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无锡市梁溪区中小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现况,为梁溪区有关部门制定干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11-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无锡市梁溪区7所学校(包括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1 027名在校学生进行网上在线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饮食相关行为、吸烟饮酒行为、校园欺凌相关行为等情况,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过去7 d里,无锡市梁溪区中小学生不良饮食行为报告率为47.42%,不同学校类型和家庭结构的学生不良饮食行为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小学生尝试吸烟行为报告率与尝试饮酒行为报告率分别为3.80%、25.90%。不同学校类型、性别学生的尝试吸烟行为与尝试饮酒行为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家庭结构学生的尝试吸烟行为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去30 d里校园欺凌相关行为报告率为7.69%。男生校园欺凌相关行为的报告率(10.59%)高于女生(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校类型(初中OR=2.257,高中OR=5.508)、家庭结构(核心家庭OR=1.342,重组家庭OR=3.435)均是中小学生不良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学校类型(高中OR=4.630)、男性(OR=2.084)、家庭结构(隔代家庭OR=22.344,单亲家庭OR=7.360,核心家庭OR=3.101)均是中小学生尝试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学校类型(高中OR=9.003,初中OR=3.942)、男性(OR=2.166)均是中小学生尝试饮酒行为的影响因素;男性(OR=2.445)是中小学生校园欺凌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无锡市梁溪区中小学生中不良健康相关行为普遍存在,需引起重视和关注,及时采取健康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安徽省中学生校园欺凌现状及其与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的关系,为防范校园欺凌现象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使用校园欺凌量表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安徽省合肥、芜湖、阜阳等地区初一至高三年级1 826名学生利用问卷星平台进行调查,采用SPSS 26.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中学生校园欺凌报告率为41.40%,其中欺凌别人报告率为14.46%,被欺凌报告率为39.59%,欺凌他人同时受到他人欺凌报告率为12.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矫正模型显示,与母亲关系一般和中学生校园欺凌存在正相关(OR=1.76,95%CI=1.22~2.53),与父亲关系一般(OR=1.89,95%CI=1.47~2.43)、重组家庭(OR=2.28,95%CI=1.22~4.29)和中学生校园被欺凌存在正相关,父母之间的关系一般/差(OR=1.52,95%CI=1.06~2.17;OR=3.15,95%CI=1.79~5.57)与欺凌—被欺凌者存在正相关,惩罚打骂型家庭教育方式与欺凌、被欺凌、欺凌—被欺凌行为均存在正相关(OR=1.45,95%CI=1.10~1.90;OR=1.82,95%CI=1....  相似文献   

3.
了解宁波市中学生暴力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校园暴力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宁波市70所初高中学校10 78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在美国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系统(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 System,YRBSS)的基础上进行编制,主要包含人口学信息、自我暴力、躯体暴力和网络暴力等内容.结果 在调查前1年内,20.20%的学生发生了暴力行为.其中12.88%的学生曾发生至少1次的打架行为,8.86%曾在校园内打架.分别有2.40%和5.36%的学生曾遭受至少1次的校园欺凌和网络欺凌.5.42%的学生实施过自我暴力行为,且30.09%自我暴力实施者需送医院就诊.多因素分析显示,男生和城市地区是打架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51,1.23),而高年级和跟父母一起生活则是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78,0.81);男生、城市地区和父母婚姻关系异常是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32,1.48,2.04),而高年级、近视和跟父母一起生活的则是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88,0.71,0.63);男生、城市地区和父母婚姻关系异常是中学生遭受网络欺凌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72,1.35,1.50),而跟父母一起生活的则是保护因素(OR=0.61);父母关系异常是学生发生自我暴力的危险因素(OR=1.84),而高年级、跟父母一起生活则是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90,0.87).结论 青少年暴力普遍存在,低年级中学男生、父母婚姻异常家庭的孩子是暴力的高危人群,需要采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急性应激反应与疫情常态化管理时期中学生同伴欺凌行为的关系, 为制定减少同伴欺凌行为的相关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2020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安徽省皖南(宣城市)和皖北(淮北市)2所普通初级中学2 219名学生, 调查遭受欺凌和欺凌他人中言语欺凌、关系欺凌、躯体欺凌和网络欺凌行为发生情况, 并自我回顾性评价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社交隔离)期间急性应激反应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探讨中学生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不同水平急性应激反应与同伴欺凌行为的关联。  