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手术方式和适应证.方法 50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开腹微创保胆取石术,于胆床底体表投影位置切开皮肤3、4 cm,分层切开入腹,提起胆床底部经穿刺证实后切开胆囊1、2 cm,进入胆道镜,用取石网将胆囊内结石全部取净,对于超过2 cm的结石或胆囊颈部嵌顿性结石,用钬激光击碎后再行内镜取石.仔细检查证实胆囊管通畅,胆囊切口用可吸收缝线连续全层缝合及浆肌层包埋,无1例留置引流管.结果 10例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患者手术顺利,无出血及胆漏,无中转胆囊切除.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65min,术后住院7~12d.1例伤口脂肪液化,经换药、抗感染、行Ⅱ期缝合后痊愈,1例术后18个月后复发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论 严格的病例筛选,确切的胆囊功能检查,熟练而细致的胆道镜检查和治疗,配合钬激光碎石,施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安全可靠,患者创伤小、痛苦轻,此方法既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又祛除了病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胆囊壁结石微创保胆手术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胆囊壁结石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探讨为其施行保胆取石手术(EGPCL)的价值.方法 ①复习观察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标本的病理切片912例,找到胆囊壁结石的组织病理切片,观察显微镜下病理特征及分布.②回顾分析保胆取石病例108例,重点分析胆囊内镜下发现胆囊壁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胆囊壁结石与胆囊收缩功能的关系以及保胆手术效果.结果 切除胆囊的病理切片中发现胆囊壁结石32例(3.51%),共71颗.其中黏膜层结石5颗(7%),肌层结石16颗(23%),浆膜层结石50颗(70%).扩张的罗一阿氏窦包裹胆囊壁结石而形似憩室,窦上皮为排列整齐、基本完整的粘膜上皮细胞.在108例保胆取石手术中发现胆囊壁黏膜层以及"黏膜下"结石10例(9.26%),其中术前检查收缩功能良好者8例(80%),功能欠佳2例;8例患者均有轻重不等的临床症状,包括功能欠佳者2例和功能良好者6例.取石术后全部胆囊壁间结石患者症状都得到改善,但2例术前功能欠佳者,术后B超检查分剐提示胆囊壁针尖样胆固醇沉积以及胆囊腔内淤滞物.结论 胆囊壁结石与胆囊腔内压力增高以及罗一阿氏窦形成密切相关;大部分胆囊壁结石位于浆肌层,保胆手术中难以全部观察到.胆囊内镜仅能取黏膜层结石以及部分浆肌层结石.胆囊壁结石大多数有临床症状.对那些壁间结石少、胆囊壁薄(<4mm)、胆囊功能好者,可取净结石,保留胆囊.而对那些有明显临床症状、胆囊壁结石多和壁厚≥4mm的患者,即使胆囊收缩功能好,笔者也建议行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硬性胆道镜保胆取石(息肉)80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探讨硬性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10月~2007年3月,用Wolf硬性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息肉)手术80例。喉罩全身麻醉,迷你腹腔镜直视肋缘下小切口抓取胆囊,胆囊底部小切口,应用Wolf硬性胆道镜进行胆囊探查、取石(息肉),直径>0.5cm的结石,用套石网取出,直径<0.5cm的结石以及泥沙样结石用胆囊泥沙样结石吸取箱取出,取石钳从根部摘除胆囊息肉。应用胆囊泥沙样结石吸取箱设备,用推、挤、压、撕、撑、冲6种手法,发现并清除8例55窝胆囊黏膜下结石,3-0肠线间断缝合胆囊底部切口。结果80例硬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63min,平均住院4d,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发现并清除8例55窝胆囊黏膜下结石,最少1例1窝,最多1例30窝,发生率10%。结论硬性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是一项新技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保胆手术中胆囊壁浆肌层缝合修复胆囊的可行性及其优缺点。方法取实验兔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3组,其中为胆囊壁间断浆肌层缝合组14只、胆囊壁间断全层缝合组14只以及对照组8只。该研究设置对照组只为观察在同等的麻醉、饮食和饲养环境因素条件下胆囊有无结石形成或其他变化,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时,不予分析。各组兔按术后7及21 d各取兔一半剖腹观察腹腔情况,并取胆囊缝合处组织,分别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①术后所有实验兔均无胆漏;②病理切片表明浆肌层缝合及全层缝合在术后7 d缝合处黏膜已愈合,术后21 d缝合处胶原纤维融合;③间断浆肌层缝合组和间断全层缝合组术后缝合口处组织胆囊壁厚度、炎症反应、成纤维细胞增生情况与胶原纤维含量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①用兔可以制作胆囊壁浆肌层缝合及全层缝合的模型;②实验证明胆囊壁间断浆肌层缝合与间断全层缝合同样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经脐入路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经脐入路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 8例胆囊结石患者行经脐入路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取脐部A、B、C点3个5 mm切口,在腹腔镜直视下电凝切开胆囊底,用胆道镜取出结石,3-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胆囊.结果 8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第1、2例手术时间分别为180及120min,最短为65min,平均114min.未放置引流管,无出血及胆漏,1例患者术后3 d右侧腹疼痛,经消炎后缓解.平均术后5 d出院.术后2周复查.脐部无明显手术瘢痕,B超胆囊无结石,胆汁透声好.结论 经脐入路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是安全可行的,虽操作难度较常规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稍大,但切口隐蔽,愈后疤痕不明显,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镜联合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的可行性。方法在全麻下经脐孔穿刺建立气腹,腹腔镜下观察胆囊形态,分离粘连,若胆囊因结石嵌顿而胀大、积脓,先穿刺减压,切开胆囊底部,纤维胆道镜下取出结石,清理胆囊腔,确定胆囊管通畅后,缝合切口,保留胆囊,再次气腹探查腹腔,吸引肝周边积液,缝合腹壁切口。