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报道X线静脉及逆行肾盂造影、肾动脉造影、B超显像、CT扫描对41例肾脏肿瘤的诊断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静脉和逆行肾盂造影诊断正确率为88.2%(30/34),X线肾动脉造影诊断正确率为100.0%(4/4),B超诊断正确率为89.5%(34/38),CT扫描诊断正确率为96.6%(28/29).作者分别对X线、B超、CT对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进行讨论,目的在于提高肾脏肿瘤术前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双期动态CT扫描和腹部B超以及两者相结合对胃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经胃镜活检证实为胃癌的患者行双期动态CT扫描,其中20例同时行经腹B超检查。将CT和B超术前分期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CT的T分期和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53.2%和58.0%,TNM分期准确率为56.7%。在20例同期有CT和B超检查的病例中,B超T分期准确率为50.0%,CT结合B超的T分期准确率为70.0%,与单独CT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超排除了7例CT误诊肝、胰受侵的病例。CT结合B超的TNM分期准确率为90.0%,与单独B超准确率50.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动态CT增强扫描与B超结合,对胃癌TNM分期的准确率较高,有助于判断肿瘤是否侵及邻近器官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肺癌患者全肺或肺叶切除术后胸部改变的X线及CT诊断价值,将经手术切除全肺或肺叶后的7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正位胸片与同期CT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膈肌升高70例(100.0%),纵隔器官移位66例(94.3%),纵隔脂肪组织移位9例(12.9%),胸腔积液和随后形成的胸膜肥厚34例(48.6%)。X线正位片对术后两侧纵隔可作整体描述,CT可清楚显示主动脉弓回转36例(51.4%),对侧肺组织疝入18例(33.3%),右肺术后奇静脉食管窝变小或消失26例(83.9%),左肺术后扩大17例(43.6%)。CT诊断肺内肿瘤复发及转移各9例(12.9%),X线诊断肺内肿瘤复发及转移为5例(7.1%)及6例(8.6%);CT显示纵隔淋巴结肿大15例(21.4%)、X线为7例(10.0%)。结果表明,常规X线片及CT对全肺或肺叶切除术后的评估各具优点,CT能直观地显示术后纵隔结构的再分布及术后空腔的细微变化,并可作密度值测量,能更多更早地发现术后胸内肿瘤复发转移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因而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是一种无功能的、少见的良性肿瘤。自1987年7月~1997年7月共收治肾上腺疾病232例,发现肾上腺髓性脂肪瘤6例,占2.6%,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女性4例,男性2例。年龄41~62岁,平均51岁。左侧2例,右侧4例。有轻微腰痛4例,无自觉症状2例。6例均为体检或其它疾病行B超或CT检查时偶然发现。6例术前均行CT检查,CT值为-21~-59Hu,平均-41Hu;增强扫描后,CT值为-9~14.4Hu,平均为0.8Hu。术前均诊断为肾上腺髓性脂肪瘤。肿瘤最大为8.5cm×…  相似文献   

5.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院从1981年初至1998年4月间,共收治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10例,占膀胱肿瘤总数的1.3%(10/771)。临床资料 本组10例均为男性,年龄28~68岁,平均52岁。病程2~90个月,平均25个月。尿脱落细胞检查均未见癌细胞。9例经腹B超及膀胱镜检查诊断为膀胱肿瘤;1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B超、CT检查均未发现膀胱肿瘤,术中见膀胱颈部尿道内口稍前侧有一0.1cm×0.1cm×0.5cm小乳头状肿瘤。结果 本组10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均未做膀胱内灌注治疗。所…  相似文献   