结果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管理时期中学生同伴欺凌行为报告率为65.8%, 遭受他人欺凌和欺凌他人的报告率分别为63.8%和27.1%;遭受他人言语欺凌报告率最高(54.8%), 对他人网络欺凌报告率最低(4.6%)。疫情期间中学生急性应激反应得分为(6.50±1.67)分。除躯体欺凌他人外, 其他类型欺凌他人与遭受他人欺凌行为报告率在高水平应激反应组均最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 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 高水平急性应激反应与中学生遭受言语欺凌(OR=1.38)、关系欺凌(OR=2.28)、躯体欺凌(OR=1.87)和网络欺凌(OR=2.30)风险增加相关, 高水平急性应激反应组中学生言语(OR=1.80)、关系(OR=1.99)、躯体(OR=1.76)和网络(OR=2.32)欺凌他人的风险均高于低水平急性应激反应组(P值均 < 0.05)。  结论  中学生高水平急性应激反应与不同类型同伴欺凌行为之间均存在关联, 且与网络欺凌的关联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海淀区中小学生遭受校园欺凌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1年9—10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淀区1 906名中小学生,使用学生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电子问卷调查。  结果  海淀区中小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报告率为4.3%,其中小学(7.6%)>初中(4.1%)>职业高中(2.5%)>普通高中(1.9%)(χ2=23.49,P<0.01),男生(5.5%)高于女生(3.0%)(χ2=7.44,P=0.01),6.9%的非正常家庭学生和3.9%的正常家庭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χ2=4.24,P<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学学段的学生(OR=2.13)、非正常家庭(OR=1.07)、有吸烟经历(OR=2.28)、有被父母打骂经历(OR=2.49)、有打架行为(OR=1.84)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行为(P值均<0.05)。  结论  海淀区中小学存在校园欺凌行为,应引起学校和教育部门的重视,家校结合,针对重点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贵州省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学校、社会以及家庭采取干预和防治措施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多阶段分层整群抽取贵州省6所高校3 506名大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大学生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结果调查时点前12个月里,3 506名调查对象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报告率为8.78%,男生(14.6%)高于女生(6.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生(OR=1.574)、伤心绝望(OR=4.325)、动手打架(OR=6.801)、自杀意念(OR=4.641)和服用安眠药(OR=2.472)均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存在正相关。结论学校、社会和家庭应该联合起来对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相关行为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及时识别危险状况的发生,建立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7.
对江西省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比较,以期为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提供防控依据.方法 以江西省3所中学的7 129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Olweus欺负问卷、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长处与困难问卷(Strength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DQ)等进行信息收集.结果 中学生欺凌报告率为7.80%,被欺凌报告率为18.80%,欺凌—被欺凌报告率为5.10%;初中生欺凌(8.72%)、被欺凌(23.91%)行为报告率均高于高中生(6.73%,12.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73,140.17,P值均<0.01).欺凌、被欺凌行为实施方式中,初中生躯体(被)欺凌、语言(被)欺凌、关系(被)欺凌分别为19.9%(22.8%),68.9%(63.7%),11.2%(13.6%);高中生分别为19.7%(18.3%),67.7%(65.1%),12.5%(1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长辈体罚、多动注意缺陷等是初中生欺凌行为危险因素,男生是高中生欺凌行为危险因素(OR值均>1);男生、县域中学、同伴关系问题等是初中生被欺凌行为危险因素,长辈体罚等是高中生被欺凌行为危险因素(OR值均>1).结论 江西省初高中学生校园欺凌特征及影响因素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应从个体、家庭、学校三方面预防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武汉市初中生的欺凌流行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预防和减少初中生欺凌行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在武汉市1674名初中生中,采用自制欺凌问卷开展调查,利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初中生中,受传统欺凌、传统欺凌他人、受网络欺凌和网络欺凌他人的报告率分别为26.58%、6.03%、18.10%和3.82%。