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jugular foramen schwannomas,JFS)的入路选择及术中神经保护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分型,6例A型肿瘤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例B型肿瘤采取枕下经颈静脉突入路,1例C型肿瘤采用颈侧入路,4例C型和9例D型肿瘤采取髁旁-颈外侧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新发吞咽困难2例,吞咽困难较术前加重5例;术后新发声音嘶哑3例,声音嘶哑较前加重1例;新发舌肌萎缩、伸舌偏斜1例;面瘫加重2例;无新发面瘫及听力下降、颅内出血、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随访3~48个月,耳鸣、听力下降较术前改善12例,吞咽功能、声音嘶哑较术前改善各7例,面神经功能恢复正常3例。无肿瘤复发、进展及死亡病例。结论根据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累及范围,应用微创理念精确磨除骨质,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到达病变区域,可以在全切除肿瘤的同时减少创伤,保护脑神经。  相似文献   

2.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较为罕见,且常与颈静脉球瘤、听神经鞘瘤发生误诊,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增强了对该部位病变的鉴别能力,更利于选择准确的手术入路。现复习近年有关文献,对本病的诊断与治疗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可向后颅窝、岩骨或颅外生长 ,其临床表现、术前诊断、手术方案选择及预后差别很大。本院自 1 990年至 2 0 0 0年间经手术处理和病理证实的各种类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共2 1例 ,现结合文献进行总结 ,以期提高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治疗效果。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男 8例 ,女 1 3例。年龄 1 5~ 61岁 ,平均 3 8岁。病程 2个月至 8年 ,平均 2年零 4个月。病变位于左侧 9例 ,右侧 1 2例 ,其中 2例为复发肿瘤。肿瘤最大直径 1 5~ 4 3cm ,平均2 3cm。根据肿瘤的部位不同 ,将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分为 4型 :颅内型 1 4…  相似文献   

4.
5.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发病率较低。手术切除是过去首选的治疗方法,但肿瘤全切除率极低,且手术后多数病人后组颅神经障碍的症状有所加重或产生面瘫。80年代以前文献报道手术后死亡率在9.1%~16.1%。伽马刀治疗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是十多年来开展的新项目,但临床报道很少。我院对8例病人进行伽马刀治疗,结合随访情况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6.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伽玛刀治疗张南潘力戴嘉中王滨江蔡佩武徐伟民有关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临床报道很少。我院对8例病人进行伽玛刀治疗,其中4例为手术后复发或残留。结合随访情况作一介绍。临床资料自1993年11月至1995年12月,用伽玛刀治疗8例颈静脉孔...  相似文献   

7.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JFN)是罕见的颅内肿瘤,占颅内神经鞘瘤2.9%~4%。并位于颅底重要神经血管之间,手术切除困难。近期我们对3例JFN病人采用远外侧入路和颞下窝入路切除肿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性,66岁。因阵发性头痛2年,步态不稳4个月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左侧胸锁乳突肌萎缩,左侧耸肩力弱,左侧轻瘫试验阳性,双侧Romberg sign(+)。头颅MRI:平扫左桥小脑角区见一较大范围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中间夹杂片状更长T1长T2信号。向前压迫桥前池,向后压迫左小脑半球,小脑蚓及小脑扁桃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术后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手术治疗的23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护理经验.结果 术后14例新出现后组颅神经症状,其中2例行气管切开术,4例留置胃管或鼻肠管;4例原有后组颅神经功能障碍无加重;1例术后8 d突发心率、血压下降,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相似文献   

10.
后组颅神经鞘瘤临床上比较少见。我们分别在1999年和2008年显微手术治疗2例颅内外沟通性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至2008年5例诊断为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神经鞘瘤。全切肿瘤3例,次全切2例。术后3例有声音嘶哑伴吞咽困难,1例面部感觉麻木伴面瘫,随访中逐渐好转,1例听力丧失,余术后面神经和听神经功能均有所改善。结论根据临床症状和CT、MRI相结合可以进行正确诊断和肿瘤的分型。选择最佳手术入路,达到以最小的创伤而获得最佳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原发于IX、X、XI颅神经的颈静脉孔神经鞘瘤罕见。仅占颅内神经鞘瘤的2.9%。作者报告1986~1992年收治的16例该病病例,其中女性5例,男性11例,年龄20至71岁,平均43岁。首发症状是听力下降(50%),声嘶(38%)和头痛(66%),吞咽困难(38%)。术前术后全部做了CT、MR和血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3.
颅内神经鞘瘤占颅内肿瘤不到8%,尤其是迷走神经鞘瘤甚为少见。本文报告1例颈静脉孔区迷走神经的神经鞘瘤,经显微手术切除,术后恢复良好。 病例 患者男性,于1979年6月,因一次饮酒后,突然出现失音,而后失音好转,但残余有声音嘶哑,并感觉右侧外耳不适,咽部有奇异感觉。曾先后在各处医院就医,长期以慢性咽喉炎经中西医治疗未见好转。 1983年7月声音嘶哑逐渐加重,并有吞咽困难,进食时,头需向右侧偏斜方能咽进食物,否则食物沉  相似文献   

