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 要 目的:研究羽扇豆醇(lupeol)对人肝癌Huh-7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运用CCK-8法检测lupeol(10~150 μmol·L-1)对T24细胞活力的影响;运用caspase抑制剂确证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是否与lupeol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有关;运用western blot检测lupeol对c-Jun蛋白表达的影响;运用real time PCR评价lupeol对miR-21、MMP-2、MMP-9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运用pGL3 Basic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研究lupeol对MMP-9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 Lupeol在72 h能够抑制Huh-7细胞增殖,该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lupeol处理细胞72 h后半抑制浓度(IC50)为80 μmol·L-1;与对照组相比,运用lupeol能够使Huh-7细胞中c-Jun蛋白表达下调;lupeol能够降低miR-2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lupeol处理Huh-7细胞降低MMP-9的mRNA表达,并使MMP-9基因启动子活性下调40%;以上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upeol能够抑制人肝癌Huh-7细胞增殖,该作用与抑制miR-21/c-Jun/MMP-9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对Akt/GSK 3β/β 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0,12.5,25,50 μg·mL-1)Art作用于人源肝星状细胞(LX 2),采用CCK 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确定给药浓度;给予不同浓度Akt抑制药MK 2206 0~8 μmol·L-1,Western blot法确定其最佳抑制浓度;给予Art、MK 2206、MK 2206+Art,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Akt、p Akt、GSK 3β、p GSK 3β、β caten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CK 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当选用25 μg·mL-1Art作用于LX 2细胞24h时细胞存活率约80%,Western blot法确定当MK 2206浓度为6 μmol·L-1时,可有效抑制p Akt的表达;Art组(25 μg·mL-1)、MK 2206组(6 μmol·L-1)、MK 2206(6 μmol·L-1)+Art(25 μg·mL-1)组与对照组相比,Akt、p Akt、p GSK 3β、β catenin蛋白表达均有显著差异(P<0.05),MK 2206(6 μmol·L-1)+Art(25 μg·mL-1)组分别与Art(25 μg·mL-1)组、MK 2206(6 μmol·L-1)组比较,GSK 3β、Akt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p Akt、p GSK 3β、β caten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Art可通过Akt因子对Wnt/β 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因子产生影响,进而抑制细胞增殖,缓解肝纤维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熊中奎  王思本  郎娟 《中国药师》2014,(11):1793-1796
摘 要 目的: 研究鱼藤素对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Neuro-2A (N2A)存活率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N2A细胞以5×104·ml-1密度接种到细胞培养板中,1×10-8 mol·L-1鱼藤素处理后6,12,24,48,72 h等5个时间点上测定细胞存活率;加入鱼藤素0,1×10-11,1×10-10,1×10-9,1×10-8,1×10-7,1×10-6 mol·L-1等7个不同浓度干预48 h后测定细胞存活率。2×10-8 mol·L-1鱼藤素干预24 h,测定细胞匀浆中caspase 3活力。结果:5×104·ml-1 N2A细胞以含10%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培养,第48 h达到细胞生长曲线的峰值。1×10-8 mol·L-1鱼藤素干预24~72 h,时间依赖性显著降低N2A细胞存活率(P<0.05);在鱼藤素干预48 h时间点上,1×10-8~1×10-6·mol·L-1浓度范围内剂量依赖性可显著降低N2A细胞存活率(P<0.05),其IC50=1.6×10-8 mol·L-1。鱼藤素作用于N2A细胞24 h可显著提高caspase 3活力,约达到对照组的5.6倍。结论: 鱼藤素可时间依赖性且剂量依赖性降低N2A细胞存活率,可能与增加caspase 3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王玮琴  殷红 《中国药师》2014,(5):729-731
摘 要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人白血病K562、K562 /ADM细胞凋亡以及对p65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青蒿琥酯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段对K562、K562 /ADM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15 μmol·L-1青蒿琥酯在不同时间对K562细胞NF-κB p65表达的影响。结果 青蒿琥酯对K562细胞凋亡影响不明显,但对阿霉素耐药K562 /ADM细胞影响较大,青蒿琥浓度为7.5 μmol·L-1和15 μmol·L-1时,K562 /ADM细胞的调亡率明显高于K562细胞(P<0.01),15 μmol·L-1青蒿琥酯作用后4 h后,K562 /ADM细胞的调亡率明显增加(P<0.01);经15 μmol·L-1青蒿琥酯作用后, p65表达随时间的增加而明显降低(P<0.01)。结论 青蒿琥酯通过下调P65的表达而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李丹  韩永龙  余涛  宋金春  余奇  郭澄 《中国药师》2014,(8):1259-1263
