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考察白细胞过滤器在有效滤除白细胞的同时血液质量是否有影响。方法 :取 2 6份全血或红细胞悬液分别测定过滤前后红细胞数、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血红蛋白浓度 (Hb)、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 (RDW )、红细胞膜渗透脆性、血浆游离血红蛋白 (FHb)浓度、2 ,3—二磷酸甘油酸 (2 ,3—DPG)浓度和过滤后白细胞数。结果 :过滤后白细胞残留量为 (2 .3± 1.5 )× 10 6 U- 1;白细胞去除率为 99.98%± 0 .14 % ;红细胞回收率为 92 .15 %± 1.2 7% ;HCT、MCV、MCH、MCHC、RDW、血浆血红蛋白、红细胞膜渗透脆性过滤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过滤前后红细胞 2 ,3—DPG含量有差异 (P <0 .0 5 ) ,过滤后略大于过滤前。结论 :白细胞过滤器在有效去除白细胞的同时 ,并未引起血液质量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红细胞悬液滤除白细胞前后的参数。方法 用南京双威实业公司提供的滤除白细胞输血器滤过红细胞悬液 2 0份。结果 白细胞去除率为 (99.5± 0 .4 3) % ,红细胞回收率为 (93.1± 1 .84 ) % ,红细胞脆性过滤前后测定无明显改变。病人输注滤白细胞后无 1例发生输血反应。结论 国产白细胞滤器的使用可以减少许多输血并发症 ,且它的白细胞去除率高 ,红细胞回收率高 ,操作简便 ,适宜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输注不同类型红细胞发生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的差异。方法2011年至2012年在本院输血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64例,输注滤除白细胞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756人次,同期住院非地贫病人1287例,输注悬浮红细胞1506人次,比较两组FNHTR发生率。结果洗涤红细胞或滤除白细胞红细胞输注FNHTR发生率为1.32‰,红细胞悬液输注FNHTR发生率为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7,P〈0.05)。结论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应输注滤除白细胞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降低FNHTR发生率,为长期配血及以后骨髓移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输注不同成分血细胞发生输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6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全血组,n=53例)、B组(红细胞悬液组,n=54例)、C组(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组,n=55例),所有患者均予以血液透析治疗,透析后分别输注全血、红细胞悬液、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比较输血后3组患者的输血反应情况。结果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82%;明显低于全血组(13.21%)及红细胞悬液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组、红细胞悬液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输注全血及输注红细胞悬液,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能有效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滤除技术在肿瘤患者输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细胞滤除技术在肿瘤患者输血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将全血或红细胞用白细胞过滤器滤除白细胞,取过滤前后血液标本进行血液质量检测,观察患者非溶血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2年复发转移发生率.结果检测过滤后的白细胞滤过率99.7%(P<0.05)、血小板滤过率96.5%(P<0.01),其余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膜渗透脆性试验等均无明显变化(P>0.05).非溶血发热性输血反应、术后感染、2年复发转移发生率两组比较,去白细胞组明显优于未经去白细胞输血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未输血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白细胞过滤器能高效地滤除白细胞和血小板,能显著降低非溶血发热性输血反应、术后感染、肿瘤复发转移的发生率,有效防止输血性免疫抑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液病患者在输注红细胞悬液时使用白细胞过滤器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NHFTR)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20例次住院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白细胞过滤器输血,而对照组采用一次性输血器.在输血前、后做常规检查并记录体温、心率、血压、呼吸、血清总胆红素及不良输血反应的发生.结果 输血前两组患者均无发热现象,但输血后对照组患者中有35例出现NHFTR,观察组中有5例出现NHFTR,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血前后对照组的体温平均变化差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输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HFTR的发生率随输血次数的增加而升高,对照组的发生率升高更加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白细胞过滤器可有效地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7.
后平钦  吴红  马宏伟  苗燕平  李国良 《江西医药》2008,43(11):1235-1236
