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模式在输液治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6月住院治疗的6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传统静脉输液治疗模式进行输液治疗;将2015年7~12月住院治疗的65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医护合作模式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进行输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输液工具使用情况、静脉炎发生率、输液部位疼痛发生率及患者对输液技术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输液部位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头皮钢针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1),PICC、中心静脉导管(CVC)使用率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输液技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护合作模式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工具及途径,可保护血管,降静脉炎的发生,减轻输液时局部疼痛,提高患者对输液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提高静脉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实施分层量化考评管理,并检验其在静脉治疗质量管理中的有效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42个输液科室的在院输液患者3935例,制定分层量化考评管理办法,将其应用于静脉治疗质量管理过程中。在实施分层量化考评管理前(2018年1月初)依据观察指标对全院符合研究对象标准的输液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实施后(2018年12月末)再次依据观察指标对全院符合研究对象标准的输液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对比实施前后输液途径、穿刺部位、输液连接、应用药物、导管维护、敷贴固定、留置时间及输液并发症等8个维度的不同。结果实施分层量化考评后,钢针使用率、敷贴固定与维护问题、输液部位(下肢及关节)选择错误、穿刺点发红发生率均下降,留置针使用率升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层量化考评在静脉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了静脉治疗专项小组的作用,有效调动了科室自我改进的积极性,可以提高静脉治疗质量,提升护士静脉治疗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无钢针输液管理在急诊科留观室的应用效果,总结我院急诊科留观室推行无钢针输液管理难点与经验,为急诊科静脉输液管理提供指导。方法以2016年6月—2017年3月急诊科留观室钢针使用情况为对照组,2017年6月—2018年3月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钢针使用情况,静脉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施无钢针输液管理后,急诊科留观室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无钢针输液管理在急诊科的推行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急诊科留观室开展和推行无针输液,应结合本科无钢针输液管理中工作难点进行。  相似文献   

4.
李亚南  鲁丰华  张莹  曹逸  张珍珍 《全科护理》2021,19(18):2541-2543
目的:探讨多院区静脉治疗团队建设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构建静脉治疗质量控制体系,运用静脉治疗横断面调查回顾性研究,比较2017年—2019年护士静脉治疗培训率、输液工具、穿刺部位不当发生率、导管相关并发症、病人满意度.结果:2017年—2019年护士静脉治疗培训率由26.04%提升至64.68%,一次性输液钢针使用率由21.12%降至11.77%,穿刺部位不当发生率由9.98%降至8.95%,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由8.37%降至4.8%,病人满意度由92.98%提高至95.70%.结论:同质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静脉治疗团队构建在多院区护理质量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静脉留置针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1348例患者,分为静脉留置针组和钢针静脉输液组,观察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静脉留置针组静脉炎、导管阻塞的发生率高于钢针静脉输液组,渗漏、皮下血肿发生率低于钢针静脉输液组。结论静脉留置针治疗与传统输液治疗并发症有所不同,应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相应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PICC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9月收治的436例PICC静脉输液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4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568例作为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护士使用和维护规范情况及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士使用和维护PICC规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ICC静脉输液患者使用PDCA循环,可提高PICC的护理质量,促进医院静脉输液治疗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从而减少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长导管在急性胰腺炎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0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各68例,进行静脉输液治疗。A组采用中长导管,B组采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C组采用留置针。观察比较3组患者有效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出院问卷调查满意度。结果 3组患者有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和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满意度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长导管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置入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是较好的静脉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疗手册在静脉输液治疗前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月273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2~5月2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步骤输液;观察组建立静疗手册,对护士进行培训学习,以分层级管理方式落实静疗手册的应用,比较两组患者的输液工具选择、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针使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输液肿胀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疗手册在输液前后的应用,改变了患者对传统输液工具的认识,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降低了输液肿胀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静脉留置针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1 348例患者,分为静脉留置针组和钢针静脉输液组,观察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静脉留置针组静脉炎、导管阻塞的发生率高于钢针静脉输液组,渗漏、皮下血肿发生率低于钢针静脉输液组.结论 静脉留置针治疗与传统输液治疗并发症有所不同,应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相应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静脉治疗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持续改进并提升静脉治疗质量。方法:按照静脉治疗小组设计的《静脉治疗技术操作规范横断面调查表》调查内容,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7年11月23日全天所有住院患者静脉治疗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输液率60.92%,重症医学科输液率100.00%;静脉治疗使用工具以外周静脉导管为主,使用率54.69%,钢针使用率34.16%,同时存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等多种输液装置;在进行静脉治疗的住院患者中,在日常维护、输液工具选择、并发症等方面存在387项问题,发生率为29.98%,在存在的问题中日常维护占73.13%,输液工具选择不合理占24.03%,发生并发症占2.84%。结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输液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部分科室输液率仍需进一步控制;临床静脉治疗输液工具选择相对合理,但钢针的使用率还要控制收紧;静脉治疗在日常维护、输液工具选择、并发症等质量改进方面还有待改进提升。护理管理者要加强静脉治疗输液工具选择、置管、维护、并发症预防等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提升静脉治疗质量,确保患者输液安全,促进《规范》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输液热敷贴在预防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送管困难和机械性静脉炎中的效果。方法将96例PICC置管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置管前后使用输液热敷贴,比较2组患者送管困难及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送管困难及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输液热敷贴能够降低PICC送管困难和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输液工具临床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采取措施降低临床钢针使用率。方法于2015年2月启动“静疗圈”对25个临床科室的静脉输液工具使用情况进行调研。评估活动开展后临床科室静脉输液工具的使用情况。结果开展后与开展前相比,钢针使用率显著降低( P<0.05)。结论及时解决、管理和研究静脉输液治疗方面的有关问题,降低钢针使用率,推广留置针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魏霞  殷花  韩晓玲 《全科护理》2021,19(15):2111-2116
