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市职业学校学生家长对学生流感疫苗接种状况的影响,为以后的流感预防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职业学校一、二年级的学生,由学生将调查问卷带给家长完成,了解北京市职业学校学生家长对学生流感疫苗接种情况的影响。结果北京市职业学校学生流感疫苗接种率为36.4%,城区学生流感疫苗接种率为52.4%,郊区学生流感疫苗接种率为17.8%,城区高于郊区(x^2=95.375,P〈0.01);学生流感疫苗接种率随着学生家长文化程度的增高而提高(x^2=24.253,P〈0.01)。学生未接种流感疫苗的主要原因是家长认为孩子身体好,抵抗力强,不需要接种(36.4%)。结论家长自身素质及对流感预防知识的了解对学生流感疫苗接种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正确引导,是提高接种率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6个省份全人群流感疫苗接种及认知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调查地区全年龄组人群流感预防知识的认知及流感疫苗接种情况,探索影响流感疫苗接种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选择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上海市、广东省、云南省和甘肃省6个省份,通过12320卫生热线采用随机数字表拨打电话的抽样方法,于2018年3-5月开展全年龄组人群的流感防控知识、流感疫苗接种情况的电话调查,调查估计样本量为9 438人。结果 本调查应答率为46.4%(10 045/21 658),10 045名调查对象中,"流感和普通感冒有区别"的知晓率为75.3%(7 564/10 045),"流感病毒会引起严重后果"的知晓率为82.0%(8 241/10 045)。出现流感样症状后采取频繁洗手、戴口罩和自我隔离的健康行为率分别为80.4%(7 936/9 873)、75.8%(7 506/9 899)和73.6%(7 228/9 822)。最近1年流感疫苗接种率为5.7%(570/10 037)。最近1年流感疫苗接种率的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来自甘肃省或北京市、职业是医务人员或全日制学生、调查对象共同居住人数≥ 2人、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戴口罩,最近1年流感疫苗接种率相对较高。结论 6个省份调查对象流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出现流感相关症状后的健康行为率和最近1年流感疫苗接种率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强流感预防知识和疫苗接种的健康教育,探索流感疫苗免费接种策略。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城区居民流行性感冒样病例发病情况快速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 2 0 0 1年冬季北京市城区居民流行性感冒 (流感 )样病例发病及流感疫苗接种情况 ,使用北京市 8个城区的电话局向号和随机数字相结合产生的电话号码 ,对城区居民进行电话调查 ,同时对部分 3~ 6岁幼儿和≥ 6 0岁老人开展自我管理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2 0 0 1年冬季北京市城区居民流感样疾病罹患率为 10 8% ,≤ 6岁、7~18岁、19~ 5 9岁、≥ 6 0岁人群流感样疾病罹患率分别为 4 0 0 %、16 7%、9 2 %、6 7% ,各年龄组人群罹患率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6 0岁患慢性病老人罹患率为 8 3% ,非慢性病老人罹患率为 4 3% ,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城区居民流感疫苗接种率为 10 5 % ,≤ 6岁、7~ 18岁、19~ 5 9岁、≥ 6 0岁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为36 8%、2 8 8%、6 7%、7 9%。接种组和未接种组幼儿流感样病例罹患率和≥ 6 0岁老人的人周发病率差异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表明 2 0 0 1年冬季北京市城区居民存在流感样病例流行 ,幼儿和患慢性病老人是预防流感样病例的重点人群 ,流感疫苗幼儿接种率较高 ,≥ 6 0岁老人接种率低 ,应积极在老年人群中推广流感疫苗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学健康教育教师和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方法]2008年4~8月,在452所中学举办了中学健康教育教师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班,向在校中学生发放《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手册,开设艾滋病健康教育课,并于培训前后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前后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6.97%(640/736)、100.00%(736/73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中发放《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手册和开课前后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4.88%(2365/36465和90.10%(3956/439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发放《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手册和开课前后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1.31%(2911/3566)和92.78%(3069/330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学健康教育教师和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培训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准确了解城乡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更好地宣传结核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11~12月,在费县城区及马庄镇、朱田镇、薛庄镇抽取部分15岁以上居民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结果]调查2253人,5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率分别为79.94%、82.38%、67.55%、32.40%、60.01%,总知晓率为64.46%。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男性为65.24%,女性为63.82%(P〉0.05);18~29岁为72.45%,30~44岁为68.20%,45~59岁为64.21%,60岁以上为49.13%(P〈0.01);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为58.97%,高中为79.87%,大专及以上为81.56%(P〈0.01);学生为86.26%,农民为55.46%,个体工作者为61.08%,企事业单位工作者为86.53%(P〈0.01);城区居民为71.65%,农村居民为61.65%(P〈0.01)。[结论]费县城乡居民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城区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天津城区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分析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面对面调查。结果天津市城区老年人对流感疫苗知晓率为80%。2004、2005年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为12.7%、11.1%。不同性别和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的流感疫苗接种率无差别;不同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和经济支付能力的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只有经济支付能力对老年人是否接种流感疫苗起作用。结论天津市城区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经济支付能力是影响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中学生吸烟相关行为流行现状,为开展中学生控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初中生904名,高中生102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现在吸烟率为8.1%,男生(13.8%)高于女生(2.9%)(P〈0.01);高中生(9.5%)高于初中生(6.5%)(P〈0.05)。尝试吸烟率为27.0%,男生(35.1%)高于女生(19.6%)(P〈0.01);高中生(33.1%)高于初中生(20.1%)(P〈0.05)。从商店或小商贩处购买是学生获得香烟的的最主要途径。结论顺义区中学生现在吸烟率略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但尝试吸烟率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而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因此应重视中学生的吸烟行为,尽早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预防中学生吸烟,同时加强行业管理,切实做到不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  相似文献   

8.