6.
国内腹膜间皮瘤236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总结了1951-1994年国内发表的236例腹膜间皮瘤,其中局限型56例,弥漫型146例,其他34例,临床表现为腹块(74.38%)、腹痛(50.63%)、体重下降(41.88%)、腹胀(35%),体征主要是腹块(83.65%)、消瘦(46.54%)及腹水(28.93%),症状和体征均无特异性,误诊的病种达30种、最常误诊的疾病是后腹膜肿瘤、胰腺肿瘤、结核性腹膜炎。提高该病的确诊率,减少误诊的措施有:①症状及体征提供诊断线索;②胃肠X线检查、B超及CT检查确定病变部位排除消化道及女性生殖器肿瘤;③剖腹探查及尸检是有效的诊断手段;④组化及免疫组化检查;⑤电镜检查对腹膜间皮瘤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附90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作者22年来共收治原发性纵隔肿瘤90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其中男49例,女41例。胸腺肿瘤38例,占42.3%;畸胎源肿瘤19例,占21.2%;神经纤维瘤9例,占10.0%;其它肿瘤24例,占26.5%。肿瘤完全切除70例,占77.8%;基本切除6例,占6.7%;剖胸探查12例,占13.3%;术后死亡2例,占2.2%。术后随访3个月至13年,肿瘤完全切除70例中,无一例复发。本病诊断主要靠X线检查,但不要忽略有鉴别意义的病史和体征,要认真阅读、分析胸部X线照片,从中可能发现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很有价值的资料。有些特殊、疑难病例则是由于它们的异乎寻常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使诊断困难。CT对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案。方法;本组70例均作X线检查,34例行CT扫描,66例接受手术治疗,恶性肿瘤行综合治疗。结果:良性肿瘤60例术后无复发,恶性肿瘤5例平均生存32个月,1例生存在18年。结论;本病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CT扫描更有价值。手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良性肿瘤治疗效果好,恶性肿瘤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总结胸内甲状腺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收集我院1986年至1996年收治的10例本病患者有关资料加以整理分析。结果:本组依据症状、体征、X线或CT检查,术前9例得到确诊,1例误诊。全组均经手术治愈,术后病理诊断:甲状腺腺瘤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正常甲状腺组织各2例、桥本氏甲状腺炎1例。随访2~10年,全组无复发。结论:本病诊断主要靠病史、体检、X线及CT检查。位于前上纵隔的胸内甲状腺肿,其胸内病灶与颈部甲状腺相连,X线透视可见肿物随吞咽移动,是本病与其它前上纵隔肿瘤鉴别的依据。治疗首选手术。颈前低位领状切口适合大多数病灶位于前上纵隔的病例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济南市第一医院1994年6月~1998年6月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纵隔肿瘤临床资料,对纵隔肿瘤的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加以讨论。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男15例,女5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52岁。恶性淋巴瘤4例、畸胎瘤2例、动脉瘤2例、支气管囊肿2例、胸内甲状腺2例、异位巨大胸腺囊肿和胸腺瘤2例、神经性肿瘤2例、转移性肿瘤4例。以上病人均行胸部X线正侧位拍片检查,使用100kV高压摄影。CT扫描检查拍有肺窗及纵隔窗片,常规扫描为层厚8mm、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全肠造影CT检查对肠道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 口服稀碘糖溶液小肠造影即时肛门充氧气大肠造影进行CT检查,即全肠造影CT检查。材料选择全肠造影CT检查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内镜等检查齐全,且有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0例肠肿瘤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输出最小病灶小肠为0.7cm,大肠为0.4cm,结、直肠癌术前与术后的临床病理分期符合率达70%,良恶性诊断复合率为87.5%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复合率为8  相似文献   

12.
翁浩  陆仰东  周冰 《中国肿瘤临床》2001,28(10):736-736
患者,男性,74岁。因左季肋部痛15天入院。半月前突发左季肋部绞痛半小时,后为胀痛,无发热、乏力、消瘦、出汗等症状。查体:脾大,AB线5.0cm,AC线0.8cm,质硬、表面欠光滑,活动度差,轻触痛,无腹水及腹壁静脉怒张。血常规:Hb114g/L;RBC4.29×1012/L;WBC5.7×109/L;血小板270×109/L;肝功能及总蛋白均正常。B超见脾脏厚8.0cm,可探及6.5cm×9.0cm低回声区,脾实质回声强弱不均。脾静脉不扩张,提示:脾肿瘤;CT示:脾脏增大,可见10cm×9cm…  相似文献   

