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无症状性脑梗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告了326例无症状性脑梗塞,占同期缺血性中风病人的27.93%。其中234例其发生了有症状的脑梗塞,高血压、TIA、冠心病和年龄的增长是无症状性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无症状性脑梗塞的CT特点是病灶小,多位于基底节和内囊。  相似文献   

3.
无症状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相似文献   

4.
无症状性脑梗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症状性脑梗塞是近年在脑卒中病人和正常入神经影像检查时发现的一类脑梗塞。本文重点综述无症状性脑梗塞的发生率、危险因素、神经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和防治。  相似文献   

5.
智能障碍与多发性脑梗塞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FAQ和CCSE对102例经颅脑CT证实为多发性脑梗塞的患者进行智能评定。并将痴呆(39例)和非痴呆(63例)患者的CT表现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智能障碍与脑梗塞灶的数量关系不显著,而梗塞灶容积愈大,其智能障碍发生率则愈高(P〈0.01)。皮质梗塞比皮持下梗塞更易产生智能障碍,尤其是丘脑与皮损与痴呆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6.
无症状性脑梗塞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观察中老年人无症状性脑梗塞( S B I)的预后。方法 对 87 例 S B I患者分治疗与非治疗两组进行了 10 年追踪观察,并与非 S B I组对比。结果  S B I组 10 年间症状性脑梗塞及痴呆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非治疗组 10 年症状性脑梗塞、脑出血、痴呆及假性球麻痹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仅治疗组中症状性脑梗塞及痴呆平均发病年限显著晚于非治疗组。结论  S B I是出现症状性脑血管病的危险信号,应进行二级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7.
无症状性脑梗塞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病例对照与多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319例无症状性脑梗塞患者和319例对照者,研究无症状性脑梗塞发生的危险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职业、舒张压的增高、体重指数(kg/m2)、饮食习惯、饮酒指数对该疾病发生的作用无相关性(P>0.05),无症状性脑梗塞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血粘度增高、冠心病、吸烟指数、脾气暴躁及易激动、糖尿病。结果表明,无症状性脑梗塞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单独作用和交互作用的结果。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首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首发卒中患者的无症状性脑梗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无症状性脑梗塞是近年来在脑卒中病人和正常人神经影像检查时发现的一类脑梗塞。本文通过对200例首次脑卒中患者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复习,发现首次卒中患者中一部分病人存在着无症状性脑梗塞灶,其发生率为27%。无症状性脑梗塞灶80%以上为皮质下深部脑组织的腔隙灶。它的发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与颈内动脉的狭窄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9.
无症状性脑梗塞90例5年随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选择对象为1985~1990年本院CT室提供的病例,梗塞灶系患者健康体检或排外诊断时所发现,男75例,女15例,男女之比为5比1,年龄53~76岁,有高血压病史63例次,糖尿病病史28例次,高血脂病史35例次,缺血性心脏病病史19例次,所有病例均无卒中史。  相似文献   

10.
无症状性脑梗塞患者脑血流灌注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塞(Slient Cerebral lnfarction,SCl)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状况,确定监测病情变化的有效手段。方法:采用Diamox药物负荷,99mTc-ECD SPECT核素显像技术,对20例SCI患者及1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静态时及负荷后脑血流定量测定。结果:1、静态显像时,SCI组大脑平均脑血流量、额、颞、顶叶皮质及基底节区局部脑血流较对照组轻度降低(P<0.05),负荷后与对照组相比血流降低更加明显(P<0.01);2、危险因素种类个数与SCI患者平均脑血流变化呈有意义的负相关(r=-0.5648,P<0.05)。结论:SCI患者脑血流灌注处于低下状态,脑血管代偿能力降低;2、危险因素的累积作用进一步降低SCI患者的血流灌注;负荷脑血流定量检测技术能客观地反映SCI的脑循环动态情况,可作为有效的病情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1.
脑梗塞患者急性期的智能障碍P300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34例脑梗塞患者急性期的智能障碍及P300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显示智能障碍以定向力恢复最好,回忆、数字和计算力恢复较差;在记忆项目中,即刻加快和对年龄的记忆性正确率高,恢复较好,远期记忆力恢复差;P300随智能障碍恢复其波形和潜伏期明显改善。认为P300是智能障碍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较有价值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脑神经生长素对改善脑梗塞症状与体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智能障碍等方面障碍等方面的疗效,并与胞二磷胆碱比较。方法 治疗组100例(男68例,女32例;年龄42~78岁),用脑神经生长素8mg+5%GS5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对照组80例(男54例,女26例,年龄43~75岁),用胞二磷胆碱0.75g+5%GS5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两组均  相似文献   

13.
脑梗塞患者急性期的智能障碍及P_(300)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34例脑梗塞患者急性期的智能障碍及P_(300)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显示智能障碍以定向力恢复最好,回忆、数字和计算力恢复较差;在记忆项目中,即刻回忆和对年龄的记忆性正确率高,恢复较好,远期记忆力恢复差;P_(300)随智能障碍恢复其波形和潜伏期明显改善。认为P_(300)是智能障碍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较有价值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4.
<正>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继发脑血管痉挛后脑梗塞已被临床工作者广泛认识。但对SAH继发的无症状性脑梗塞研究较少,这些无症状性脑梗塞的发生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病人的脑血管病易患因素、药物的影响及病人的预后等相关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与探讨。现结合我们对临床工作中发现的27例的总结分析,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无症状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安阳地区医院神经内科门诊2007-01~2008-01首次就诊经头颅MRI/CT证实有腔隙性梗死灶,临床无特异性症状89例患者,分别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实验室检查结果、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项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是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吸烟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可认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高同型半胱氨酸症、颈动脉狭窄患者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病率高。结论高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症、颈动脉狭窄可能是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作者分析了110例无症状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性多于女性。高血压、冠心病、吸烟、高因症、糖尿病为其主要危险因素。MRI表现为病灶范围小,多位于基主氏节与侧脑室旁。临床上缺乏相关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早期积极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无症状性脑梗塞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104例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的无症状性脑梗塞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以期获得对该疾病较全面的认识,从而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本组共发现246个梗塞灶,86.6%为小腔隙性脑梗塞,且多分布于脑深部区域。结合有关文献作者讨论了无症状脑梗塞发病的危险因素。强调加强对基础疾病的治疗和对高危人群进行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鹿城精神病院精神病司法鉴定室受理的精神损伤评定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精神损伤所致智能障碍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运用磁共振成象(MRI)检查发现,不少脑梗塞病人以精神障碍为首发表现,且无明显局灶性神经症状或体征,尤以中老年首次发病居多,以抑郁状态为突出表现已有不少报告,本文总结45岁以上首次发作抑郁症与脑梗塞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智能障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对186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腔隙性脑梗死损害部位不同,其智能损害程度差异较大。左侧半球病变更易造成智能障碍,尤其左侧基底节及颞叶;多发病灶者其智能损害较单发病灶者重,单发的皮质下腔隙性梗死也可造成明显智能缺损。性别、年龄、职业与腔隙性脑梗死后引发的智能障碍无相关性,但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智能障碍的程度呈负相关。笔者认为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病,是减少和防治脑血管性痴呆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