目的:评价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应用在创建安全输液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某三级甲等医院中选取20个病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病区采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排查输液风险,改善输液流程;对照组采取常规输液安全管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病房静脉输液治疗的质量指标.结果:观察组钢针使用率、输液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部位选择正确率、敷料固定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三级甲等医院病区中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能有效改善静脉输液质量,提高病房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崔灵灵  潘爱红  戴玲 《护理学报》2016,23(21):42-45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专业小组在医院静脉输液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实践效果。方法成立静脉治疗小组,定期修订静脉输液操作技术规范;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培训;建立静脉输液质量监督体系,研究、解决我院静脉输液质量方面的重要问题;开展静脉输液调查,明确静脉治疗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建立并组织实施静脉输液的指标监测、信息收集和反馈等。比较静脉治疗小组成立的第1、第3、第5年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指标、静脉输液工具的选择及小组成员静脉输液综合成绩。结果静脉治疗小组成立的第1、第3、第5年药物错误发生率、药物外渗发生率、静脉输液患者静脉炎发生率、输液反应发生率、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次性钢针使用率下降、静脉留置针、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及输液港使用率上升,3年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年间小组成员静脉输液综合成绩逐年上升(P<0.05)。结论静脉治疗专业小组有利于静脉输液质量的持续性改进,促进了静脉输液治疗专业的发展,为静脉输液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可来福输液接头预防耐高压双腔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肿瘤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留置耐高压双腔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100例,按简单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耐高压双腔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均给予常规维护,观察组耐高压双腔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末端连接可来福无针输液接头(MC100),对照组耐高压双腔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末端连接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Q-syte)。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期间堵管发生程度及总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导管堵塞发生程度及总发生率比较,均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导管堵管发生程度及总发生率均明显轻于与低于对照组。结论可来福无针输液接头连接耐高压双腔外周中心静脉导管能够降低导管堵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运用PDCA循环管理程序,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进行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138例并纳入对照组,2016年3月~2017年2月在进行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150例并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PDCA管理。比较2组血流感染发生率、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升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质量,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事件发生率,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了血管通路保障,提高了血液透析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在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急诊输液室就诊的80例静脉输液患者,根据就诊座号奇偶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集束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的相关指标(包括药物错误发生、药物外渗的发生及输液反应)、静脉导管的相关并发症(包括堵管、静脉炎、导管脱落、导管移位)、输液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药物错误、药物外渗及输液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输液环境、输液服务、输液制度和输液沟通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通过采用集束化管理,可提高静脉输液的护理质量、静脉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降低静脉导管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静脉治疗小组在护士静脉输液规范培训中的作用效果。方法根据我院实际情况设立静脉治疗小组,制定各种静脉治疗通道的建立及维护标准化流程(sop),组织院内多层次、多类型的培训,积极开展各类静脉治疗护理的培训和比赛如组织PICC维护比赛等,对比静脉治疗小组成立前(2015年)与成立后(2016年)我院的静脉输液规范化护理情况。结果 2016年12月与2015年12月两次的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头皮针的使用率降低,留置针的使用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输液工具(PICC、CVC、静脉输液港)的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的输液并发症(输液外渗、静脉炎、穿刺点发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201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士静脉输液规范中静脉治疗小组的作用和效果显著,在医院患者数、日输液量增加的情况下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反而降低,有利于医院静脉输液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自创无缝合固定法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患儿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线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实验组采用自创无缝合固定法,使用透明敷贴加3M自粘性胶布加水胶体敷料固定。结果两组患儿各有2例中心静脉导管移位,两组中心静脉导管牢固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导管固定部位皮肤感染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和皮肤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采用自创无缝合固定法代替缝合线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安全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能够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治疗质量管理在ICU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44例经中心静脉治疗的危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用静脉输液治疗质量管理评分表进行督导、管理。对照组予常规静脉治疗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静脉感染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2.62, P<0.01)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2.36, t= -3.55,P<0.01)。结论 静脉治疗质量管理在ICU静脉治疗护理中,效果显著,可减少导管感染,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