结果本组162例,保胆成功142例(83.33%)其中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伴炎症保胆成功22例。手术时间25-130min,平均50min,无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6-16d。术后1-9年随访,信(电话)获访132例(92.9%),均无发热、腹痛、黄疸及再手术情况。术后1-3个月专家门诊复查87例(57%)145人次,胆囊正常60例(74%),小结石残留7例(8.9%),腔内小结晶或沉淀物14例(17.2%)。85例B超脂肪餐前后检测胆囊结石11例,结石复发率12.94%。胆囊收缩率最大为98%,最小为42%,平均(67.7±18.9)%,显示胆囊收缩功能评级良好72例(84.7%)、功能差13例(15.3%)。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保胆术后胆囊功能与非结石嵌顿保胆术后胆囊功能相类似(P〈0.05)。结论二镜联合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应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3镜),胆总管一期缝合,同期治疗内镜取石失败的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2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插管成功,取石失败后同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和液电碎石,一期缝合胆总管切口的手术疗效。结果 1例患者中转辅助小切口取石,1例术后残余结石行ERCP取石。术后2例出现一过性淀粉酶升高,经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出现胆瘘,经腹腔引流管引流痊愈;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随访至今无发现结石复发或胆道狭窄。结论对于内镜取石失败患者,严格把握适应证,采用3镜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同期治疗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经硬性胆道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或息肉)手术的适应证以及预防结石术后复发.方法 采用WOLF新式硬性胆道镜完成保胆取石手术200例.其中2例急性胆囊炎、8例萎缩性胆囊炎均行保胆取石术,利用气压弹道碎石技术13例,45例采取腔内电凝导丝电凝止血.保胆取石术后患者常规服用步长胆石利通片,防止胆汁胆固醇饱和,防止结石复发.结果 20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5±5)min、平均住院时间5 d,其中放置胆囊造瘘管9例.除1例保胆失败最终选择切胆手术、3例保胆取石术后发现胆囊内沉积物外,其余患者均获得近期较为理想的疗效.结论 硬性胆道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手术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腔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治疗小儿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采用腹腔镜联合尿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小儿胆囊结石12例。胆囊多发结石7例,胆囊结石合并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2例。首先经脐部开放置入5 mm Trocar,建立气腹,压力8~12 mmHg,于右肋缘下腹直肌外缘处置入5mm Trocar,腹腔镜下将胆囊底部经右上腹Trocar孔提出腹外,切开胆囊底部约0.5cm,置小儿0°膀胱镜入胆囊,了解胆汁、胆囊黏膜、胆囊腔、胆囊颈、胆囊管和结石位置、数量、质地以及有无嵌顿等,发现结石后用电切环镜下依次取出,小结石可用吸引器吸出及生理盐水冲洗,胆道镜检查确认无结石残留。予36%泛影葡胺胆道造影,观察有无结石残留、胰胆管合流异常等。检查胆囊管开口见有胆汁流出,无出血,5-0PDS线缝合胆囊切口。观察无活动出血、胆漏等,缝合切口。结果 12例患儿中11例保胆取石获得成功,1例3岁患儿术中胆道造影提示胆总管稍扩张,胆囊开口与右肝管,中转行胆囊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其余11例行腔镜保胆取石术(2例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儿行腹腔镜脾切除)。手术时间30~70 min,平均50.45 min。术后24 h进食,3~7 d(平均4.27 d)出院。保胆成功的11例患儿获得随访3~30个月(平均16.6个月),期间复查B超检查未见结石复发,无特殊并发症。结论对于胆囊功能良好的小儿胆囊结石患儿采用腔镜下保胆取石手术,具有微创、可重复性强的特点,同时保留了胆道的完整性及胆囊功能,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对小儿的远期生长发育具有积极意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全可行。保胆取石是治疗小儿胆囊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经阴道彩超及宫腔镜诊断的剖宫产切口瘢痕缺陷患者8例,在全麻下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放置举宫杯后分离子宫膀胱腹膜返折,宫腔镜定位后切除子宫切口瘢痕缺陷部位组织,缝合子宫肌层,再用宫腔镜进行评估。结果 8例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为(86.24±25.3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3.25±28.24)ml,术后经期由原来的(13.00±3.65)d缩短至(5.85±1.54)d(P0.05)。1例合并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使用单钳道内镜下荷包缝合法处理胃底间质瘤剥离时发生穿孔的闭合效果。方法 15例来源胃底固有肌层的间质瘤病例,瘤体长径1.5~3.0 cm,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发生穿孔,单钳道内镜下荷包缝合法闭合创面。结果 15例患者均成功闭合创面,耗时10~15 min,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单钳道内镜下荷包缝合法处理胃底ESD伴随的穿孔,方法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传统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与腹部无切口经直肠取出标本腹腔镜手术的近期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该院拟实施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中选出34例实施腹部无切口经直肠取出标本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腹部无切口组。