患者常自觉有撕裂声响,局部肿胀,皮下出血,伤后局部疼痛限于肩峰,并向三角肌止点放散,大结节与肩峰间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危险因素有200多种,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1])。抑郁症被认为是冠心病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而冠心病患者又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2])。严重的焦虑导致冠心病患者拒绝治疗,甚至自杀~[~([3])。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抑郁的发病率可达40%以上~([4])。近年来随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抑郁与冠心病的关系越  相似文献   

8.
正跟腱是人体最大、功能最多、最重要的肌腱,其作用是储存和释放弹性能量,以及提高肌纤维力学效率~([1])。跟腱病是一种常见病,大部分由跟腱过度使用引起,流行病学研究显示,5%—34%的跑步运动员患有跟腱病,跟腱病的发生,直接威胁运动员的职业生涯~([2—4])。值得注意的是,肥胖、糖尿病、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亦是跟腱病的危险因素,有研究发现,惯于久坐的风湿性疾病患者,跟腱病发病率亦高于以往预期~([5])。此外,在正常人群中,跟腱撕裂和慢性跟腱炎的发病率高达5.9%和2.1%~([6])。而且跟腱撕裂的发病率仍不断上升~([7])。跟腱病病因复杂,临床鉴别跟腱炎、跟腱撕裂和腱周炎  相似文献   

9.
<正>肩痛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发病率报道不一,人群研究报道从16%~([2])到84%~([2—4])不等,其发病与年龄及性别无关~([4])。肩痛在卒中后1周即可发生,但最常见于2—3个月~([3,5]),在所有脑卒中后肩痛的患者中,约28%的患者会在卒中后2周内出现症状,87%发生于4个月内,经过标准化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于6个月后得到缓解,但仍有20%的患者表现为常规治疗无效的持续性肩痛~([1,3,6])。  相似文献   

10.
<正>股骨颈骨折临床发病率高,约占全部骨折的5%,且老年女性人群发病率高于男性~([1])。股骨颈骨折后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类型非常关键~([2])。目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又称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中应用广泛且效果满意,但假体周围感染(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是关节置换术后的灾难性并发症~([3]),若不及时进行规范有效护理将会导致髋部剧烈疼痛、运动受限、残疾甚至死亡~([4])。神经症~([5])是  相似文献   

11.
<正>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功能恢复~([1])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肩关节半脱位往往在脑卒中早期即可出现。由于冈上肌、三角肌等肩部肌肉张力降低、关节囊松弛,无法抵抗坐或站立时上肢重力而引发肱骨头下滑而脱离关节盂,造成肩关节半脱位~([2—3])。研究报道,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在17%—81%且超过20%的患者伴有肩痛、肩手综合征以及废用肩等并发症,甚至继发腋神经损害~([4—5])。因此,脑卒中早期肩关节半脱位预防及康  相似文献   

12.
正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心血管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公布的数据~([1])显示:我国35~74岁人群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高血压、冠心病等常见心血管病发病率的上升,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正逐渐升高。2012年国内最新研究~([2])显示,心力衰竭患者1年内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分别高达23%和14.4%。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自我管  相似文献   

13.
正肱骨近端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1]),在老年人群中较易发生,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其发生率将不断增长~([2])。预计在今后几十年里,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将会增加2倍~([1—3])。而四部分骨折占所有肱骨近端骨折的2%—10%,是最难处理的类型~([4])。四部分骨折常常为高能量损伤所导致,患者骨与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严重,若不积极干预易遗留严重的肩关节功能障碍,给患者无论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带来严重创伤,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  相似文献   

14.
正偏瘫肩痛(hemiplegia shoulder pain, HSP)是临床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约21%—72%,可发生在偏瘫的任何时期,严重影响上肢功能的恢复~([1—2])。HSP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目前针对不同的病因缓解HSP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如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3])、超短波、肌电生物反馈~([1])等,运动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如神经阻滞、关节腔内注射类固醇激素~([4])和肉毒毒素注射等~([5])。HSP既影响患者  相似文献   

15.
正老年慢性病中,2型糖尿病(T2DM)能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2])。目前老年人中认知功能障碍非常普遍~([3])。本研究探讨认知功能障碍对T2DM老年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分析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T2DM老年患者(≥60岁)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指出我国40岁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脑卒中人数约1242万~([1])。此外,研究报道大约80%脑卒中患者存在运动功能障碍,而且其中约65%的患者在后遗症期仍遗留手与上肢功能障碍~([2—3])。手与上肢功能改善将能最大限度促进脑卒中患者整体功能恢复,改善生存质量~([4])。因此,脑卒中后手与上肢运动功能康复应是我国康复医学领域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肌肉衰减症(简称肌少症),又称"骨骼肌减少症"、"肌肉衰减症"、"老年性骨骼肌减少症"等等。在1989年由Irwin第一次用来描述老年性的肌肉减少和力量衰减[1]。肌肉衰减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寿命,在老年人群中,男性肌少症患病率为0~85.4%,女性0.1%~33.6%。社区老年居民中,肌少症的患病率为1%~29%,长期居住于护理院人群肌少症患病率为14%~33%,急诊老年人患病率为  相似文献   

18.
正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种慢性调节系统紊乱的疾病,包括了高血压、腹部肥胖、糖耐量受损、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等心血管疾病因素,而这些危险因素长时间未得到解除,则会引发心血管疾病~([1-2])。美国普通人群的MS的患病率为23.7%,而中国成年男性MS患病率为23.3%、女性为10%~([1])。2009年Zorzi等~([3])报道加拿大6~18岁儿  相似文献   

19.
正废用综合征(disuse syndrome,DS)是由Hirschberg于1964年首次提出~([1]),是指机体长期丧失活动能力或持续不能活动而产生的继发性障碍~([2—3])。关节挛缩是目前在废用综合征中发生率较高的继发并发症~([4]),表现为关节的被动活动范围受限~([5])。关节挛缩目前并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因为关节挛缩的发展进程十分缓慢,早期很难被发现~([6])。纸屋克子~([7—10])开展了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废用综合征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正偏瘫后肩痛(hemiplegic shoulder pain,HSP)是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常见的并发症。早年报道发病率不一,范围为5%—84%~([1—2])。近年报道HSP患者占到脑卒中幸存者总数的22%—23%,其住院康复期间的发病率为54%—55%~([3])。Bender等~([4])报道,HSP通常发生在脑卒中后12周内,起病第10周时发生率最高。而这个时间段,正是患侧上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