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造血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肿瘤基因在血液学上的作用近年来,国外研究表明,在临床血液学上,造血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肿瘤基因,不仅对造血器官的胚胎发育,造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起着调控作用,而且在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三者之间互相制约、互相...  相似文献   

2.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和颅外颈动脉CTA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颈动脉超声和颅外颈动脉CTA检查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及发现颈动脉斑块中的作用。方法 对2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DUS、CTA及DSA检查,以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研究协作组狭窄测量标准计算狭窄率。结果 超声对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CTA和DSA,但对颈动脉狭窄尤其是轻度狭窄敏感性较CTA低。结论 DUS和CTA结合使用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及发现颈动脉斑块中具有互补作用,可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GF-1和NF-κB在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及分布特点.方法:先建立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狭窄模型,之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30例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IGF-1和NF-κB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IGF-1和NF-κB呈强阳性表达,且主要分布胞外基质中,偶见于泡沫细胞,胞核中NF-κB略有表达.而对照组家兔动脉壁中IGF-1和NF-κB仅在内中膜有微量表达.结论: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NF-κB及其靶基因IGF-1的表达变化,可以看出其激活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其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C677T、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844ins68、T27796C和甲硫氨酸合成酶(MS)基因A2756G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脑梗死组135例,对照组6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基因表型.结果 ①脑梗死组MTHFR C677T突变(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脑梗死伴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组MTHFR C677T突变(TT)基因型及T等住基因频率高于脑梗死伴轻度颈动脉狭窄组和脑梗死无颈动脉狭窄组(均P<0.05).②脑梗死组CBS T27796C突变(CC)基因型及C等住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脑梗死伴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组T27796C突变(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脑梗死伴轻度颈动脉狭窄组和脑梗死无颈动脉狭窄组(均P <0.05).CBS844ins68位点多态性,未发现突变.③脑梗死组MS A2756G突变(A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 >0.05).脑梗死伴中重度狭窄组MS A2756G突变(A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与脑梗死伴轻度颈动脉狭窄组和脑梗死无颈动脉狭窄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 >0.05).结论 MTHFR基因C677T位点、CBS基因T27796C位点突变与脑梗死颈动脉狭窄及其程度相关,MS基因A2756G位点突变与脑梗死颈动脉狭窄及其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5.
张媛  刘新峰  徐格林 《医学争鸣》2008,29(5):444-446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眼部症状及对颈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 方法:分析经影像学检查证实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55(男114,女41)例,年龄36~81岁]的临床资料及眼部症状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结果:眼部症状对颈动脉狭窄的阳性预测率为0.79,阴性预测率为0.75. 颈动脉狭窄程度和狭窄部位在有眼部症状及无眼部症状组间有统计学差异(Z=-2.21,P=0.03;Z=-2.31,P=0.02). 结论:眼部症状与颈动脉狭窄的部位及程度相关,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干预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防止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颈动脉狭窄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中的作用。颈内动脉狭窄在白种人的发生率远较东方人为高。但是近年的一些研究表明,东方人的颈内动脉狭窄发生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颈动脉狭窄的好发部位为颈内动脉的起始部。两个大样本的研究显示,颈动脉狭窄同侧脑梗死的发病率高达90%~95%。所以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成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及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血管成形术及新型药物的应用明显提高了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减少了并发症。现就有关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60例脑梗死患,均经头颅CT证实,年龄在48~72岁之间,采用SONELINE VersaPro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颈动脉粥样斑块增厚情况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有22例颈动脉内粥样斑块合并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占37%;全部22例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病例中有19例同侧有脑梗死,占86%。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发生颈动脉狭窄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人120例,根据病人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无颈动脉狭窄组,轻度颈动脉狭窄组,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组,对三组中的缺血性的脑卒中的情况以及血浆的HCY水平实行比较。结果: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组的血浆的HCY水平高于无颈动脉狭窄组,轻度颈动脉狭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组的缺血性的脑卒中的程度高于无颈动脉狭窄组,轻度颈动脉狭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动脉狭窄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人中,血浆的HCY水平越高,颈动脉狭窄的程度越高,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对其干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是世界上三大致死致残性疾病之一,大部分的卒中是由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而且随着诊疗水平和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和经验的积累,颈动脉狭窄检出阳性率明显增加。有效的颈动脉狭窄干预的手段在防治脑血管意外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也只有对颈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有着明确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科通过DSA诊断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或慢性闭塞的患者65例,无明显颈动脉狭窄的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完成一般情况评估。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或慢性闭塞的65例患者DSA ASITN评分评估侧支循环分级。所有患者完成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 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及慢性闭塞的患者既往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及慢性闭塞组的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史、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MTHFR C677T基因CT/TT型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或慢性颈动脉闭塞患者中,侧支循环开放良好者(3~4级)CC型所占比例高于TT/CT型,而侧支循环开放不良(1-2级)者TT/TC型较多,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 MTHFR基因CT/TT型是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较CC型,CT/TT型颈动脉狭窄患者侧支循环开放更差。  相似文献   

11.
