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针刺拉花松解膝内侧副韧带技术在内侧间隙狭窄内侧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中用于扩大膝关节内侧间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5—2019-09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16例合并膝内侧间隙狭窄的内侧半月板损伤,术中采用经皮针刺拉花松解内侧副韧带技术增加膝内侧间室的镜下显露范围与手术操作空间,顺利完成半月板部分切除或修复手术。结果 1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0(6~18)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医源性骨软骨损伤及血管神经损伤。4例术后出现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松解处疼痛、皮下瘀斑,术后2周逐渐缓解。术后3例外翻应力试验Ⅰ度阳性,术后1个月转为阴性。膝内侧副韧带松解前膝关节最大外翻位时膝内侧间隙为(7.6±1.3)mm,松解后为(12.1±1.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膝内侧间隙狭窄的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经皮针刺拉花松解膝内侧副韧带技术简单可靠、安全有效,可增大关节镜手术中膝关节内侧间室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有利于进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或修复,避免了医源性骨软骨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结合小针刀松解膝内侧副韧带浅层治疗退行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存在膝关节内侧间隙局限性疼痛、绞锁、屈曲受限,X线Kellgren-Lawrence分级Ⅰ-Ⅱ级,MRI提示为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Ⅲ度)患者56例(56膝),其中男30例(30膝),女26例(26膝),采用关节镜下内侧半月板成形加小针刀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判断手术效果。结果:56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0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末次随访膝关节评分(85.72±5.28)分,较术前(37.24±1.32)分提高(P0.05)。结论:关节镜结合小针刀松解膝内侧副韧带浅层治疗退行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内外侧力学平衡,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关节镜与MRI检查膝关节韧带损伤的精准率,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52例,进行关节镜及手术前先采用MRI诊断技术进行检查,检查后的7d~6个月内进行关节镜检查或手术,将两次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MRI诊断与关节镜及手术损伤程度的符合率:前交叉韧带为93.5%,后交叉韧带为100%,外侧副韧带为90.6%,内侧副韧带为88.5%,关节镜及手术对比诊断的符合率为93.1%。结论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检查采用MRI诊断技术,具有精准率高、无创、安全、方便等优势,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分期修复重建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分期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至2012年6月,关节镜下分期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14例(14膝)。男8例,女6例;年龄20~49岁,平均(31.8±8.1)岁。患者均行X线、MR检查,提示10例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损伤,4例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角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4例,外侧半月板损伤2例。Ⅰ期手术治疗内侧副韧带损伤、后交叉韧带及半月板,术后固定3周后开始主被动功能锻炼,3~6个月后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且存在明显松弛时Ⅱ期重建前交叉韧带和(或)后交叉韧带。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4~80个月,平均48.9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Lysholm评分达87.1±2.8,优于术前19.6±0.9(t=12.3,P0.01)。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级:9例接近正常,5例异常。结论 :关节镜下分期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能有效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和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松解深层内侧副韧带联合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37例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根据是否松解深层内侧副韧带分为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松解深层内侧副韧带联合楔形HTO治疗,19例)和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不松解深层内侧副韧带联合楔形HTO治疗,18例)。记录手术前后关节线汇聚角(JLCA)、内侧关节间隙(MJO)、WOMAC评分、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1.5年。JLCA:术后2 d、3个月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 <0.05)。MJO:术后2 d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 <0.01),术后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OMAC评分、疼痛VAS评分:两组术后3个月、1年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 <0.05);术后3个月、1年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伸直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松解深层内侧副韧带联合楔形HTO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更方便关节镜下处理关节内损伤,能够获得更理想的MJO以...  相似文献   

6.
下肢长骨骨折并发同侧膝关节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统计420例下肢长骨骨折,31例经影像学检查或手术证实并发同侧膝关节损伤。在此类损伤中高能量伤占93.5%,其中交通伤(包括井下)占51.6%。长骨骨折多为不稳定型,而且骨折越靠近膝关节越易并发膝关节损伤。在并发的膝关节损伤中韧带伤明显多于其它伤,其中内侧副韧带伤占韧带伤的63.6%。膝关节损伤极易漏诊,其中交叉韧带伤漏诊最多;而股骨、胫骨均有骨折者其膝关节损伤最易漏诊。为防止漏诊,对下肢长骨骨折并发膝关节肿胀、积液者应运用稳定试验、X线平片、麻醉下或手术固定长骨骨折后稳定试验、B超和关节镜等手段查明膝关节损伤的类型。我们对长骨骨折及有手术指征的膝关节损伤行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7.
