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2016年3月~2017年12月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30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成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均接受双源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糖尿病组混合斑块的概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 0. 05;两组患者的下肢病变血管的狭窄程度以轻中度为主,其中糖尿病组的中度狭窄概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 0. 05;斑块累及范围:糖尿病组的Ⅳ度概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 0. 05。结论:糖尿病人群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概率高于非糖尿病人群,混合斑块多,病变范围弥漫,呈多节段分布。双源CT血管成像是一种先进的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将132例2018年5月~2020年3月下肢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平分为非DM组,DM组,接受双源CT血管成像,检查斑块性质、血管狭窄程度及斑块累及范围.结果:DM组检出AS血管680段;非DM组检出AS血管496段.DM组混合斑块明显高于非DM组,P<0. 05;血管狭窄程度程度,DM组中度血管狭窄高于DM组,而闭...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糖尿病人并发症中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现就彩超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杨凯  李越  杨起胜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2):1629-1630
目的应用血管增强技术(VET)可将用常规基波显像(FI)及二次谐波显像(SHI)显示不清的透声条件较差的动脉显示清晰。以提高超声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AS)的诊断能力。方法79例临床上诊断为AS的患者应用SONOLINE Antares型多功能彩色超声仪。使用FI、SHI以及VET三种显像方法来检测下肢动脉管壁、内膜和粥样硬化斑块。结果VET能检测到8%的FI、SHI显像均检测不清的病灶。结论VET能够提高超声对AS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CT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该院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介入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DSA前下肢血管成像方式分为CTA组和MRA组。收集两组患者MRA和CTA的小腿及足部动脉血管图像及诊断报告,同时根据图像评估动脉节段狭窄程度,分别与DSA比较,统计两组符合率情况。结果 MRA组显示尚可,其中3例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狭窄显示不佳,行2次扫描。CTA组显示良好,狭窄段的血管、斑块等显示清晰。MRA诊断结果与DSA诊断符合率为90.00%,漏诊率为2.50%,误诊率为7.50%。血管狭窄程度Ⅰ级(100%),Ⅱ级(90.91%)符合率显著高于Ⅲ级(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诊断结果与DSA诊断符合率为95.00%,漏诊率为0.00%,误诊率为5.00%。血管狭窄程度Ⅰ级(100.00%),Ⅱ级(95.83%)、Ⅲ级诊断符合率(85.70%)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与DSA诊断符合率(95.00%)略高于MRA(9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和MRA在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均较高的,但CTA靶血管显示效果更为理想,应作为主要检查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在下肢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提高双源CT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05月~2015年06月我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源CT血管成像检查,然后用DSCTA进行图像后处理及分析等。包括采用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等最大程度的对血管进行重建,并结合轴位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47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满意度为100%,血管及病变显示:所有患者的血管走行和起源未见异常,且所有患者的血管重建图像清晰、完整。结论双源CT血管成像具有创伤性小、准确性高、后处理功能强等优点,是对下肢动脉疾病诊断的可靠方法,可以有效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7年3月经DSA检查确诊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64排CT检查,并于24h内接受DSA检查。分析64排CT诊断下肢血管病变狭窄程度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64排CT检查结果与DSA诊断符合率为93. 33%,误诊率为6. 67%。两种方法在下肢血管病变狭窄程度评估中,(P 0. 05)。结论64排CT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具有无创、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势,可准确检出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检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研究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在该院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下肢血管成像的患者120例,根据是否伴有糖尿病分成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差异,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检测斑块类型上,其中混合斑块,糖尿病组患者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钙化斑和非钙化斑上,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下肢动脉血管完全阻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χ~2=9.560,P=0.0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狭窄、中度狭窄以及重度狭窄的发生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管腔累及范围达到4级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χ~2=16.834,P=0.000),其余累积评比级数的比例,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诊断糖尿病患者应首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其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和无创性,同时可以对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狭窄的程度、斑块的累计以及管腔狭窄的累积范围均可以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导致的血管病变尤以下肢动脉疾病所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目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仍然是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金标准,但是由于其有创、费用高、老年患者的耐受性差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随着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的临床应用,尤其是64层螺旋CT的使用,其扫描范围更大、时间及空间分辨率显著提高,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提供了安全、无创、可靠的新途径[1].本文回顾性分析经DSA明确诊断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64-MSCTA图像,并与DSA结果对比,以探讨64-MSCTA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技术优势及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磁共振血管造影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共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比较两组的血管狭窄率和病变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管狭窄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上,采用磁共振血管造影进行诊断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影像学依据,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增强MR血管成像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狭窄患者32例,先对所有患者的自第3腰椎体平面至脚尖进行增强MR血管成像检查,10d后再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32例患者共324段血管均成像成功。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为准,增强MR成像的准确率为96.91%(314/324),敏感性为95.76%,特异性为97.57%;共6段血管被高估,4段血管被低估。两组检查结果一致性检验K=0.9546,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增强MR血管成像可作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狭窄筛查的可靠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及斑块形成的超声表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相关性。