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明确早期乳腺癌行保留乳房术加放疗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因素。方法:选择1976年1月至1993年12月间行保留乳房术加放疗的52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年龄为52.5±0.5岁),其中肿瘤T1期417例,T2期111例。镜检肿瘤双灶者33例,肿瘤周围有血管浸润40例。做肿瘤扩大切除(435例)或象限切除(93例)伴腋窝淋巴结清扫,其中腋淋巴结阴性者396例,腋淋巴结受累1~3个者100例,>3个者32例。放射治疗:乳房切线野45Gy,腋淋巴结阳性者,腋窝及锁骨上区照射45Gy,腋淋巴结阳性和/或肿瘤位中央或内侧者,内乳淋巴区照射50Gy。298例原发部位用192 Ir插植增强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早期乳腺癌中替代腋窝淋巴清扫术的意义。方法:选择15例早期(T1-2N0M0)乳腺癌患者,用1%亚甲蓝溶液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淋巴结阴性,不行腋窝清扫。结果:15例患者随访1~3年,术后无一例出现患侧上肢肿胀、患侧上肢感觉麻木、运动障碍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未发现有局部复发及腋窝肿大淋巴结。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可替代腋窝清扫术。  相似文献   

3.
从1970年6月到1982年4月间,G-R研究所对592例单侧T_1和小的T_2乳腺癌进行保守治疗。对腋窝受肿瘤侵犯(N_+)的患者,治疗方案是进行低位腋窝淋巴结切除和行腋窝清扫术(有或无放疗)。有些N_+患者仅作低位腋高淋巴切除或放疗。558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乳腺癌术后辅助局部灌注化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手术过程中在术区置入化疗泵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收集Ⅱ-Ⅲ期乳腺癌患者102例,其中23例(对照组)行单纯象限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79例(置泵组)除接受手术以外,另在术中经胸外侧动脉或肩胛下动脉至腋动脉插入化疗泵导管,尾端经皮下引出,...  相似文献   

5.
小乳癌的数字化乳腺摄影与超声成像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字化乳腺摄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癌及腋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60例≤2.0cm(包括未形成肿块的早期乳腺癌)乳腺结节的数字化影像和超声资料分别由影像和超声医师用双盲法分析,定性诊断,并与病理对照。结果60例中,乳腺癌36例,良性病变24例;发现腋淋巴结96个,45个有转移。数字化摄影和超声在诊断小乳癌的敏感性、准确性及腋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方面,二者差异显著(P(0.05);对直径≤1.0cm的病灶,数字化摄影的准确性明显高于超声(P(0.05)。结论对小乳癌及其腋淋巴结的定性诊断方面,数字化摄影为首选,二者结合有利于发现更早期的乳腺癌。  相似文献   

6.
双侧乳腺癌临床较少见,从1955年6月~1985年9月,我院共收治女性乳腺癌106例,其中3例为双侧乳腺癌,现报告如下:病例摘要例1 常××,女性,48岁,住院号133248,于1979年4月17日入院.患者于10年前因右侧乳癌在上海某医院行乳癌根治术(病理类型不详),术后曾作放疗.于入院前2周偶然发现左乳房肿块,自觉无不适.查体:左乳头内陷,左乳房外上象限扪及直径约4cm大小,质硬肿块.双侧腋窝及锁骨上窝无肿大淋巴结.于4月24日行左乳房单纯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病理诊断:乳腺硬癌、左腋窝淋巴结癌转移(5/8).随访:术后4年因外伤死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照研究2枚以下前哨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施行常规腋淋巴结清扫和保留上肢回流腋淋巴结清扫应用新的腋下组分区法时,转移淋巴结的分布规律,及其对腋窝功能、术后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2枚以下阳性前哨淋巴结的患者,随机分成施行常规腋淋巴结清扫组(清扫组)和保留上肢回流腋淋巴结清扫组(保留组),每组各30例。术后将胸小肌外侧淋巴结按分区标准分成A、B、C、D四区,研究两组各区检出转移淋巴结的个数及分布规律,统计两组术后腋窝功能和出院时间,并进行分析。结果清扫组8例患者检出阳性淋巴结15枚,D区(上肢淋巴回流)未检出阳性淋巴结。保留组7例患者检出阳性淋巴结16枚,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腋窝功能恢复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枚以下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施行保留上肢回流腋淋巴结清扫,安全性等同常规腋淋巴结清扫,同时会较大程度保留腋窝功能和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8.
99Tcm-MIBI显像对乳腺癌腋窝转移淋巴结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显像要诊断乳腺癌腋窝转移淋巴结中的价值,方法 18例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癌病人,术前均行^99Tcm-MIBI显像,14例乳腺未触及肿块者作为对照组,静脉注射^99Tc^m-MIBI110MBq后5,30和60min进行早期及延迟显像,分别于左侧位,右侧位和前后位进行观察,患者均在显像扣1周内进行手术治疗,腋窝淋巴结清扫后行病理检查。结果 18例  相似文献   