13.
我科自1995年10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鼻咽癌肺转移病人共28例,均以全肺超分割放疗一定剂量后缩野放疗推量,近期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28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23例,女性5例,年龄20至59岁,平均年龄39.5岁。原发灶均经病理学证实为鼻咽癌,并予根治性放疗,全部获临床治愈。从原发灶确诊至肺转移时间为1至26个月。肺病灶均经胸部X线片和胸部CT诊断肺转移,且经腹部B超、骨扫描等检查,尚无其它内脏转移。其中单发灶7例,多发灶21例,转移瘤最小为0.5cm×0.5cm,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无症状与有症状肾癌在临床表现中的差异。方法对肾细胞癌患者根据无症状与有症状两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10例肾癌的两组发病年龄相似,平均52岁。有症状组血尿、腰痛、肿块分别为46.4%、27.3%、17.3%。三联症为4.5%。二联症为20.0%。无症状组肿瘤大小及分期明显低于有症状组。无症状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0%、69.2%、60.0%;有症状组分别为80.4%、62.5%、33.3%。两组有明显差别。结论肾癌典型的临床表现逐渐减少,无症状肾癌发生率上升。目前,无症状肾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尤其B超、CT等有助于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陈宇峰  洪建明 《实用肿瘤杂志》1998,13(4):245-245,249
我院于1991年1月至1996年3月收治脾脏肿瘤5例,均经手术治疗和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病例临床资料见附表。附表5例脾脏肿瘤临床资料例数性别年龄主诉体检B超、CT、X线检查血象术式病理1女34左上腹肿物进行性增大伴胀痛、消瘦3个月左上腹肿块约24c...  相似文献   

16.
B超导向下22例纵隔及肺内肿块穿刺活检分析新疆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乌鲁木齐市830011)单利,姜家豫,杨顺娥我科自1991年4月至1994年8月行B超导向纵隔及肺内肿块穿刺活检术22例。现就有关问题作一探讨。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7例...  相似文献   

17.
肾上腺皮质腺癌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月有  郑克立  戴宇平 《癌症》1999,18(4):449-45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本组27例,术前作B超(27例),CT(25例*),IVP(7例)检查。均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结果:B超及CT肿瘤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19%(23/27),84.00%(21/25)。绝大多数瘤体直径〉6cm。术后平均生存期16.4个月。结论:就诊时否有远处转移是影响,术后生存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一例宋明患者男性,35岁,因单位体检B超发现“肝囊肿”,无症状。2个月后再B超复查和CT检查提示:右肾上腺占位。患者平素健康,无上腹及腰部酸胀痛,无高血压病史及泌尿系症状。检查:T36.6C,P70次/分,BP18.8/10.7KP...  相似文献   

19.
报告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性脂肪瘤。该病为一种少见、无功能的良性肿瘤,无特有的临床表现,诊断依靠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为首选,CT及MR中有特征性表现。对于肿瘤直径>3.5cm或有临床症状者应行单纯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全肠造影CT检查对肠道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口服稀碘糖溶液小肠造影即时肛门充氧气大肠造影进行CT检查,即全肠造影CT检查。材料选择全肠造影CT检查、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内镜等检查资料齐全,且有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0例肠肿瘤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检出最小病灶小肠为0.7cm,大肠为0.4cm。结、直肠癌术前与术后的临床病理分期符合率达70%,良恶性诊断复合率为87.5%;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复合率为85.7%,肝转移诊断复合率为100%。结论①检查方法简便安全,对比度好,较小的肿瘤就能被发现。②病变检出率及临床分期准确率高。③对肠道弥漫占位性疾病通过一次检查即能完成病变分布的诊断。④能清楚地显示因结构复杂,其它肠道检查方法易于漏诊部位(如回盲部)的肠道肿瘤。⑤对大肠肿瘤定位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