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福气  黄信华 《武警医学》1995,6(6):331-333
罕见部位化学感受器瘤5例影像学诊断武警福建总队医院放射科黄福气,黄信华,陈龙华,徐萌(福州350019)化学感受器瘤是一种十分少见、部位不确定的肿瘤,多发生于肺、纵隔、鞍旁及后腹膜的化学感受器瘤则很罕见,并且很难与该部位的常见肿瘤区别。现将本院手术病...  相似文献   

2.
进行新型心肌灌注显像剂tetrofosmin的化学合成、药盒制备、99mTc标记、质量控制以及药理研究。方法:有机合成显像剂配体tetrofosmin,正交实验确定99mTc标记药盒组分及配比,测定药盒及99mTctetrofosmin的理化性质,并通过药理实验确定其生物性能和安全性。Tetrofosmin合成产物经1HNMR证实并制成药盒;该药盒经与99mTcO-4混合,室温放置20分钟后,可得到放化纯度大于90%的99mTctetrofomin,标记方法简便,标记产物稳定性好;小鼠分布实验显示较高的心/肝、心/肺比(60分钟分别为426±200和897±326)及较快的血清除速率(注射后2分钟全血百分注射剂量小于5%);药盒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药典体内诊断试剂的规定。结果表明,所研制的99mTctetrofosmin及其药盒达到临床试用质量。  相似文献   

3.
作者通过对MEBO治疗黄磷烧伤50例的记录总结,突破了传统疗法中磷烧伤采用包扎、手术治疗并禁用含油脂类外用药物的规定。全程应用MEBT/MEBO并取得了良好疗效,同时还对MEBO治疗黄磷烧伤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对临床治疗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99mTc—PYM一步法药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适宜临床使用的肿瘤阳性显像剂99mTc平阳霉素(PYM)一步法药盒,将药盒中含有的各种组分以适宜的配比和方法分装在小瓶中,避光,真空干燥,密封保存。结果:该药盒无菌,无热原,无毒副作用,标记产物的放化纯度大于90%,稳定性在4小时以上。临床试用于肺癌等96例患者,表明该药盒的标记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临床上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生物技术可在分子与细胞水平上进行发病机理,药物与疾病相互关系和药物设计研究,它不仅是药物的新的生产技术,也是先进的研究手段,生物技术药物研究方向包括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糖工程,基因治疗,新的疫苗技术,转基因动物,药释系统及分子进化工程等。生物技术在合理药物设计,先进药物筛选系统方面也是可缺少的手段。21世纪生物技术将成功为新药研究的主要科学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在药学专业化学实验课中渗透绿色化学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建立绿色化学的思维方式、建设绿色化学实验教材、建设绿色化学实验室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绿色化学的研究已受到全世界关注,因此,有必要把绿色化学理念引入我国高等教育药学专业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中,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环境的关系,最终达到化学产品既能为人类服务又不污染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硫酸灼伤的伤因调查与MEBO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通过对86例硫酸灼伤病例的调查对受伤原因,职业分布和发病年龄作了总结,同时对治疗中应用MEBO/MEBT治疗的51例和非MEBO治疗的29例作了对比分析,并以抗生素使用率,手术率和疤痕形成率和平均住院天数为指标对两组病人的疗效作了比较,结果证明MEBT是治疗硫酸灼伤的首选方法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25岁。5年前发现左侧阴囊内有一小包块.质地较硬,无不适感,近1年来自觉包块逐渐长大,并伴有胀痛感,于2002—04—05入我院。查体:左侧精索可触及一直径为2cm的圆球形包块,质地较硬,无明显触痛。包块活动度可,牵拉精索随之移动。双侧睾丸及附睾未及异常,双侧腹股沟区无肿大的淋巴结。  相似文献   

