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及白细胞(WBC)在血流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155例血培养阳性患者的检测结果,并对其血清PCT、CRP、NEU%及WBC的水平变化进行对比,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血流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155例血培养阳性患者中革兰阳性(G+)球菌106株(68.38%)、革兰阴性(G-)杆菌46株(29.68%)、真菌3株(1.94%);G-杆菌感染者PCT显著高于G+球菌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9,P<0.05),G-杆菌感染者CRP、WBC、NEU%与G+球菌感染者CRP、WBC、NE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8、-1.59、-1.18、,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PCT、CRP、NEU%及WBC的ROC下面积(AUC)分别为0.651、0.556、0.444、0.405,PCT、CRP、NEU%及WBC的Youden 指数分别为0.288 8、0.162 0、0.232 2、0.185 4,PCT、CRP、NEU%及WBC的敏感度分别为56.35%、36.96%、26.09%、54.35%,PCT、CRP、NEU%及WBC特异度分别为74.53%%、70.25%、92.45%、68.87%。结论 PCT对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优于CRP、NEU%、WBC,早期监测PCT有助于降低血流感染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院综合重症监护室(ICU)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血流感染的预防和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综合ICU 2011年1月-2013年12月血培养阳性的3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原菌检出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85例血培养阳性患者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2.34%;革兰阳性球菌占27.01%;真菌占10.65%。居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18.18%)、铜绿假单胞菌(16.10%)、金黄色葡萄球菌(15.59%)、不动杆菌属(13.25%)、肺炎克雷伯菌(9.0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2.55%、68.34%。对于革兰阴性杆菌,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最为敏感(耐药率0~35.65%)。结论该院综合ICU送检血培养标本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率高;临床应加强对疑为败血症患者的血培养标本送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对革兰阳性(G~+)球菌、革兰阴性(G~-)杆菌及真菌所致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某医院389例血培养阳性患者的检测结果,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G~+球菌、G~-杆菌和真菌血流感染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炎症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经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G~-杆菌感染组患者血PCT高于G~+球菌、真菌感染组(G~-杆菌感染组与G~+球菌感染组比较:Z=-2.68,P0.01;G~-杆菌感染组与真菌感染组比较:Z=-2.46,P0.05)。若以PCT≥0.5 ng/mL、CRP≥5.0mg/L、NEU%≥70%及WBC≥10×109/L作为阳性的截点,统计分析显示,G~-杆菌感染组患者血PCT阳性率较G~+球菌、真菌感染组高(G~-杆菌感染组与G~+球菌感染组比较:χ~2=5.94,P0.05;G~-杆菌感染组与真菌感染组比较:χ~2=7.721,P0.01);G~-杆菌感染组患者血CRP阳性率较G~+球菌感染组高(χ~2=5.03,P0.05)。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对四项指标在鉴别G~+球菌、G~-杆菌和真菌血流感染的作用大小比较分析,仅PCT对鉴别G~-杆菌、G~+球菌和真菌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PCT在区分血培养G~-杆菌、G~+球菌和真菌时有较高的准确度,若能动态监测PCT,同时结合CRP、WBC、NEU%的结果综合判断,可以在血流感染早期指导临床医生快速判断患者的病情并合理用药,从而降低血流感染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该地区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5月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病原菌种类及其药敏检测结果。结果病原菌血培养阳性率为16.2%,革兰阴性杆菌占71.8%,其中大肠埃希菌143株占23.0%,肺炎克雷伯菌121株占19.5%,马耳他布鲁菌77株占12.4%。革兰阳性菌152株占24.5%,真菌23株占3.7%。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44.1%和43.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的耐药率分别为0.7%、6.6%和61.9%。阿米卡星对分离的革兰阴性菌表现出高度的抗菌活性。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阳性球菌。结论佳木斯地区血流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血流感染的首要致病菌,且该地区马耳他布鲁菌感染应引起重视。阿米卡星对分离菌保持着较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近5年医院急诊科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谱的动态变化,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留取2004~2008年入住医院急诊ICU和急诊病房的感染患者可疑感染部位的痰液、血液、尿液、局部引流物和分泌物标本,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系统鉴定菌种,采用K-B法测定20种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共收到标本2498份,检出阳性标本819份,总菌株培养检出阳性率为32.8%;分离出病原菌71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87株,革兰阳性球菌223株,真菌109株,分别占59.5%、27.2%和13.3%;检出菌株前5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真菌感染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药敏测定结果表明,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率逐渐增加,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率较低。