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肠内营养泵应用于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治疗的方法,探讨肠内营养泵应用于肠内营养治疗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使用肠内营养泵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使用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同时将观察组随机分为观察组1和观察组2各30例,观察组1肠内营养泵给液速度为70 ml/h,观察组2肠内营养泵给液速度为140 ml/h,然后比较各组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血糖波动范围、平均血糖及高、低糖血症发生率上相比差异显著;同时,观察组1、观察组2的血糖控制效果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使用肠内营养泵进行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皮下注射,而且肠内营养给液的速度对患者血糖控制影响比较大,随着速度的加快,血糖升高.从临床经验上看,一般速度保持在110 ml/h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2.
重症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后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重症脑损伤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差异。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将重症脑损伤患者随机分组为早期胃肠道营养组(EEF组)和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组(TPN组),对比营养支持前后两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差异。结果 两组在伤后第1,3,6天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均比正常显著升高(P&;lt;0.01),伤后第3天TPN组血糖、胰岛素及EEF组血糖水平达到高峰,EEF组血浆胰岛素水平上后迅速回落,伤后第14天两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恢复正常范围。两组比较,EEF组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在伤后第3,6天显著低于TPN组(P&;lt;0.05),伤后第1,14天两组的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gt;0.05)。结论 早期胃肠道营养支持对比胃肠外营养支持可更好地减轻重症脑损伤后的高血糖反应及胰岛素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经鼻胃管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18例NICU的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并配合做好护理,比较营养支持前后患者血清白蛋白的变化。结果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后,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较未行肠内营养支持前明显升高(均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有良好的营养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空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重症胰腺炎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早期给予空肠内营养,调查以往应用传统方法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体重恢复情况、血浆蛋白、体温、住院日、住院费用等。结果:实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体重恢复快,血浆蛋白水平升高明显,住院日、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提早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改善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6.
7.
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肠内营养及其护理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经胃肠道用口服或管饲来提供代谢所需要的营养基质及其它各种营养素的临床营养支持方法。关于有效EN的记载始于12世纪巾叶,近30年,EN经历了从缺少有效的实施方法到找到临床可以满意实施的方法的发展阶段,如今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外科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它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预后差。由于长期禁食,以及疾病本身的高分解、高代谢状态,使营养支持成为SAP治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完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作为SAP的常规营养支持手段,在国内已得到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8.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误吸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科ICU重症急性胰腺炎且机械通气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期间如何降低误吸的发生率。方法对40例APACHEⅡ评分≥8分并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通过空肠管喂养途径,经肠内营养泵匀速输注营养液,取30°半卧位,气管套管气囊采用最小漏气技术,口腔护理次1/4h,及时判断有无胃潴留、腹胀、返流等误吸危险因素。结果40例行肠内营养的机械通气患者误吸发生率为7.5%;发生误吸的3例患者经及时采取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无一例死亡。结论选择经卒肠输注肠内营养的方式,定时观察误吸相关因素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且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误吸导致的吸人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内营养是将鼻饲管经~侧鼻腔、口腔或胃肠造瘘口等插入胃或肠内,从管内滴入要素饮食或流质饮食,以保证病人能摄入足够蛋白质与热量的临床治疗方法。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状况,能维持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费用低,使用和监护简便,并发症较少且易处理,已成为重症病人治疗不可缺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42例重症脑出血患者(GCS评分≤8分)随机分为采用留置胃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组和采用传统的延迟性胃肠内营养(对照组)组,观测患者营养状况、意识状态变化、应激性溃疡出血、电解质紊乱及肺部感染等.结果 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1周时均处于负氮平衡状态,术后12d时治疗组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早、晚期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术后第6天应激性溃疡出血、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采用早期留置胃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富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乳剂对危重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富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EN)乳剂对危重病患者血糖、胰岛素用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2月至2010年5月连续收入重症监护病房的94例危重患者随机分成缓释淀粉EN乳剂组(研究组)和标准EN乳剂组(对照组),各47例,分别给予等热量的EN支持,观察EN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总蛋白(TP)、白蛋白(ALB)、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GHb)、胰岛素(Ins)、餐后2h血糖(2hBG)和血糖曲线下面积(AUCg)、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以及EN治疗7d内的累积胰岛素应用剂量。结果 EN治疗前,两组患者间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N治疗7d后,研究组患者的FBG及2h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GHb及Ins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N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研究组AUCg及AUCi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EN治疗期间,研究组累积应用胰岛素的剂量少于对照组(P〈0.01)。EN治疗7d后,两组患者的TP及AL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均〈0.01),但两组间各项营养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EN耐受情况及胃肠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标准EN乳剂相比,在改善危重病患者营养状况及保证EN耐受的基础上,富含缓释淀粉的EN乳剂明显减少了患者因EN所导致的血糖升高及胰岛素用量,可能有利于减少高血糖并发症带来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对危重症患者而言,早期启用肠内营养(EN)不仅是补充营养,更重要的是发挥其在维持肠道功能和肠道微生态中的特殊重要作用。任何药物治疗产生的效果都与剂量相关,营养治疗亦是如此。理想的EN目标在于供给的量与质能够带给危重症患者最大获益与最小伤害,而充分营养供给并避免医源性营养不良是最终的理想目标。但是,早期EN的不耐受是危重症患者常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不恰当的供给将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危害。认识这些可能的风险并予以规避是ICU医护人员需要重视与了解的必要知识。在一些严重的或特殊疾病状态下,及时评估及调整EN治疗方案才可能实现其理想目标,使患者最大获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ICU患者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EN)耐受性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以提高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前瞻性地观察83例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的ICU患者的耐受性,并对影响耐受性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3例患者中有36例占43.4%能耐受肠内营养支持,47例占56.6%出现不耐受的现象,经相应处理后有27例患者能耐受肠内营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APACHE-Ⅱ评分、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否鼻饲药物是影响ICU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因素.结论 ICU患者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耐受性良好.肠内营养支持的耐受性除与患者年龄、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有关外,还与疾病严重程度、血清白蛋白水平、鼻饲药物护理等因素相关.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olerance-related factors of enteral nutrition(EN) by nasogastric (NG) tube in ICU patients, and to provide several nursing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patients' tolerance. Methods 83 patients using EN with NG tube in ICU were collected.Tolerance-related factors of EN were analyzed by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Among the 83 patients, 36 patients (43.3%) could tolerate very well, 47 patients (56.6%) couldn't tolerate.After treatment 27 patients' tolerance was fair, the other was poor.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APACHE-Ⅱ score, the time of beginning EN, albumin level, drug administration by NG tube or not were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tolerance of NG tube feeding. Conclusions Patients' feeding with NG tube was well-tolerated in ICU.Besides the factors from patients as the severity of disease status and level of serum albumin,the time of beginning EN, drug administration by NG tube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olerance. 相似文献
14.