黄春丽 《职业与健康》2009,25(21):2330-2331
目的了解泰安市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某中学以班为单位,从不同年级抽取2625名学生分别在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前、后两次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前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普遍不高,总知晓率为35.16%,各年级平均知晓率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后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64.78%,各年级平均知晓率问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前、后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学生中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该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安徽省示范区/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地区中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状况,为评估项目前期执行效果和制定后期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8个项目县(市、区)的2506名中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知识知晓率82.9%;高于基线调查结果,但略低于我国艾滋病防治行动计划目标。女生比男生知晓率较低(91.5%比92.6%,χ^2=28.77,P〈0.001),初中生比高中生低(79.4%比89.6%,χ^2=252.08,P〈0.001)。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分别为81.3%和55.7%(χ^2=378.88,P〈0.001)。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为56.1%。65.4%知道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48.1%的学生接受过生活技能教育。结论项目地区中学生知晓率较项目启动之初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部分知识点及无偿献血知晓率仍较低,对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不够。要加强学校艾滋病(包括无偿献血)健康教育力度,全面开展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10.
探索“三位一体”综合干预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流感疫苗接种意愿干预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推广老年慢性病患者疫苗接种的综合干预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0年9月—2021年6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900名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为期6个月的“三位一体”综合干预,采用问卷调查评估干预前后研究对象的流感疫苗接种意愿、知识知晓率和接种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前,研究对象愿意接种流感疫苗的人数比例、流感疫苗知识知晓率及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为53.09%、53.00%及8.10%;干预后,研究对象愿意接种流感疫苗的人数比例、流感疫苗知识知晓率及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为61.40%、93.10%及31.26%,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风险估计结果显示:“三位一体”综合干预对不同病种、性别及年龄段研究对象的流感疫苗接种意愿、知识知晓率和接种率均为保护性因素(均OR<1)。此外,均一性检验及独立性检验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因素在本研究中的混杂作用不明显,病种因素在“三位一体”综合干预与研究对象疫苗知识知晓率的关系中存在效应修饰作用。结论 “三位一体”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流感疫苗接种意愿、知识知晓率和接种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德州市德城区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为开展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1~12月,对德城区9所中小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518人,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1.52%。其中,96.18%的学生知道肺结核,96.11%知道咳嗽是肺结核的症状之一,89.46%知道咳痰是肺结核的症状之一,96.05%知道肺结核有传染性,67.06%知道咳嗽咳痰3周以上应考虑患了肺结核,72.66%知道所在地有免费检查肺结核的地方,72.53%知道所在地有免费治疗肺结核的地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男生为80.42%,女生为82.68%(P〉0.05);小学生为73.94%,初中生为81.54%,高中生为88.44%(P〈0.01);城区学生为86.04%,农村学生为74.66%(P〈O.01)。[结论]德城区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高,但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昆山市在校高中学生对乙型肝炎相关防治的认知和行为,为针对性地制定有效防治乙肝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所学校共4个班级的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36名高中学生接受了调查,学生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其中HBV是否能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答对率最低,仅71人答对,答对率为30.1%,对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肝答对率最高,141人答对,答对率为59.7%。女生的知晓率高于男生(P0.05),高三年级的学生知晓率高于高一(P0.05)。城市学校的学生在乙肝是否能通过血液、母婴传播及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肝这几个问题上知晓率明显高于乡镇学生(P0.05)。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5.9%,全程接种率为79.3%。高中学生中乙肝危险行为相对较少。女生在不与他人共用剃刀及接种乙肝疫苗方面好于男生(P0.05),城市的学生在不与人共用牙刷、剃刀、浴巾方面好于乡镇学生(P0.05)。高中学生获得乙肝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宣传栏(44,18.6%)、电视(42,17.8%)、网络(37,15.6%)及书籍(30,12.6%)。结论目前高中学生仍未能正确、全面地掌握乙肝的防治知识,因此应采用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中学生重点传染病知识、态度、行为和健康教育方式需求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福田区4所学校的88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对健康定义、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红眼病、艾滋病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超过80%,流行性腮腺炎低于50%,狂犬病预后知晓率低于15%;除个别问题外,高中生知晓率高于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生超过95%认为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重要,高中生患病继续上课比例较初中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要求患病同学休课、饭前每次洗手的比例较初中生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中生和高中生在吐痰、便后洗手和打喷嚏等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教育干预方式需求上,初中生和高中生均首选观看宣传片,其后依次为医生讲课、老师讲课。