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地区老年人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7月在安徽省抽取3个城市的19个行政村,筛选出符合标准的共计2 642名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采用UCLA孤独量表、SF-36简明健康调查量表及反映社会支持水平的相关条目对上述老年人进行孤独感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安徽农村老年人总体孤独感得分为(38.72±8.03)分,并且孤独感普遍较强,老年人孤独感水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躯体健康维度与躯体健康维度得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715。躯体健康维度与孤独感得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198。心理健康维度与UCLA得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353。最优尺度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力、与邻居关系、社会功能、关系密切朋友数、情感职能等是影响孤独感得分的主要因素。结论安徽省农村老年人的总体孤独感评分较高,且影响老年人孤独感的因素较多,保持良好的躯体健康与心理状态可以有效的减轻孤独感,应针对性地采取相关干预措施,降低老年人孤独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孤独感水平,探究不同年龄老年人互联网使用对其孤独感的影响及特点。方法:利用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探究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及年龄的调节作用,并利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法控制模型估计偏差。结果: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会受到年龄的影响(b=0.102,P0.01),对于70岁以下老年人,互联网使用可显著降低老年人孤独感,而对于70岁及以上老年人,互联网使用对孤独感无影响。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互联网使用降低老年人孤独感的作用会逐渐减弱。在老年人群中,互联网作用的发挥与互联网时代发展密切相关,越早进行互联网介入干预,越有利于发挥其降低老年人孤独感、改善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疆石河子垦区老年人孤独感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垦区老年人孤独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市区和团场各7个社区的1 400名≥60岁常住老年人,采用孤独感UCLA量表评估老年人孤独感水平,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评估其影响因素。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1 398份,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71.81±5.99)岁,该人群孤独感得分为36.88±9.27。轻微孤独体验的有558人,占39.9%;孤独体验明显的有729人,占52.1%;孤独体验强烈的有111人,占7.9%。单因素分析结果示,孤独感得分在不同居住地、年龄、月收入、经济来源、婚姻状况、锻炼、是否独居、睡眠、自理能力、生活满意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月收入、锻炼、睡眠、自理能力、生活满意度对孤独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垦区老年人孤独感明显,有必要进行针对性健康干预,提倡锻炼、提高睡眠质量、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经济水平及对生活的满意度将对改善垦区老年人孤独现状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犯罪恐惧感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分析孤独感的中介效应,为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6—7月使用犯罪恐惧感量表、孤独感量表(UCLA)和自评健康量表对安徽省使用分层随机抽样选出的624名老年人进行测量,在描述其犯罪恐惧感、孤独感和自评健康现状基础上,基于t检验比较这些变量的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和城乡差异,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探索犯罪恐惧感、孤独感和自评健康之间的联系,使用M-plus 7.4考察犯罪恐惧感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并探索孤独感的中介作用。结果 老年人的犯罪恐惧感存在性别、年龄和受教育水平差异(P<0.01)。犯罪恐惧感与孤独感呈正相关(r=0.233,P<0.001),与自评健康呈负相关(r=-0.169,P<0.001),孤独感与自评健康呈负相关(r=-0.202,P<0.001)。老年人的犯罪恐惧感对其自评健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P<0.001),孤独感在其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16.32%。结论 犯罪恐惧感对老年人自评健康有显著的负效应,并部分通过孤独感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孤独水平进行评估可以及时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干预方案的制定。本文对国内外养老机构老年人孤独感现状进行综述,包括评估工具和干预方案的主要内容、开展现状及局限性。以期为国内养老机构老年人孤独感评估及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为养老机构心理服务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空巢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衰弱量表、孤独感量表对山东省滨州市某社区613名空巢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空巢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为(100.27±7.06)分,各维度平均分中营养得分[(3.28±0.36)分]最高,健康责任得分[(1.89±0.30)分]最低。多元逐步回归显示,衰弱状况(B = - 2.102)、孤独感(B = - 2.062)、文化程度(B = 1.938)、丧偶(B = - 1.777)、外出活动时间(B = 1.663)、自评健康(B = - 1.416)、月收入(B = 0.750)是空巢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空巢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不高,特别是衰弱、孤独感、文化程度低、丧偶、外出活动时间短、自评健康差、月收入低的空巢老年人应重点关注,相关卫生部门应制定好健康教育策略,切实提高空巢老年人的健康自我维护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龄老人心理衰弱和孤独感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探讨其预防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和弘慈医院直属的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448名≥7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应用一般人口学资料、The CFAI衰弱综合评估工具、孤独感量表(UCLA)进行心理衰弱和孤独感的评测。