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麦粒灸法是我国最早的治病方法之一,本研究通过不同针、灸方法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探讨麦粒灸的作用并进行疗效评价.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针刺组、麦粒灸组、对照组3组各15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不采用盲法.结果 治疗前后在ZPS和KPS评分上都有改善:麦粒灸组优于针刺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  相似文献   

2.
灸疗[1]是用灸草炷或灸草条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的防病治病的一种疗法.灸疗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调理体素,增强抵抗力以防治疾病的作用.蒙医应用灸疗历史悠久,如在((四部医典·总则>第六章外治段里有"蒙古灸"的记载;又如在中医古代医书<素问·异法方宜论>也有.……其治宜灸,故灸炳者,亦从北方来."的记载.说明灸炳疗法可能是北方蒙古族常用的治病方法.  相似文献   

3.
“霍尔”(Hor),族称,是指居住于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即包括匈奴、东胡、鲜卑在内的北方胡系游牧民族的一种泛称.“霍尔蒙古灸”是由北方胡系游牧民族创造使用的治病方法,它虽在产生和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治法,但其治病的指导原则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探讨铺灸的某些作用机理,我们对8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和10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了铺灸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动态变化的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治疗和观察方法1.治疗方法:铺灸。(1)时间:暑夏三伏天。(2)取穴:督脉(大椎至腰俞穴)。(3)灸料:斑麝粉1~1.8克,大蒜泥500克,艾绒200克。(4)操作:患者俯卧,裸露背部,督脉大椎至腰俞穴上数以斑麝粉,在斑麝粉上铺5厘米宽、2.5厘米高蒜泥条,在蒜泥条上铺3厘米宽、2.5厘米高似△形长条艾炷。点燃艾炷头、身、尾三点施灸,燃尽后继续铺艾灸(一般灸2~3壮),灸毕移去蒜泥,轻轻揩干。灸后3天用针引流水泡,并搽龙胆紫药水(隔日1次),直至结痂脱落、皮肤愈合,调养休息1月。2.观察方法:在铺灸前1周和铺灸后3月测定患者的Hb、ESR、RF、IgG、IgA、IgM、补体C_3、CIC、E—RFT、LTT值,观察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观察结果:观察项目的变化参见附表。  相似文献   

