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耳后皮下蒂岛状皮瓣修复耳甲腔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2例耳甲腔皮肤缺损行耳后皮下蒂岛状皮瓣修复患者行回顾性分析.恶性肿瘤经术中病理检查确定基底及周缘无肿瘤细胞残留,根据创面大小设计耳后皮下蒂岛状皮瓣,经供区与缺损之间的隧道,转移至耳甲腔缺损处覆盖创面,耳后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共修复12例耳甲腔皮肤缺损患者,创面以1.5cm×2.5cm~2.5cm×3.0cm大小不等皮瓣覆盖,术后皮瓣血运良好.随访14~55个月(平均28个月),肿瘤无复发,局部瘢痕不明显,皮瓣色泽与正常皮肤相协调,外耳郭形态正常,患者对耳郭外观满意.结论 耳后皮下蒂岛状皮瓣是临床修复耳甲腔皮肤缺损的一个简单、方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皮下蒂岛状皮瓣(旋转门皮瓣)修复耳甲腔皮肤缺损创面的效果。方法: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整形美容科用耳后皮下蒂旋转门皮瓣治疗耳甲腔皮肤缺损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个月至68岁,平均57岁;缺损大小1.0 cm×1.0 cm~2.5 cm×1.5 cm。结果:10例患者术后均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侧鼻动脉为蒂的鼻唇沟皮瓣修复鼻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5年8月-2009年3月,收治鼻缺损患者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35~60岁,平均48.6岁。其中外伤所致陈旧性鼻缺损5例,病程1~10年;肿瘤切除术后鼻缺损7例,病程3个月~40年。缺损范围为2.0cm×1.5cm~4.5cm×2.5cm。术中采用侧鼻动脉为蒂的鼻唇沟皮瓣修复缺损,其中9例为带蒂皮瓣,3例为轴型岛状皮瓣;皮瓣切取范围为2.5cm×2.0cm~7.0cm×3.0cm。其中5例取自体耳甲腔软骨移植重建鼻翼及鼻尖。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5~24h,3例轴型岛状皮瓣远端出现静脉淤血现象,自行缓解;皮瓣全部成活。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5例因皮瓣蒂部略显臃肿,于术后6~15个月行皮瓣修整术。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3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色泽正常,鼻外形良好,无通气障碍。供区无明显瘢痕。结论侧鼻动脉为蒂的鼻唇沟皮瓣距鼻缺损部位近,具有血供丰富、成活率高、皮瓣质地好、供区可直接闭合等优点,是一种修复鼻尖及鼻翼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修复鼻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 2例鼻部皮肤组织缺损患者,缺损面积1.0cm×1.5cm~2.0cm×3.0cm。均采用鼻唇沟皮瓣修复,切取皮瓣面积1.0cm×2.0cm~2.0cm×3.5cm,皮瓣沿鼻唇沟长轴方向设计,皮瓣面积根据缺损范围而定,皮瓣蒂宽1.0~1.5cm,长宽比例不超过4:1。结果:1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换药后愈合;余21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质地、色泽与周围皮肤协调,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鼻唇沟皮瓣取材方便,供区瘢痕隐蔽,操作容易,是修复鼻部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5.
鼻唇沟皮下蒂岛状皮瓣修复鼻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下蒂岛状皮瓣在修复鼻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鼻唇沟皮下蒂岛状皮瓣对12例患者修复鼻部皮肤缺损,缺损部位包括鼻翼、鼻尖及鼻背,最大缺损面积3.0cm×4.0cm。皮瓣沿鼻唇沟走行方向设计,蒂宽1.0~1.5cm,皮瓣长宽比不超过3:1,蒂部旋转点位于皮瓣远端与缺损远端连线的中点。结果:12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因蒂部卡压术后当天皮瓣颜色略紫,术后第2天予蒂部松解后好转。术后随访半年到1年,皮肤质地、色泽与周围皮肤相近,瘢痕不明显。