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聚乳酸(PLA)是具有代表性的可生物降解聚酯,聚乳酸纤维的纺丝成形加工也一直是研究和开发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可生物降解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熔融纺丝、溶液纺丝、静电纺丝等纤维成型的特点及进展。  相似文献   

2.
甲壳素和甲壳胺对聚乳酸体外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了DL-聚乳酸(DL-PLA)/甲素(CHI),DL-PLA/甲壳胺(CHS)两种复合物在生理盐水降解过程中生理盐水的pH值、试样的失重率和外观形态以及DL-PLA分子量的变化,结果表明:CHI和CHS对DL-PLA的降解速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抑制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乳酸[poly(DL-lactide)]制备替硝唑牙周缓释凝胶,考察聚合物分子量、浓度、溶剂和载药量等因素的影响,应用正交实验优选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溶剂,poly(DL-lactide)[DL-PLA]5 700浓度为30∶70,载药量为4%~6%时的工艺条件较优。  相似文献   

4.
以聚乳酸为载体的药物释放及动物疗效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以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为载体,制成合抗癌药5-Fu(五氟尿嘧啶)的复合针,对该针进行了体外药物释放测定,表明(1)复合针可缓慢释放药物,(2)复合针的药含量越大,体外释药速度越快,(3)聚乳酸分子量越大,体外释药越慢,释药期越长。此外研究了该复合针的动物疗效学,结果表明载体分子量MW=25x104、药物含量为40%或50%的复合针抑瘤率明显提高,且毒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膜及其改性膜的药物释放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时间滞后(Lag-time)法,研究药物起始浓度(C0)、膜厚(h)和体系流动速度(v)对壳聚糖膜药物释放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C0对滞后时间(T0)或扩散系数(D)没有影响;随h增大,T0增大,D值增大;随v增大,T0缩短,D值增大。还制备了N-烷基化壳聚糖膜。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N-烷基化壳聚糖的T0值比纯壳聚糖膜的T0值小。  相似文献   

6.
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报道最多用于药物控释系统的载体材料是聚乳酸(PLA)及其共聚物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它们虽然生物相容性好,降解产物可被人体代谢吸收,也是FDA批准可用于人体的生物降解材料,但存在疏水性太强,对亲水性药物的亲合力弱导致包裹效率低,药物的活性易遭到破坏等缺点。  相似文献   

7.
背景:美斯地浓临床常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但其水溶性较强,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给药频率高,患者依从性差,因此提高其缓释作用对临床应用有重要意义。 目的:制备美斯地浓聚乳酸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性能。 方法:以聚乳酸为载药材料,采用复乳液中干燥法制备美斯地浓聚乳酸纳米粒,运用单因素实验设计优化处方,动态透析法进行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结果与结论:确定以二氯甲烷作为油相制备纳米粒,内水相与油相的比例1∶10,聚乳酸浓度6%,外水相聚乙烯醇浓度3%,美斯地浓投药量40 mg为最佳制备工艺,此条件制备的药物纳米粒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67.59±1.46)%和(4.31±0.17)%。美斯地浓聚乳酸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937 nm,圆球形,表面光滑,未观察到粘连现象。与美斯地浓游离药物相比,美斯地浓聚乳酸纳米粒存在突释现象,之后呈现缓慢释放特性,72 h释放量为57.03%,提示成功制备美斯地浓聚乳酸纳米粒,具有缓释效应。  相似文献   