5.
"热证可灸与贵灸"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热证可灸"与"热证贵灸"的机制.方法:复制炎症、细菌与病毒感染等5种"热证"大鼠模型.观察灸治"肾俞"穴对其细胞因子、自由基、免疫功能、神经递质等方面的影响,分析灸法对"热证"是否"可灸"与"贵灸".结果:艾灸有抗炎、抗感染和抗病毒作用;能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与释放;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抑制胸腺细胞凋亡,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热证"大鼠的微循环;调节中枢神经递质水平,促进内环境稳定.结论:艾灸对"热证"大鼠有行气活血、扶正培元、解毒化瘀的作用.艾灸的抗炎免疫作用可能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古人常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近代针灸家偏重于针法的研究,忽视了灸法的临床应用,艾灸对许多疾病确有很好的疗效,近年来,在全国性的针灸会议上,不少针灸同道已在呼吁,《中国针灸》杂志也登出王雪苔的“古代灸法考(上)”,着手考证古代的灸法,以期引起现代针灸医师对艾灸治病的重视和研究。魏氏发表“热症可灸论”,比较全面地汇总了古人对热性病施行灸治和禁灸的论述,批驳了一些禁灸的理论。对于我们研究艾灸治病,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治疗静脉输液所引发的静脉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82名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传统灸法扶正祛邪,治病求本的治疗原理,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4天为一疗程.结果 试验组在总有效率及治愈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镇痛灸是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古代骑竹马、蜘蛛、三角灸等躯干部奇穴因治病功效奇特而被临床所重用,多以人体某些部位折量定位的特殊取用方式,施用艾炷灸法来治实热急症。骑竹马灸能解毒生肌主治痈疽恶疮,蜘蛛灸能消疮止痛治缠腰火丹,三角灸能驱凝除疝治睾丸肿胀疼痛。尽管这类灸穴取穴方法过于繁琐,但由于这些奇穴对某些疾患有独特疗效而被固定下来。特殊灸穴部位基本不离人体躯干,躯干是最接近五脏六腑的神经反射区,施用灸法可直接调节内环境平衡,发挥特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探讨运用督脉铺灸法取效的五大关键因素。督脉铺灸面积广、艾炷大、时间长、火力足、温通力强,应用督脉铺灸法治病获效取决于五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明确铺灸部位,督脉为主调节整体,辅以病灶兼顾局部;二是审辨药性刺激,艾绒性烈可透达诸经,生姜、蒜泥协同温通,铺灸药物增强功效;三是掌握操作技巧,药物敷置循序进行,点火燃艾热力持久,酌用留灸延续刺激;四是选择施治时机,以夏季三伏天为佳,注意适当间隔,坚持长期施治;五是注重调养护理,妥善处理灸疮,固护人体正气。若能掌握督脉铺灸的应用关键,可以充分发挥其治病快捷、功效卓著的优势,使传统灸法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天灸疗法对抗小鼠移植性肿瘤作用并从免疫学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健康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肿瘤对照组、天灸组。将S180瘤株接种于肿瘤对照组和天灸组小鼠右腋部皮下,观察各组动物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淋转及NK细胞活性。结果:天灸能明显抑制S180实体瘤的生长,抑瘤率达38.52%.荷瘤小鼠脾脏重量增加,胸腺重量减小;天灸能进一步增加荷瘤小鼠脾脏和胸腺重量。荷瘤小鼠脾T淋巴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能力、NK细胞的杀伤活性均大大降低,而天灸能明显提高T淋巴细胞的应答能力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天灸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针灸大成>集中反映了太医杨继洲的针灸临床经验,<针灸大成·医案>共辑录针灸医案33则,其中涉及艾灸疗法医案16则.<针灸大成·医案>中辑录的灸疗医案体现了杨继洲在艾灸疗法方面的学术特色:即治病务求其本;针、灸、药相结合,各取其长,不执于一端;临证灵活,不拘于定论.  相似文献   

12.
艾灸大椎穴对免疫低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艾灸对免疫低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调整作用,为灸法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3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加灸组、免疫低下模型组、免疫低下加灸组,通过涂片镜检及流式细胞术两种方法计数其吞噬情况.结果艾灸大椎穴对正常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影响不大,对免疫低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显著增强作用.结论艾灸具有调衡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医灸疗的生物物理学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中的瑰宝 ,其中艾灸疗法因其独特的治疗作用而倍受青睐 ,本文结合临床实践 ,从生理物理学角度探讨艾灸疗法的机制。1 灸疗及其临床应用灸疗是通过点着艾条或艾柱 ,借其热力给人体穴位以温热性刺激 ,并通过经络腧穴的整合作用 ,以达到治病防病的一种方法。古  相似文献   

