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FibroScan与肝组织纤维化面积之间的相关性,以评价FS值对肝纤维化程度测定的意义,分析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FS值变化与肝脏储备功能评价系统CTP分级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正常对照组30例、肝病组113例(CHB患者62例及其所致肝硬化患者51例)FS值,对研究对象行腹部B超检查后,应用肝脏瞬时弹性超声进行FS值测定,收集肝硬化患者入院24 h内的临床资料,计算CTP分值,根据评分分为A、B、C 3级,同时采用计算机辅助数字图像分析法检测肝组织标本的纤维化程度,分析肝病组FS值与肝纤维化面积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肝硬化患者FS值变化与CTP分级的关系。结果 (1)CHB患者组的FS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的FS值与CH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肝硬化组中FS值随着CTP分级升高而升高,ChildA、B、C 3组之间F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病组的FS值与肝纤维化面积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性,且相关系数较高(r=0.804,P<0.01)。结论 FS弹性值与肝纤维化面积有很好的相关性,肝硬化患者的FS值随着CTP分级的上升而增加,FS值可以评估CHB肝纤维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评估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脏瞬时弹性扫描仪(FibroScan)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行肝脏穿刺检查的CHB患者进行FibroScan检测,记录所检测到的肝脏硬度值。肝纤维化程度分为无或轻度肝纤维化(S0~S1期)、显著肝纤维化(S2~S4期)、严重肝纤维化(S3~S4期)和早期肝硬化(S4期)。以肝脏活体组织检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ROC),评价FibroScan对CHB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肝脏硬度值与肝脏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s=0.739,P0.01)。FibroScan对显著肝纤维化、严重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AUROC值分别为0.865、0.940和0.944。结论 FibroScan可以较准确地估计CHB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部分替代有创性的肝脏活体组织检查,对CHB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肝硬化中的评估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青海省人民医院2017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5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67例,B级32例,C级26例,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并对所有肝硬化患者进行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查。比较不同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患者的肝纤维化4项指标及肝脏硬度值(LSM)。结果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B、C级组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肝纤维化4项指标血清水平随着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增加而明显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级患者LSM显著低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B级与C级,肝硬化Child-Pugh分级B级患者LSM又显著低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C级,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LSM与Child-Pugh分级总分的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血清HA、LN、PCⅢ、Ⅳ-C、LSM水平与Child-Pugh分级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肝硬化Child-Pugh分级越高,肝纤维化4项指标血清水平越高,LSM越大,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可作为肝硬化严重程度评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的114例患者,其中肝纤维化S1~S2期40例,S3~S4期38例,肝硬化36例。选择非肝脏疾病的4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比较HAP、PVP、TLP、HBF、HPI、TTP及BV。[结果]除纤维化组HA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纤维化组、肝硬化组PVP、TLP、HBF、BV灌注参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AP、HPI、TTP灌注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纤维化组与肝硬化组各项灌注指标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P在肝硬化组中显著高于纤维化S1~S2期、S3~S4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1~S2期、S3~S4期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TLP、HBF、BV灌注参数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各值也随之降低,S1~S2期、S3~S4期患者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P、HPI、TTP灌注参数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各值随之升高,S1~S2期、S3~S4期患者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S1~S2期患者PVP、TLP、HBF、HPI、TTP、BV与S3~S4期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