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9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探讨该手术术后镇痛罗哌卡因的适宜浓度。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0.25%罗哌卡因TAPB组(Ⅰ组)、0.3%罗哌卡因TAPB组(Ⅱ组)、0.4%罗哌卡因TAPB(Ⅲ组)及0.5%罗哌卡因TAPB组(Ⅳ组),每组25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毕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B。各组注入不同浓度(0.25%、0.3%、0.4%及0.5%)罗哌卡因(Astra Zeneca AB公司),每侧20~40 ml,各组患者罗哌卡因总剂量均为3.5 mg/kg。观察患者术后1 h(T1)、6 h(T2)、12 h(T3)及24 h(T4)的数字评分(NRS)和舒适度评分(BCS)。记录术后需辅助使用舒芬太尼的例数,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如皮肤瘙痒、头晕、胸闷等)的例数,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患者表示满意的例数)。结果与T1时比较,Ⅰ组及Ⅱ组T2~T4时和Ⅲ组T2~T3时的NR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Ⅳ组的T2~T4时BCS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及Ⅱ组比较,Ⅲ组及Ⅳ组T1~T3时NRS下降,BCS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Ⅲ组及Ⅳ组术后需辅助舒芬太尼例数减少,Ⅳ组头晕及胸闷例数增加(P<0.05)。满意度方面,Ⅲ组最高(100%),Ⅰ组最低(84%)。结论对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TAPB时使用罗哌卡因,其适宜浓度是0.3%~0.4%,安全,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剖宫产手术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超声引导下TAPB镇痛(观察组)及未经TAPB镇痛(对照组)的各32例剖宫产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术后2、4、8、16、24 h镇痛情况,记录舒芬太尼单位时间内用量,术后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舒芬太尼单位时间内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B配合其护理措施,可有效镇痛,减少产科手术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患者术后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应用于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06例肝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PB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TAPB组麻醉后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定位明确后,缓慢推注0.3%盐酸罗哌卡因25 ml,对照组推注等剂量生理盐水,手术结束时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术后不同时刻疼痛程度、术后镇痛药物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和术后不同时刻免疫功能情况,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TAPB组丙泊酚、瑞芬太尼总量、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术后1、24和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总量和镇痛泵按压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TAPB组术后24 h NK细胞、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 0.05);TAP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TAPB应用于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可减少术中及术后镇痛药物用量,镇痛效果更佳,且具有免疫功能保护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对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的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行腹腔镜手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在麻醉前进行TAP阻滞。比较两组患者丙泊酚、舒芬太尼术中用量,舒芬太尼单位时间用量,拔管及苏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丙泊酚及舒芬太尼术中用量、舒芬太尼单位时间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拔管及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镇痛补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前进行TAP阻滞可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提高术后早期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老年患者术后舒芬太尼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ASAⅠ~Ⅱ级,年龄≥6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n=30):单纯舒芬太尼组(S组)、酮咯酸复合舒芬太尼组1(SK1组)、酮咯酸复合舒芬太尼组2(SK2组)。SK1组和SK2组在术毕前30 min静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作为负荷量,S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术毕即刻连接镇痛泵:总容量150 ml,S组为舒芬太尼0.02μg·kg-1·ml-1,SK1组为舒芬太尼0.02μg·kg-1·ml-1+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ml,SK2组为舒芬太尼0.02μg·kg-1·ml-1+酮咯酸氨丁三醇1.0 mg/ml,背景输注量2 ml/h,患者自控镇痛剂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患者术后2 h、4 h、8 h、12 h、24 h、48 h的静息和运动VAS评分以及舒芬太尼用量,记录恶心、呕吐、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4 h,SK1和SK2组静息VAS评分均小于S组(P<0.05);术后8~48 h,SK2组静息与运动VAS评分均小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48 h内,SK1组及SK2组舒芬太尼总用量均少于S组(P<0.05),且SK2组舒芬太尼总用量少于SK1组(P<0.05)。