摘 要 目的:研究常用中药单体及其制剂对CYP3A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 在体外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加入底物睾酮和不同浓度的中药单体或其制剂,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6β羟基睾酮的生成量,计算CYP3A酶活性。用GraphPad Prism v5.0软件,按照非线性回归计算出药物对CYP3A抑制作用的IC50值。结果:不同中药单体及其制剂对CYP3A抑制作用的IC50值如下:大黄酸IC50值为36.74 μmol·L-1;大黄素IC50值为23.09 μmol·L-1、芦荟大黄素IC50值为23.91 μmol·L-1,蜂胶IC50值为60.3 μg·mL-1;水飞蓟素胶囊IC50值为24.5μg·mL-1;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IC50值为0.14%(v/v);五味子酯甲IC50值为0.56 μmol·L-1结论: 大黄中的蒽醌、五味子酯甲、蜂胶、水飞蓟胶囊以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体外对鼠或人肝CYP3A酶具有抑制作用,临床上使用相关制剂时应密切关注其可能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静  彭昕 《中国药师》2015,(7):1081-1085
摘 要 目的: 探讨三叶青提取物(Extract from Tetrastigma hemsleyanum,ETH)诱导人肝癌HCCC-9810 细胞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理。方法: 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和时间ETH处理后HCCC-9810细胞的增殖抑制率;Hoechst33258染色法检验HCCC-9810细胞凋亡特征,流式细胞术检验不同浓度ETH处理HCCC-9810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blot法检验ETH处理HCCC-9810后Pro caspase3和胞浆细胞色素C的表达变化。结果: ETH对HCCC-9810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剂量与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ETH作用HCCC-9810细胞24 h、48 h和72 h后的IC50值分别为275.3 mg·L-1、183.3 mg·L-1、75.8 mg·L-1。随着ETH浓度增大细胞核出现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固缩等凋亡特征,细胞凋亡率逐渐增高,200 mg·L-1 ETH,24 h处理组凋亡率为(33.5±8.1)%,胞浆细胞色素C表达逐渐增强和Caspase 3前体量的下降。结论: ETH诱导HCCC-9810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Caspase及其介导的线粒体凋亡途径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 建立以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人血浆中霉酚酸浓度的方法。 方法: 霉酚酸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后取20 μl直接进样,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250 mm×4.6 mm, 5 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 0.2 mol·L-1磷酸氢二钾缓冲溶液(pH=9.0)(18∶2∶80),柱温25℃,流速为1.0 ml·min-1,激发波长(Ex)为342 nm,发射波长(Em)为425 nm。结果:血浆内源性杂质和合并用药对测定无干扰,霉酚酸检测浓度在0.25~50.0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定量下限为0.25 mg·L-1;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9.12%,平均提取回收率为93.27%;日内RSD小于2%,日间RSD小于6%。10例肾移植患者服用霉酚酸酯的剂量为0.5~1.75 g·d-1,血浆中霉酚酸浓度范围为0.43~21.58 mg·L-1。结论: 本法快速、灵敏、准确、方便,可用于体内霉酚酸血药浓度分析及常规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 对狼毒大戟中松香烷型二萜内酯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将得到的单体化合物与6种不同的人肿瘤细胞株相互作用探讨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通过硅胶、ODS等柱色谱与1D、2D-NMR波谱学测试技术结合,从狼毒大戟中分离并确定4个松香烷型二萜内酯类化合物:jolkinolide A (1)、jolkinolide B (2)、17 hydroxyjolkinolide A (3)、17-hydroxyjolkinolide B (4)。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分别测定其与6种人肿瘤细胞株:肝癌HepG-2、乳腺癌MCF-7、胃癌SGC 7901、胃癌BGC-823、胃癌MGC-803、宫颈癌Hela相互作用结果,并计算抑制率与半抑制率(IC50)。结果: 化合物2对肝癌HepG-2、乳腺癌MCF-7、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有显著得抑制作用IC50均<25 μmol·L-1,化合物4对乳腺癌MCF 7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IC50<30 μmol·L-1。结论: 狼毒大戟中松香烷型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对心肌细胞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培养H9c2心肌细胞,缺氧24 h造成心肌细胞损伤模型,给予不同浓度(0.1,1,5,10 μmol·L-1 )吴茱萸预处理细胞12 h,CCK 8检测心肌细胞的活性,RT PCR检测心肌细胞炎症因子的转录,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信号通路的改变。