能够获得肝脏形态、功能的信息,准确地反映肝脏双重供血情况,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鉴别诊断中PVP、TLP、HBF、HPI、TTP、BV灌注参数在肝纤维化、肝硬化不同阶段的明显变化,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综合预测模型FibroTest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综合预测模型FibroTest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留取2002年8月至2005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和无锡市传染病医院的123例行肝活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检测α2-巨球蛋白、结合珠蛋白、载脂蛋白-AⅠ、记录总胆红素和谷氨酰转肽酶的数值,并根据其结果结合患者的年龄和性别计算出FibroTest的数值。根据肝纤维化分期设定3个判定点,分别为显著纤维化(S2~S4期),严重纤维化(S3~S4期)和肝硬化(S4期)。以肝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出FibroTest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与用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计算出的AUC进行比较,评价其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123例肝活检患者中S0期25例(20.3%);S1期27例(22.0%);S2期31例(25.2%);S3期29例(23.6%);S4期11例(8.9%),即显著纤维化者(S2~S4期)71例(57.7%),严重纤维化者(S3~S4期)40例(32.5%),肝硬化者(S4期)11例(8.9%)。FibroTest对3个判定点的AUC值分别为0.814(95%CI:0.740~0.888,P<0.01),0.824(95%CI:0.749~0.898,P<0.01),0.723(95%CI:0.575~0.870,P=0.015)。而APRI对3种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AUC值分别为0.715(95%CI:0.625~0.805,P=0.001),0.725(95%CI:0.631~0.818,P=0.002)和0.646(95%CI:0.497~0.795,P>0.05)。结论Fi-broTest可以准确地估计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无显著纤维化,可使45.5%的患者避免进行肝脏活检,并保证87.5%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肝脾体积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脾体积改变对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137例受检者接受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检查,其中40例为无肝脏疾病的肝移植供体(对照组).63例经肝穿刺活检证实为肝纤维化患者,根据Ishak评分系统再分为轻度肝纤维化组(F≤2,44例)和显著肝纤维化组(F≥3,19例),34例经临床或影像学表现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肝硬化组).进行全肝体积(TLV)、右半肝体积(RV)、左外叶体积(LLV)、左内叶体积(LMV)、尾状叶体积(CV)及脾脏体积(SV)测定,并分别计算上述各体积与TLV的比值.结果 对照组、轻度肝纤维化组、显著肝纤维化组及肝硬化组的TLV分别为1470.38、1239.99、1219.76、1078.21 cm3,RV分别为933.34、799.74、765.22、543.73 cm3,LMV分别为216.20、184.69、179.44、163.12 cm3,均呈降低趋势;而SV分别为256.29、284.41、343.13、863.38 cm3,CV/TLV分别为3.09%、3.20%、3.58%、4.16%,SV/TLV分别为17.53%、22.91%、28.80%、82.91%,均呈升高趋势.除轻度肝纤维化及显著肝纤维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LV、LMV、SV、RV、RV/TLV、LLV/TLV、CV/TLV及SV/TLV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分期显著相关.结论 肝脾体积改变及肝脏各叶、SV/TLV有助于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定量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6月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63例,根据肝纤维化分期将患者分为5组,S0组(n=24)、S1组(n=18)、S2组(n=10)、S3组(n=6)和S4组(n=5)。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测得ADC值。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分级(S)与ADC值呈负相关(r=-0.389,P0.001);5组间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9.904,P0.001);S0组与S1、S2、S3、S4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8.5、3.0、0、0,P值均0.05),S1组与S2、S3、S4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29.5、16.5、70.0,P值均0.05);ADC值在定量评估有无肝纤维化(S≥1)和中重度肝纤维化(S≥2)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0、0.799,敏感性分别为100%、77.8%,特异度分别为89.7%、85.7%。结论 ADC值对于量化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常规肝纤维化指标在肝硬化患者高风险胃食管静脉曲张(HRGOV)非创伤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胃镜检查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的肝硬化患者165例,以胃镜检查为金标准,结合Child-Pugh评分诊断有无HRGOV。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算并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应用似然比确定诊断、排除界值。