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0 mg/ml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镇痛可增强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的镇痛效应,获得更为完善的镇痛效果,并对舒芬太尼起到显著的节俭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在下肢骨科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60例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术后镇痛用舒芬太尼0.5μg/ml复合0.125%罗哌卡因,Ⅱ组术后镇痛用舒芬太尼0.75μg/ml复合0.125%罗哌卡因,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比较,Ⅰ组在术后2 h4、h、8 h、16h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Ⅱ组(P0.05);镇静效果比较Ⅱ组的镇静评分在术后4 h、8 h高于Ⅰ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镇痛期间的不良反应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0.5μg/ml舒芬太尼复合0.125%罗哌卡因用于下肢骨科手术硬膜外自控镇痛,取得较满意效果和较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术后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择期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60例,年龄20~70岁,ASA I~III级。两组患者拔管前均在B超引导下给予腹横肌平面注射,A组给予0.5%罗哌卡因20 ml,B组给予生理盐水20 ml。所有患者术后在超声引导下行术侧TAPB,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出手术室后均使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行补救镇痛,维持术后48 h内VAS评分≤3分。记录两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术后24 h、48 h内PCIA舒芬太尼用量及补救镇痛情况。分别于术后2 h、4 h、6 h、12 h、24 h、48 h时记录两组患者静息时、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及Ramsay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发生率及TAPB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术后24h(23±5 vs.57±9,P 0.05),48 h(35±4 vs.54±7,P 0.05) PCIA舒芬太尼的用量以及需用氟比洛芬酯的次数(0vs.5,P 0.05)均明显降低; A组患者术后4 h(2.2±0.4 vs.3.2±0.7,P 0.05)、6 h(2.6±0.7 vs.3.4±0.8,P 0.05)、24 h(3.0±0.6 vs.3.5±0.8,P 0.05)静息时VAS评分明显降低; A组患者术后4 h(2.6±0.5 vs.3.6±0.8,P0.05)、6 h(2.7±0.7 vs.3.6±0.8,P 0.05)活动时VAS评分明显降低; A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40.0%vs.76.6%,P 0.05);两组患者术后2 h、4 h、6 h、12 h、24 h、48 h时Ramsay评分、皮肤瘙痒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罗哌卡因术后TAPB可减少肾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增强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用于经腹妇科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择期经腹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手术结束后给予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自控镇痛,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VAS评分Ⅲ、Ⅳ组与Ⅰ、Ⅱ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Ⅳ组高于其他组。结论:0.4μg/m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用于经腹妇科术后PCEA,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腰方肌阻滞(QLB)在腹腔镜卵巢瘤切除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该院行腹腔镜卵巢瘤切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于全身麻醉诱导后,观察组患者行双侧QLB,对照组患者行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术后48 h内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舒适度量表评分(BCS评分),以及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补救镇痛率,记录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及补救镇痛率明显较低(P<0.001);两组组内术后48 h内不同时间点静息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48 h内同时间点静息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内术后24 h内不同时间点BC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24 h内同时间点B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48 h内总不良反应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萘普生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RUP)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择期TRUP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舒芬太尼组,Ⅱ组为萘舒组。Ⅰ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1.5μg/ml+昂丹司琼16 mg;Ⅱ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1.0μg/ml+萘普生0.825 g+昂丹司琼16 mg。两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的设置:背景剂量为2 ml/h,自控静脉镇痛剂量为每次0.5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12、24、48 h的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Ⅱ组术后镇痛及镇静评分低于Ⅰ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萘普生用于TRUP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优于舒芬太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收肌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0例择期单侧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全麻+罗哌卡因收肌管阻滞组(G+R组)和全麻+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收肌管阻滞组(G+DR组),每组各30例。