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癌症带来的心理压力会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产生负面影响,其削弱了机体免疫反应能力,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生存周期。但这种癌症相关压力可通过患者对癌症的认知过程而改变,这些改变是患者积极的心理调适和个人成长的结果,该过程被称为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1]。PTG不是指将患者的身心状态恢复到创伤前,而是指人生观、价值观的提升;成长不是创伤事件的直接结果,而是处理创伤事件和情感创伤的认知过程[2]。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国内外癌症患者的创伤后成长干预研究进展,为干预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国内外文献,对个体、夫妻/家庭及团体3种形式的心理干预方法进行综述。结果 不同形式的干预方法能够促进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发生发展,但干预对象多集中在乳腺癌患者,干预方法多缺乏理论框架,干预措施在短期内能够促进成长,长期效果不明显,且评价工具多采用自我报告的量表。结论 癌症患者的创伤后成长干预方法具有各自的显著特性,未来应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优势和相关理论,进一步拓展癌症患者的干预领域,以明确不同形式的干预方式在不同类型的癌症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和满足患者需求的创伤后成长干预模式,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调查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现况,分析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与特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法、方便抽样,应用人口学问卷、特质应对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PTGI),于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肿瘤内科,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确诊癌症大于3个月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教育程度、年龄、婚姻状况、工作状况、宗教信仰间PTG总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病种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F=3.970,P<0.05)。PTGI总分与积极应对、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有显著正相关(P<0.05),与客观支持没有相关性(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归方程为:Y=4.674+3.500*疾病+1.036*主观支持+3.282*支持利用度(F=23.988, P<0.05),模型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癌症患者普遍存在创伤后成长,疾病是影响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的重要人口学因素;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有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和主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能促使癌症患者创伤后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妇科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痛苦表露指数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72例妇科癌症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结果 妇科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6.11±12.7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工作情况、疾病分期、自我表露及社会支持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 妇科癌症患者的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其文化程度、工作情况、疾病分期、自我表露、社会支持是主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在治疗和护理妇科癌症患者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患者经历的积极变化,根据其影响因素,促进患者自我表露,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帮助其产生更高水平的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5.
癌症病人创伤后成长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燕  金奕  赵岳 《护理研究》2012,26(3):202-204
介绍了创伤后成长的概念及影响因素,综述了创伤后成长在癌症病人中的研究现状,为护理心理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儿童和青少年癌症幸存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关系网络问卷和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对64例儿童和青少年癌症幸存者进行调查.结果:儿童和青少年癌症幸存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3.30±20.22)分;儿童和青少年癌症幸存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与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自我表露、家庭抗逆力和创伤后成长的现状,分析其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为提高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1-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厦门市3所综合性医院的293名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自我表露量表和家庭抗逆力量表等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自我表露得分、家庭抗逆力得分分别为(57.20±15.93)分、(35.61±6.66)分和(96.39±8.74)分;自我表露和家庭抗逆力与创伤后成长均呈正相关(r=0.213、0.300,均P<0.01);家庭抗逆力可直接正向影响创伤后成长,直接效应为0.29;家庭抗逆力可通过自我表露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创伤后成长,中介效应为0.037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值的11%。结论 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提高患者的家庭抗逆力水平和促进患者负性情绪的自我表露可促进患者的创伤后成长和更好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癌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1,2],人们谈癌色变.Zabora等[3]发现35%的癌症患者有高度的应激失调,并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增加.Baider等[4]报道,乳腺癌患者患有强迫性思维,具有类似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周朋芸 《天津护理》2021,29(2):156-160
目的: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社会支持在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与创伤后成长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癌症复发恐惧量表(Fear of Cancer Recurrence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FCRI-CV)、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颈癌放疗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应对方式及癌症复发恐惧的关系.方法 2020年1月-12月应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中文版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中文版癌症复发恐惧量表(FCRI-CV)对我科收治的200例宫颈癌放疗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宫颈癌放疗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应...  相似文献   

11.
<正>因疾病或伤口复杂感染等因素,截肢患者可能会面临多次手术,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对患者的身心、生活质量及社交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同时还可能存在创伤后成长(PTG)等积极的影响[1]。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PTG在改善患者心理结局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截肢作为一种创伤事件,是个体重新评价其世界观的催化剂,给个体带来痛苦的同时也会带来各种形式的积极作用,即个体实现PTG[2]。  相似文献   

12.
创伤亲历者的韧性及创伤后成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多数人在其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创伤性事件~([1]),创伤体验以不同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对创伤事件的反应和应对方式有显著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3.
对意外创伤、创伤后成长的概念及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意外创伤研究中引入创伤后成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对意外创伤、创伤后成长的概念及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意外创伤研究中引入创伤后成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肝移植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及应激障碍状况,深入分析影响患者创伤后成长的潜在要素。方法:采用常规资料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创伤后成长量表对268例肝移植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检测出创伤后应激障碍为阳性症状患者占16.8%。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症状检出率最高的是术后1~3年患者;创伤后成长量表分数(63.89±28.19)分;影响肝移植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并发症、学历水平、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闯入性创伤情境再感受,协同解释总变异的17.1%。结论:肝移植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中等偏上,肝移植术后1~3年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症状较高,应针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干预,促进患者保持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16.
疾病、灾祸等创伤性体验可给亲历者造成诸多心理问题,既往研究者多侧重关注创伤性事件所致伤者心理异常和精神障碍等消极结果.但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相关学者的研究视角有所拓展和转化[1],证实个体经历创伤性事件后,除消极心理体验,也会产生一系列积极心理改变——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即个体在与创伤性事件进行抗争过程中体验到的积极变化,经历PTG个体的适应水平至少在某方面会超过其创伤前状态[2],也有学者称此现象为逆境中成长、应激相关性成长等.  相似文献   

17.
林婧  王妤 《全科护理》2021,19(36):5080-5084
通过检索国内外医学数据库,获取与临床护理人员相关的创伤后成长文献,对临床护理人员主观经历的创伤事件、创伤后成长水平进行了总结;讨论创伤事件特征、社会人口学资料、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方面对临床护理人员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创伤后成长(PTG)水平,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妇科肿瘤病区收治的86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TSD临床诊断量表(CAPS)、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患者进行评分,分析其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回顾与总结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概念、测评、现状、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发现目前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关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研究提出展望,为医护人员开展相关心理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