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学生饮酒、危险饮酒行为的流行现状、群体特征,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防控大学生危险饮酒行为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以随机方式,对湖南某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引入量化式酒精依赖测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高校大学生现在饮酒率为30.30%,频繁饮酒率为16.20%,部分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酒精依赖与危险饮酒行为。9.50%的受访者可能有部分的酒依赖,但以心理依赖为主;6.50%的受访者,提示酒依赖发展到相当的程度,可能出现身体依赖与心理依赖;0.90%的受访者,表示酒依赖发展到了严重的程度,躯体依赖可能性很大,并可能出现了与饮酒有关的躯体障碍。另外研究表明,抽烟与开始饮酒的年龄是两个导致危险饮酒行为增加的因素。结论高校大学生普遍流行危险饮酒行为,急需采取有效措施遏制。  相似文献   

2.
了解大学生饮酒及负性生活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探索大学生生活负性事件与饮酒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合肥市8所高校大学生共3 000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Odinal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生活负性事件和饮酒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2 777名大学生,其中低风险饮酒2 529名(91.1%),高风险饮酒168名(6.0%),有害饮酒44名(1.6%),酒精依赖36名(1.3%).生活负性事件平均得分为(37.32±23.95)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因子得分越低越倾向于酒精依赖(OR=0.92,95%CI=0.87~0.97),受惩罚因子得分越高越倾向于酒精依赖(OR=1.06,95%CI=1.02~1.10)及其他生活负性事件得分越高越倾向于酒精依赖(OR=1.19,95%CI=1.11~ 1.27).结论 合肥市大学生存在不当饮酒行为,负性生活事件可能是大学生过量饮酒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降低不当饮酒率.  相似文献   

3.
广东工业大学814名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健康教育。方法随机抽取广东工业大学814名工科大学生进行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结果814名大学生总吸烟率为47.2%,饮酒率为92.9%。男生吸烟、饮酒、服食成瘾性药物及有性行为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吸烟与饮酒、自杀意念、性行为呈正相关。结论应加强高校健康教育,学生健康责任感及自我保健意识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饮酒与过量饮酒是青少年大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之一,酒精易使脑细胞破坏,导致智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且伴生许多致伤害行为,如暴力、车祸、危险性行为等,也与成年后形成的酒精依赖密切相关[1-3].目前,青少年饮酒及过量饮酒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美国每年约有1400名18 ~24岁的大学生因过量饮酒而死亡,有超过7万件性骚扰、强奸案与大学生饮酒有关[4].饮酒与过量饮酒现象在我国青少年人群中也迅速蔓延,2005年15 ~ 29岁人均酒消费量比1972年增加5倍[5].该文通过了解南京市大学生饮酒及过量饮酒行为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尤其是易于观察到的社会人口学因素,为在大学生中开展针对相应人群的饮酒行为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学生过量饮酒行为流行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饮酒、过量饮酒现状和群体特征,为制定防控酒精滥用行为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式,分东、中、西3片抽取我国27个省级单位下辖高校,共抽取大学生51 250人,分析5项过量饮酒相关危险行为。结果男、女受试者分别有87.4%和75.1%曾饮酒;目前饮酒率为66.1%和34.2%;频繁饮酒率为5.7%和4.3%;过量饮酒率为37.4%和11.6%;重度过量饮酒率为2.8%和0.9%;曾醉酒率为42.2%和19.5%;中重度醉酒率为10.8%和2.4%。男女5项饮酒危险行为流行率均表现为开始饮酒年龄13岁以下组14~15岁组16岁以上组。结论我国大学生群体内过量饮酒行为普遍流行,存在分地区、社会经济片、年级等方面的高危因素,亟待尽快采取有针对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工矿企业职工人群中酒精依赖的患病情况和有关危险因素.方法 在安徽省3所工矿企业,对1920名职工的饮酒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他们的家庭功能和生命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酒精依赖发生率为39.9%,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工矿企业职工酒精依赖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功能和生命质量有关;30~49岁较≥50岁年龄者更易发生酒精依赖,初中较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更易发生酒精依赖,家庭功能障碍者或生命质量差的职工更容易发生酒精依赖.结论 提高职工的家庭功能、生命质量,加强对某些危险行为的干预,可望降低酒精依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城乡居民饮酒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苏省城乡居民饮酒行为现况,为开发和制定饮酒相关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15~69岁城乡常住居民4318人,进行饮酒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江苏省城乡居民饮酒率、重度饮酒率分别为36.53%和17.04%;现在饮酒者平均每日饮酒量为5.41±5.60个标准饮酒单位;饮酒者过去12个月中存在单次大量饮酒的天数平均为100.81±135.25天;饮酒频率、饮酒量和危险饮酒行为的频度等方面,男性均高于女性。结论饮酒行为是江苏省城乡居民中普遍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亟需针对其分布特点开发和制定综合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青海地区藏、汉族男性饮酒行为模式。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整群抽样等方法抽取在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青海省藏医院及青海大学医学院共抽取研究对象732人,其中藏族430人,汉族302人。