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观察综合性ICU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119例入住ICU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入ICU后根据24小时内各项监护指标及血常规、血气分析及肝肾功能检查,进行APACHE-Ⅱ评分。观察肠内营养量、速度、血清白蛋白(Alb)及肠内营养的耐受情况。总结各种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随APACHE-Ⅱ评分的增加,肠内营养耐受的最大维持量降低、达最大维持量的时间延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腹泻发生与Alb水平呈负相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肠内营养并发症中以腹泻最为常见。结论 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与疾病严重程度、血清蛋白水平等因素相关,一些危重患者无法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TEN),而需以静脉营养(PN) 肠内营养(EN)形式实现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腹腔压力分级管理在慢重症患者肠内营养(EN)实施中的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入住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7ICU的慢重症实施EN患者。 结果:研究共纳入100例符合纳排标准的慢重症患者,其中50(50%)例在EN期间实施腹腔压力分级管理(腹腔压力导向组/观察组),50(50%)例实施常规EN治疗(标准组/对照组)。腹腔压力导向组患者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24.98 ± 5.24) d vs (27.48 ± 6.18) d,P = 0.031]。观察组患者在EN出现不耐受的总例次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14次vs 42次,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喂养中断情况和中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 0.05)。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体重指数)在实施腹腔压力分级管理14 d后明显好于对照组(P < 0.05),此外,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目标喂养量更易达标(92.98 ± 9.67 vs 83.06 ± 20.03 ,P < 0.01)。 结论: 慢重症患者EN期间通过腹腔压力分级管理可以改善预后,可用于CCI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17.
Computer-assisted glucose control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Vogelzang M Loef BG Regtien JG van der Horst IC van Assen H Zijlstra F Nijsten MW 《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08,34(8):1421-1427
OBJECTIVE: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is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hypoglycemia and increased costs of material and personnel. We therefore evaluated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a computer-assisted glucose control protocol in a large population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DESIGN AND SETTING: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in three intensive care units (32 beds) in a 1,300-bed 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 PATIENTS: All 2,800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surgical, neurosurgical, and cardiothoracic units; the study period started at each ICU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Glucose Regulation for Intensive Care Patients (GRIP), a freely available computer-assisted glucose control protocol. MEASUREMENTS AND RESULTS: We analysed compliance in relation to recommended insulin pump rates and glucose measurement frequency. Patients were on GRIP-ordered pump rates 97% of time. Median measurement time was 5[Symbol: see text]min late (IQR 20[Symbol: see text]min early to 34[Symbol: see text]min late). Hypoglycemia was uncommon (7% of patients for mild hypoglycemia, <[Symbol: see text]3.5[Symbol: see text]mmol/l; 0.86% for severe hypoglycemia, <[Symbol: see text]2.2[Symbol: see text]mmol/l). Our predefined target range (4.0-7.5[Symbol: see text]mmol/l) was reached after a median of 5.6[Symbol: see text]h (IQR 0.2-11.8) and maintained for 89% (70-100%) of the remaining stay at the ICU. The number of measurements needed was 5.9 (4.8-7.3) per patient per day. In-hospital mortality was 10.1%. CONCLUSIONS: Our computer-assisted glucose control protocol provides safe and efficient glucose regulation in routine intensive care practice. A low rate of hypoglycemic episodes was achieved with a considerably lower number of glucose measurements than used in most other schem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评估超声监测胃残余量的应用效果,为指导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方案提供证据。方法:系统检索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gov等数据库,收集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应用的RCT... 相似文献
19.
监测胃残余量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监测胃残余量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检索PubMed、OVID、E1sevier、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6篇文献纳入研究,共纳入1 23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监测胃残余量组可降低呕吐的发生率(P0.05),但两组在肺部并发症和腹泻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摄入和预后情况由于结局指标、干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等原因未能做Meta分析,只采用描述性分析。结论监测胃残余量的有效性仍有待研究。今后尚需开展更多的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实验,对监测胃残余量的应用效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0.
危重症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186例收住ICU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成肠外营养组(PN)87例,肠内加肠外营养组(EN PN)99例,观察两组不同营养支持方法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单纯PN组并发症高,易发生高血糖及肝功能损害,维持营养状态效果差,最终导致胃肠功能衰竭。而EN PN组并发症少,疗效高,降低了MODS发生率。结论 对危重病人早期实施EN PN营养支持,不仅可有效防治胃肠功能衰竭,同时在降低危重病人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和促进患者康复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