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模型研究方法在药物经济学中的应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可新  李岑  张睿  王倩  石蕊  任艳平 《中国药师》2015,(9):1561-1564
摘 要 目的: 概述国内外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应用到的模型研究方法,为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 概述各研究模型在药物经济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为我国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及案例支持。结论: 各模型研究方法所针对的研究范围及研究方向各不相同,通过对文献进行综述,讲述了各模型的具体应用方法,为我国开展高质量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梅全喜 《中国药师》2015,(6):952-957
摘 要 目的: 探讨我国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方法: 对近年来发表的有关中药临床药学文章进行综合分析,总结现状,找出问题,提出发展策略。结果:目前中药临床药学开展的一些工作主要有:中药师深入临床查房、开展药历书写工作,中药药动学研究与中药的治疗药物监测,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干预,开展中药处方点评工作,中药煎服方法与临方炮制研究,中药临床药学服务与药学信息服务,以及中药药物经济学及中药循证药学研究等。结论: 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本文就如何推动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提出策略和思考,以期为推动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春松  张伶俐 《中国药师》2015,(9):1523-1526
摘 要中药临床研究作为验证中药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方法,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和推广,但随着临床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学问题日渐突出,研究质量不容乐观。运用循证医学知识服务中药临床研究,完善中药研究理论和临床实践方法,建立中药临床评价体系,促进中药学的发展,成为基于证据的研究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综述中药临床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循证医学在中药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贺爱玲 《中国药事》2017,31(10):1205-1209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方法:依据山西省中医院2014-2016年间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中的变化趋势,分析其临床应用现状;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方法,随机采访调研了医生和患者,对访谈结果从疗效、应用和期望3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合理有效地发展"毒性小、副作用小、剂量小"的中药配方颗粒,将有助于提高中药的市场占有率,有助于中医药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5.
吴颖雄  田侃 《中国药事》2017,31(12):1404-1407
目的:分析新颁布的《中医药法》的亮点与不足,为《中医药法》的完善提供建议。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和法规,结合我国中医药行业现状,对《中医药法》进行评析。结果:《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将对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其内容涵盖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科学研究等方面。结论:《中医药法》在中医医疗服务和中药生产经营监管方面有突破性的制度设计,但还需要在章节、名称、语言表述以及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的限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王志宏  林雪  颜鲁合  欧秀芳  门琦 《中国药事》2018,32(12):1669-1674
目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依据甘肃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新形势下发展中医药产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加快甘肃中医药产业升级的对策。方法:立足于中医药产业的现有资源禀赋,运用钻石模型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通过增强产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地区)的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以快速推动中医药产业升级发展。结果:依靠甘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区位优势、资源比较优势、政策扶持优势和市场机遇,进行有效资源配置,重点通过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来不断增强竞争力。结论:通过开展此次研究,再次印证了增强我国中医药产业竞争优势要从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和组织结构及政府行为、机遇等六个方面加快发展。钻石模型理论是推动中医药产业不断发展的有效管理工具,在中医药海外市场的推广和竞争力的提高效果显著,提升了中医药服务贸易水平,体现了中医药的特色与魅力。  相似文献   

7.
2010—2013年357种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 对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9月1日—2013年12月31日门诊中药配方颗粒的用量、金额和处方进行回顾性、描述性分析。结果 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导入期、增长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中药配方颗粒品种数(357种)仅为中药饮片(489种)的73.01%;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去评价,中药配方颗粒的价格并不像公众认为的那样高;单品种前10位合计27.42%,功效分类前10位合计92.19%;中药配方颗粒实际应用中更多的还是依赖处方医师的个人经验。结论 中药配方颗粒因自身优势而取得了发展,但也存在等效性和价格等突出问题,开拓灵活的使用思路将是未来进一步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抗感冒中成药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纳入从建库至2017年6月所有抗感冒中成药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文献,将信息输入Microsoft Excel(2010版)软件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估。结果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共获取符合要求的文献21篇,结果发现存在研究角度不明确、回顾性研究居多、目标人群的纳入排除标准不严谨、研究时限偏短、分析技术不合理、模型应用少、成本测算不全面、产出指标未能体现中药特色、疗效判定不严谨等问题。结论 目前对抗感冒中成药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探索相对较少,文献质量普遍偏低,研究方法尚待规范。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述我国临床前药物致癌试验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进展。方法:介绍致癌试验常用转基因动物模型的构建、利用转基因动物模型开展致癌试验的优势、国际认可及国际监管机构新药申报中的应用、国内外致癌试验相关指导原则、我国开展基于转基因动物致癌试验面临的困境以及转基因动物模型构建的最新进展。结果与结论:基于转基因动物模型的致癌试验具有诸多优势也是目前国际趋势,在我国建立临床前药物致癌试验转基因动物模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王珺  张南平 《中国药事》2018,32(8):1051-1057
目的:通过对近年显微鉴别技术在中药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的介绍,为现代显微技术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中药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对中药材组织鉴别、中药材和中成药粉末鉴别、显微化学鉴别、显微定量研究和现代显微技术发展5个方面展开介绍。结果:显微鉴别是传统、有效、快速的鉴别方法,尤其在中药有效成分不明确的情况下作用突出,在定性、定量、定位等方面有一定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结论:深入研究显微鉴别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并结合最新显微技术,将有力推动中药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罗李娜  陈更新 《中国药事》2024,38(3):250-256