目的探讨混合手工血小板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为今后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混合手工血小板进行白细胞过滤,观察过滤前后的血小板数、白细胞数、红细胞数的变化。对患者进行输注前后血小板计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浓缩血小板的质控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多人份混合浓缩血小板过滤后白细胞去除率为69.8%,血小板回收率为87.5%;滤白后的混合手工血小板的临床使用有效率为90%,未发现输血不良反应。结论滤白后的混合手工血小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未见输血不良反应,值得向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后输液反应的特征。方法回顾分析570例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后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类统计透析后输入全血、红细胞悬液以及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输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组的输血反应率为0.61%,显著低于全血组的6.48%和红细胞悬液组的3.1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功能不全患者在血液透析后输入全血或者红细胞悬液可能发生输血反应,输入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较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白细胞滤除技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佳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444-2445
目的:探讨白细胞滤除技术在肿瘤患者输血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将全血或红细胞用白细胞过滤器滤除白细胞.取过滤前后血液标本进行血液质量检测,观察患者非溶血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2年复发转移发生率。结果:检测过滤后的白细胞滤过率99.7%(P〈0.05)、血小板滤过率96.5%(P〈0.01),其余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膜渗透脆性试验等均无明显变化(P〉0.05)。非溶血发热性输血反应、术后感染、2年复发转移发生率两组比较,去白细胞组明显优于未经去白细胞输血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未输血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白细胞过滤器能高效地滤除白细胞和血小板,能显著降低非溶血发热性输血反应、术后感染、肿瘤复发转移的发生率,能有效防止输血性免疫抑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去除白细胞的悬浮红细胞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使用滤器制备去白细胞全血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技术,检测过滤前后血液质量变化,临床观察降低非溶血液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用白细胞过滤器和无菌接口的方法制备出50袋(规格为200ml)去白全血和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剂,并对此进行质量检测,临床调查输血人次3 6328,临床选择23例(占总输血人次的0.0633%).既往有多次输血史,并且发生过2次以上输血反应的患者,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制剂时,所发生的输血反应情况.结果 我站制备的去白细胞血液制剂,白细胞去除率平均为(99.84±0.05)%,过滤后白细胞残余量为(2.234±0.314)×106个/200ml.23例患者输注不去白血液制剂时出现输血反应率为5.43%;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制剂时,输血反应率为0.047%.结论 白细胞滤器制备去白细胞血液制剂能有效地预防和降低白细胞抗体所致的同种免疫性非溶性输血反应,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疫苗激活红细胞增强白细胞释放IL-8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疫苗对红细胞调控白细胞免疫反应的激活作用。方法:将卡介苗(1mg/mL)和/或癌细胞瘤苗(5×106个细胞/mL)或酵母菌苗(5×108个细胞/mL)或生理盐水(对照组)0.2mL,加到枸橼酸抗凝的全血细胞悬液(或白细胞悬液)0.2mL和血浆0.3mL中,37℃水浴1h,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反应液中IL-8含量。结果:各种疫苗加至全血细胞和血浆组中IL-8激活指数为(2.56±1.32),明显高于各种疫苗加至白细胞和血浆组的IL-8激活指数(0.70±0.75),P<0.05。结论:在血浆的参与下,各种疫苗可激活红细胞增强白细胞产生IL-8。本研究为疫苗的制备和疫苗免疫活性的测定提供了有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肝豆状核变性(HLD)及不同临床分型患者血常规各项指标水平,探讨其相关病理机制。方法 对493例HLD患者和153例正常对照组用sysmex XT-2000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检测19项血常规项目。 结果 HLD组WBC、NEUT%、RBC、HGB、HCT、MCV、MCH、MCHC、PLT、PC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而LYMPH%、MONO%、EO%、RDW-CV%与正常组相比均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PV、PDW、PLCR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HLD患者肝型、脑型、脑内脏型3种临床分型血常规分析:3种临床分型以WBC、RBC、HGB、PLT水平降低比较明显,其中脑内脏型患者WBC、PLT低于标准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结论 HLD患者血细胞各项指标均有异常,对临床的诊断、治疗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血站脂肪血报废的原因,分析改善脂肪血报废的对策.方法 以广州血液中心的脂肪血报废情况为实证,通过描述性研究,分析2014、2015、2016年2月至7月该中心各种血液制品因脂肪血报废的数据.结果 2014、2015、2016三年全血制品的脂肪血率分别为4.38%、5.25%和5.46%,普通冰冻血浆脂肪血报废占全部报废的98.52%.结论 脂肪血报废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普通冰冻血浆,为提高对脂肪全血的利用,建议对脂肪全血的利用采取离心分离后进一步加工制备洗涤红细胞悬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In-vitro red blood cell (RBC) partitioning of doxycycline was studied to determine whether doxycycline penetrates RBC and its concentration was assayed keeping in view its high lipophilicity.