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医院科室感染患者中分离的病原菌耐药率较高且呈多药耐药,临床医师应参考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慢性泪囊炎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感染患者156例,分析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率,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6例慢性泪囊炎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98份标本阳性,阳性率为62.82%;共检出病原菌98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72株、革兰阴性杆菌21株、革兰阳性杆菌2株、革兰阴性球菌1株、真菌2株,分别占73.47%、21.43%、2.04%、1.02%和2.04%;革兰阳性球菌主要对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最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4.44%、90.28%、91.67%和90.28%;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最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5.24%、90.48%、95.24%和90.48%。结论慢性泪囊炎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由于慢性泪囊炎易反复发作导致病原菌耐药增加,应重视慢性泪囊炎患者的耐药性,为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培养中不同菌属细菌阳性报警时间在鉴别血流感染(BSI)和采血污染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临床各科住院患者送检的血培养阳性患者临床资料及阳性报警时间进行比较,探讨血培养报阳时间对BSI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 2 605份血培养标本,137例血培养阳性,其中病原菌78例(56.93%),污染菌59例(43.07%),污染率最高的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5.76%),最低的是大肠埃希菌(12.50%)。病原菌组阳性报警时间为(13.86±8.19)h,短于污染组的报阳时间(40.72±20.96)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组报阳时间最早的是肠球菌(10.20±8.00)h,其次是大肠埃希菌(11.12±3.91)h、金黄色葡萄球菌(12.22±5.08)h、肺炎克雷伯菌(14.72±10.45)h、其他革兰阴性菌(16.11±12.97)h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6.42±5.74)h,真菌最迟(29.04±3.67)h。革兰阴性菌报阳时间≤16.59 h,BSI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4.09%、100.00%;革兰阳性菌报阳时间≤20.96 h,BSI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77%、94.44%。结论结合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与临床其他指标,对于早期判断检出菌为病原菌或污染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与血液培养病原菌的一致性,为胆道感染诊治提供思路借鉴。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诊断胆道感染患者222例的胆汁培养标本290份、血培养标本86份(去除胆汁培养与血培养送检时间间隔48h及血培养污染的胆道感染患者),对病原菌、胆道感染伴(或不伴)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 290份胆汁标本培养阳性,共分离病原菌38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44株占64.21%,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14株占30.00%,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真菌22株占5.79%,以白假丝酵母为主;血培养标本阳性率为31.40%(27/86),与胆汁培养(86份)病原菌完全一致15份占55.56%;血培养21株(61.76%)具体病原菌与胆汁培养结果一致。胆道感染伴血流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病死例数等均多于胆道感染不伴血流感染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胆道感染伴血流感染患者PCT检测值与胆道感染不伴血流感染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733)。结论胆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胆汁和血培养病原菌具有较高一致率,疑似胆道感染应积极送检血培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20-2022年中铁十二局集团中心医院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血流感染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铁十二局集团中心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门、急诊和住院患者送检的26781份血培养标本。采用WHONET 5.6软件对标本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20-2022年本院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205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208株,占58.75%,分离率居前3位的革兰阴性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725株,占35.26%。分离率居前3位的革兰阳性球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苯唑西林和青霉素G的耐药性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G的耐药性强。肺炎克雷伯菌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大肠埃希菌。结论 本院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多、分布广、耐药率高,定期对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进行分析,为提高血流感染诊治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利奈唑胺在可疑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粒细胞缺乏患者疗效.方法 统计2005-2008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医院感染患者资料,分析100例可疑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粒细胞缺乏患者临床特点及利奈唑胺抗感染的临床疗效.结果 4年医院感染发病率平均为36.5%;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肠埃希菌为第1位致病菌(22.2%),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16.2%);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菌株比例分别为61.3%、81.3%及83.5%.检出2例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100例患者应用利奈唑胺,98例可评估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8%,其中检出革兰阳性球菌者痊愈率(92.6%)明显高于革兰阴性杆菌者(35.3%)(x2=11.6,P=0.001)及病原学检查阴性者(55.8%)(x2=10.3,P=0.001);感染初始即应用利奈唑胺者(45例)比后来换用者(40例)体温控制所需中位时间更短,分别为3.4 d及6.6 d.