半腱肌重建膝关节陈旧性内侧副韧带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平泉  王胜 《中国骨伤》2009,22(3):183-184
对于陈旧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手术治疗方式临床报道较多,如陆景华等、“的带骨瓣髌韧带移植修复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2003年至2008年共收治因漏诊、误诊或误治的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陈旧性损伤9例,行半腱肌重建膝关节陈旧性内侧副韧带损伤手术治疗,术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穿刺内侧副韧带深层松解技术对伴有内侧间室狭窄的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影响。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经皮穿刺内侧副韧带深层松解技术治疗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1~55(39.1±6.5)岁。MRI测量术前及术后24个月半月板外凸程度;膝关节外翻应力试验评估内侧副韧带稳定性并比较手术前后患侧-健侧的差值;比较术前及术后24个月Lysholm评分和IKDC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7~60(36.7±6.8)个月。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伤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0.5~1.2(0.8±0.4) h;35例患者中,19例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16例行修复缝合术。术前半月板外凸(1.5±0.7) mm与术后(1.7±0.4) 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53.4±8.8)分提高至术后24个月的(91.5±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C评分由术前的(50.7±9.2)分提高至术后24个月(90.6±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膝关节在0°位和屈膝30°位接受外翻应力试验测试并与健侧对比,全部患者均为阴性。结论:对于存在膝关节内侧间室狭窄的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患者,膝关节镜下采用经皮穿刺内侧副韧带深层松解技术能够改善内侧间室操作空间,并且不产生膝外翻松弛和半月板外凸。  相似文献   

9.
正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囊肿较少见,后交叉韧带囊肿的发生多与慢性损伤有关~([1])。以往均行切开手术治疗,随着膝关节镜技术日益成熟,部分医生已经能经后内侧入路检查和治疗后交叉韧带囊肿。关节镜下经后内侧入路能清晰显露囊肿,可将囊肿进行切除同时避免神经血管损伤。较开放手术取得更好效果。我院于2003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囊肿2例,经后内侧入路关节镜下囊肿切除治疗,随访1年,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软组织平衡定量评定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临床上膝关节置换手术中软组织平衡测量的需要,开发一种新的软组织平衡测量方法和系统,并运用于膝关节胫侧副韧带平衡的测量分析。方法通过在平行面板表面装有6个精密的微型压力传感器获得一种膝关节软组织的平衡定量评定系统(专利申请号200510033073.1),用于定量测量胫侧副韧带后束或前后束松解后的软组织张力,松解范围为关节线水平以下1.5cm处。结果本测量系统能以二维或三维图像的方式动态显示张力的大小,精度可达到小于10g/bit,可较好地完成膝关节间距调节和软组织张力大小的测量。应用测量系统检测显示,内侧副韧带的不同松解方式可造成不同状态的韧带张力下降。内侧副韧带后束松解1.5cm时,韧带张力在屈膝90°位时平均下降6.32%,在伸膝位时下降33.61%。内侧副韧带前、后束同时松解1.5cm时,韧带张力在屈膝90°位和伸膝位时分别下降44.96%和41.30%。结论软组织平衡测量系统能定量反映软组织松解的张力变化和平衡状态,有助于导引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软组织松解操作,提高手术质量。实验研究提示,伸膝位内侧副韧带张力主要由内侧副韧带后束形成,内侧副韧带前束主要提供屈膝位的内侧副韧带张力。  相似文献   

11.