4种欺凌类型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女生受传统欺凌和传统欺凌他人报告率均低于男生,OR值分别为0.71(95%CI:0.55~0.91)和0.41(95%CI:0.25~0.69);受传统欺凌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父母教育管理方式比较强制(OR=2.00,95%CI:1.48~2.70)、仅与父亲同住(OR=2.12,95%CI:1.14~3.96)、上网5 h及以上(OR=2.26,95%CI:1.44~3.54);传统欺凌他人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独生子女(OR=1.72,95%CI:1.08~2.75)、上网时间5 h及以上(OR=2.33,95%CI:1.19~4.57);受网络欺凌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父母关系紧张(OR=2.28,95...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中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学生校园暴力的发生状况,探讨遭受暴力和施暴他人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广州市某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1年来校园暴力发生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各类型暴力的发生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调查1064名中学生,在近1年里校园暴力发生率为40.7%,其中遭受暴力和施暴他人发生率分别为33.5%,18.6%;在受暴类型中,心理暴力发生率最高(18.2%),其次是被人故意破坏物品(14.8%),身体暴力(13.7%)和性暴力(4.7%);在施暴类型中,身体暴力发生率最高(11.9%),其次是心理暴力(9.4%),故意破坏他人物品(4.1%)和性暴力(2.7%).吸烟、游荡、流涟娱乐场所、零用钱少和曾受家庭暴力均是遭受暴力和施暴他人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7.74、2.07、2.16、1.35、1.96和4.06、2.71、4.92、1.55、1.19),此外,认为欺凌行为属正常行为也是施暴他人的危险因素(OR值为1.71).[结论]广州市中学生校园暴力发生普遍,学校有关部门应针对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制.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中学生校园躯体暴力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不同性别中学生校园躯体暴力行为的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初一到高三学生5718名,匿名填写问卷,有效问卷5660份.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北京市中学生校园躯体暴力的报告率为14.3%,男生高于女生(男生25.2%、女生5.1%).无论男女生,学校亲密度差是校园躯体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男生OR=1.060、女生OR=1.065);父亲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OR=1.653)、重组/单亲家庭(OR=1.834)、低年级(初一OR=5.291、高二OR=1.526)、学习成绩较差(OR=1.470)是男生躯体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家庭经济状况较好(OR=0.546)、同伴关系较好(OR=0.618)、与父亲沟通容易(OR=0.756)是男生躯体暴力发生的保护因素.与母亲沟通容易(OR=0.358)是女生躯体暴力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校园躯体暴力的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与性别有关,应充分考虑性别差异,从个人、家庭、学校等多方面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校园躯体暴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中小学生遭受不同类型校园欺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防控校园欺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0年8—10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随机选取7所城区和5所农村学校共3 010名中小学生进行校园欺凌及相关因素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软件通过χ2检验、logistic回归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中小学生遭受欺凌报告率为19.0%;欺凌报告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言语欺凌(17.8%)、情感忽视(5.1%)和躯体欺凌(3.9%)。男生、非住校生、睡眠时间>8 h者、有曾被家长打骂过者、小学生、打架≥2次者遭受欺凌和3种不同类型的欺凌报告率均较高(均P <0.05)。影响因素分析显示,男生、曾被家长打骂是遭受欺凌(OR男生=1.253,OR曾被家长打骂=2.096)、言语欺凌(OR男生=1.339,OR曾被家长打骂=2.209)和躯体欺凌(OR男生=1.964,OR曾被家长打骂  相似文献   

12.
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的流行现状,为研究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9-10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16个区12 417名小学五年级至高三年级学生进行欺凌现况问卷调查.结果 过去6个月内,北京市中小学生传统欺凌他人、遭受欺凌的报告率分别为2.6%和10.6%,网络欺凌他人、遭受欺凌的报告率分别为1.0%和2.8%.无论传统欺凌还是网络欺凌,男生报告率均高于女生(P值均<0.05).传统欺凌他人和网络欺凌他人的报告率均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渐增高,遭受传统欺凌的报告率在初中阶段最高,遭受网络欺凌的报告率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均较高.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容易参与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P值均<0.05).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参与传统欺凌他人的报告率越高(P=0.03).中小学生遭受本校人员传统欺凌的比例(71.0%)高于网络欺凌(59.3%)(x2=15.25,P相似文献   

13.