结论 医院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致病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以大肠埃希菌最多;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比例高达60%~80%;对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粒细胞缺乏血液病患者,尽早应用利奈唑胺可取得非常好的抗感染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血流感染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份住院患者965例(其患者PCT≥0.05ng/ml),同时进行血培养检测时患者PCT和血培养结果之间进行分析。结果:965例患者血清PCT在0.05~0.50、0.50~2.00、2.00~10.0、10.00~20.00、≥20.00ng/ml 5个不同区间的阳性率分别为3.82%、10.20%、16.38%、28.07、40.17%,其中血培养阳性结果有138例,其PCT水平为(2.56±0.93)ng/ml,血培养阴性结果有827例,其PCT水平为(0.83±0.31)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38例血培养阳性结果中,革兰阳性球菌有52例,其PCT水平为(1.82±0.65)ng/ml,革兰阴性杆菌有86例,其PCT水平为(5.21±2.12)ng/m 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与血流感染者具有正相关性,PCT水平越高,血培养阳性率就越高。检测PCT可作为辅助诊断菌血症感染的重要指标,为临床早期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对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皮肤病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医院皮肤科治疗的皮肤病感染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皮损痂皮或组织、脓液、渗出液以及血液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采用VITEK-2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用K-B法,按照CLSI 2011年标准进行判定。结果 200例皮肤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出245株不同种属的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球菌、革兰阳性杆菌以及革兰阴性杆菌分别占65.2%,3.6%,18.7%和12.5%,革兰阳性球菌中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占55.3%,革兰阳性杆菌中以棒杆菌属为主占11.4%;患者皮肤感染部位以手、足以及合并感染较多,分别占13.0%、11.0%及17.0%;革兰阳性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4.4%、64.0%;革兰阴性杆菌对阿莫西林以及氨曲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3.3%、48.3%;革兰阴性球菌对多数药物均敏感,耐药率较低。结论病原菌种类繁多以及细菌耐药性的逐渐增加,导致感染相关皮肤病患者的治疗难度加大,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2016年血培养阳性检出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抗生素耐药情况,为血流感染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住院患者无菌抽取的血液标本,采用B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配套的细菌鉴定卡,真菌药敏采用ATB Fungus 3药敏试验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7 661份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出非重复病原菌868株,检出率为11.3%,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46.9%,革兰阳性球菌占44.5%,真菌占8.6%;占比前4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占比达16.2%,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占15.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50.9%。结论本院血流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真菌的血流感染不容忽视。万古霉素、喹努普汀/达福普汀和利奈唑胺可作为治疗葡萄球菌所致血流感染重症患者的首选用药。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早期血培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陈淑萍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8):1172-1173
目的:了解该院婴幼儿血培养标本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药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的2 278份血培养标本,应用BACT/ALERT 120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检测,阳性菌株分离后用ATB Expression半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配套的鉴定药敏板条进行鉴定药敏试验。结果:2 278份婴幼儿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病原菌148株,总阳性率为6.50%;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21株(81.76%),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阳性球菌的90.90%(110/121),其余分别为口腔链球菌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肺炎链球菌2株;革兰阴性杆菌27株(18.24%),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15株(10.14%),大肠埃希菌11株(7.43%),不动杆菌1株。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高达97.50%,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78.75%;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米诺环素耐药的菌株。革兰阴性杆菌对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1.90%、78.45%、7.69%;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高度敏感,未检出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的菌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耐药率为82.64%;革兰阴性杆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分别为66.67%和58.33%。