结果 165例患者中83例(50.3%)发生HRGOV; HRGOV组与非HRGOV组比较,Alb(t=-5.118,P0.001)、血小板计数(Z=-5.409,P0.001)、男性比例(χ2=3.883,P=0.049)、PT(Z=-4.433,P0.001)、PTA(Z=-4.447,P0.001)、INR(Z=-4.426,P0.001)、WBC(Z=-2.371,P=0.018)、脾厚度(Z=-6.296,P0.001)、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APRI)(Z=-3.409,P=0.001)、肝纤维化4因子(FIB-4)(Z=-4.494,P0.001)、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值(GPR)(Z=-2.377,P=0.017)、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RPR)(Z=-5.345,P0.001)、简易肝纤维化检测(eLIFT)(t=3.170,P=0.002)、胃镜分级(χ2=131.714,P0.001)、Child-Pugh分级(χ2=30.66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超声脾厚度、血小板计数、RPR、FIB-4、APRI、eLIFT、GPR诊断HRGOV的AUC依次为0.785、0.747、0.744、0.703、0.652、0.622、0.606,AUC0.7的模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应用脾厚度29.5 mm排除诊断,脾厚度≥53.0 mm确定诊断,51例(30.9%)患者免于行胃镜检查,准确度为94.1%;应用RPR0.067排除诊断、RPR≥0.480确定诊断,19例(11.5%)患者免于胃镜检查,准确度为89.5%;脾厚度序贯联合RPR确定63例(38.2%)患者有无HRGOV,准确度为92.1%。结论脾厚度、RPR、血小板计数、FIB-4诊断HRGOV具有中等效能,诊断效能依次减弱;常规指标超声脾厚度序贯联合RPR可应用于临床筛查肝硬化HRGOV而免除部分患者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四氯化碳注射法建立家免肝纤维化模型每次实验抽取模型组家免7□8只和对照组家免2□3只进行DWI检查,共对30只肝纤维化成模组和10只对照组家免进行了DWI检查测算不同b值(分别为300、500和1000s/mm~2)时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行DWI后12h内处死家免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按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分期动物ADC值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ADC值变化和纤维化分期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ADC值预测S_2及以上肝纤维化和S_3及以上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结果ADC值与纤维化分期之间呈负相关性取b值=500 s/mm~2时相关性最高(r=0.795,P=0.000);在不同b值情况下肝纤维化≤S_1与≥S_2之间、纤维化≤S_2与≥S_3之间肝脏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b值=500 s/mm~2时,ADC值诊断≥S_2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2,以ADC值=1.58×10~(-3)mm~2/s为截断点,其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性为90.2%特异性为75.0%;ADC值诊断≥S_3肝纤维化的AUC为0.920,以ADC值=1.43×10~(-3)mm~2/s为截断点,其敏感性为93.0%特异性为80.0%。结论ADC值可以用于诊断肝纤维化分期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FibroTest联合FibroScan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留取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的99例行肝活组织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检测α2-巨球蛋白(α2-MG)、结合珠蛋白(HP)和载脂蛋白A1(apoAⅠ),记录TBil和GGT的数值,并根据其结果结合患者的年龄和性别计算出FibroTest的数值。并对9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FibroScan测定肝脏硬度值。根据Scheuer肝纤维化分期标准设定2个判定点,分别为显著肝纤维化(S2~S4期),严重肝纤维化(S3~S4期)[1]。以肝活组织检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出FibroTest及FibroScan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评价两者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并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联合诊断价值。结果 FibroTest与FibroScan对S2~S4期的AUROC分别0.805(95%CI:0.713~0.897,P0.001),0.896(95%CI:0.833~0.959,P0.001),对S3~S4期的AUROC值分别为0.834(95%CI:0.741~0.928,P0.001),0.945(95%CI:0.891~0.999,P0.001)。两者联合后对显著纤维化(S2~S4期)的AUROC值为0.911(95%CI:0.854~0.967,P0.001)。结论 FibroTest联合FibroScan可以更准确地估计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有无显著纤维化,提高诊断特异度,并保证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对于慢性乙型肝炎预后评估及治疗决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21年6月接受肝穿刺活检的CHB患者180例,检测所有患者肝脏磁共振ADC值。探究ADC值与肝穿刺病理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同时,以肝穿刺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磁共振ADC值在CHB肝纤维化程度中的诊断效能。结果:肝穿刺病理结果显示F0~F4期患者分别有20、35、34、36和55例,各期间ADC值比较,F1与F2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其余各期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DC值与CHB肝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r=-0.691,P<0.001)。ROC分析结果显示,ADC值诊断肝纤维化F≥2、F≥3及F=4期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1、0.872及0.859。结论:磁共振ADC值作为一种简单、无创的指标,对于评价CHB肝纤维化的程度具有一定的效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脾肝体积比在预测静脉曲张程度中的价值。