征得同意后对研究对象进行相关饮酒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藏、汉族的整体饮酒率分别为66.47%和69.54%;藏、汉族人群中安全饮酒者分别占39.07%和41.39%,危险饮酒者分别占27.67%和28.16%;藏、汉族均以低度白酒为主分别占67.94%和64.28%;藏、汉族饮酒者中饮酒方式以众饮佐菜为主分别占79.44%和58.09%。结论藏、汉族男性的饮酒率高,饮酒者年轻化,饮酒人群中仍存在不安全饮酒行为。健康工作者更加需要注意那些处于危险边缘的危险饮酒者和有害饮酒者,如果该危险饮酒者和有害饮酒者还没有发展到酒依赖的程度,能够早期及时的采取干预,能够有效的减少酒量和酒精所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吸烟饮酒行为与大学生人格及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了解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吸烟饮酒情况,探讨吸烟饮酒行为与大学生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吸烟饮酒情况问卷。对河南省3所高校随机抽取的1100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对有吸烟饮酒行为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学生总吸烟率24.5%,其中女生吸烟率2.1%;总饮酒率50.6%。其中女生饮酒率13.4%。与不吸烟和不饮酒学生相比,吸烟和饮酒学生的人格P维度分显著偏高,经常吸烟男生的P和E维度分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吸烟饮酒学生SCL-90的多个因子分显著高于不吸烟和不饮酒学生。结论大学生吸烟饮酒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与自身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在淄博市各大高校中,大学生饮酒行为是越来越普遍,针对这一状况,本文对淄博市一些高校的300名大学生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通过这些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饮酒行为的产生原因和一些其它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医学生饮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医学生饮酒行为的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卫生及教育部门制定预防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对2所医科大学学生饮酒行为的经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大学生总饮酒率为49.05%,男生为92.47%,女生为6.21%;随着年级的增加,饮酒率呈上升趋势;学生开始饮酒的年龄集中在13~18岁之间。大学生饮酒与个人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及母亲文化程度较高是学生饮酒行为的保护因素;而男性、18岁前曾被独自关在家中、目睹家庭暴力及父亲饮酒等则是学生饮酒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大学生尤其是男性大学生的饮酒问题不容忽视,亟待在大学生中全面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宣传饮酒危害和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吸烟、饮酒行为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健康危害行为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无记名方式,对安徽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小学五年级到高三年级样本人群共3 834名进行问卷调查,评定其吸烟与饮酒情况.结果 农村寄宿制学生13岁前吸烟的报告率为19.9%,近期吸烟报告率为6.0%;13岁前饮酒报告率为45.4%,近期饮酒报告率为1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租房和生活满意度分别是学生近期吸烟和饮酒行为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论 应加强对租房学生预防烟酒滥用的教育与管理,提高学生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了解不同专业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为制定相关行为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南京市5所高校不同专业大学生共3 183名,进行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健康危险行为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理工科专业大学生饮酒、过量饮酒、登录色情网站、阅读色情杂志、观看色情影碟行为的报告率较高(P值均<0.01),艺术专业大学生吸烟、网络成瘾行为的报告率较高(P值均<0.01),艺术专业、文科专业大学生共用牙刷、纹身隆鼻美容手术行为报告率较高(P值均<0.01);在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中,32.7%有多个性伴,69.3%的大学生性行为时不是每次使用安全套.结论 应重视大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现状,针对不同专业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薄弱环节开展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4.
陈杰  李俞润  黄鑫  刘燕  潘池梅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1):2173-2174
目的了解和比较医学生与非医学生饮酒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控制酗酒健康教育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对南充市三大高校采取匿名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该市在校大学生饮酒率68.7%;男生83.8%;女生54.0%,男生饮酒率显著高于女生(χ2=93.846,P0.05),其中医学生占64.1%(307/478),非医学生占73.2%(350/478),医学生饮酒率低于非医学生(χ2=8.998,P0.05)。82.3%的调查对象认为饮酒是社会交往的需要。结论大学生饮酒行为不容忽视,倡导大学生良好的社会交往方式,将是控制大学生饮酒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高中生饮酒依赖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上海市长宁区4所高中(其中1所为职业高中)作为研究现场。采用自主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高中生饮酒行为进行调查。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控制研究中的混杂因素(性别、学校类型等),匹配后比较肥胖超重组与体重正常组之间在饮酒行为上的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饮酒行为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结果】811名高中生参与本次调查,剔除轻度消瘦和中重度消瘦共60人,剩余正常以及肥胖/超重共751人。