结论:鼻唇沟皮下蒂岛状皮瓣是修复鼻部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1993年以来,我们采用耳后皮下蒂皮瓣修复耳甲腔缺损11例,效果满意。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2例。年龄17~62岁。病因:良性肿瘤4例(其中基底细胞乳头状瘤3例、日光性角化病1例)、恶性肿瘤2例(其中鳞状基底细胞癌1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色素痣3例、毛细血管瘤1例、化脓性肉芽肿1例。面积:最小0.6cm×0.8cm,最大1.5cm×2.4cm(包括部分耳甲艇缺损)。深度:侵及软骨者6例、软骨膜者2例、软骨膜表层者3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3年,肤色质地正常,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图1~3)。手术方法局麻下,根据病因切除病损达软骨膜(或切除软骨),根据耳甲腔缺损创面的大小、形状,在耳后乳突部设计并切取一与耳廓根部平行的舌形皮瓣,深达骨膜表层,皮瓣根部横行切除一小条浅层皮肤,宽度与耳甲组织全层的厚度相当,形成皮下蒂皮瓣。在耳后耳廓根部相应部位横行切穿耳甲组织形成隧道,隧道宽度略大于舌形皮瓣的宽度。将耳后皮瓣通过耳甲隧道,移转到耳前,修复耳甲腔缺损创面。皮瓣的无皮肤区边缘与两侧耳甲组织创缘缝合,供区直接拉拢缝合。讨论耳甲腔的皮肤菲薄,皮下组织极为薄弱,皮肤与软骨膜紧密粘连,因此,在病损切除后,难以直接缝合或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含真皮下血管网真皮蒂鼻唇沟皮瓣修复鼻唇部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8年7月-2011年7月,应用含真皮下血管网真皮蒂鼻唇沟皮瓣修复鼻唇部缺损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龄6~68岁,中位年龄36岁。缺损均为病变切除所致。其中黑色素痣23例,瘢痕16例,炎性肉芽肿4例;病程3个月~35年。病变部位:鼻尖11例,鼻翼10例,鼻翼、鼻尖10例,鼻翼沟8例,上唇4例。病变切除后缺损范围为0.7 cm×0.5 cm~1.2 cm×1.0 cm。皮瓣切取范围为1.0 cm×0.7 cm~1.5 cm×1.2 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34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皮瓣色泽、弹性、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供区无明显瘢痕。结论含真皮下血管网真皮蒂鼻唇沟皮瓣修复鼻唇部缺损具有皮瓣移位灵活、供区组织损伤小、术后皮下隧道臃肿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鼻部皮肤小肿瘤切除后的缺损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和总结鼻部小面积皮肤肿瘤切除后,创面的修复原则和术式选择.方法 选择直径≤2.0 cm,鼻下部1/3皮肤良恶性肿瘤切除后致鼻部组织缺损的73例患者.根据缺损部位、范围、类型和患者的要求,应用局部双叶皮瓣修复鼻尖、鼻翼和鼻侧壁皮肤软组织缺损(n=31);鼻唇沟皮瓣修复鼻翼外侧全层缺损(n=8);鼻唇沟皮下蒂皮瓣修复鼻翼皮肤软组织缺损(n=12);耳郭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缘全层缺损(n=22).结果 71例患者手术获得完全成功,对修复术后效果满意.1例鼻唇沟皮瓣远端折叠部分皮肤浅层坏死,换药后愈合,鼻翼、鼻孔轻度变形.1例耳郭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再造鼻翼术后因感染而失败.结论 应用局部双叶皮瓣、鼻唇沟皮瓣、皮下蒂皮瓣或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鼻部直径≤2.0 cm的皮肤肿瘤切除后的创面,可获得Ⅰ期修复的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应用各类鼻唇沟皮瓣美容修复眶下部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各类鼻唇沟皮瓣在眶下部缺损修复中应用的美学效果。方法:根据眶下部软组织缺损的部位、范围、程度和与同侧鼻唇沟的解剖关系,按整形外科原则选择适合的鼻唇沟皮瓣进行美容修复,包括:局部带蒂皮瓣修复法及皮下蒂皮瓣修复法。结果:共施行手术12例。创面面积1.0cm×1.0cm~3.5cm×2.0cm。术后12例皮瓣全部成活,外形恢复满意,无下睑外翻,皮瓣质地、色泽均与周围皮肤接近,鼻唇沟瓣供区瘢痕隐蔽。