以1∶2的配对方式选择同期内年龄、性别一致,体质指数(BMI)相近的实施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种腹腔镜手术方案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附加镇痛处理情况、肠管切除长度、近远端切缘、肿瘤大小、淋巴结清扫数目和p TNM分期。结果腹部无切口组乙状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腹部无切口组乙状结肠癌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清醒时疼痛评分、术后第1天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乙状结肠癌患者的肠管切除长度、远近端切缘、肿瘤大小、淋巴结清扫数目和p 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无切口组随访5~8个月,平均6个月;对照组随访6~9个月,平均7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相比于传统腹腔镜手术,腹部无切口经直肠取出标本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术后排气时间,肿瘤根治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铂立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超声引导下可视穿刺系统治疗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超声引导下可视穿刺系统治疗,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63例肾下盏结石患者(多发结石16例,单发下盏结石47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评估该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该组患者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5 min,术后并发症发热3例,疼痛2例;无需输血患者;2例因视野模糊术中改行经皮肾镜手术。术后住院时间2或3 d,平均2 d,术后复查结石残留3例,2周后行体外碎石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患者结石清除率100.0%。结论逆行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超声引导下可视穿刺治疗肾下盏结石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层连续免打结缝合,单层连续免打结缝合与单层间断缝合在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2011年1月-2015年1月93例肾肿瘤患者接受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所有手术均为同一术者完成。术中依据手术创面缝合方法分为3组。单层间断组22例,采用单层间断8字缝合,肿瘤床同时填塞止血纱布卷。单层连续组28例,采用单层可吸收缝线免打结连续缝合,应用Hem-o-loc替代打结。双层连续组共43例,为双层免打结可吸收单向倒刺缝线连续缝合。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围手术期结果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情况差异。结果 93例患者无中转开放,5例术中转为根治性手术。3组除肿瘤大小有差别外,性别、年龄和部位无差别。单层间断组,单层连续组,双层连续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4.00±19.00)min vs(85.00±14.00)min vs(75.00±10.00)min(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31.00±57.00)ml vs(96.00±34.00)ml vs(76.00±22.00)ml(P0.05)。平均肾热缺血时间3组分别为(27.30±4.90)min vs(22.60±4.20)min vs(19.90±3.80)min(P0.05)。3组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和术后出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层间断组、单层连续组和双层连续组术中转根治术分别为3、1和1例。术后尿瘘分别为3、1和0例。术后血肿形成分别为3、1和1例。均给予保守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免打结可吸收倒刺缝线双层连续缝合可减少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热缺血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免腹部辅助切口、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法(NOSES)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操作要点、可行性、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该科50例行NOSES法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患者均顺利施行NOSES法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术中出血量(70.0±23.4)ml,手术时间(140.0±29.0)min,术中清扫淋巴结(14.0±2.3)枚,术后无盆腹腔感染及至随访截止日无肿瘤复发,术后下床时间(2.0±0.5)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0±0.5)d,术后住院时间(8.5±3.0)d,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0例,术后切缘癌细胞残留率0。所有患者随访3~24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免腹部切口NOSES法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在临床上是安全可行,同时具有微创、快速康复、美容效果好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免打结倒刺缝线运用于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后Ⅰ期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到该院就诊的胆囊结石伴有胆总管结石并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和Ⅰ期缝合术的患者共计66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在术中采用倒刺缝线连续缝合胆总管切口。对照组36例在术中采用可吸收缝线连续扣锁缝合。