9.
内皮素与缺血性心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皮素(ET)是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种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生物活性多肽,具有强大的收缩血管和心功能损害作用。参与缺血性心脏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对神经,内分泌,心血管,肾脏,胃肠道,呼吸道和细胞生长具有广泛影响。本文综述内皮素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理作用,机理及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湿法治疗化学性烧伤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通过复习文献与回顾临床实践经验,就化学性烧伤初期水疗法的作用与方法,中和剂等的正确使用,湿法治疗化学性烧伤的机理与方法以及化学烧伤合并吸收中毒问题,展开了探讨。认为徐荣祥教授创立的烧伤湿性医疗学术理论以及经过反复验证的烧伤湿润暴露疗法(MEBT)与湿润烧伤膏(MEBO),对化学性烧伤的救治,有着独特的疗效,治愈率达99.93%(1558/1559),化学物吸收中毒发生率为0.32%(5/1559)。MEBT/MEBO不但使创面疼痛、创面和全身感染、淤滞带组织进行性坏死及深Ⅱ度创面的疤痕愈合等难题有了初步解决,而且对化学物的中和、稀释、排泄等具有显著的作用。本文有助于湿法治疗化学性烧伤的进一步推广,并不断提高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1.
化学事故的医学应急救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斋  霍鲁鹏 《人民军医》1997,40(8):443-444
化学事故通常指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在生产、使用、运输和储存等过程中突然发生泄漏、燃烧或爆炸,造成人员中毒伤亡或较大社会危害的事故。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在发生化学事故时,为迅速控制危害源、抢救中毒受害人员和财产,指导群众自我防护,组织撤离、疏散,消除危害后果,尽快恢复生产、生活而组织的社会救援活动。医学应急救援是整个救援行动的重点,为此,作者对医学应急救援的有关问题进行阐述,以供参考。1化学事故的特点及危害由于化学毒物的毒性作用,一旦发生事故,其主要特点是:(1)突发性:化学事故常常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过氧化物酶染色(POX)法与苏丹黑B染色(SB)法,均是目前鉴别白血病的重要细胞化学染色方法,两者结果相似,意义相同,而SB操作相对繁琐、麻烦,POX操作简单、方便,是否能用POX替代SB染色?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这两种化学染色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过氧化物酶染色法过氧化物酶为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原生颗粒(A族颗粒)的一种溶酶体酶,存在于溶酶体中。在粒细胞中量多(但嗜碱性粒细胞POX阴性);单核细胞较少,淋巴细胞缺乏。本室采用盐酸联苯胺法定性观察粒细胞系统颗粒呈黑色阳性反应,并且颗粒…  相似文献   

13.
第十届国际辐射研究大会表明,90年代辐射化学已不再单纯注重基础理论研究,而是趋于与各学科相结合,并发展成为新型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14.
随着胆囊结石非手术法的发展,影像学检查了解结石特征及其化学类型愈显重要。本阐述了常规X线检查,CT,MRI和B型超声在胆囊结石化学类型预测方面的应用价值,并对各种影像学检查的预测方法及临床价值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15.
宋鸿锵,男,1916年10月生于江苏苏州。中共党员,汉族,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39年毕业于东吴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先后在上海生化药厂和  相似文献   

16.
军事毒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军事毒理学(militarytoxicology)是研究化学战剂、放射性核素、军事工业毒物及在军事活动中遇到的其他外源性化学物对生物体的危害、毒作用机理及其医学防护的学科。它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军事医学的组成部分。属应用、应用基础研究。它是随着战争,特别是现代战争对医学卫生保障的要求发展的。它的任务是认识各种军事活动中遇到的有毒化学物的危害,为预防各种中毒、及时救治中毒伤员提供科学依据,以维护、提高部队的生存能力和健康水平,增进军队的战斗力。一、军事毒理学研究的对象化学战剂外军已…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28岁。因下腹疼痛2天入院就诊。体检:下腹部轻触痛,左上腹部触及一5.0×6.0cm包块,质韧不活动,表面不规整,无明显触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正常。心电图正常。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8岁。因下腹疼痛2天入院就诊。体检:下腹部轻触痛,左上腹部触及一5.0×6.0cm包块,质韧不活动,表面不规整,无明显触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正常。心电图正常。  相似文献   

19.
细胞化学染色在急性白血病分型中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对78例急性白血病进行诊断分型。方法 按照FAB标准进行形态学分型,采用Wright-Giemsa染色;细胞化学染色包括过氧化物酶,非特异性酯酶即α-醋酸萘酚酯加氟化钠抑制,糖原即过碘酸雪夫染色。结果 过氧化物酶、糖原反应可区别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同时糖原反应对诊断M6具有特异性;非特异性酯酶加氟化钠抑制试验,对区别粒-单白血病具有重要意义。细胞化学染色与形态学分型符合率为89.4%,形态学的确诊率为74.4%,加做细胞化学染色可将诊断率提高到93.5%。结论 形态学是白血病诊断分型的基础,细胞化学染色是形态学的重要补充,其经济、简便和稳定的特点有利于广大基层医院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腹膜后化学感受器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腹膜后化学感受器瘤一例孙国超刘洪霞李焕义患者女,43岁。发现左上腹包块11年,伴腹部胀痛2年。体检:左上腹部触及12cm×6cm包块,质韧不活动,表面光滑,触痛明显。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正常,AFP阴性。B超检查:于肝左叶查及10.1cm×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