14.
灸法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作用,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的一种方法.施灸原料很多,目前临床多以艾为主,艾叶气味芳香,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及防病保健的作用、灸法治病,既可补虚,又可泻实,既可温寒,又可散寒;既可扶阳,又可养阴.所以临床上不但用灸法治疗各种虚寒性疾病,有时也可用于各种实证、热证的治疗.《医学入门》说:“虚实寒热均能灸之.”《红炉点雪》也指出:“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寒热虚实,轻重远近无所不宜.可见其作用之大,应用之广.近几年来,临床实践证明,灸法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喜爱,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艾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免疫介导物质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揭示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机理。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灸命门组、灸关元组,灸非穴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于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造模,模型组造模后不做任何处理,灸命门组灸命门穴、灸关元组灸关元穴、灸非穴组灸关元穴左侧旁开0.5cm处。观察足爪肿胀率并观测血浆、下丘脑、垂体和淋巴结中β-内啡肽(β-EP)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灸命门组与灸非穴组右足足爪肿胀率明显降低(P<0.01);与灸命门组比较,灸关元组与灸非穴组右足足爪肿胀率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左足足爪肿胀率明显升高(P<0.05),灸命门组与灸关元组左足组爪肿胀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灸命门组、灸关元组、灸非穴组左足足爪肿胀率明显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灸命门组、灸关元组、灸非穴组大鼠血浆中β-EP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中β-EP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灸关元组、灸非穴组大鼠垂体中β-EP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灸关元组、灸非穴组大鼠垂体中β-EP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灸命门组、灸关元组、灸非穴组大鼠淋巴结中的β-EP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灸命门穴和非穴对右足原发性炎症有抑制作用;灸命门穴、关元穴、非穴对左足继发性炎症有抑制作用。推测艾灸上述穴位对机体免疫炎症的调整作用是通过提高淋巴结β-EP含量、调动中枢内β-EP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大医家孙思邈对针灸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点论述了孙思邈在针灸学方面的重要贡献和他的针灸学术思想。重视疾病的早期治疗 ,首先提出了防病保健灸 ,并提倡针灸药并重 ,灸宜权变的灸法思想。强调“看脉治病” ,主张用脉象来确定针刺的原则和方法 ;并首次命名了“阿是穴” ,补充了大量的经外奇穴 ,对针灸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古代医家认为灸法有引邪外出,引热外出,引热下移,除瘀解毒,消肿止痛之功;并可助气而补阳,使阳生而阴长.《说文解字》说;“灸,灼也,从火音灸,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灸法,是用艾绒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和熏熨,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一般认为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散瘀、通风解表、温中补虚、回阳固脱、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防病保健的作用,用于治疗寒证、虚证、阴证.而热证施灸,是指用灸法治疗中医八纲辨证中病性属热的证候.包括外感热病、内伤热病以及外科痈疽疮疡等多种疾病中所出现的热性病证.自《伤寒论》以来,却有热证忌灸之说.但对热证宜灸还是禁灸,还是一个长期颇具争议的问题.而近年来的大量报道表明,灸治热证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同时现代医学研究为其作用机制提供了很多的客观依据.据国内最新研究和大量实验报道证明,灸能退热、抗休克、改善微循环、防止肾功能损害,并有抗病毒和纠正流行性出血热引起的体液因素紊乱等作用.艾灸可调整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并可显著提高白细胞数.又被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所证实,所以热证可灸论被广泛接受,近人用灸法治疗肺结核;灯火灸治疗腮腺炎;直接灸角孙、内关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直接灸治疗高血压痛;灸涌泉治支气管扩张咯血等,都是灸治热证的例证.综上所述,灸治热证既符合中医的反佐法的治疗原则,因此灸法不仅可以用于阴盛阳虚的寒证,也可用于实热证及虚热证,只要辨证准确,手法得当,壮数足剂,常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针灸     
针灸是用针和灸二种方法,在人体一定穴位上,使用一定手法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针灸疗法,历史悠久,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疗效明显,经济安全,是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多快好省的方针,深为广大工农兵欢迎。  相似文献   

19.
大医家孙思邈对针灸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论述了孙思邈在针灸学方面的重要贡献和他的针灸学术思想。重视疾病的早期治疗,首先提出了防病保健灸,并提倡针灸药并重,灸宜权变的灸法思想。强调“看脉治病”,主张用脉象来确定针刺的原则和方法;并首次命名了“阿是穴”,补充了大量的经外奇穴,对针灸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热敏灸与常规护理对肛肠术后尿潴留的疗效差异并挖掘临床选穴规律.方法:(1)选取我院行肛肠手术而导致尿潴留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方式,随机将其分为热敏灸治疗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0例.热敏灸治疗组采用热敏灸治疗,常规护理组予诱导导尿和中药封包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及首次排尿量.(2)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有关腧穴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研究,通过SPSS Modeler 15.0和SPSS Statistics 25.0对腧穴运用频次、核心腧穴组合及聚类分析进行研究.结果:(1)热敏灸治疗组在提高有效率、缩短首次排尿时间和改善首次排尿量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2)共纳入148篇研究,包括148个腧穴处方,涉及47个腧穴,三阴交、中极、关元是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最常用的腧穴,任脉及足太阴脾经是最常用的取穴经脉.结论:热敏灸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疗效确切,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在临床治疗时可以将同类腧穴联合使用,以增强治病效果、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