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级护士应急能力培训途径和方法,提高其应急综合能力.[方法]护理部安排90名三级护士分别到重症监护室(ICU)、急诊室、CCU 进行为期6个月应急综合能力培训.培训前后对三级护士的应急综合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急救仪器使用技能、管理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急救理论、急救技能及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能力)进行自评和他评.[结果]培训后三级护士在病情观察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急救仪器使用技能及管理急危重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急救理论、急救技能及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明显高于培训前(P〈0.01).[结论]采用院内特岗轮训能有效提高三级护士的应急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培训方式对提高ICU新护士急救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在新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严格按照PDCA循环法培训。结果:新护士通过规范培训能适应ICU的工作,新护士急救技能、应变能力均得到了提高。结论:通过PDCA循环法使新护士熟练掌握急救技能,提高了新护士的应急能力,保证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应急演练在提高ICU护士应急能力中的作用。方法:ICU护士开展应急预案学习及仿真模拟急救演练,即采用确定内容、制订计划、拟定演练方案等,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结果:演练后ICU护士的应急能力显著提高,与演练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情景模拟应急演练是全面提高ICU护士应急反应能力和急救技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在神经科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理部制定培训总目标,科室作为专科培训基地,制定专科培训目标,3个月为1个培训周期,对32名新护士进行神经科岗前培训.结果:32名新护士3个月培训结束后,神经内、外科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急救技能、病情观察、应急能力、与患陪沟通技巧等方面显著提高(P<0.05).结论:应用目标管理培训新护士是一种直观、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级护士应急能力培训途径和方法,提高其应急综合能力。[方法]护理部安排90名三级护士分别到重症监护室(ICU)、急诊室、CCU进行为期6个月应急综合能力培训。培训前后对三级护士的应急综合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急救仪器使用技能、管理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急救理论、急救技能及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能力)进行自评和他评。[结果]培训后三级护士在病情观察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急救仪器使用技能及管理急危重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救理论、急救技能及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明显高于培训前(P0.01)。[结论]采用院内特岗轮训能有效提高三级护士的应急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熊雅  易代碧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575-3576
目的 总结急救护士在ICU轮训的管理经验.方法 15名急救护士在ICU为期3个月的分阶段理论学习与护理技能、应急能力的培训.结果 15名急救护士综合考核成绩合格,回科室后发挥很好的作用.结论 实施急救护士在ICU轮训,并加强教学管理,能迅速提高急救护士危重病护理理论知识、监护技能及急救应急能力,又能提高ICU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救护理专业小组在提高全院护士院前、院内急救水平中的作用。方法:(1)进行急救知识培训。(2)召开急救知识专题讲座。(3)临床科室选派急救联络员。授课老师由急救小组的成员担任,讲课内容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抢救应急知识。培训包括理论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两部分,进行实地演练。参加培训的人员要求回科室后,将所学到知识传授给科室其他护士,全部课程培训结束后,急救小组联络员必须完成理论及操作考试,考核合格后颁发相应的学分。结果:通过急救理论和急救技能的培训,使培训护士掌握了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并提高了年轻护士的应急能力。结论:急救专业小组培训提高了全院护士抢救水平,使临床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在灾难应急救援队培训中的应用。 方法:2014年至2016年对灾难应急救援队的16名护士进行集束化管理培训,比较集束化管理培训前后护士在体能、专业急救技能、应急救援时间和配合能力、灾难护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集束化管理培训后护士的体能测试和专业急救技能水平均有明显提高。应急救援时间和配合能力、护士灾害护理能力均有显著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管理能够增强救援队护士的体能,提高其专业急救技能水平和灾害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贤连  徐伟宏  郑海燕  王芸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1):1662-1663,1669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式培训对于提高ICU护士急救技能的效果。方法 制定培训计划,对我科60名护士进行为期2个月的急救培训,培训过程由医生和护士共同参与;培训前后分别对受训护士进行急救理论与急救技术操作的考核,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培训效果。结果 60名受训护士全部完成培训和考核,培训前后护士的急救理论与操作成绩明显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显示: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培训后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训对象普遍认为医护合作式培训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抢救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满足了受训人员对自我价值提升的需求。结论对ICU护士采取医护合作式培训是有效可行的,值得在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急救援护理能力指标体系在骨科护士岗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应急救援护理技能培训小组,参照应急救援护理能力指标体系内涵及权重,制定培训计划及考核标准,对22名骨科护士进行为期6个月的急救护理技能在职岗位培训。应用考核标准、应急救援护理能力指标体系,在培训前后评价护士急救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骨科护士应急救治综合能力。结果骨科护士的急救护理理论知识培训前(76.91±10.92)分、培训后(95.59±5.37)分,急救护理技能培训前(80.73±7.36)分、培训后(89.91±3.68)分,应急救援综合能力优良率培训后明显高于培训前,各评价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急救援护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于护士岗位培训,可提高岗位培训质量,提升专科护士素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在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急救能力培训小组,对低年资护士进行集中理论授课、急救技能示教;结合临床制定常规护理急救流程和精神科常见意外及突发事件应急流程,采用情景模拟进行操作培训,并反复强化练习;培训小组每季度逐个进行考核,实行个体评价。结果通过培训,精神科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知识、急救技能操作、临床应急能力和医生的配合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情景模拟法可以强化精神科低年资护士急救意识,拓展急救知识,增强临床应急能力,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适合精神科的工作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针对肾脏科ICU中突发事件,通过团队合作应急演练,提高肾脏科ICU护理人员应急能力 方法 设置肾脏科监护病房突发抢救事件的模拟场景,采用团队合作的培训方式,根据提供病情,设计科学、规范的救护过程和角色分工,演练具有肾脏科专科性的抢救案例,通过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及医护满意度测评以评价演练效果。结果 团队合作应急演练前后,护士理论知识、临床操作考核成绩均提高(P<0.05);在团队应急培训及演练后,护士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通过团队合作应急演练应对突发抢救事件,护士的应急理论知识和急救实践技能、应急及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明显提高,医护满意度测评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在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急救能力培训小组,对低年资护士进行集中理论授课、急救技能示教;结合临床制定常规护理急救流程和精神科常见意外及突发事件应急流程,采用情景模拟进行操作培训,并反复强化练习;培训小组每季度逐个进行考核,实行个体评价。结果通过培训,精神科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知识、急救技能操作、临床应急能力和医生的配合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情景模拟法可以强化精神科低年资护士急救意识,拓展急救知识,增强临床应急能力,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适合精神科的工作特点。  相似文献   

14.