王敏  范钟麟  王学红 《医学综述》2009,15(10):1499-1501
人类肿瘤的发展被认为是由于多种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原癌基因的激活和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正常人体内存在抑制细胞无限增殖的复杂机制。其中染色体端粒行为及端粒酶表达异常在肿瘤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端粒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希望成为大肠癌诊断的理想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基因调控方式,DNA甲基化水平的改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DNA甲基化改变引起细胞中C→T突变、癌基因的低甲基化、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错配修复基因异常以及诱导染色体不稳定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利用肿瘤发生中DNA甲基化特征可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邱波  佘强 《医学综述》2014,(15):2689-2691
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大量的证据表明,体液免疫在心血管疾病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载脂蛋白A1自身抗体(抗apoA-1 IgG)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有关,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严重颈动脉狭窄、终末期肾病、肥胖、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该文就apoA-1 IgG在预测和诊断心血管疾病中的能力及其在调节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抑癌基因RUNX3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桥宇 《医学综述》2011,17(13):1921-1923
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基因属RUNT家族成员,在细胞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RUNX3基因位于染色体1p36.1,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其抑癌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RUNX3基因的表达异常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RUNX3在肿瘤中的表达与意义对于肿瘤诊断和预后有重要价值,也为新的表观遗传学治疗恶性肿瘤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文对以下几方面最新的研究进行综述:(1)长链非编码RNA的生物学特性;(2)长链非编码RNA的转录调控;(3)长链非编码RNA在肿瘤发展过程中作用的近期研究。 数据来源 本文所引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2002年到2010年6月间PubMed、HighWire出版的论文。检索词为“非编码RNA”、“基因调控”和“肿瘤”。 资料选择 (1)长链非编码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机制;(2)肿瘤与长链非编码RNA的关系以及长链非编码RNA在肿瘤中所发挥的作用。 结果 长链非编码RNA通过染色体重塑、转录控制及转录后控制而在转录调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长链非编码RNA和多种肿瘤相关;既可以作为肿瘤抑制因子又可以作为肿瘤促进因子而发挥作用。 结论 长链非编码RNA可以完美地调节基因表达系统的平衡,在肿瘤细胞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传统的观点认为RNA是DNA和蛋白质之间传递信息的中介,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非常惊奇的的发现:人的基因组不到2%的基因为蛋白编码基因(Birney, et al.,2007;Mercer, et al.,2009)。而主要的基因序列转录为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 ,ncRNA),大量的ncRNA构成巨大的分子网络,在真核生物的生命活动调节中发挥中枢的作用。虽然近十年来对于非编码RNAs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短链非编码RNAs(包括 siRNA、miRNA、piRNA)。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起初被认为是基因转录的“噪音”,是RNA聚合酶的副产物,无生物学功能(Struhl,2007),所以被学者冷落,近几年研究表明lncRNA参与了基因的转录调控,是基因调控网络中的关键成员之一,参与了很多疾病的发展。本文就lncRNA的调控机制及与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饶兴愉  陈强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4):1209-121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细胞因子的遗传多肽性与哮喘发病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的诊断是临床诊治的第一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硬、软件的飞速发展,CT冠状动脉成像成为现实,实现了冠状动脉无创造影检查。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狭窄判断、斑块诊断、钙化积分测定、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评价及左室心功能分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可代替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该文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翁秀华  翁绳美  林菁 《医学综述》2006,12(10):614-616
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与多种基因的异常表达有关,其癌变的形成和发展与多种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或缺失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几种与前列腺癌关系密切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机制,癌基因主要有bcl-2基因、c-myc基因r、as基因、HER-2/neu、前列腺癌诱导基-因1(PTI-1)和HPG1等6种癌基因;抑癌基因包括PTEN、p16、p53、Rb、KLF6和RASSFIA等6种抑癌基因。这些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前列腺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量的变化和肿瘤分级、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9.
cDNA文库的构建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DNA文库在基因分离和克隆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cDNA文库构建方法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就cDNA文库构建的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Role of long non-coding RNAs in gene regulation and oncogenesi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