9.
PET/CT与增强CT检测乳腺癌及其腋淋巴结转移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与螺旋CT增强扫描检测乳腺癌及其腋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27例乳腺肿块患者于同日行^18F—FDG PET/CT显像与CT增强扫描。患者俯卧于乳腺专用泡沫垫上接受检查,前者图像由3位核医学科医师采用目测法结合半定量法进行诊断,后者图像由3位影像科医师分析诊断;最后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27例患者PET/CT与增强CT均发现31个乳腺肿块,病理检查证实其中21个为乳腺癌,10个为良性病变;发现腋淋巴结91个,共有66个转移(1例有双侧腋淋巴结转移);PET/CT显像检测乳腺癌原发灶的灵敏度为80.95%,特异性为90%,阳性预测值为94.44%;检测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9.39%,特异性为88%,阳性预测值为95.16%。增强CT检测乳腺癌原发灶的灵敏度为90.48%,特异性为60%,阳性预测值为82.61%;检测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6.36%,特异性为52%,阳性预测值为82.61%。^18F—FDG PET/CT和增强CT对腋淋巴结状态的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列联系数分别为0.64和0.37;两者对乳腺癌及其腋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特异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直径〈2cm的病灶,^18F—FDG PET/CT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增强CT(P〈0.05)。结论^18F—FDG PET/CT对诊断乳腺癌及其腋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均高于增强CT。  相似文献   

