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PCNSL)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3%,起病急,病程短,恶性度高,预后差。现将我院自1994年6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5例PCNSL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43例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CNSL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缺失为常见症状。本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8.0个月(95%CI14.2~21,8个月)。Cox回归分析显示室管膜、脑膜受累与否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02)。结论PCNSL预后差且术前诊断困难,其最佳治疗方案仍在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资料、CT、MRI表现及病理。方法 对8例经病理证实的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CT、MRI表现及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8例患者的临床病程各不相同,有起病较急,有起病较慢,大部分是亚急性起病,从发病至确诊时间2~8个月不等,易误诊为恶性胶质瘤、脑瘤转移及脱髓鞘病,经激素治疗后或不经任何治疗可以自发缓解和消退,数周或数月后复发,常易误诊为多发性硬化。CT与MRI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征性表现,误诊率高。结论 PCNSL临床表现、CT、MRI均无明显特异性,有几点可有助于诊断:①PCNSL常无钙化;②CT平扫常为略高密度或等密度灶,瘤周水肿多不明显,增强扫描多表现团块状、结节状均匀强化;③临床表现类似于神经系统肿瘤、炎症、脱髓鞘病,经激素治疗后或不经任何治疗可自发缓解和消退,数周或数月后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2例PCNSL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肿瘤位于颅内17例,患者主要以颅内压增高及癫痫等症状为主;位于脊髓内5例.患者以节段性的腰背部疼痛及压迫症状为主。手术全切15例,立体定向活检7例,术后均行常规放、化疗。随访14例,其中5例立体定向活检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5.8个月:8例颅内手术切除患者,平均生存期为44.5个月,有3例肿瘤全切患者生存期〉5年,最长者已达13年;1例髓内肿瘤患者生存期为7个月。结论PCNSL在影像学上大多呈团块状、明显且较均匀的强化,大多周围有较明湿的水肿带.手术切除并行放、化疗可使部分病人获得长期生存:而立体定向活检并行放、化疗的.疗效稍筹.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指用现代诊断技术证实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表现多样,诊断困难,误诊率高。现对经临床病理诊断证实的11例患者,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22~68岁,病程10d至3年,病灶部位:额叶2例,颞叶1例,枕叶1例,多发病灶4例,脊髓3例。有外伤史者2例,均无免疫缺陷病史。临床表现:头痛4例,呕吐4例,游走性感觉异常2例,肢体麻木4例,性格改变2例,语言障碍2例,癫发作1例,眼裂小1例,饮水呛咳2例,大小便障碍1例,纳差、消瘦1例,发热2例。瞳孔散大1例,偏瘫7例,视乳头水肿4例,颈抵抗1…  相似文献   

6.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及预后。方法采用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实32例淋巴瘤均来源于中枢神经系统,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多位于颅内幕上,也可发生于椎管内,多呈浸润性生长,边界较清楚,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表现,确诊要靠病理学检查;单纯手术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放疗、化疗有一定疗效,多数预后差。结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恶性程度高、发展快,早期手术、病理证实后采用放疗和化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及预后。方法:采用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实32例淋巴瘤均来源于中构神经系统,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多位于颅内幕上,也可发生于椎管内,多呈浸润性生长,边界较清楚;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表现,确诊要靠病理检查;单纯手术不能延长患的生存期,放疗和化疗有一定疗效,多数预后差。结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恶性程度高,发展快,早期手术、病理证实后采用放疗和化疗是延长患生存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009年收治的21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1例患者以中年为主,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缺乏特异性,病灶主要分布于幕上,单发病灶常见,全部经手术切除,病理均为B细胞型,其中弥漫大B细胞型19例,非生发中心起源占84.2%,1例EB病毒基因阳性,单纯手术5例,术后全脑放疗6例,联合化放疗10例,联合治疗的生存期明显比单纯手术或术后单纯化疗者延长。结论PCNSL表现复杂,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靠病理,弥漫大B细胞型为主要病理类型,EB病毒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病机制,最佳治疗方案是包括大剂量甲氨蝶呤的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颅内少见肿瘤之一,国内外文献报道很少。现将我院lop年至IWe年经呼检查发现并经手术切除及病理检查确诊的6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6例,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础岁。主要临床表现:头痛、恶心、呕吐、偏瘫或行走不稳、记忆力减退等。病程最长者2年,最短者1月。病变部位多位于脑深部,其中顶叶3例,颇叶1例,额叶1例,讲肥体1例。其中4例为单发病灶,2例为多发病灶。行手术切除及术后化疗、放疗。2病理检查2.1大体标本肿瘤为实质性,形态不规则,质软,鱼肉状,切面发红或灰黄色,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相似文献   

10.