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分析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85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男56例,女29例,年龄14~70岁,平均39岁,均经手术或关节镜检查明确诊断,对所有患者的MR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I显示侧副韧带损伤77条、交叉韧带损伤81条。侧副韧带损伤分为轻、中、重度;交叉韧带损伤表现为不完全撕裂、完全撕裂及撕脱骨折。MRI可显示侧副韧带及交叉韧带局灶或弥漫性肿胀、韧带连续性中断,断端移位及韧带信号改变,可显示韧带撕脱骨折及移位,经与手术或关节镜对照分析,磁共振诊断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及后交叉韧带准确性分别为92·3%、97%、81·3%、100%。结论:膝关节磁共振检查对韧带损伤的程度、类型的诊断较为准确,对临床治疗指导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介绍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结果 ,总结治疗的经验与教训。方法 :随访自2008年至2013年经治的26例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患者,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29~55岁,平均40.7岁。所有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或异体肌腱重建交叉韧带,并同时修补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及处理内外侧复合体损伤。9例分期手术,其余均采取Ⅰ期手术处理所有损伤。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26例均获随访,时间为0.8~3.2年,平均1.6年,手术平均等待时间为1.2个月。术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42.5±4.5(33~48分),终末随访时78.1±3.9(57~95分),随访时评分提高。术后关节活动度均超过90°,内外翻试验正常或接近正常,所有患者在屈70°时Lachman试验阴性。结论 :膝关节韧带多发损伤应首选关节镜下Ⅰ期重建;如无法Ⅰ期同时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则Ⅰ期先重建后交叉韧带,Ⅱ期重建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因多种原因易漏诊,避免因术前准备不充分而分期手术。  相似文献   

13.
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47例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肖镇 《浙江创伤外科》2010,15(4):514-515
<正>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多因膝关节强力过伸或强力外展损伤的结果,它可合并膝内侧副韧带和内侧关节囊损伤,也可合并后交叉韧带、外侧副韧带,以及半月板的损伤,导致膝关节不稳定和功能障碍。本院从2002年至2007年在关节镜下对47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进行重建手术,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0):1897-190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一期修复重建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2009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损伤及合并内侧副韧带(MCL)Ⅲ度损伤患者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22~50岁,平均41.4岁。损伤至手术时间10~16 d,平均13 d。所有病例均于早期行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以及内侧副韧带修复。重建材料选择双侧自体腘绳肌腱,内侧副韧带修复采用有限切开缝合或带线锚钉修复。术前、术后采用Lysholm功能评分、IKDC评分及主动关节活动度评估患膝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6~30个月,平均20.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伸膝无明显受限,膝关节屈曲(115±15)°,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8.16±5.72)分,关节活动范围为(115±15)°,IKDC评分为(89.25±4.9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关节镜下Ⅰ期修复重建膝关节多韧带损伤安全、有效,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雷鸣鸣  华强 《中国骨伤》2021,34(9):840-846
目的 :探讨全关节镜下由内向外的多点针刺松解深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技术治疗合并膝关节内侧间隙狭窄的内侧半月板后角(posterior horn of medial meniscus,PHMM)撕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将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61例(61膝)合并膝关节内侧间隙狭窄的PHMM损伤患者根据在术中显露PHMM区域的不同分为外翻组和松解组。外翻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27~60(35.75±7.57)岁;采用传统的外翻膝关节操作方法显露PHMM区域进行手术。松解组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26~58(36.06±7.93)岁;采用MM-Ⅱ半月板外内缝合套装由内向外的多点针刺松解深层MCL技术显露PHMM区域进行手术。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MCL损伤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15.19±2.22)个月。术后切口均Ⅰ级愈合。两组患者PHMM解剖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翻组手术时间(83.32±5.01) min与松解组(50.06±3.67)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且松解组的Lysholm评分总分高于外翻组(P0.05)。