了解北方某城市中小学生欺凌行为的流行情况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为开展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该城市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4 008名,进行欺凌行为匿名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级、学校类型、家庭类型等学生欺凌行为报告率差异.结果 该市中小学生欺凌行为的报告率为12.9%,其中男生为17.6%,女生为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038,P<0.01).欺凌他人的报告率为6.5%,被他人欺凌的报告率为10.4%.欺凌行为的报告率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高,在初中阶段达到峰值,随后出现下降(x2=14.023,P<0.01).职业中学学生通过手机、网络散布谣言的报告率高于普通学校和重点学校学生(x2值分别为12.003,7.519,P值均<0.01).单亲/重组家庭学生发生欺凌他人和被他人欺凌的报告率均较高(x2值分别为9.785,14.136,P<0.01).住宿生中被殴打、关黑屋,被破坏物品,威胁、强迫和遭受网络欺凌的比例均高于非住宿生(x2值分别为11.802,5.356,11.793,4.881,P值均<0.01).1.0%的学生同时有4种及以上欺凌他人的行为,1.5%的学生同时遭受4种及以上的欺凌.结论 应动员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建设安全校园,预防欺凌行为的发生,并针对高危人群开展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河南省安阳市青少年吸烟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河南省安阳市24所监测学校共5 04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报告曾经吸烟率为27.48%,现在吸烟率为12.38%,低龄吸烟率为10.67%,且3种吸烟行为发生率均男生女生、城市农村(均P0.05)。曾经吸烟率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长;而低龄吸烟、现在吸烟和经常吸烟高中阶段明显高于初中和大学(P0.01)。青少年吸烟行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安阳市城、乡学生吸烟行为的共同危险因素为饮酒(OR=4.216、6.434)、打架(OR=2.549、2.483)、孤独(OR=1.957、1.429),城市学生危险因素还包括受欺侮(OR=1.546),农村学生包括骑车违规(OR=1.319)、绝望(OR=1.429)和自杀意念(OR=1.436);保护因素城市学生为采取减肥措施、体育活动以及学习压力大,农村学生为采取减肥措施、体育活动1~2 d/周和有时学习压力大。结论安阳市青少年吸烟率较高并与危害健康行为发生有关;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行动起来,共同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描述江西省南昌市及婺源县高中生校园欺凌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南昌市抽取5所学校,每所学校抽取高一、高二各2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婺源县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所学校,该校所有高一、高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校园欺凌情况问卷调查.结果 高中生校园欺凌率为26.6%,其中农村地区(OR=1.52)、男性(OR=1.44)、饮酒(OR=1.36)、打架(OR=2.34)、每天上网1~3h(OR=1.29)、每天上网≥3 h(OR=1.43)、体型偏瘦(OR=1.25)是校园欺凌发生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而父母有时关心(OR=0.58)、父母经常关心(OR=0.70)是校园欺凌发生的保护因素(P值均<0.05).就非人口学危险因素而言,与无危险因素者相比,危险因素增加至≥3个时发生校园欺凌的可能性增加1.93倍(P<0.01).结论 江西省高中生校园欺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教育部门及家庭应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创建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探索童年期同伴躯体暴力受害与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关联,为进一步开展促进青少年健康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式不记名问卷调查方法,在北京及河南的2所高等职业院校抽取1 349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有29.43%报告在小学或初中有过下列1项或以上同伴躯体暴力受害的经历:被同学徒手打(24.31%)、被同学用书本/文具打(16.38%)和被同学用木棍或其他物品打(5.86%);男生报告率高于女生(43.22%,17.20%).多因素分析显示,男生(OR=3.39)、16岁前多数时间缺少父母双亲共同陪伴(OR=1.38)、家庭贫困(OR=1.45)是中小学同伴躯体暴力受害的危险因素.校正一般人口学因素后,中小学有同伴躯体暴力受害经历的儿童相对于没有该经历的儿童,在调查前12个月内忧郁或无望(OR=2.23)、自杀意念(OR=3.84)、自杀计划(OR=3.59)、醉酒(OR=1.38)、打架斗殴(OR=1.93)、调查前30 d内吸烟(OR=1.56)、饮酒(OR=1.42)、不健康减重行为(OR=2.62~2.85)的风险明显增高.结论 中小学同伴躯体暴力受害是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应该提高校园暴力对受害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认识,重视校园暴力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7.
