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介入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发生原因和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395例脑血管病介入术后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结果 共有5例患者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发生率1.2%,均为单纯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1例患者过早下床活动;1例穿刺误入股浅动脉;3例假性动脉瘤患者伴原发性高血压病,其中1例患者术后血压仍然未得到有效控制.5例患者均经超声引导下徒手压迫,4例治愈,1例无效后改用在超声引导下假腔内注射凝血酶治愈.结论 肝素化、过早活动、高血压病、不规范的穿刺技术是脑血管病介入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产生的危险因素,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和假腔内注射凝血酶是治疗假性动脉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手法压迫联合动脉压迫器治疗股动脉穿刺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介入诊疗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手法压迫联合动脉压迫器治疗。结果 所有病人均一次治疗成功,未发生并发症。21例均因脑血管病进行血管内治疗,术后均需长时间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3个月)+阿司匹林肠溶片(1年)。随访3个月,假性动脉瘤均未复发,治愈率为100%,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手法压迫联合动脉压迫器治疗股动脉穿刺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操作简便,效果确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临床脑血管病患者行介入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发生状况及治疗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选取自2009-02来我院就诊的全部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45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7例,查阅患者的临床病例和影像学检测及治疗情况。结果在所有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中,合并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7例,发生率为1.55%,4例为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3例为支架植入术患者,均为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2例患者过早下床活动,2例穿刺误入股浅动脉,3例假性动脉瘤患者伴原发性高血压病,均经过多普勒超声诊断,2例患者瘤体直径较小,<2cm,采用徒手局部压迫动脉瘤治疗,1例治愈,痊愈率为50%;6例患者瘤体直径2~3cm,直接采用超声指导下压迫治疗,痊愈率为83.33%;1例患者超声压迫无效,采用在超声引导下经动脉导管注射凝血酶治愈,痊愈率为100%。结论多种原因均可造成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且临床发病率较高,采用超声指导下局部压迫和注射促凝物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穿刺部位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原因、治疗措施及防护措施。方法回顾分析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穿刺部位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136例,其中4例发生穿刺部位股动脉假性动脉瘤,4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应用加压器压迫后均临床治愈。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后由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多次反复穿刺、高血压、肥胖、使用较粗的8F穿刺鞘、血压控制不理想以及依从性差的患者术后易发生穿刺部位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后在超声引导下应用专用压迫器局部压迫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发生原因和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30例脑血管造影术后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结果 共有13例患者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发生率5.65%,2例患者过早活动,7例患者伴原发性高血压,2例多次穿刺,1例过早活动伴原发性高血压,1例过度肥胖,4例患者经局部压迫治愈,9例在超声引导下瘤腔凝血酶注射治愈.结论 过早活动、过度肥胖、多次穿刺、高血压是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产生的危险因素,局部压迫疗法和超声引导下瘤腔凝血酶注射是治疗假性动脉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神经介入术后患者股动脉穿刺点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收治的经股动脉穿刺进行神经介入治疗的患者,对穿刺点并发症(包括穿刺点渗血、皮下血肿、腹膜后血肿、假性动脉瘤、下肢动静脉瘘等)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纳入患者共12...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血管介入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9年7月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行脑血管介入术后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23例假性动脉瘤患者中均使用了双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 22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病; 5例患者早期进行了频繁活动; 向心性肥胖患者有14例。所有患者均使用手法压迫联合动脉压迫止血器约2周左右治愈。结论 双重抗血小板聚集、高血压病、早期活动、向心性肥胖可能是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的相关因素,手法压迫联合动脉压迫止血器治疗假性动脉瘤操作简单、方便、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假性动脉瘤以四肢常见,头皮假性动脉瘤少见。我科2011年显微手术治疗颞浅动脉外伤性假性动脉瘤2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男,19岁,因左颞顶部外伤后搏动性包块50 d入院。  相似文献   

9.
目前经股动脉途径血管内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技术已经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之一[1].但是有时碰到患者双侧股动脉、腹主动脉、甚至主动脉弓迂曲患者,导引导管难以到达颈内动脉颅内段时血管内介入手术难以完成.我们碰到1例这样的患者,尝试双侧股动脉穿刺,导引导管均难以到达颈内动脉时,采用患侧颈动脉直接穿刺成功后,置入5F动脉鞘内鞘后直接用微导管、微导丝技术通过穿刺部位使微导管头端到达动脉瘤内实施微弹簧圈栓塞手术,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经皮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器止血法和传统手指压迫止血法压迫股动脉穿刺点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经皮穿刺股动脉术干预的2 03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 031例共2 068个穿刺点,其中1 055个穿刺点采用压迫器压迫止血(压迫器组),1 013个穿刺点采用传统手指压迫止血(指压组)。压迫器组1055个穿刺点中,5个(0.5%)穿刺点术后出现假性动脉瘤,2个(0.2%)穿刺点出现动静脉瘘,11个(1.0%)穿刺点出现渗血、血肿形成。指压组1 013个穿刺点中,12个(1.2%)穿刺点术后出现假性动脉瘤,6个(0.6%)穿刺点出现动静脉瘘,38个(3.8%)穿刺点出现渗血、血肿形成。压迫器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7%)明显低于指压组(5.4%;P<0.05)。结论 经皮股动脉穿刺术后采用压迫器压迫穿刺点止血优于传统手指压迫穿刺点止血。  相似文献   