结果:4种浓度的吴茱萸碱在基础状态下并未影响心肌细胞活性(P>0.05);缺氧24 h后,心肌细胞活性显著降低,给予1,5,10 μmol·L-1 的吴茱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效果呈现剂量依耐性;细胞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IL 1)和白细胞介素 6(IL 6)的转录明显增加,心肌细胞凋亡增多,吴茱萸碱可以增加缺氧损伤的细胞活性,减少细胞炎症因子的转录,减少细胞凋亡数量,给予1 μmol·L-1 和10 μmol·L-1 的吴茱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吴茱萸碱通过增加蛋白激酶B(AKT)和AMP依赖蛋白激酶α(AMPKα)的活性,抑制核因子 κB(NF κB)的活性发挥其心肌保护作用,给予1 μmol·L-1 和10 μmol·L-1 的吴茱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碱能保护心肌细胞缺血损伤,可能成为新的抗心肌缺血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乌骨藤提取物C21甾体苷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cv,SACC)低侵袭细胞株(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83,SACC-83)和肺高转移细胞株(SACC-LM)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5,10,20,40,60,80,100 μmol·L-1) C21甾体苷处理SACC-83和SACC-LM细胞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药物的IC20IC50;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SACC-83及SACC-LM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ACC-83和SACC-LM细胞Bcl-2、Bax、caspase 3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C21甾体苷降低SACC-83和SACC-LM细胞活力,抑制细胞增殖,并且作用于SACC-83细胞C21甾体苷的IC20浓度为7.49 μmol·L-1,IC50浓度为38.34 μmol·L-1;作用于SACC-LM细胞的C21甾体苷IC20浓度为9.30 μmol·L-1,IC50浓度为46.04 μmol·L-1;细胞克隆集落形成明显减少。C21甾体苷IC20浓度分别促进SACC-83及SACC-LM细胞凋亡,且随着给药时间延长,凋亡率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经7.49,9.30 μmol·L-1 C21甾体苷分别处理SACC-83及SACC-LM细胞后,Bcl-2的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Bax、Caspase 3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乌骨藤C21甾体苷抑制SACC-83及SACC-LM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Bax和Caspase 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慢性宫颈炎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引起盆腔脏器炎症,并且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本文诣在探讨不同方法在慢性宫颈炎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0例宫颈炎患者,采用药物保妇康栓、聚焦超声治疗及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电切术治疗有效率为97.9%,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治愈慢性宫颈炎,并且切除宫颈移行带,减少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15.
片剂溶出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丽  商萍 《黑龙江医药》2006,19(5):379-380
目的:考察片剂溶出度的影响因素,提高片剂溶出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各种参数对片剂溶出度的影响,选择出最佳工艺条件,如改进处方、控制颗粒硬度和大小、控制压力等工艺参数,用于指导大型生产,提高片剂溶出度。结论:崩解剂及润滑剂的用量对片剂溶出度影响较大,颗粒的硬度及大小、粘合剂的温度,压片压力对片剂的溶出度亦有影响;片剂直径大小对片剂溶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给予大鼠槲皮素后血浆中代谢产物的定性检出条件。方法:给予大鼠槲皮素单体(100mg.kg-1)后腹腔静脉取血,血浆样品经2mol.L-1盐酸(甲醇-水溶液)水解,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浆样品中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大鼠给药后3h内取血、血浆样品经盐酸水解处理4h,可稳定检测槲皮素和异鼠李素,样品在—20℃条件下贮存稳定。结论:血浆样品采集时间、盐酸水解时间及贮存方式等不同均可影响代谢产物的有效检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与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8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三组,三组均采用综合治疗,A组62例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B组60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C组60例用静滴氢化可的松,观察三组喘憋、哮鸣音消失和住院时间。结果A组喘憋、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B,C组缩短(P〈0.05)。结论甲泼尼龙静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效、安全、方便,明显加快治愈过程,优于布地奈德与氢化可的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大蒜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萍  于维萍  段云霞 《齐鲁药事》2005,24(3):159-161
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恶性肿瘤,中药大蒜含有多种抗癌活性成分,其抗癌、防癌作用已被国内外大量实验研究结果证实。本文就大蒜提取物的抗癌、防癌作用及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对手术器械消毒的管理促进作用,以期为消毒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16800件手术器械的消毒使用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进行管理,对比实施管理前后效果,分析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对于手术器械消毒的管理促进作用。结果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之后,手术器械消毒的管理情况明显得到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前后效果分析实施之后,促进效果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之后,质量追溯时间明显得到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之后能够有效提升相关的工作效率,同时准确达到对手术器械的质量追溯,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