结果:社区高龄老年人心理衰弱的评分均分为16.53±2.303分;孤独感评分均分为40.24±10.225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与人倾诉、运动爱好、饮酒爱好、年龄、文化程度、婚姻(β'=-0.202、0.206、0.046、0.102、0.080、0.038)是老年人心理衰弱的影响因素;与人倾诉、运动爱好、吸烟爱好、文化程度、年龄、婚姻(β'=-0.231、0.136、0.049、-0.076、0.065、0.062)是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应给与相应的干预措施,延缓心理衰弱和孤独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生命历程视角下,通过异质性分析探究丧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为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11—2018年三期CLHLS数据,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按性别、城乡居住地、受教育程度、自评健康状况进行异质性分析,全面探讨丧偶对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结果 研究发现丧偶对老年人孤独感水平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β=0.255,P=0.002,95%CI:0.946~0.415);男性丧偶老年人更容易陷入孤独(β=0.230,P=0.01,95%CI:0.946~0.415);居住在城镇的老年人丧偶后孤独感显著增强(β=0.376,P=0.006,95%CI:0.106~0.645);受过教育的丧偶老年人会比文盲老人产生更强烈的丧偶孤独感(β=0.330,P=0.006,95%CI:0.930~0.568);自评健康状况不好的老人丧偶后孤独感水平更高(β=0.408,P=0.002,95%CI:0.148~0.668)。结论 丧偶是影响老年人孤独感水平的重要生命历程事件;性别、居住在城镇、受过教育以及生活不能自理均是丧偶后导致孤独感水平升高的重要影响因素;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老年人慢性病、认知功能、领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编老年人慢性病调查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孤独感自评量表等测量工具对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1)慢性病、认知功能与孤独感显著正相关(r=0.186,P0.01;r=0.143,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r=-0.545,P0.01);(2)慢性病不仅能够直接正向预测老年人孤独感,还能够通过认知功能的中介作用对老年人孤独感产生影响(β=0.047,P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0.10%;(3)慢性病对孤独感的直接效应受到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β=-0.005,P0.01),对于低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地老年人,慢性病对孤独感的预测作用更加显著。结论慢性病通过认知功能影响老年人孤独感,领悟社会支持调节了慢性病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Roy的适应模型,构建链式中介模型来探究自我感知老化如何通过孤独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方法 利用多级抽样法,抽取乌鲁木齐市224名60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探讨自我感知老化与孤独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生存质量的关系。结果 自我感知老化、孤独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生存质量四个变量,两两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在自我感知老化和生存质量之间起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066,占总效应值的21.36%;孤独感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在自我感知老化和生存质量之前发挥链式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019,占总效应值的6.15%。结论 应积极主动关注老年人对老龄化的认知及心理健康,改善其维护自身健康的相关行为,提升生存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的干预模式对高龄空巢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的干预效果,为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自唐山市工人医院、弘慈医院直属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的各社区中随机抽取两个社区,采用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社区中的老年人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查,在各社区筛查出的所有符合入组标准的老年人中再随机各抽取50人,干预过程中对照组脱落一人,最终实验组50人,对照组49人。实验组采用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的干预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使用SF-36量表、孤独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对老年人进行评测。结果 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的健康状况、孤独感状况、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的干预模式可以有效改善高龄空巢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优化其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养老方式对城市老年人心理孤独感的影响,为政府相关部门完善养老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7月份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徐州市2 260名≥60岁老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自我养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3种养老方式对城市老年人心理孤独感及其各维度的影响。结果 47.52%(1 074人)老年人具有孤独感,其中偶感孤独726人,占32.12%、348人常感孤独,占15.40%。家庭养老变量中,是否与子女同住及子女个数对老年人心理孤独感均有影响(P 0.05);社会养老变量中,没有政府养老金、社区没有老年人活动场所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孤独(P 0.05)。结论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老年人健康护理、重点关注没有子女或子女较少的老年人,并要不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医学留学生孤独感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改善医学留学生孤独感现状和建立相应防治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UCLA孤独量表、网络成瘾量表(IAT)、一般健康问卷(GHQ)和简明应对方式量表对256名在华医学留学生孤独感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网络使用状况、一般健康水平、应对策略及恋爱状态等因素对孤独感影响。