方法对51例确诊的肝硬化患者进行胃镜和增强CT检查,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分级并计算患者的脾肝体积比;比较这两个指标的相关性和各级静脉曲张患者的脾肝体积比。结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分级与脾肝体积比相关性明显(t=0.693,P<0.001)。各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之间的脾肝体积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随着脾肝体积比值的升高,静脉曲张程度加重,脾肝体积比可以作为无创性检测手段判断静脉曲张程度,为进一步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脏血流灌注情况对肝硬化程度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螺旋CT灌注成像检测20例肝硬化患者[属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7例定为肝硬化(1)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级9例和C级4例定为(2)组]和15例正常对照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CT灌注扫描成像获取肝脏早期动态增强斜率值(Steep Slope,SS)函数曲线,分析曲线类型,并以脾增强高峰出现为界,把肝脏增强分为肝动脉期和门静脉期,计算肝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最大斜率比值,记为SSr,作为评估指标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1)肝硬化1组、肝硬化2组及正常对照组三组斜率曲线类型分布存在差异(P0.01);(2)肝硬化患者SSr值较正常对照组加大,肝硬化1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硬化2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肝硬化2组和肝硬化1组比较,肝硬化2组SSr值出现倒置,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动态CT增强动门脉斜率函数曲线类型及Steep Slope比值SSr能够反应肝硬化的血流灌注情况及血管变化程度,可作为肝硬化程度的定量指标,对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强肝丸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10/2014-10武警湖北省总队医院门诊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C 3组,A组为恩替卡韦联合强肝丸组(35例)、B组为单用恩替卡韦组(30例)、C组为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组(33例),3组患者治疗48 wk,观察3组患者HBV DNA、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连蛋白(laminin,LN)、Ⅳ型胶原(Ⅳcollagen,Ⅳ-C)]、腹部彩超(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脾静脉宽度)变化情况及肝脏Fibroscan检测值(FS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A、B、C 3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肝脏FS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与B组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C)、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脾静脉宽度及FS值相比,A组有明显降低(134.6 n g/m L±27.3 n g/m L vs 153.2 ng/m L±26.3 ng/m L,118.4 ng/m L±15.7 ng/m L vs 129.0 ng/m L±17.1 ng/m L,67.8 ng/m L±28.4 ng/m L vs 80.2 ng/m L±23.1 ng/m L;12.8 mm±2.8 mm vs 15.0 mm±2.4 mm,35.9 mm±10.0 mm vs 40.7 mm±11.2 mm,6.4 mm±2.4 mm vs 8.1 mm±2.7mm;13.20 kpa±4.80 kpa vs 16.35 kpa±6.90k p a,均P0.05);A组与C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 3组的HBV DNA和肝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强肝丸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能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4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组织学变化。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5年8月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年龄≥40岁慢性HBV携带者442例。所有患者在B型超声引导下采用快速穿刺法取肝组织进行检查,统计G2S2以上及肝硬化患者的比例,观察HBV感染病史肝功能、BMI、Fibro Scan与肝脏组织学变化的关系。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相对危险度分析危险因素;采用Kappa分析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442例年龄≥40岁的慢性HBV携带者中,肝纤维化分级分期≥G2S2的患者占56.56%,肝硬化患者占20.14%。HBV感染病史的长短及BMI与肝纤维化程度有一定关联,病史超过10年[比值比(OR)=64.06,95%可信区间(95%CI):33.72~121.69,P0.001]、BMI≥24 kg/m2(OR=6.93,95%CI:4.64~10.35,P0.001)为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危险因素。肝纤维化分级分期≥G2S2的患者与G2S2的患者相比,ALT、AST、腺苷脱氨酶、GGT、ALP及前白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00、2.16、25.35、47.73、12.62、13.38,P值均0.05)。Fibro Scan检测与肝活组织检查诊断肝硬化的一致性分析显示Kappa值为0.76,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一致性较好。结论应重视4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的监测与管理,尤其对于ALT水平30 U/L以及Fibro Scan提示有明显纤维化的患者,需尽早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相似文献   

16.