按照Lysholm评分标准,外翻组优7例,良12例,中7例,差2例;松解组优19例,良10例,中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外翻组对MCL损伤情况(0度15例,Ⅰ度10例,Ⅱ度3例,Ⅲ度0例)明显高于松解组(0度28例,Ⅰ度5例,Ⅱ度0例,Ⅲ度0例),但术后1个月两组MCL损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关节镜下由内向外的多点针刺松解深层MCL技术治疗合并膝关节内侧间隙狭窄的内PHMM撕裂,可有效扩大膝关节内侧间隙空间,缩短手术时间,减少MCL的损伤,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急性损伤诊治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急性损伤的诊治方法. 方法 1998年8月~2003年8月,对收治的87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急性损伤均进行膝关节功能及MRI检查.其中35例Ⅰ、Ⅱ度损伤者行保守治疗;52例Ⅲ度损伤者行关节镜探查术,修复内侧副韧带,其中有21例应用前半部的股薄肌肌腱加强. 结果 32例Ⅰ、Ⅱ度损伤患者获6~24个月随访,平均13个月,按Lysholm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3.7%;50例Ⅲ度损伤患者术后获随访7~72个月,平均16个月,优良率达90%. 结论 MRI是确诊内侧副韧带Ⅰ、Ⅱ度损伤的重要手段,膝伸直位外翻应力时的直向不稳定是确诊Ⅲ度损伤的主要方法.Ⅰ、Ⅱ度损伤以保守治疗效果好,Ⅲ度损伤宜选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紧缩术治疗重度膝内侧副韧带断裂,并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关节镜下探查12例膝内侧副韧带及其他主要结构的损伤,对Ⅲ度膝内侧副韧带体部断裂进行紧缩术。结果 12例患者平均随访6~30个月,Lysholm评分由术前40.0分提高到80.6分,所有患者屈膝30°外翻应力试验阴性,应力下摄X线片示双膝内侧关节间隙差异从术前9.5 mm减少至3.3 mm。结论早期关节镜下重度膝内侧副韧带断裂紧缩术,具有损伤小、早期恢复膝关节稳定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关节镜下膝前交叉韧带与后交叉韧带联合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膝关节双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特点,评估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与后交叉韧带(PCL)联合重建的技术和效果。[方法]自2001年9月~2005年2月,13例病人(13膝)经关节镜检查证实ACL和PCL均断裂,其中5膝伴后内侧角(PMC)、内侧副韧带损伤(MCL),4膝伴后外侧角损伤(PLC),2膝伴外侧半月板破裂,1膝伴内侧半月板损伤,3膝伴腘动脉损伤,2膝伴腓总神经损伤。7例病人于损伤后急性期入院,2膝于急性期行腘血管探查修复,4膝行膝后内侧角、内侧副韧带修复。13例病人于伤后4~12周在关节镜下行自体移植物单束ACL和PCL联合重建术,其中4例同期后1/2股二头肌腱重建后PLC,1例同期阔筋膜PMC、MCL重建。[结果]本组术后早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0~39个月,平均(21.85±9.28)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75~95分,平均(86.54±6.89)分。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IKDC)综合评定由术前显著异常(D级)13例,改进为随访时正常(A级)3例、接近正常(B级)8例、异常(C级)2例。13例病人中,11例恢复至伤前运动水平,2例运动水平较伤前减低。[结论]膝关节双交叉韧带损伤多伴有其它重要结构损伤,需妥善处理合并损伤。关节镜下自体移植物联合单束重建ACL和PCL创伤小、手术操作精细,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手术治疗的技术方法与疗效。[方法]23例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患者,男17例,女6例,年龄22~57岁,其中四条韧带均损伤者2例,ACL、PCL和MCL损伤者16例,ACL、PCL和LCL损伤者5例。根据患者受伤情况分期手术治疗与一期手术治疗相结合,2例四条韧带均损伤者,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先行内外侧副韧带修复,术后行功能锻炼8~12周膝关节屈曲90°后,二期行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其余3条韧带损伤者一期行韧带修复和重建,术中先在关节镜下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然后修复内侧或外侧副韧带。前后交叉韧带损伤于关节镜下行自体或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内外侧副韧带损伤行带线铆钉修补。手术前后行Lachman试验、IKDC和Lysholm评分,以评估手术疗效。[结果]23例患者术后随访8~24个月,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分别行lachman试验、Lysholm评分及IKDC 2000评分,重建后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屈伸活动受限等症状明显改善,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IKDC分级评分较重建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带线铆钉修补内外侧副韧带手术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能有效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改善膝关节功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时,后斜韧带缝合修复与否对膝关节旋转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50例(50膝)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的3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行前交叉韧带自体肌腱重建、内侧副韧带浅层及深层缝合修复后,其中25例同时缝合修复后斜韧带(缝合组),25例不作手术处理(保守治疗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术前KT-1000测量、内侧关节间隙开口、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缝合组随访时间28~56个月,平均38.1个月;保守治疗组为26~55个月,平均29.1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膝关节IKDC评分、VAS评分、KT-1000测量、内侧关节间隙开口以及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ocum试验检查显示两组膝关节均无前内侧旋转不稳定。结论对于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采用前交叉韧带重建及内侧副韧带浅层及深层缝合后,后斜韧带修复与否对恢复膝关节内侧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