11.
正全脑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已成为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并为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的资料信息~([1])。因股动脉粗直,容易定位,穿刺成功率高,易于介入手术操作,故该部位已成为脑血管造影术的经典路径。但是,由于股动脉解剖位置较深,术后止血困难,易导致局部大出血、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局部压迫力度过大可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导致心率减慢、低血压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颅内创伤性假性动脉瘤较少见,以颈内动脉岩骨段、海绵窦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报道较多。我们收治脉络膜前动脉及颈眼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各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病例1:男性,32岁,颅脑损伤8 d后由外院转入,伤后有昏迷史。入院时查体:神志清楚,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Hunt-Hess分级Ⅰ级。颅脑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后行颅脑CT血管造影及DSA检查发现左侧颈内-脉络膜前动脉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方法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的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30例,均给予介入栓塞方法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止血,均介入栓塞治疗成功,造影复查结果表明假性动脉瘤供血动脉已得到有效封闭,在假性动脉瘤瘤体内未发现对比剂充盈现象,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减轻。术后随访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栓塞方法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临床疗效较理想,可及时有效止血,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栓塞治疗15例假性动脉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回顾近十年来收治的15例假性动脉瘤,分析其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15例病人中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43.9岁(9-57岁)。外伤性9例,夹层所致4例,手术所致2例。颈内动脉11例,椎3例,颈外动脉1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合并假性动脉瘤4例。影像学特点清嵝不位于血管分叉处,形状不规则,瘤底部常用“小壶”影。全部病例均采用局麻下经股动脉或颈动脉Seldinger′s穿刺,在系统抗凝情况下栓塞动脉瘤。结果 15例假性动脉瘤中保留载瘤动脉4例。全部病例栓塞后动脉瘤均消失。半年后血管造影随访复查未见动态瘤复发。结论 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假性动脉瘤的有效而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院收治2例颅内动脉瘤伴动静脉畸形病人。其中1例行血管内治疗,效果满意;另1例治疗前行闭塞试验后动脉瘤影消失,畸形明显缩小。现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 例1 王××,男,54岁,因发作性头痛、呕吐半年入院,曾在外院行腰穿,抽出血性脑脊液,拟诊蛛网膜下腔出血,经对症治疗好转。入院后行术前准备,于神经安定麻醉下行右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SA),见左顶叶动静脉畸形合并前交通动脉瘤。更换导引管,插入颈内动脉平颈_2水平后,再插入Magic-3F/2F导管,超选择进入动脉瘤体内,用机械解脱的钨丝螺旋圈(MDS-N)共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透视下用介入栓塞的方法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方法对2例颅脑外伤合并严重鼻出血的患者进行DSA造影,证实有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并且经脑动脉环侧枝功能检测显示功能良好,均给予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2例患者假性动脉瘤栓塞完全,栓塞术后脑血管造影显示脑动脉环侧枝功能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DSA透视下介入栓塞治疗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报告1例通过DSA、CT与MRI融合影像联合神经导航诊治颅内多发假性动脉瘤患者的手术经验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外伤性颅内多发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手术过程及病理结果,总结DSA、CT与MRI融合影像对颅内多发假性动脉瘤的诊治价值及临床应用。结果 患者为25岁女性,车祸多发伤入院,经术前DSA检查为左侧大脑前A2段及胼周动脉多发假性动脉瘤,术前经3D-DSA与CT融合影像确定出血责任动脉瘤,经3D-DSA与MRI融合影像解决了精确定位,在神经导航指引下,一期手术完成了两个动脉瘤夹闭并切除。经病理证实为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结论 DSA与CT融合图像可以帮助判定多发动脉瘤中出血的责任动脉瘤,DSA与MRI融合图像输入神经导航为脑深部不能行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开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的相关问题。方法对5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术前有效的心理疏导、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的观察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针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的相关问题给予及时正确的处理,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手术均获得成功。结论认真做好围手术期各阶段的护理是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中出现的脑动脉痉挛、支架植入后颈动脉窦刺激所发生的即刻或迟发性血压和心率下降、术后拔鞘压迫股动脉出现的强烈迷走反射及股动脉穿刺点发生的假性动脉瘤应列为介入围手术期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通常的方法是经股动脉途径,但采用股动脉途径时发生周围血管和出血并发症相对多见如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提高和器材的改进,经桡动脉途径进行PCI的优越性逐渐被大家认识并接受。国内文献表明[1],桡动脉途径与肱  相似文献   

20.
<正>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预后差,介入闭塞开通术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传统介入路径为股动脉穿刺入路,股动脉路径闭塞或迂曲时,桡动脉穿刺路径也可作为补充,但如血管先天变异将增加手术难度。我科收治1例椎基底动脉急性闭塞、双侧髂动脉闭塞合并迷走型左侧椎动脉患者,经桡动脉行对侧椎基底动脉急性闭塞开通手术,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以"头晕2 d加重伴右侧肢体无力12 h"为主诉急诊入院。入院前2 d出现头晕,表现为站立不稳,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