术后比较两种缝合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胆漏发生率及术后胆漏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共计66人均成功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实验组在缝合时间、术中胆漏发生率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缝合时间上少于对照组,在术中胆漏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在术后的胆漏发生情况上,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倒刺缝线在腹腔镜下连续缝合胆总管切口与传统可吸收缝线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及术后胆漏发生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后腹腔镜手术方式在上尿路肿瘤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40例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盂癌及中上段上尿路肿瘤患者病例,其中21例患者选择改良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下肾、输尿管切除术(A组),另外19例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小切口、经尿道电切镜肾、输尿管切除术(B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共40名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手术。A组与B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比、肿瘤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1);A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A、B组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小切口手术方式相比,改良后腹腔镜手术方式安全有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可在上尿路肿瘤,特别是肾盂及中上段输尿管肿瘤的治疗中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行Bismuth-Ⅰ肝门胆管癌根治术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行开腹(24例)及腹腔镜(10例)手术治疗的34例Bismuth-Ⅰ型肝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行Bismuth-Ⅰ型肝门胆管癌根治术,腹腔镜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179.50±98.05)ml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1.80±2.49)d,明显低于开腹组的(261.25±97.33)ml和(16.25±3.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第1、3和5天的总胆红素(TBIL)分别为(102.20±45.49)、(83.57±30.66)和(45.09±18.41)mmol/L;开腹组术后第1、3和5天TBIL分别为(148.17±62.78)、(121.60±43.35)和(80.59±43.89)m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腹腔镜组术后淋巴结检出数(9.79±3.05)枚、术后并发症1例、切缘阳性数0例;开腹组术后淋巴结检出数(9.30±3.06)枚,术后并发症3例,切缘阳性数0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6~18个月的随访,在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腹腔镜下Bismuth-Ⅰ型肝门胆管癌根治术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切缘阳性率和随访期间预后等方面与开腹Bismuth-Ⅰ型肝门胆管癌根治术效果相似,且更具微创优势。因此,腹腔镜下Bismuth-Ⅰ型肝门胆管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在直肠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胃肠肿瘤外科2008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40)和开腹手术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数量、首次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治疗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首次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6/40)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35.0%(14/40)(P0.05),治疗满意度97.5%(39/40)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67.5%(27/40)(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较开腹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TH)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用于全子宫切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该院行子宫全切除的患者182例。其中,行LTH患者97例,行LAVH患者85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疤痕长度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同时检测两组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 LTH组术中出血量和疤痕长度分别为(104.33±40.20)ml和(2.03±0.84)cm,明显低于LA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TH组和LAVH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镇痛比例及住院费用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LTH组术后CRP和IL-6分别为(26.43±6.11)mg/L和(40.04±11.03)ng/ml,明显低于LA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2为(44.20±12.29)ng/ml,明显高于LA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TH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19%,明显低于LA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TH用于子宫切除是安全可靠的方法,具有并发症少、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