10.
淋巴显像及术中γ探测定位活检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淋巴显像及术中γ探测定位活组织检查乳腺癌前硝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术前在乳腺肿瘤表面正中皮内注射37-74MBq ^99Tcm-大分子右旋糖酐(Dx),用淋巴显像和术中γ探测定位乳腺癌 前硝淋巴结,术中切除前 淋巴结,而后行腑窝淋巴结清扫术,两标本连同切除的乳腺肿物同时送病理检查,分析和前哨淋巴结转移与腋窝淋巴结的关系。结果:31例均行淋巴显像和术中γ探测定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患者中,检出率为100%,有3例前哨淋巴结病理检查呈假阴性,假阴性率为25%,结论:术中γ探测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最可靠的手段。以乳腺 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取代常规腑窝淋巴结清扫术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乳腺X线摄影中腋窝淋巴结特点对于乳腺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乳腺疾病患者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筛选出腋窝淋巴结显影者46例,其中乳腺癌20例,良性病变26例,比较显影淋巴结的位置、数目、大小、密度、形态.结果 26例乳腺良性疾病的腋窝淋巴结有16例单侧显影,10例双侧显影,数目2枚以上多发者15例,直径≥1 cm者13例,高密度6例,中等密度20例,所有淋巴结边缘均未见分叶改变;20例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有12例为双侧显影,8例单侧显影,15例多发,直径≥1 cm者13例,高密度16例,边缘分叶状改变4例,实心圆12例.2组间的淋巴结在密度上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在位置、数目、大小上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在形态上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以分叶和实变占明显优势.结论 腋窝淋巴结的密度和形态与乳腺疾病的良恶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2类疾病鉴别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2.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CT表现及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CT表现。结果13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单独侵犯颈外侧淋巴结7例,同时侵犯颈外侧区及面淋巴结、颏下淋巴结各2例,1例侵犯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1例为颈、腋、纵隔、腹膜后区和腹股沟淋巴结同时肿大。肿大淋巴结短径最小0.6 cm,最大2.6 cm,平均1.6 cm。肿大淋巴结孤立存在12例,仅1例有融合。1例因相互融合而密度不均,12例密度均匀并有明显强化,增强后CT值增加19.1~113.2 HU,平均59.1 HU。结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检查对该病的定性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半定量分析法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最佳阈值。资料与方法以58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测量腋窝淋巴结(L)与对侧相应部位腋窝本底(B)最大放射性计数比值(L/B值)。以病理为"金标准",通过ROC曲线建立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最佳阈值,将最佳阈值下的判定结果与病理结果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58例患者共检测到119枚与手术区匹配的淋巴结(直径≥8mm)。L/B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8,最佳阈值为2.22。采用L/B值≥2.22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97.9%、98.5%、85.2%,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62,P<0.05)。结论采用L/B值≥2.22作为预测直径≥8mm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标准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用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MRI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MRI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30例临床或乳腺X线摄影诊断有困难的患者行乳腺和腋窝MRI检查,17例经组织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分析MRI显示乳腺癌病灶和胸肌浸润以及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所有结果均与病理对照。结果 17例乳腺癌患者共检出35个病灶,包括6例多中心性乳腺癌、4例多灶性乳腺癌和7例单发病灶(包括2例隐匿性乳腺癌)。6例(35.3%)出现胸肌浸润;腋窝淋巴结转移11例,其中9例病理证实,其敏感性为81.8%。结论乳腺MRI对检出隐匿性乳腺癌,多灶性和多中心性乳腺癌,评估胸肌有无浸润以及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蓝染法前哨淋巴结( SLNB )活检阴性者行仅清扫Level Ⅰ组的简化乳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16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蓝染法SLNB后根据术中冰冻病理结果,对SLNB阳性者行规范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对于SLNB阴性者行简化的ALND(只清扫LevelⅠ),对照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163例患者中156例成功进行了SLNB,60例SLNB阳性者行规范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96例SLNB阴性者行简化的ALND。简化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腋窝引流时间明显缩短,术后腋窝积液,活动受限,疼痛麻木,水肿等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对于SLNB阴性者行简化的ALND(只清扫Level Ⅰ),可以节省医疗资源,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临床特征和治疗方式对老年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电子病历档案库中,收集200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该院手术及综合治疗的老年乳腺癌患者,经入组筛选,共204例纳入随访.分析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OS)、5年无复发生存率(RFS),以及临床特征和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对OS和RFS的影响.结果 临床分期和化疗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P=0.03).0~Ⅱ期患者共137例,130例接受手术,7例未行手术治疗,两组OS有统计学差异(P=0.01),RFS率无统计学差异(P=0.06).在手术患者中,乳房全切术与保乳术相比,OS和RFS均无统计学差异(P=0.29,P=0.35).在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中,乳房全切+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改良根治术)的OS和RFS明显低于乳腺全切+前哨淋巴结活检术(P=0.04,P=0.04).204例患者中91例接受了化疗,113例未行化疗,接受化疗患者的OS低于未接受化疗患者(P<0.01),但根据患者临床分期进行亚组分析时,接受化疗与未接受化疗的OS并无统计学差异.接受内分泌治疗123例,未接受内分泌治疗81例,二者OS无统计学差异(P=0.25),在亚组分析中,Ⅳ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预后更佳(P=0.02).结论 老年乳腺癌预后与临床分期、化疗与否密切相关.0~Ⅱ期老年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预后更佳,对符合保乳指征的患者保乳手术是首选,对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预后优于腋窝淋巴结清扫.Ⅳ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获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唐雪  杜勇 《放射学实践》2024,(5):694-698
【摘要】新辅助治疗(NAT)加手术是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标准治疗方式,经NAT后40%~75%的患者腋窝淋巴结可以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有望获得腋窝淋巴结pCR者,理论上可免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目前清扫术后的病理结果是判断腋窝淋巴结pCR与否的金标准,而这种有创的方法可能使得部分患者接受了过度治疗。因此早期准确判断NAT后腋窝淋巴结状态对后续手术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超声、MRI、PET等影像学方法在乳腺癌的诊断与疗效评估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近年来影像学在预测乳腺癌NAT后腋窝淋巴结pCR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早期乳腺癌保留皮肤的保乳手术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皮肤的保乳手术的肿瘤学安全性.方法 取50例行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标本的肿瘤表面皮肤做连续切片并行病理检查,了解皮肤受累情况.结果 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手术,皮肤切除范围(距肿瘤边缘):0.5~1.0cm 21例,1.0~1.5cm 25例, 1.5~2.0cm 4例, 平均约1.2cm.1例Ⅱ期乳腺癌皮下组织见癌细胞浸润,皮肤受累率2%.皮肤受累与肿瘤表面皮肤改变相关(P<0.01),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结论 早期乳腺癌皮肤受累率低,如无皮肤改变的临床表现,保留皮肤的保乳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该资料来自参加国际病例资料交流系统的11个癌症中心,为1965年1月1日~1986年12月31日登记的335例男性乳腺癌患者,均在上述中心诊断和经病理证实并在登记后的3个月内接受了首程治疗。年龄为23~97岁。病理类型为腺癌44.2%,导管癌33.7%,上皮癌5.7%和未说明病理分类16.4%。全部患者中数随诊期为52个月(平均65.4月)。有95例死于乳腺癌,83例死于其它原因。224例有腋窝淋巴结的临床及病理检查资料,腋淋巴结组织学检查个数中值为8个(1~39个);腋淋巴结阴性者中值为9个;1~3个阳性者中值为6个;4个以上阳性者中值为13个。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建立联合原发病灶超声特征及临床病理指标预测T1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并验证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5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的536例T1期乳腺癌患者的超声资料及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并制作列线图模型。运用ROC曲线、一致性指数、校准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并使用Bootstrap重采样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T1期乳腺癌肿块纵横比、Adler血流分级、T分期及HER-2表达状态是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4个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其一致性指数为0.750(95%CI:0.704~0.796)。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分别提示模型一致性和临床应用效能良好。结论:联合原发病灶超声特征及临床病理指标所构建的列线图可有效预测T1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有助于为临床诊断、后期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