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比较椎板拉钩法的小切口手术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小切口手术(小切口组)治疗48例,后路椎间盘镜术(后路镜组)治疗46例,对两组疗效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小切口组手术出血量略多于后路椎间镜组,手术时间少于后路椎间盘镜组,术后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按照Macnab评定标准,小切口组优27例,良18例。后路镜组优24例,良20例。两组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切口手术与后路椎间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突出症的疗效相当,且操作方便,二者可根据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于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0例为青壮年患者,通过后路椎间盘镜将病变节段的椎间盘髓核摘除,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4~24个月,根据JOA腰痛评分标准及VAS(疼痛视觉模拟量表),70例患者优68例,良1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8.57%,VAS改善率为91.8%,所有患者均在术后恢复正常生活。结论:对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正常活动,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后路椎间盘镜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9例)两组。对照组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观察组予以身痛逐瘀汤联合后路椎间盘镜术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身痛逐瘀汤联合后路椎间盘镜治疗,治疗效果较好,能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刘名荃  张颖  张芮  陆岩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3):117-117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25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行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切除神经根减压手术,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进行,手术时间为50-165min,出血量50-300ml,25例均获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0个月。按照Nakai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本组优15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88%。护理配合熟练有效,手术医生及患者满意。结论:后路椎间盘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时间短,疗效确切,完善的术前准备和娴熟、默契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国内应用后路椎间盘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2011)、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及维普期刊网关于后路椎间盘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或者非随机对照研究.其中,试验组行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对照组行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疗效及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方法:根据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109例经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控制在1-1.5小时,护理工作满意率100%。结论:手术护理人员要加强椎间盘镜手术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做到术前准备充分,术中默契配合,严格无菌操作,术后设备精心保养,才能使手术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使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后路椎间盘镜(MED)微创手术摘除椎间盘的临床应用,探讨其技术要点和优点.方法:应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42例,全部病例经过CT或MRI确诊,临床症状体征典型,其中合并黄韧带肥厚98例,游离型248例,侧隐窝型189例,伴突出钙化48例,骺环骨折26例,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术后按Macnnab标准行功能评级:优781例,良27例,可20例,优良率96%.结论:M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腰椎稳定性影响小、下床活动早、术后恢复快且疗效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运用美国枢法模公司生产的腰椎间盘镜(MED)Ⅱ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5 m in;平均椎间盘出血量45 m l;平均住院日6天;手术随访平均13个月(3~26个月);术后恢复情况:优48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3.33%,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椎间盘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病人术后痛苦少,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后路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择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佛山市顺德和平外科医院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开放椎板开窗术与后路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4.7%比对照组的68.8%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少,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后路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较为理想,具有手术时间少、术后引流量少、利于患者预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侯华宾  李长江  黄宝华 《河北中医》2012,34(7):1107-1108
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随着后路椎间盘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治疗适应证逐渐扩展.2007-09-2011-08,我们采用后路椎间盘镜下单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双间隙同侧突出13例,单间隙双侧突出10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并分析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治疗的113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其中75例行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治疗(A组),38例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内固定结合单纯植骨治疗(B组)。结果:A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个月相比,椎间隙高度以及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后1月相比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而言,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胶原酶溶核术,后路开窗术,半椎板或全椎板减压术。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四组病人采用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均获随访2月-6年;结果:133例中总体优良率87.22%。结论:四种方法有相应的适应症。临床治疗中应慎重选择病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椎间盘(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7年6月期间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MED手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摘除髓核的重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症状缓解程度。结果:经5月~2年随访,平均手术时间1.5h;平均出血量60ml;疗效评价优良率达93.85%。结论: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伤口小,恢复快,手术操作安全,组织损伤轻,同时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皮电动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8例经皮电动椎间盘切吸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分析.结果:经随访12~24个月,按照Nakai标准:优28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2.9%.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经皮穿刺切吸术(APLD)治疗退变型、膨出型、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手术简捷、疗效确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方法,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已得到公认,椎间盘镜手术因微创和镜下操作的限制,其适应证要比传统手术严格,狭窄的工作通道限制了手术的操作,如操作者欠熟练,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或疗效欠佳。严格的病例选择和全面的术前分析,辅以熟练的手术操作,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我院2004年2月~2005年7月应用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5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椎间盘丸口服联合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行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椎间盘丸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VAS评分和JOA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VAS评分和JOA评分方面,两组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丸联合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优于单纯后路椎间融合术。  相似文献   

17.
张大通  孙壮 《新中医》2011,(2):56-57
目的:观察椎间盘镜微创手术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椎间盘镜微创手术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仅用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症状缓解情况及腰椎活动度、直腿抬高试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0.o%,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JOA下腰痛疗效标准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及远期2组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镜微创手术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优于单纯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经内窥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2005年,我院应用后路腰椎间盘镜手术系统进行腰椎间盘摘除术和根管扩大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以往手术治疗往往采用后路开放髓核摘除神经根管扩大术 ,该方法虽然疗效可靠 ,但创伤大 ,术后卧床时间久 ,患者较难接受。本院于 2 0 0 0年 7月引进美国枢法模公司生产的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 (Micriendiscip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膨胀式融合器植入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对25例腰椎不稳症行后路椎间盘镜下膨胀式融合器植入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前 JOA 评分平均4.5分,随访结束时平均18.5分.术后改善率优2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6.0%.随访时间平均20.5个月,植骨融合率采用 Suk 标准判断:6个月融合率为90.5%,1年融合率为94.0%.结论侧卧位后路椎间盘镜下膨胀式融合器植入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症创伤小、恢复快,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