8.
设计原代培养的乳猪肝细胞构建生物反应器,并观察肝细胞生长特点,进行体外灌流实验。采用改良的原位胶原酶灌流法分离乳猪肝细胞及间质细胞,在中空纤维舱的纤维外间隙中共培养,并间断旋转抑制细胞贴壁。用该生物反应器建立人工肝系统,对肝硬化病人的腹水进行体外灌流实验。结果表明,乳猪原代肝细胞平均产量为(6.29±0.37)×108细胞,肝细胞的活性为84%;在纤维外间隙内间断转动培养3 h后肝细胞聚合成球。电镜可见,多个肝细胞聚合成团生长,培养的肝细胞有功能性结合,并向组织型转化。测定中空纤维舱内连续48 h培养液尿素浓度,证实肝细胞聚合体有很好的尿素合成功能。体外灌流后,生物反应器组腹水总胆红素下降,A ST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生物反应器组葡萄糖浓度下降,对照组无显著变化,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通过本组实验,证实了我们设计的生物反应器所构成的生物型人工肝(BAL)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影响微球药物释放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影响微球药物释放的因素,为其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和聚L—乳酸(PLIA)为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含细胞松弛素B(cytoB)微球,以HPLC测定cy-toB含量。结果 制备了不同球径的微球,其球径分别为150nm、500nm、1μm、5μm、10μm和20μm。体外释放实验证明,球径越小,药物释放速度越快;球径相同时,以PLIA为基材的微球比PLGA的释放慢。结论 可通过选择适当的微球大小和基质材料达到所期望的药物释放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生物降解聚合物-聚乳酸(D.L-PLA )为原料,在测定材料分子量、筛选颗粒型氯化钠及轮廓制图的基础上,应用溶煤投放、颗粒沥滤技术制备了单片方形或圆形的D.L-PLA 多孔生物降解膜,并采用层压技术,将2~3层D.L-PLA 多乳性膜状物加工成三维立体聚合物泡沫材料。随后,对加工的泡沫材料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检测,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表明:采用层压技术可以研制、加工出均匀多孔、可用于细胞移植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1.
血浆成分分离膜在双滤法血浆分离中起重要作用。我们以一种新型聚醚砚中空纤维血浆成分分离膜为考察对象,研究时间、跨膜压(TMP)和平均剪切速率等对筛分系数(SC)的影响。血浆入口流量Q1=30ml/min,血浆滤出流量QF=20ml/min时,各种蛋白质的SC的约40min达最大值;而TMP增大,SC有一最大值,QF增大,SC曲线和QF曲线有一交点我们认为是较理想的成分分离条件,一般控制血浆滤过分数PFR=QF/QI=0.6~0.7;平均剪切速率变化,TMP相应变化,但SC变化很小。这些数据对血浆成分分离膜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发一种可供脂溶性药物上载的长效释放植入生物可降解纤维载体,采用有机相分离法制备左旋聚乳酸(PLLA)纤维,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构,差示扫描热分析(DSC)以及红外光谱分析(FTIR)分析药物载体状态,高效液相(HPLC)方法测定载药纤维的载药量,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药物释放情况.结果表明制备出了成形性良好的空白PLLA纤维及载药纤维,药物包合入纤维中;药物与载体的结合形式为微晶分散与非晶态分散相结合,该纤维制剂在体外可以长效可调地释放.有机相分离法可以用来成功制备作为缓释植入药物载体的微米级别的左旋聚乳酸载药(PLLA)纤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空纤维测定法在胃癌临床前药效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将胃癌细胞株SNU-16、 SNU-484、SNU-668分别通过中空纤维管移植于裸鼠的皮下和腹腔,随后用标准的抗癌药物紫杉醇制剂给予治疗,将每个细胞株的中空纤维的活性与异种移植物的活性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优化的接种密度和时间表,紫杉醇治疗在胃癌细胞株SNU-16和SNU-484有效,经紫杉醇处理后的SNU-16和SNU-484胃癌细胞株减少大于50%,但在SNU-668无效。与中空纤维测定结果一致,胃癌细胞株SNU-16和SNU-484在异种移植模型中紫杉醇治疗后也表现出肿瘤消退。结论 本实验研究表明中空纤维测定法对于筛选具有抗胃癌活性的小分子物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用4-乙烯基苄基胺与葡萄糖内酯反应合成了4-乙烯苄基葡萄糖酰胺单体(VBG)。以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A)为交联剂,用过硫酸钾(KPS)引发丙烯酰胺(AM)、衣康酸(IA)及4-乙烯苄基葡萄糖酰胺使之共聚,得到pH敏感含糖结构的三元共聚水凝胶。用核磁共振及红外光谱对单体和水凝胶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水凝胶中药物的释放性能,以及pH值及盐的浓度对水凝胶中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凝胶中药物在低pH值时或盐中药物释放显著下降,表明水凝胶对酸或盐有强烈的响应性。  相似文献   