Materials and Methods:

Standardization of doxycycline was performed in whole blood and plasma of cattle by microbiological assay using Bacillus subtillis ATCC 6633 as indicator organizm. Actual concentration of the drug was obtained by comparing zone inhibition with standard graph and the extent of partitioning was mathematically calculated.

Results:

The R2 value of standard graph for doxycycline was 0.9934 and 0.9727 for plasma and whole blood, respectively. Overall, RBC partitioning of doxycycline was found to be 18.40 ± 1.70%.

Conclusions:

Overall RBC partitioning of doxycycline indicated low penetration into RBC. Plasma is the fluid suggested for pharmacokinetic evaluation of doxycycline.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Sodium valproate at a concentration of 300 µmol/l in whole blood, partitioned between the red blood cell and plasma to produce a red blood cell/plasma partition ratio of 0.20. Red blood cell uptake was proportional to percent free drug in plasma and uptake was maximal when plasma was replaced by buffer, producing a red blood cell/buffer ratio of 0.87. Reduction of plasma protein binding by plasma dilution, by increasing the total sodium valproate plasma concentration, or by renal or hepatic disease in 24 patients, caused a predictable rise in red blood cell uptake of drug. The red blood cell represented a relatively small compartment for free sodium valproate in blood, however uptake of the drug into this compartment increased considerably in states of reduced plasma protein binding. Because the concentration of drug in the red blood cell reflects free drug concentration in plasma, the red blood cell may serve as an indicator of free drug changes in blood.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分析尿液潜血检验中尿液分析仪、显微镜红细胞计数的应用效果。方法90份进行尿液检验分析患者的尿液标本,分别进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与尿液分析仪检验,观察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以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尿液分析仪检验的敏感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结果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阳性20例,阴性70例,阳性率为28.57%(20/70)。尿液分析仪检验阳性23例,阴性67例,阳性率为25.56%(23/90)。以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结果为金标准,尿液分析仪检验的敏感度为85.00%(17/20),特异度为91.43%(64/70),误诊率为8.57%(6/70),漏诊率为15.00%(3/20)。结论尿液分析仪检验及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各有优点与不足,临床检验期间应以患者实际状况为依据,选择相应的检验方法,若条件允许,可联合两种检验方法,从而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费森尤斯血细胞分离机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的应用效率。方法对16例28次采用费森尤斯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分析采集成功率、血液学参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每例采集1~3次,共28次。平均采集时间255min,采集过程顺利,单个核细胞数(MNC)平均为2.36×108/ml,单个核细胞平均为93%,采集前后患者的RBC、HGB、HCT无明显变化(P>0.05),PLT有明显的降低。28次采集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3次,男1次,女2次,均为枸橼酸盐毒性反应。结论采用费森尤斯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方法可靠,为确保采集成功,必须做好采集前准备、控制处理血液总量(终点量值)、全血流速及抗凝剂比例,并注意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紫杉醇(TXL)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恶性实体瘤患者动员外周血干细胞(PBSC)的效率和安全性。方法:10例恶性实体瘤患者入组,第1d给予化疗动员TXL175mg7m2~190mg7m2,在白细胞1.0×1097L左右时联合rhG-CSF5mg7Kg动员,分早晚2次皮下注射至采集结束,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MNC),每日采集1次,共2次,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占白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在给予化疗TXL中位8d后白细胞降至1.0×1097L左右,皮下注射G-CSF中位4d,即化疗动员TXL中位12d后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共采集20次。TXL动员获MNC6.12×1087Kg,CD34+细胞中位数7.05×1067Kg(1.89~11.84×1067Kg)。单次采集获得CD34+细胞大于2.0×1067Kg占总采集次70%;占总例数90%。所有患者均能耐受动员、采集全过程,相关不良反应较轻,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TXL联合G-CSF是恶性实体瘤患者动员采集自体干细胞的有效安全方案。  相似文献   

20.
The normal range of human erythrocyte acetylcholinesterase (RBC-AChE) activity is important when monitoring exposure to pesticides and chemical warfare agents. A modification of Michel’s method measured RBC-AChE activities from 991 individuals (818 males and 173 females) presumably unexposed to nerve agents. Median age was 42 (range, 18–76) years. RBC-AChE (mean ± SD) was 0.74?±?0.06 delta pH units/hour.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showed an association with age (slope +0.0008 delta pH units/hour for each year; P?<?0.001) unlikely to be clinically significant. The findings represent the largest study of human RBC-AChE to date providing measures of central tendency and vari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