李明通 《肝脏》2016,(3):176-178
目的分析MRI检查及ADC值对肝腺瘤诊断的意义。方法以21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肝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前和活检诊断结果、MRI表现,计算表观扩散系数(ADC),对比以上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2例患者存在肝硬化表现,1例患者9个病灶,5例2个病灶,15例患者为单个病灶。26个病灶内脂质成分多,8个病灶脂质成分少。术前19例患者确诊为良性肝腺瘤,2例考虑为局灶性结节增生。18例病灶直径3 cm,10例病灶直径在3~5 cm,6例病灶直径5 cm。T1WI信号低信号30例,高信号4例;T2WI扫描低信号11例,高信号23例;Gd-DTPA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信号明显强化,门静脉期病灶低信号12例,高信号22例;延迟期扫描病灶低信号12例,高信号22例;DWI扫描病灶低信号21例,高信号13例。可见假包膜样强化病灶14例,假包膜样强化未明确20例。34例病灶平均ADC值为(1.704±0.330)×10~(-3)mm~2/s,病灶周边正常肝实质ADC值为(1.357±0.214)×10~(-3)mm~2/s,病灶ADC值与病灶周边肝实质ADC值比值1。结论 MRI检查联合病灶ADC值测量可为诊断肝腺瘤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依据,提高临床诊断肝腺瘤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肝脏瞬时弹性超声评价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ng QX  Shen L  Qiu DK  Bao H  Chen XY  Zeng MD  Mao YM  Ma X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0):782-784
目的 验证肝脏瞬时弹性超声在评估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中的价值.方法 用瞬时弹性超声对30例AIH患者进行肝脏瞬时弹性测定,并将测定值与按照Scheuer系统进行纤维化分级的患者肝活组织检查结果作纤维化程度的比较,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例AIH患者中S0期4例,S1期6例,S2期5例,S3期11例,S4期4例.除l例患者因肥胖导致瞬时弹性超声检测失败以外,其余均顺利受检.29例患者测定的瞬时弹性超声硬度值与其肝纤维化分期有显著相关性(r= 0.801,P<0.01).将S0、S1、S2期合并与S3、S4期合并后对两组间瞬时弹性超声硬度值作比较,t= -3.93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脏瞬时弹性超声评估AIH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可靠性较好,并且由于其无创性而在此类患者的长期随访与疗效评估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RFI)及血清学诊断模型(Forns指数、FIB-4、APRI)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评估的价值。方法 111例确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根据肝组织活检病理分期结果分组:无明显肝纤维化组(S0、S1)40例,明显肝纤维化组(≥S2)48例、早期肝硬化组(S4)23例。每例患者同期进行ARFI、Forns指数、FIB-4、APRI的评估。比较无创诊断模型与肝脏病理的相关性,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无创诊断模型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ARFI、Forns指数、FIB-4、APRI 4种无创诊断方法与肝组织活检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分别为0.882、0.639、0.589、0.418。明显肝纤维化组(≥S2)及早期肝硬化组,ARFI的诊断价值均优于FIB-4(Z=2.882,P=0.004;Z=3.215,P=0.001)、APRI(Z=4.850,P0.001;Z=3.198,P=0.001)、Forns指数(Z=2.182,P=0.029;Z=2.798,P=0.005)。结论 ARFI对明显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MRI检查指标和血清维生素D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200例CHC患者接受肝活检和MRI检查,测量扩散加权成像(DWI)值,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维生素D。结果 在200例CHC患者中,经肝穿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存在肝纤维化80例(40.0%);80例存在肝纤维化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为(22.1±12.5) nmol/L,显著低于120例无明显肝纤维化患者的(32.1±13.2) nmol/L(P <0.05);80例肝纤维化患者MRI表观弥散系数(ADC)为(1322.8±82.6),T1变化率为(0.35±0.17),均显著低于120例无肝纤维化患者的(1542.5±80.7)和(0.52±0.21)。结论 伴有肝纤维化的CHC患者血清维生素D降低,MRI检查显示ADC值和T1变化率也显著降低,了解这些变化可能对判断肝纤维化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MRI T1值和T2值,计算肝细胞外体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ECV),借此评估ECV值在肝纤维化诊断和分级中的价值。方法通过胆管结扎(bile duct ligation,BDL)和四氯化碳(CCl 4)诱导9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肝脏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并且侵入性地测量门静脉压力。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天狼星红染色和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对肝纤维化进行定量。使用定量MRI映射技术评估T1值、T2值和ECV值。结果BDL 4周组T1值高于假手术组[(723±68)msec vs(583±30)msec,P<0.001];T2值也高于假手术组[(45±3)msec vs(27±3)msec,P<0.001]。在CCl 4动物模型中观察到相似的T1和T2值的变化。BDL 4周组与假手术组相比,ECV值更高[(31.5±1.5)%vs(18.7±3.1)%,P<0.001],CCl 4动物模型中结果相似。ECV值与肝羟脯氨酸含量(BDL:r=0.65,P<0.001;CCl 4:r=0.63,P<0.001)、天狼星红染色(BDL:r=0.85,P<0.001;CCl 4:r=0.81,P<0.001)、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BDL:r=0.73,P<0.001;CCl 4:r=0.72,P<0.001)和门静脉压力(BDL:r=0.57,P=0.006;CCl 4:r=0.35,P=0.047)、Ⅰ型胶原蛋白有高度相关性。结论实验动物模型T1值、T2值和ECV值的升高与肝纤维化和门静脉高压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