15.
用葡萄糖内酯与烯丙基胺反应制备了葡萄糖烯丙基酰胺单体 (AAG) ,然后与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共聚得到含糖结构的水凝胶。以阿司匹林为模型药物 ,制备水凝胶缓释骨架片。通过对Peppas经验式中n值的详细考察 ,研究阿司匹林在不同骨架片中的释放度。证实骨架片中药物的释放是随着糖基单体的含量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医学治疗的需要,提出一种以期用于血液透析的聚砜中空纤维膜制备方法。以聚砜(PSF)为膜材料,一缩二乙二醇(DEG)为致孔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为改性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应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制备中空纤维血液透析膜。采用扫描电镜、透析实验、接触角和孔隙率测试、拉伸测试等方法,表征不同质量分数的聚砜(17%、19%、21%、23%)对膜的微观结构、渗透性能、亲水性和机械性能的影响。利用肌酐、磷酸氢二钠和维生素B12配制成模拟液,进行模拟血液透析实验,测试不同聚砜质量分数的透析膜对溶质的清除效果。对不同分子量(1 000、2 000、4 000、6 000、10 000、20 000)聚乙二醇(PEG)的水溶液进行溶质截留测试,计算得到透析膜的平均孔径和切割分子量。结果表明:当铸膜液中PSF的质量分数为21%,添加剂DEG和PVP的质量分数均为10%时,能够得到性能最优的透析膜;所得透析膜超滤系数达185.1 mL/m2·h·mmHg,对中小型分子的清除率达50%,断裂强度达5.22 MPa,膜表面孔径为5.00 nm,切割分子量为14 200。基于其良好的渗透性能和机械性能,该聚砜中空纤维膜有成为理想的血液透析膜材料的潜在可能。  相似文献   

17.
Hemorrhage remains a leading cause of early death after trauma, especially those with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in combat wound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ntibiotics-loaded zeolite (Zel)/polymer composites for hemostatic materials.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were fabricated from zeolite and various biodegradable polymers, including chitosan (CS), gelatin (Gel) and alginate (Alg), using the inversed emulsion method. The morphology of the composites was observed by SEM,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pared Zel/polymer composites can form hollow microspheres under appropriate conditions. The microspheres contained three sizes of pores, nano-pore of zeolite, micrometer-sized pores between zeolite particles, and void cores having a size of tens of micrometers. It was these pores that made the composites have unexpected water-absorbing capacity. When antibiotics were loaded into the composite microspheres, they exhibited a prolonged drug-releasing period. Thus, we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tosan, zeolite and antibiotics to create potential dual-functional hemostatic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8.
PL与PLEG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的高分子材料,利用它们作为药物控释载体已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我们合成了含不同PEG链段长度的PLEG共聚物,并利用PL与PLEG这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制备载有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的共混微球以提高hCG在微球中的包埋率,结果表明采用P(L-co-PEG6000)(90:10)与PL共混制备得到的微球中,hCG的包埋率高于单独用PL或PLEG制得的微球。hCG的体  相似文献   

19.
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新型亲水支架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热致相分离/粒子沥滤结合法,制备了聚乳酸(PDLLA)以及聚乳酸与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PELA)复合的PDLLA/PELA组织工程支架。讨论了聚乙二醇(PEG)分子量、PELA含量及组成比对于支架内部结构、力学性能、降解行为和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致相分离/粒子沥滤结合法制备的支架,具有100~250μm大孔与5~40μm小孔兼备的特殊内部结构,PEG含量愈高、PEG分子量愈小,支架的孔隙率愈大。PDLLA/PELA比率的减小,PEG/PLA比率的增大会引起支架力学性能的下降和降解的加速。材料无细胞毒性。当支架中PDLLA/PELA为3∶1,PEG 5000/PLA为25∶75时,其内部孔形态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20.
用氯乙醇对甲壳素进行醚化改性,得到水溶性羟乙基甲壳素(Hydroxyethyl chitin,HECH),用化学交联法制备了由聚丙烯酸(PAA)和HECH复合的互穿网络(IPN)水凝胶。溶胀实验表明:该水凝胶在人工肠液(pH7.4,I=0.1)中的溶胀度远大于在人工胃液(pH).4,I=0.1)中的溶胀度,凝胶的溶胀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以该凝胶制备了双氯芬酸钾缓释体系,释放实验表明该凝胶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