目的:为医疗机构中药新药的转化应用提供建议。方法:对产学研体系下中药新药的研发与成果转化的有关文献进行研究,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剖析目前医疗机构中药新药转化应用的难点。结果与结论:经过检索可知,有关中药新药产学研发展的论文很少。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医疗机构中药新药转化应用的难点为中药新药开发欠缺附加值高的品种、中药新药转化体系不完善、中药新药的转化应用缺少经费支持、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服务机构参差不齐等方面。应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理论与优势,从创新开发中药制剂“拳头”产品、加强政企研合作等方面入手,才能加快医疗机构中药新药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孙昱  文海若  汪祺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43(10):1927-1931
在研究历年来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监管要求的基础上,提炼出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转化为中药新药的现存问题,并结合人用经验以及真实世界证据的应用,对来源于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转化为中药新药的有关问题进行思考,建议减免药效学试验,鼓励应用真实世界证据替代Ⅱ期临床试验,视情况决定是否减免单次及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引导业界制定可量化的符合中药特点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从而认可中药对症状的治疗优势;推进真实世界证据的应用,特别是针对儿童用药的开发难点进行应用设计,为儿童用药的研发助力。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 探索一套较系统的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4~9月使用中药注射剂的门诊处方1 000张、出院病历300份为对照组,2014年4~9 月门诊处方1 000张、在院病历300份为干预组,其中2014年4~9月我院实施基于辨证施治的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模式;以中药注射剂各项目合理使用率、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人均中药注射剂费用等作为观察指标,考察实施的效果。结果: 纳入研究中的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干预组适应证符合率、辨证用药符合率、用法用量合格率、用药疗程合格率、联合用药合格率、中西药联用合格率、用药适宜性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中药注射剂相关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及人均中药注射剂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中探索出的基于辨证施治的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模式,可有效提高临床用药中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中药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中药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中药成分复杂,可以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协同发挥作用,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中药抗肿瘤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为中药深度研发及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中药的传统与现代鉴别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鉴定方法的开发与中药质控标准的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对中药的传统鉴定方法、中药的现代鉴定方法、DNA条形码鉴定技术、基于DNA条形码的SNP分型方法、下一代测序(NGS)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结果:中药鉴定学在传统鉴别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与植物系统分类学、植物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现代仪器分析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的大融合,为中药真伪的鉴别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结论:中药的应用历史源远流长,同时中药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与传承中也存在严重的混伪、代用现象。中药鉴定是促进中药应用国际化和质控标准化的基础,是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林腾  范九良  付利方  尹伟 《中国药事》2018,32(4):476-479
目的:分析"十大皖药"铜陵凤丹示范基地建设现状,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方法:总结铜陵凤丹示范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结果:铜陵凤丹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种植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原种保护意识不强;药用凤丹质量标准亟待提高等。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种源,提升竞争优势;规范检测,提高质量标准,提升药材品质;加强宣传,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品牌价值。结论:应紧紧围绕铜陵凤丹"安徽四大名药"的药用价值,加强中药材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产学研通力合作,对示范基地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十大皖药"示范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  相似文献   

17.
戴春光  林腾 《中国药事》2018,32(6):810-814
目的:分析六安市中医院2014-2016年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使用情况,评价其存在的重要性,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分析2014-2016年我院中药制剂的使用情况。结果:2014-2016年我院中药制剂使用数量大,销售金额占一定比例,排名前五名的制剂分别为十味疏风通窍颗粒、归芍明目颗粒、十味利湿颗粒、芪归通络颗粒、扶正排毒颗粒,但是中药制剂在医院总药品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中药制剂使用量亟待提高。结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仍有存在的必要性,为加强医院中药制剂的发展,应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传统中药制剂的支持力度;核定制剂价格,提升中药制剂的院内地位;利用新技术研发新制剂,提高中药制剂研究水平;制剂纳入医保范围,提高中药制剂的使用率;转变思路,合理使用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我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技术审评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探讨在既要鼓励中医药发展,又要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新形势下,对“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实施备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省2015~2018年申报的中药制剂的审评情况进行了调研,汇总分析医疗机构制剂申报资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 医疗机构制剂的申报需要在制剂名称、功能主治、说明书、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临床研究资料等方面进行完善。结论 建议相关医疗机构加强前期的立题科学性和必要性审查,做好相关研究工作,充分考虑医院和患者的实际需求,以促进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健康发展,繁荣中医药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