探讨河南省中学生校园欺凌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5407名中学生进行校园欺凌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河南省中学生总体校园欺凌报告率为2.2%,男生总体被欺凌的报告率(3.3%)高于女生(1.1%),经济较差片区总体被欺凌报告率(2.9%)高于经济中等(2.0%)、较好片区(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0.66,6.02,P值均<0.05);不同家庭因素、烟酒使用情况以及网络和手机使用情况学生受到6类欺侮以及总体欺凌的报告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遭受家庭暴力(OR=4.76)、饮酒(OR=2.05)、网络成瘾(OR=2.63)的中学生受到校园欺凌风险更高,女生(OR=0.41)受到校园欺凌的风险较低(P值均<0.05).结论 河南省中学生存在校园欺凌行为,男生、遭受家庭暴力、饮酒、网络成瘾与学生被欺凌呈正相关,建议结合多部门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了解贵州省中学生自杀意念的流行现况及影响因素,为中学生心理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14所中学4 903名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贵州省中学生过去12个月里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4.3%,其中男生为13.2%,女生为15.4%,女生高于男生(x2=5.20,P<0.05);初中生为13.7%,高中生为15.0%,汉族学生为14.5%,少数民族学生为14.1%,学段及民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OR=1.49),母亲文化程度大专以上(OR=2.26),过去30 d遭受心理暴力(OR=1.30),过去12个月里参与打架(OR=1.33)、经常感到孤独(OR=1.86)、经常失眠(OR=1.38)、故意自伤(OR=3.58)、因伤心绝望停止平常活动(OR=1.87)、离家出走意念(OR=3.31)、网络成瘾(OR=1.37)、经常步行违规(OR=2.42)与自杀意念呈正相关(P值均<0.05);经常因学习压力感到心情不愉快(OR=0.73)与自杀意念呈负性相关(P<0.05).结论 中学生自杀意念与校园暴力、不良内隐性心理体验及行为方式密切相关.社会各界应广泛重视,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土家族与苗族中学生吸烟、饮酒行为现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2360名土家族和苗族中学生,对其吸烟、饮酒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土家族与苗族中学生尝试吸烟、饮酒报告率分别为39.92%和64.87%,现在吸烟、饮酒报告率分别为20.04%和26.36%,吸烟饮酒并存行为报告率为12.37%,≤13岁前吸烟、饮酒报告率分别为30.00%和31.95%。Logistic回归显示,现在吸烟的危险因素有男生(OR=9.765,P=0.000)和自杀意念(OR=2.139,P=0.000),保护因素有城市(OR=0.678,P=0.020)和学习成绩(中等OR=0.580,P=0.003、中等偏上或好OR=0.477,P=0.002);现在饮酒的危险因素有高中(OR=1.438,P=0.005)、土家族(OR=1.784,P=0.000)、母亲文化程度(初中或高中OR=1.330,P=0.045;大专及以上OR=2.938,P=0.000)、抑郁(OR=1.570,P=0.004)和打架(OR=1.755,P=0.000),保护因素有学习成绩中等偏上或好(OR=0.646,P=0.019);吸烟饮酒并存行为的危险因素有男生(OR=7.246,P=0.000)、留守(OR=1.412,P=0.023)、孤独(很少或有时OR=1.646,P=0.030、经常或总是OR=2.193,P=0.006)、经常或总是失眠(OR=2.396,P=0.001)、抑郁(OR=1.552,P=0.018)、打架(OR=3.432,P=0.000)和自杀意念(OR=1.918,P=0.001),保护因素有心情不愉快(很少或有时OR=0.362,P=0.000、经常或总是OR=0.386,P=0.001)和学习成绩(中等OR=0.587,P=0.001;中等偏上或好OR=0.354,P=0.000)。结论湘西州土家族与苗族男生比女生更易发生吸烟及吸烟饮酒并存行为;抑郁、打架、自杀意念使学生发生吸烟饮酒并存行为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学习成绩好是吸烟、饮酒及并存行为共同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湖南省中学生发生校园欺凌现况及经历欺凌中不同角色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4—7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南省32所学校的8 699名中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发生校园欺凌行为的中学生占比为19.3%,其中,单纯受欺凌者占比为13.7%,单纯欺凌者占比为1.9%,欺凌–受欺凌者占比为3.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经常玩暴力游戏、无学校安全感是三者共同的危险因素。相对于内向型性格,中间型性格的中学生成为单纯受欺凌者与欺凌–受欺凌者的风险分别约为0.82、0.54倍。相较于完整家庭,单亲家庭(OR=1.674,95%CI=1.041~2.693)和再婚/寄养家庭(OR=1.968,95%CI=1.291~2.998)里成长的中学生成为欺凌–受欺凌者的风险均增加。结论湖南省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中,单纯受欺凌者、单纯欺凌者、欺凌–受欺凌者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应考虑不同角色特征提出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