G+R组和G+DR组于麻醉诱导结束后行超声引导下收肌管阻滞,G+R组和G+DR组分别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和0.375%罗哌卡因混合右美托咪定0.6μg/kg 20 ml。3组全麻诱导置入i-gel喉罩后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以瑞芬太尼0.15μg/(kg·min)和异丙酚同时泵注,术中根据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调节异丙酚的泵注速率,维持BIS值45~55。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喉罩拔除时间。记录术后1、4、8、12和24 h各时间点静息时、主动功能锻炼(AFE)状态下和持续被动功能锻炼(CPM)状态时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前、术后1、4、8、12和24 h各时间点股四头肌肌力;术后24 h内解救镇痛药用量。记录收肌管阻滞有关不良事件、心血管不良事件、镇静过度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与G组和G+R组相比,G+DR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喉罩拔除时间明显缩短(P0.01)。与G组相比,G+R组术后1和4 h静息、AFE和CPM状态下的VAS评分以及术后24 h氟比洛芬酯用量,G+DR组术后1、4、8和12 h静息、AFE和CPM状态下的VAS评分以及术后24 h氟比洛芬酯用量明显降低(均P0.05);与G+R组相比,G+DR组术后8和12 h静息时、AFE状态下和CPM状态下VAS评分以及术后24 h氟比洛芬酯用量均明显降低(P0.01)。3组股四头肌肌力、地佐辛用量和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6μg/kg右美托咪定混合0.375%罗哌卡因20 ml收肌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麻醉恢复快,可有效改善术后镇痛的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国产明视插管软镜(VIS)与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经鼻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期选择困难气道患者60例,Mallampati评分为Ⅲ或Ⅳ级,美国麻醉师协会评级(ASA)Ⅰ或Ⅱ级,年龄22~68岁,体重53~82 kg,随机分为VIS组(V组)和FOB组(F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VIS和FOB引导经鼻气管插管。观察记录两组气管插管时间、气管插管成功率及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麻醉诱导前(T_0)、麻醉诱导后(T_1)、声门暴露时(T_2)、气管导管进入声门即刻(T_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结果与T_0时比较,T_1时两组MAP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均P0.05);与T_1时比较,T_3时两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均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期间两组SpO_2均无明显降低。V组和F组气管插管时间分别为(76.0±18.0)和(80.0±20.0)s、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96.7%和93.3%,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FOB相比较,国产VIS引导经鼻困难气管插管同样安全可靠、快速有效、插管成功率高,气管插管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国产明视插管软镜(VIS)与Macintosh直接喉镜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年龄19~67岁,随机分为国产VIS组(V组)和Macintosh直接喉镜组(M组),每组50例。分别以国产VIS和Macintosh直接喉镜行经鼻气管插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镜下Cormark-Lehane分级(简称C-L分级)、气管插管时间、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观察记录麻醉诱导前(T_0)、麻醉诱导后(T_1)、声门显露时(T_2)、插管后即刻(T_3)、插管后1 min(T_4)、插管后3 min(T_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及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C-L分级V组明显优于M组,气管插管时间V组明显短于M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V组明显高于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1时比较,V组T_3~T_4时MAP明显升高、T_3时HR明显增快,M组T_2~T_4时MAP明显升高、T2_~T_3时HR明显增快(均P0.05)。与M组比较,V组T_2~T_4时MAP和HR均明显降低(P0.05)。气管插管并发症总发生率V组明显低于M组(P0.05)。结论与Macintosh直接喉镜相比较,国产VIS经鼻气管插管声门暴露好,气管插管时间短,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且气管插管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在直肠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胃肠肿瘤外科2008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40)和开腹手术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数量、首次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治疗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首次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6/40)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35.0%(14/40)(P0.05),治疗满意度97.5%(39/40)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67.5%(27/40)(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较开腹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单腔气管插管全麻应用于二氧化碳CO2气胸下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麻醉临床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在单腔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及低体重和身高矮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和Ⅱ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Ⅰ和Ⅱ级,体重(40.52±3.97)kg,身高(148.57±10.95)cm]60例,在术侧胸腔中缓慢充CO2气体(6~8 L/min),维持胸内压6~8 mm Hg,分别采集人工气胸前5 min(T1)、人工气胸后5 min(T2)、人工气胸后15 min(T3)、人工气胸后30 min(T4)、人工气胸后60 min(T5)、人工气胸后100 min(T6)、胸腔手术结束10 min(T7)的心率(HR)、血压(BP)、中心静脉压(CVP)、脉搏血氧饱合度(Sp O2)、气道压(Pa W)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指标和动脉血气指标。