经倾向得分1∶1匹配后,得到肥胖/超重组与体重正常组各217人。2组的性别、学校类型、年级以及家庭经济水平等特征在匹配后达到均衡。高中生是否饮酒、酒精依赖情况、一次最多饮酒份数、是否在家庭聚会中饮酒、是否曾经给别人买过酒、家人是否主动建议饮酒、过去1年里是否尝试过戒酒以及喝酒后开始出现脸红的时间均与肥胖/超重有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酒精依赖程度(即酒精使用障碍评分≥8分)为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OR=3.600,95%CI:1.244~10.424),曾给他人买酒以及家人主动建议饮酒为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OR=0.525,95%CI:0.309~0.890和OR=0.377,95%CI:0.222~0.641)。【结论】酒精依赖程度高的高中生出现肥胖超重的风险更高,而可能存在饮酒行为但饮酒量与饮酒频率未达到酒精依赖程度的高中生肥胖超重风险较低,引导青少年人群健康饮酒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广东省≥18岁居民饮酒行为的流行状况,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托于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项目,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省14个监测点≥18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饮酒行为问卷调查。采用复杂抽样加权法估计不同特征人群的饮酒行为特征。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 600名≥18岁的常住居民,经复杂加权计算后,男性占51.42%,女性占48.58%;城市居民占68.99%,农村居民占31.01%。2018年广东省≥18岁居民过去12个月饮酒率为50.13%,男性(66.71%)高于女性(32.59%),城市(53.96%)高于农村(41.61%)。过去30 d饮酒率为31.50%,男性(45.29%)高于女性(16.90%)(均P<0.01)。62.77%的男性和88.02%的女性每周饮酒<1 d,随着年龄增加,每周≥5 d的饮酒频率逐渐上升。饮酒者日均酒精摄入量11.98 g,男性(15.74 g)远高于女性(3.13 g),农村(15.78 g)高于城市(10.57 g)(均 P<0.01)。广东省≥18岁居民危险饮酒率和有害饮酒率分别为1.25%和2.31%,农村危险饮酒率(1.84%)高于城市(0.99%)(P<0.01)。结论 广东省≥18岁居民饮酒行为现况不容乐观,加强以农村地区、文化程度偏低、中老年男性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市劳动力人群的饮酒行为现状及与其他慢性病危险因素聚集情况。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7年北京市成人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市范围抽取调查对象。问卷调查人口学基本信息和饮酒相关信息,以标准方法测量腰围,实验室检查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行空腹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的测定。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过去12个月和过去30 d北京市劳动力人群饮酒率为43.43%和31.15%,其中男性为62.09%、47.58%,女性为23.74%、13.82%。不良饮酒行为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5),随文化程度升高而降低(P<0.05)。高中或中专或技校、大专毕业为过去12个月饮酒的危险因素(OR=1.183、1.138),高年龄组、已婚/同居、丧偶/离婚/分居为过去30d饮酒危险因素(OR=1.157、1.182、1.454),就业、本科及以上学历(OR=1.381、1.311、1.301、1.215)为两者共同危险因素。有饮酒行为人群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中心性肥胖、吸烟及身体活动不足等危险因素或行为的比列更高(P<0.05)。结论饮酒行为在北京市劳动力人口中普遍存在,尤其是男性人群,饮酒率居高不下。需要根据不同年龄、地区、就业与婚姻状况及文化程度给予适合的干预措施,倡导正确的"零"饮酒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北省农村居民酒后驾驶行为的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全面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治理和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北省2市4县1088名有饮酒行为的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0.8%男性和24.1%女性饮酒者每周饮酒3次以上;男、女性有害饮酒率分别为92.2%和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农村居民酒驾率为69.6%;酒后机动车驾驶率为33.7%,其中汽车为28.6%,摩托车为71.4%。酒后驾驶行为在不同居住地、性别、文化程度及年龄组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河北省农村居民饮酒频率高,有害饮酒行为及酒后驾驶行为流行严重,建议加强宣传教育,加大酒驾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男生饮酒与生活事件相关性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青少年饮酒行为与生活事件可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酒精依赖疾患问卷和青少年生活事件自评量表测评初中男生270人.结果"社交性饮酒者"占测评人数的22.59%;随年级变化,酒精依赖疾患分值差异有显著性;在青少年生活事件自评量表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受惩罚因子分值与酒精依赖疾患值的变化有关,呈显著性差异;"社交性饮酒者"吸烟比率明显增高.结论饮酒、吸烟已成为青少年缓解心理紧张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与研究生吸烟、饮酒和体育锻炼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按性别、年级段分层,抽取北京市8所不同类型高校在校大学生及研究生4 236名进行问卷调查,对不同性别、年级段及高校类型学生的吸烟、饮酒行为和体育锻炼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被调查大学生与研究生现在吸烟率为5.1%,现在吸烟者开始吸烟年龄为(18.30±2.96)岁,平均每日吸烟量为(7.13±5.66)支.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年级段、研究生、普通综合性高校及现在饮酒为现在吸烟的危险因素.被调查者现在饮酒率为26.2%.经常锻炼(每周≥3次,每次>30 min)者占23.0%,男生经常锻炼的比例(29.0%)高于女生(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被调查大学生与研究生现在吸烟率低于中国人群平均水平,现在饮酒现象普遍,体育锻炼情况不佳.高校应对大学生与研究生加强控烟、限酒、加强体力活动的健康教育,促进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