结论:该院婴幼儿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尤其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且耐药菌株比例高,因此,加强血培养的检测和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院住院患者血培养分离病原体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防控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BSI)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院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住院患者送检的16 428份血培养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5 546例住院患者送检血培养标本16 428份,血培养阳性者384例,病例阳性率为6.92%。检出病原体398株,其中革兰阳性(G+)菌94株(23.62%),革兰阴性(G-)菌272株(68.34%),真菌32株(8.04%)。61~80岁组患者阳性率(8.26%)最高;送检阳性率居前5位的科室分别是灼伤整形科、中医科、心外监护室、移植病区和创伤外科。 G+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保持高敏感率,发现1株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G-杆菌中,肠杆菌科细菌对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率高,其中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70.97%、35.90%。结论该院BSI病原体以G-菌为主,老年患者血培养阳性率高。医院应尽力提高血培养阳性检出率,并定期对病原体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中心静脉导管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0年8月中心静脉导管送检标本培养出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送检的532份样本中,中心静脉导管培养阳性83份,阳性率为15.6%;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48株占57.8%,革兰阴性杆菌24株占28.9%,真菌11株占13.3%;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性较高的药物有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率分别为100.0%、92.31%~100.00%;对革兰阴性杆菌中鲍氏不动杆菌的敏感性较高的药物有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为58.3%.结论 革兰阳性球菌是静脉导管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且耐药严重,应加强细菌检测,有效控制静脉导管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血培养阳性标本的菌群分布及报阳时间,为实验室病原菌诊断及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5—11月某院临床各科室送检的血标本,记录血培养报阳时间并将所获得病原菌鉴定至菌种。结果从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15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31.85%,革兰阴性杆菌占57.32%,真菌占10.83%。培养阳性病原菌及其报阳的中位时间分别为:肠杆菌科细菌0.50 d,非发酵菌0.63 d,肠球菌属0.60 d,链球菌属0.80 d,葡萄球菌属1.01 d,真菌1.44 d。结论血培养阳性标本报阳时间从早到晚依次是:肠杆菌科细菌、肠球菌属、非发酵菌属、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真菌。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均在4 d内仪器阳性报警,大多数病原菌在1 d内报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全院血流感染分离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BacT/Alert 3D 24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全院2012 年至2015年收集的9 923份血液标本进行培养,采用VITEK2 COMPACT 60对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9 923份血标本中,656份检出微生物,阳性率6.6%。共分离出65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41.2%;革兰阴性菌占37.1%;真菌占21.7%。病原菌种类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4.2%)、新型隐球菌(14.9%)、大肠埃希菌(13.5%)、沙门菌属(6.7%)、马尔尼菲青霉菌(5.8 %)。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8.8%和100.0%,两者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2.8%和11.1%;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6.6%和100.0%,二者头孢西丁筛查阳性率分别为85.8%和13.6%。结论 全院血流感染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新型隐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属的检出率也较高,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痰标本采集后送检时间与病原菌生长的相关性.方法 按晨痰、漱口、咳深部痰或吸痰要求,专职人员床边指导收集患者痰标本,立即对合格痰标本分别在10 min、1、2、3、4h的时间点接种标本,观察病原菌生长情况.结果 对不同时间点接种的标本中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生长比值进行比较显示,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生长比值呈下降趋势,平均比值从10 min接种时的1.91下降至4h的0.61,与10 min接种的培养结果相比,1h和2h接种的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生长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h和4h接种时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生长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留取2h后接种,真菌生长量增加明显.结论 合格痰标本在采集后随送检时间的延长,革兰阳性球菌量减少,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生长量增加;为保证痰培养的检测质量,标本采集后应立即接种,最好1h内接种完毕,最长<2 h.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诊断血流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 175例同时进行血培养和PCT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血培养阳性组、阴性组和污染组与PCT浓度的关系,比较血培养阳性组内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和假丝酵母菌组PCT的阳性率,分析不同PCT水平组间细菌的检出率。结果血培养阳性组PCT水平高于阴性组和污染组(P0.01)。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及假丝酵母菌组PCT阳性率分别为84.1%、61.5%、62.5%,革兰阴性菌组浓度高于革兰阳性菌组及假丝酵母菌组(P0.01)。不同PCT水平组间细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T作为排除和诊断血流感染的辅助检测,结合血培养结果能更有效地提高诊断率,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