11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1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其中8例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均来源于B淋巴细胞。临床表现与恶性胶质瘤和转移瘤相似。肿瘤对放疗敏感,但尽管手术切除肿瘤,并给予放疗和化疗,预后仍较差。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较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近年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本文探讨PCNSL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9例PCNSL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结果:本组共29例(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8~72岁,病程15天~5个月)。本病以中老年人多见,发病急,病程短,病情进展快。CT扫描多表现为等密度肿块,MRI显示T1加权像多呈低信号,T2加权像多呈高信号,CT和MRI增强扫描病灶多呈均匀明显强化;肿瘤常发生于幕上,可单发或多发,极少发生出血、钙化或囊变;对放疗、化疗敏感。结论:PCNSL是一组异质性肿瘤,侵袭性强,预后差,其临床、影像学表现复杂多变,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最佳治疗方案是手术加放疗、化疗的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发病率较低,报道较少,本文探讨其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35例病理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病例,根据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以及治疗,总结其诊疗的特点。结果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多以颅内压升高症状起病,伴共济失调症状,影像学MRI稍长或等T1信号、稍长或等T2信号,增强后呈均匀一致强化,可形成缺口征、尖角征、握拳征特征性表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多呈均匀高信号,磁共振波谱分析(MRS)表现为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中度降低,胆碱(Cho)升高,肌酸(Cr)轻度降低,可出现高大脂质(Lip)峰,肿瘤多表达B细胞或T细胞标记物,肿瘤增殖抗原(Ki67)阳性率多为30%~95%。治疗目前多以手术治疗明确病理,解除患者颅内高压症状,术后行以大剂量甲氨蝶呤为中心的化疗,辅以放疗。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表现难以与其他肿瘤鉴别,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定性,病理学与免疫组化有其独特的表现,治疗目前多以化疗为中心的综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PCNSNHL)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PCNSNHL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术前早期诊断12例。随访63例,死亡48例,平均生存期13.74个月。术后行放、化疗组,平均生存期14.68个月(最长达5年);未行放、化疗组,平均生存期仅2个月。结论PCNSNHL术前早期诊断有可探讨之规律,尤其是影像学特征;采用包括手术和放、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蝶骨嵴脑膜瘤临床诊治要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分析蝶骨嵴脑膜瘤(SRM)临床诊治的要点,以期提高SRM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44例SRM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手术效果等指标,探索SRM诊治的最佳方法。结果 内侧型SRM死亡率为12.50%(4/32),外侧型无死亡,总体死亡率为9.09%(4/44)。结论 CT、MRI、MRA和DSA等多种放射影像学技术的联合应用对SRM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根据个体化原则,重视首次治疗与多种手段综合应用是提高SRM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结外恶性淋巴瘤,无明确的中枢神经系统以外淋巴瘤,其中约60%为幕上肿瘤。组织学形态观察,边缘可见典型血管中心浸润(图1a),即恶性淋巴瘤细胞围绕血管形成血管周围袖套样结构,肿瘤细胞位于网状纤维内;亦可见呈密集排列的肿瘤细胞(图1b),有明显界限,或脑炎样弥漫性浸润的单个肿瘤细胞,自血管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PCNSL)是一类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约占淋巴瘤的 1%~ 2 %、脑肿瘤的 1%~3% [1] 。随着器官移植、AIDS及各种先天免疫缺陷病的增加 ,近年来发病率迅速上升[2 ] 。平均发病年龄在AIDS患者中为 34岁 ,非AIDS患者为 5 9岁 ;男女之比为 1.5~ 3∶1[3 ] 。PCNSL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 ,极少累及外周 ,临床表现变化多端 ,诊断困难 ,预后极差 ,需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1 发病机制与病因中枢神经系统不含淋巴组织 ,但却是PCNSL的原发部位。对此有两种假说 :(1)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过程中 ,…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眼睛的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少见,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临床常表现为认知和行为改变、颅压高、局灶神经功能缺失.该病术前诊断困难,影像学检查结合脑脊液细胞学、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技术及单克隆基因重排技术可为术前诊断提供依据,病理诊断仍是金标准.最佳治疗方案尚未确定,放、化疗联合治疗和单纯化疗仍是研究重点.随着总体生存时间的改善,治疗的远期神经损害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指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淋巴肿瘤,属于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发病率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3%[1],年发病率为0.46/100000.近年来,PCNSL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但是与常见CNS肿瘤相比,临床对于PCNSL的认识仍显不足,因此,本文对PCNSL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研究作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PCNSL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NS-L)是一组罕见的肿瘤。大多资料报道,其发病率在原发性肿瘤中不足1%,占全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0.5%~2%。作者收集了从1979年1月~1987年12月经治的35例CNS-L,这些病例均符合CNS-L的诊断标准,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除外。患者平均年龄43岁(16~71岁),男性22例,女性11例。根据Working分类法分类,所有的肿瘤均属高度或中度恶性(大细胞型22例,大细胞、免疫母细胞型6例,淋巴母细胞型1例,大细胞未作其他分类6例)。12例作活化EB病毒感染试验,无1例EB病毒核抗原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一般是指发生于大脑、小脑、脑干、软脑膜和脊髓等部位的非何杰金氏病,其发生率为1/10万,是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左右;PCNSL最早由Bailey于1929年以“血管周围肉瘤”首次报道,虽然反映了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周围分布的特点,但不能与其它血管周围的小细胞性肿瘤区分,直到上世纪70年代Yuile才首先认识到其细胞来源是恶性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