方法该研究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纳入的240例经过下肢动脉血管和冠状动脉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下肢动脉血管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下肢血管疾病(LEAD)组(n=126)和非LEAD组(n=114),根据冠状动脉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和询问病史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粥样组(n=111)和非冠状动脉粥样组(n=129)。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及斑块形成的超声表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相关性。结果非LEAD组中冠状动脉粥样发生率为28.95%(n=33),LEAD组中下肢动脉硬化患者44例,冠状动脉粥样发生率为36.36%(n=16),下肢动脉狭窄<50%或者管道存在斑块患者59例,冠状动脉粥样发生率为61.02%(n=36),下肢动脉狭窄大于50%或管道闭塞患者23例,冠状动脉粥样发生率为78.26%(n=18)。LEAD组三种级别患者于非LEAD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是LEAD和T2DM病程糖尿病病程。在单变量分析中,T2DM患者在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时,冠状动脉粥样患病风险不明显。在超声提示的不同程度下肢动脉病变中,未校正模型中,存在下LEAD患者冠状动脉粥样风险均显著提高。在纠正其他混杂因素(年龄、糖尿病病程、血脂水平)后,下肢血管狭窄率<50%或存在斑块(OR:5.949,95%CI:2.628~18.172,P<0.001)和下肢血管狭窄率>50%或血管阻塞(OR:15.165,95%CI:7.286~38.579,P<0.001)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超声检测对发现并提示冠状动脉粥样具有一定"预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α2-HS-糖蛋白的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4917、rs4918、rs1071592和rs2248690)与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长多态性及等位基因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包括88例正常对照和24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者84例和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者161例)4个多态性位点检测,通过B超检测其下肢动脉,比较三组间4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频率,分析筛选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α2-HS-糖蛋白基因rs4917(C/T)、rs4918(C/G)、rs2248690(A/T)多态性在三组中其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rs1071592(C/A)多态性在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携带rs1071592的A等位基因者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明显增加(OR=8.501,95%CI 1.201~60.153)。结论α2-HS-糖蛋白基因rs1071592的A等位基因是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但没有发现α2-HS-糖蛋白基因的4个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应用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择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间该院接收的住院患者,共计97例。按照97例患者的患病类型,对其进行分组,即:观察组,糖尿病者,共计48例;对照组,非糖尿病患者,共计49例。选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临床检测。全面分析并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率高达72.92%,对照组仅为16.33%。观察组的病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观察组病变患者中,能见到下肢腘动脉与中小型动脉血管这两类病变,即血流量显著减少;血管内壁变粗糙;血液暗沉;管内径明显变小。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体在出现糖尿病之后,更容易诱发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此时,选取超声诊断法,对患者实施早期的临床检测,可更为全面的掌握其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实际情况。如此一来,也可让患者接受早期的对症治疗,以提高其病情的控制效果。因此,超声诊断法在糖尿病中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向管腔内隆起引起管腔狭窄或斑块脱落,造成远端血管栓塞,从而导致脑部供血减少而发生缺血性事件.多层螺旋CT的容积数据采集能提供高质量的二维和三维图像,其成像技术已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工具.文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诊断应用和缺陷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 is an increasingly utilized, highly accurate noninvasive test for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ccumulating data have convincingly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esence, extent, and location of both obstructive and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visualized on coronary CTA conveys powerful prognostic information, incremental to that provided by clinical variables and coronary calcium scoring. Proposed markers of future plaque instability and coronary risk, such as the degree of vessel remodeling and low-attenuation plaque volume, as well as measures of CT myocardial perfusion, may further improve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CTA. Ultimately, studies are needed to assess whether the prognostic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coronary CTA testing results in sustained changes in patient and provider behaviors that cost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口服普罗布考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普罗布考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症的抗氧化、抗炎症作用。方法将54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普罗布考组33例,在常规药物(硝酸酯类、抗血小板制剂、β受体阻断剂和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普罗布考片0.5 g,2次/天,持续12周;对照组21例,常规药物治疗,不服用任何调脂药物及抗氧化剂。分别于治疗前后采血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总胆固醇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结果普罗布考组治疗后总胆固醇、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β显著下降(P<0.01),肿瘤坏死因子α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治疗后两组间总胆固醇、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可降低老年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的胆固醇水平,并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氧化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炎症过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IC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的超声检查与CT血管造影(CTA)的影像表现,分析ICS患者CAS斑块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575例ICS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以及CTA资料,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ICS CAS斑块相关危险因素,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与CTA结果几乎完全一致,Kappa值为0.867。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高血脂、年龄均为ICS患者CAS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χ~2=46.000,15.018,52.613,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脂是ICS患者C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准确性高,对CAS斑块筛查与CTA结果几乎完全一致。高血脂是CAS斑块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应对高血脂患者进行降血脂治疗以及饮食控制,进而避免CAS发生。  相似文献   

20.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一直被公认为是脑血管检查的金标准.随着CT技术的发展,CT血管造影(CTA)已广泛应用于颅内外血管的检查.文章就CTA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