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胸腔镜手术,各时间点均未发现明显的心律失常和严重并发症;CO2气胸后,T2~T6时的HR、CVP、Pa W、PET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较T1时明显升高(P0.05);T2~T6时BP、动脉血氧分压(Pa O2)和血气pH值较T1时明显下降(P0.05);Sp O2在T3、T4时比T1时明显降低(P0.05),T5、T6时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7后除CVP仍高外,其余大多数指标恢复至基础值水平。结论低体重和身高矮小患者实施单腔气管插管全麻应用于CO2气胸下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时,其血流动力学相对基本稳定,为这类患者享有胸腔镜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相对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配合经脐单孔腹腔镜(LESS)对卵巢囊肿剥除手术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因卵巢良性囊肿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妇科行LESS和传统方式腹腔镜进行卵巢囊肿剥除手术的患者各40例,纳入研究的患者均采用ERAS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将LESS患者设为实验组,传统方式腹腔镜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大便时间,术后发热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指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在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大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配合LESS利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INB)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该院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的患者100例,按照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静脉诱导、静-吸复合维持全身麻醉,实验组患者接受INB。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的视觉模拟疼痛得分(VAS)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其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收缩压(SBP)和脉搏氧饱和度(Sp O2),免疫功能指标包括血清中T细胞亚群CD4+、CD4+/CD8+含量。结果术后不同时间点实验组患者VAS得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毕时对照组患者SBP和HR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NB可以更好地控制胸腔镜患者术后的心血管反应,减轻对患者免疫功能的抑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4年7月-2017年7月在湖北省肿瘤医院行内镜下切除术治疗的大肠息肉1 0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术后DPPB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1 098例,治疗息肉2 169枚,18例患者(1.6%)出现术后DPPB,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有高血压病史(P=0.007)、息肉直径≥10 mm(P=0.009)、右半结肠息肉(P=0.015)、腺瘤性息肉(P=0.045)是DPPB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P=0.002,O■=4.654,95%CI:1.755~12.343)、息肉直径≥10 mm(P=0.009,O■=3.637,95%CI:1.390~9.517)、右半结肠息肉(P=0.016,O■=3.656,95%CI:1.273~10.504)是内镜下切除术后DPPB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有高血压病史、息肉直径≥10 mm、息肉位于右半结肠的患者内镜下切除术后易出现迟发性出血,建议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性止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所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上消化道异物的类型以枣核多见,异物最常见的部位为食管上段;(2)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上消化道异物所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异物存在的时间≥12 h(OR=9.04,95%CI:2.91~28.04;P=0.000)及边缘锐利(OR=7.95,95%CI:2.09~30.21;P=0.002)。结论异物存在的时间≥12 h及其边缘锐利是上消化道异物导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与经阴道修补术式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患者月经时间、宫内妊娠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PCSD患者共100例,根据手术方案差异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分别采用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术式和经阴道修补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住院时间、月经时间恢复效果、治疗前后憩室宽度和深度、随访宫内妊娠率及复发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用时明显优于A组(P0.05);A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B组(P0.05);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月经时间恢复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憩室宽度和深度明显短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憩室宽度和深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宫内妊娠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修补方案治疗PCSD总体疗效接近,但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术式有助于降低医源性创伤程度,减少术后阴道流血和住院时间,而经阴道修补术式则操作更为简便,手术难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