结论高中生在传染病知晓率方面高于初中生,但行为形成率差别不大,提示需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调查邯郸市小学五年级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甲型H1N1流感对小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影响等,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邯郸市某小学五年级161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甲型H1N1流感对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习惯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87.58%小学生知道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临床症状,预防措施的知晓率较高,但在其传播途径上有一定误解,51.55%学生认为甲型H1N1流感"通过食用猪肉"传播。同学获得甲型H1N1流感信息的主要来源是电视和学校。结论有针对性的通过电视、学校等途径宣传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知识,使学生知道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治,降低甲型H1N1流感给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习惯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知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我国中西部4省(自治区)的2268名农村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358人(59.5%)知道至少1种生殖道感染的预防方法。1872人(82.5%)不知道使用避孕套能够预防生殖道感染,2105人(92.8%)不知道生殖道感染需治愈后再怀孕。汉族育龄妇女(65.9%)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少数民族(46.7%),已婚妇女(60.2%)高于未婚妇女(43.6%),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知晓率最高(74.7%),家庭年收入高的人群明显高于家庭年收入低的人群,21~40岁育龄妇女(62.3%)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少数民族和文化程度低的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知晓较低,已婚、40岁以上的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知晓率较高。结论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育龄期妇女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知晓率较低,尤其是少数民族、未婚和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应针对农村育龄妇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殖道感染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麻疹疫苗(MV)、流脑疫苗(MPV)接种状况,评估流动人口接种政策的实施情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804名无本市户籍、来京居住3个月以上、年龄15—45岁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和X^2检验的数据分析方法。结果调查对象自报麻疹和流脑疫苗累计接种率分别为5.2%和6.8%。有11.6%和4.5%的调查对象较好地掌握了麻疹、流脑知识,28.1%的调查对象知晓为外来务工人员组织的免疫接种活动,65.8%的调查对象对疫苗安全的信任度较高。来京居住4年以上(麻疹7.4%;流脑9.9%)、了解接种活动(麻疹14.2%;流脑18.2%)、有正式工作合同(流脑9.7%)和对疫苗安全信任度较高(麻疹6.6%;流脑8.3%)的调查对象的自报接种率较高。而白天工作(麻疹4.8%;流脑6.5%)或收入较高(麻疹2.5%;流脑3.1%)的调查对象则接种率较低。结论针对来京务工人员麻疹、流脑疫苗接种活动参与率低的状况,建议免疫服务机构结合其工作生活环境的特点,加大对流动人口免疫接种服务递送的力度及灵活度,加强对疫苗接种的宣传,逐步提高来京务工人员接种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莒县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干预效果。方法在莒县选择10所中学,运用结构式问卷对1834名初二和高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和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结果莒县中学生干预前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62.10%,城区(64.97%)高于乡镇(57.75%)(P〈0.01);高二年级学生(66.56%)高于初二年级学生(57.34%)(P〈0.01);男生(64.89%)高于女生(58.66%)(P〈0.01)。其中对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64.45%、55.78%和65.27%。获取知识途径的前3位依次为电视(76.83%)、网络(70.17%)、宣传材料(68.70%)。干预后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76.29%)高于干预前(62.10%)(P〈0.01)。结论莒县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以初中生、女生和农村中学生为重点,加大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中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信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方法 采用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浙江省某高校1~2年级6个专业在校学生中抽取983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年级、性别以及城乡的高校学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结果 高校学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知晓率为73.70%,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城乡学生在传染源、传播途径、早期症状方面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校学生获得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主要途径是网络和电视.不同性别学生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时,其态度和行为水平不同.认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时有发热、头痛似流感、肠炎症状应立即就医"和"平时勤开窗、勤洗手,加强营养与体育锻炼"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P<0.05);"赞同禁止活禽买卖的预防措施"和"人感染H7N9流行时产生恐惧心理"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P<0.05).结论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预防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05-2008年攀枝花市西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西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生原因,为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疫情资料和流腮暴发疫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分析西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05-2008年攀枝花市西区报告本地区流腮病例672例,年平均发病率99.74/10万;发病年龄以5~14岁最多,占74.40%(500/672);职业以学生最多,占64.14%(431/672);发病月份以3~7月居多,占67.71%(455/672),各街办均有发病。共发生暴发疫情4起(2005年1起,2008年3起),发病181例;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发病率高于有免疫史者(P〈0.01),无免疫史者发病率高于免疫史不详者(P〈0.01),免疫史超过5年者发病率高于少于5年者(P〈0.01)。结论攀枝花市西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有暴发疫情发生;疫苗接种率低,易感人群积累是造成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