提高护士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培训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系统化应急培训方法与效果。方法构建护理部-护理质量管理专业组-护理综合应急技能指导小组-科室急救小组4级培训管理模式。采用集中理论培训、模拟训练等方式对护士进行系统化应急培训,并将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考核纳入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制订考核内容及评价标准,对其应急能力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护士应急流程执行合格率、急救操作水平及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在急救过程中的各个子过程执行时间均较培训前明显缩短。结论对护士进行系统化应急培训,并将其考核纳入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护士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救技能普训模式在军队三甲医院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理论授课、操作技能训练、急救模拟情景训练等方法,制定考核项目和细则,每年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普训、普考。结果培训后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及技能均较培训前有较大的提高,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规范化急救技能普训,可以强化医院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操作水平、急救应急能力,全面提高护士的急救技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在ICU轮转护士实境培训考核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成立FMEA团队,对ICU轮转护士实境培训考核过程进行失效风险评估及失效模式分析,完善制定改进方案并实施。结果:在ICU轮转护士实境培训考核过程中使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其实境考核成绩、“优良”等次获得率、急救技能成绩明显提升(P<0.05)。病人护理、管道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文件书写、感染控制等5个方面的护理质量检查得分“优秀”获得率明显提升(P<0.05)。结论: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完善ICU轮转护士实境培训考核方案并实施,可以提高ICU轮转护士实境培训考核实效及临床工作能力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式情景模拟训练在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急救能力培训小组,采用急救理论培训、急救技能训练、医护合作式急救情景模拟等方法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结果:培训后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操作技能、应急处理能力等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低年资护士采用医护合作式情景模拟训练,可增强护士的急救能力、应急能力和急救操作水平,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血液净化专业护士实施应急能力培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成立应急能力培训小组,采用集中理论授课、急救技能示教,结合核心能力培养要求制定血液净化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流程,采用情景模拟进行分层级护士操作培训,并反复强化练习。培训小组每月每季度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应急能力培训后专业护士的基本急救操作技能、专科应急预案处置能力、综合应急能力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透析中低血压、血管通路血液外渗、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较培训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核心能力培养中注重血液净化专业护士应急能力的培训,可以强化血液净化专业护士急救意识,拓展急救知识,增强临床判断力和应急能力,减少血液净化突发事件发生率和医患纠纷,确保血液净化治疗护理质量与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夜班应急能力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夜班应急能力,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2013年2月~2013年3月本院精神科低年资护士101人上夜班时的应急能力进行调查,了解精神科低年资护士的夜间病情观察、应急技能、应急流程、急救药品及设备的使用情况。结果不同年资的精神科护士夜班应急能力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急救设备的使用在抢救能力中得分最低。结论应加强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夜班应急能力的分层次培训,提高本科护士的应急技能,提高急救设备使用的熟练度,保证夜间护理工作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CBL联合情景模拟法在神经内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工作的低年资护士3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名低年资护士分为对照组15名,观察组1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采用CBL联合情景模拟法进行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神经内科的危重、疑难和复杂病例,同时进行模拟抢救的情景等,并反复强化演练,培训小组老师每月定期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低年资护士的考核结果。 结果 培训结束后,结果显示低年资护士在急救理论知识考核、急救技能操作考核、综合应急能力等考核成绩得分均高于接受传统培训的对照组低年资护士(P<0.01)。有80%的低年资护士对CBL联合PBL护理教学模式感兴趣。此外医生与患者对低年资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CBL联合情景模拟法教学模式能够激发护士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有效提高护士的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护士的综合应急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护理的质量,促进了知识信息的共享和临床经验的交流,增进了护理团队的合作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