14.
作者报告2例颈静脉扎神经鞘瘤,经乳突进路完全切除,并介绍了颈静脉孔的解割,此区肿瘤的诊断及通过乳突进路手术的优点。颈静脉孔内及其附近结构发生的肿瘤有脑膜瘤、脊索瘤、神经鞘瘤、颈静脉球体瘤、软骨瘤、鼓室癌、上咽部癌、上皮样囊肿、神经纤维瘤、交感母细胞瘤、粘液纤维肉瘤、颈内动脉的动脉瘤等,其中以颈静脉球体瘤为最多见,而神经鞘瘤在世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神经鞘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肿瘤均由神经外科和头颈外科联合经颅-颈入路一期切除。结果 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新出现面瘫1例;脑脊液鼻漏3例,再次手术修补1例;术前神经功能障碍加重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18~60个月,神经功能障碍均明显好转,无肿瘤复发。结论神经外科和头颈外科联合经颅-颈入路手术切除是治疗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神经鞘瘤,尤其是伴有明显的颈部扩展者的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16.
颈静脉孔神经瘤罕见,文献报道总共不到100例。作者回顾1969年—1989年期间收治的14例病人,从解剖、诊断及手术治疗方面对该病进行探讨。临床资料:本组14例均经病理组织确诊,平均年龄40岁。肿瘤直径>3cm 者7例,1.5~3cm 者7例。症状及体征:8例有不同程度9、10、11颅神经缺失体征(咽反射减弱,发音不清等),6例有继发性颅神经受损体征(如听力减退、单侧面瘫、舌肌萎缩等)。放射检查:普通 X 光平片及 CT 能显示颅  相似文献   

17.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手术入路选择(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 (JFN)临床特点、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对收治住院并经病理证实的 12例JFN进行临床分析 ,12例均采用Ⅰ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其中 4例采用枕下经迷路后入路 ;4例采用枕下经迷路入路 ;2例采用枕下经迷路下及迷路后入路 ;2例经颞下经颈入路。 3例术后辅助伽玛刀治疗 ,1例术后辅助X线放射治疗。结果  12例中全切除 9例 ,大部分切除 2例 ,死亡 1例。 8例术后原有脑神经症状加重 ,其中 5例出现了新的脑神经症状 ,2例术后脑神经症状逐渐改善 ,颅内感染 2例 ,脑脊液漏 1例。根据Samii分型 ,A型肿瘤患者术后出现的脑神经功能障碍 ,随诊多在半年内恢复 ,而B型及C型则较难恢复。结论 JFN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好 ,但应根据病变的不同类型选择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8.
例1:女,6岁,头痛不适、饮水呛咳2月余。检查;左舌咽神经麻痹,心、肺、腹部检查正常。头痛发作时血压明显升高,最高达28/20kPa,心率加快,大于100/分,同时伴舌咽部疼痛,头痛持续时间在2小时左右,可自行缓解,每日发作3-5次。颅脑CT提示左颈静脉孔扩大,低密度占位,不强化。入院后胸片和心电图正常;MRI示左颈静脉孔区占位,边界不清,约3.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枕下乙状窦后-颌下联合入路显微切除5例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手术入路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术中证实,术后病理确诊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5例肿瘤中,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经枕下乙状窦后-颌下联合入路能良好显露、安全切除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颈静脉孔区颈静脉球瘤的诊断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4例颈静脉孔区颈静脉球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对14例颈静脉球瘤行显微手术治疗,全切除4例,近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6例。12例行耳后经髁上入路切除肿瘤。无手术死亡。术后面瘫6例,声音嘶哑5例,听力障碍4例。有4例患者术后行γ-刀治疗。结论颈静脉孔区颈静脉球瘤,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治疗的关键,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可达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