结果广州地区医学留学生孤独感总分为(35.86±14.28)分,正在恋爱的留学生孤独感水平低于单身留学生(P0.01)。幻想(r=0.342)、否认(r=0.479)、药物滥用(r=0.358)、自责(r=0.498)、回避(r=0.412)、发泄(r=0.304)等适应不良应对策略与孤独感呈正相关(P均0.01),幽默(r=-0.274)、计划(r=-0.183)、接受(r=-0.144)等适应性应对策略与孤独感呈负相关(P均0.05)。网络使用、一般健康、否认、自责、回避等适应不良应对策略对留学生孤独感有预测作用。结论恋爱状态、一般健康、网络使用和应对策略是影响广州地区医学留学生孤独感程度的重要因素,医学院校应加大对留学生适应性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与孤独感对衰弱的影响路径,为开展老年人衰弱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9年12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山东省济南市抽取1 091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Lubben简版社会网络量表、ULS-6孤独感量表和Tilburg衰弱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25.0统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干预对改变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为相关卫生主管部门制定老年人肺炎球菌疾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选择佛山市四区居住半年以上、≥60岁且自愿参加调查的老年人作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社区健康干预并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干预前后调查。用配对2χ检验、秩和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健康干预对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及相关情况。结果以老年人为对象的社区健康干预对老年人接种肺炎疫苗的意愿改变有效果,对收入低、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老年人效果更明显。结论应注意利用老年人喜闻乐见、易于接触的信息渠道,宣传肺炎及其疫苗的相关知识,明确疫苗对老年人保护作用,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6.
《慢性病学杂志》2013,(6):460-462
目的了解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地区八里桥社区60岁以上老人105人,通过UCLA孤独量表和自制影响因素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AS9.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60岁以上老人105人,不同性别的老年人UCLA孤独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婚姻状况的老年人UCLA孤独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女探望时间间隔不同的老年人UCLA孤独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参加社区活动不同的老年人UCLA孤独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位老人干预前后UCLA孤独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的孤独感受多重因素影响,多数老人或多或少感觉孤独,通过采取讲座、社区活动等方式进行干预后,孤独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留守老年人孤独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留守老年人孤独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在安徽省全椒县抽取一个街道和一个行政村实足年龄60岁~留守老年人412人.采用自编调查问卷进行人户调查.结果 留守老年人孤独评分平均为(42.84±8.76)分;单因素分析留守老年人孤独感与睡眠状况、家庭功能、社会支持、自评健康等呈相关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主观支持、起居困难程度、家庭功能、睡眠情况等变量对孤独感呈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 心理社会因素和生理状况影响留守老年人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国≥60岁老年人孤独感影响因素。方法使用2018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资料中≥60岁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 估计样本量为7 953人。孤独感采用孤独感量表进行测量, 运用逐步回归与简单斜率法分析主、客观因素对孤独感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采用PROCESS 3.3宏程序进行简单斜率检验。结果研究对象共8 926人。客观因素中, 家庭网络差的老年人孤独感水平更高(P<0.05)、社区提供养老服务能够降低老年人孤独感(P<0.05)。主观衰老年龄≤60岁、社会适应能力和情绪感知较差的老年人其孤独感水平更高(均P<0.05)。主观衰老年龄在社区提供养老服务对孤独感的影响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P<0.05), 社会适应和情绪感知在家庭网络对孤独感的影响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均P<0.05)。结论我国≥60岁老年人孤独感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 其中主观因素在客观因素对老年人孤独感影响作用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 在创造良好适老环境为老年人提供有力外部支持的同时, 也应充分调动老年人自身主观能动性, 共同缓解老年人孤独...  相似文献   

19.
孤独感是个体希望得到的人际关系与实际感知到的人际关系存在差距时出现的一种令人反感的情绪体验.长期严重的孤独感能够对人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众多不良后果.国外关于孤独感的研究已经从其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上升到了孤独感的干预.本文借鉴国外研究结果,总结孤独感产生的机制以及干预措施,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孤独感、反刍思维、知觉压力与老年人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孤独感量表、反刍思维量表、知觉压力量表及阿斯森失眠量表对60岁及以上195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孤独感(r=0.248,P<0.01)、反刍思维(r=0.377,P<0.01)、知觉压力(r=0.324,P<0.01)与睡眠得分均呈正相关;(2)反刍思维在老年人孤独感和睡眠得分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58%;(3)知觉压力能够调节中介效应的前半段路径(β=0.011,P<0.01)及后半段路径(β=0.005,P<0.01)。结论 孤独感可以通过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影响老年人的睡眠质量,知觉压力调节孤独感对反刍思维的关系,反刍思维对睡眠质量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