结论:根据眶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应用合适的鼻唇沟皮瓣进行修复,能达到理想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4种局部穿支皮瓣修复鼻翼缺损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1例各种原因导致的鼻翼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15~93岁,平均45岁。鼻翼处缺损处面积为0.4 cm×0.4 cm^2.5 cm×2.5 cm,分别采用鼻唇沟角形穿支皮瓣(20例)、鼻翼基底穿支鼻唇沟岛状皮瓣(6例)、唇上-鼻唇沟角形穿支岛状皮瓣(5例)或鼻外侧动脉角形穿支皮瓣(10例)进行修复。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鼻翼形态和鼻部功能,以及癌肿病例复发情况。结果41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切取范围为0.5 cm×1.5 cm^4.0 cm×4.0 cm,鼻翼缺损完全修复,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术后所有病例均进行了4个月至1年的随访,术后鼻翼形态较好,鼻部功能未受影响,癌肿病例未见复发。结论鼻翼缺损面积较大时选用鼻唇沟角形穿支皮瓣,面部皮肤张力较大时采用鼻翼基底穿支鼻唇沟岛状皮瓣经皮下隧道修复,缺损邻近鼻唇沟处时宜用唇上-鼻唇沟角形穿支皮瓣,缺损面积较小时采用鼻外侧动脉角形穿支皮瓣修复。根据情况合理地选择皮瓣,均可获得较好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的类型及采用鼻唇沟皮瓣修复鼻部皮肤缺损创面的方法。方法选取2008-10—2014-09间收治的334例患者,依据鼻亚单位美学原则和鼻部创面皮肤缺损的大小、深度及部位等,选取相应鼻唇沟皮瓣为1.0 cm×1.0 cm~3.5 cm×2.5 cm大小,修复缺损创面0.8 cm×0.8 cm~3.0 cm×2.0 cm。其中18例患者采用易位皮瓣、86例患者为"风筝"皮瓣、92例患者为改良菱形皮瓣、22例患者为旋转皮瓣、116例患者为皮下蒂岛状鼻唇沟皮瓣。鼻唇沟皮瓣蒂在下方116例,蒂在上方218例,全部创面与皮瓣匹配良好。结果本组患者创面1期愈合330例,4例患者部分表皮坏死,换药后愈合。术后230例患者随访1~5 a,切口瘢痕不明显,视觉效果良好,患者面部形态及美学效果满意。无1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结论依据鼻亚单位美学原则对鼻部肿瘤切除创面修复,手术操作简便,面部形态无明显改变,术后成活率高,修复后创面皮肤轮廓、质地及色泽与周围皮肤匹配较好,患者面部形态及美学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唇沟穿支皮瓣修复鼻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术前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自内眦下方1.5 cm至口角之间探测面动脉走行及穿支动脉位置,以面动脉穿支形成鼻唇沟穿支皮瓣,修复鼻部软组织缺损。皮瓣长宽比最高可达9:1,皮瓣皮下脂肪厚度为2.0~3.0 mm;修复鼻软组织缺损面积1.2 cm×1.6 cm~2.7 cm×3.1 cm,共修复8例患者。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术后发生静脉危象,予拆除部分缝线后缓解。随访5~24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皮瓣不臃肿,鼻形态逼真。结论鼻唇沟穿支皮瓣因其具有血供可靠、无需吻合血管、皮瓣切取面积较大、皮下蒂窄而长、皮瓣厚薄适宜等优点,可较好地克服鼻唇沟随意皮瓣和鼻唇沟面动脉轴型皮瓣的缺点,使鼻唇沟皮瓣修复鼻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更趋完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应用侧颌颈皮瓣修复颧颞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2010年10月-2014年2月,应用同侧侧颌颈皮瓣修复颧颞部皮肤癌术后软组织缺损5例。男2例,女3例;年龄50~74岁,平均65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约18个月。肿瘤类型:基底细胞癌2例,鳞癌3例。瘤体位于颧颞相连部位,大小约3.5 cm×2.0 cm~7.0 cm×5.0 cm。病灶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5.0 cm×3.5 cm~8.5 cm×6.0 cm。术中切取皮瓣范围8.5 cm×4.0 cm~12.0 cm×5.0 cm,蒂宽2.5~3.0 cm,长2.0~4.0 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切口均I期愈合。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4.5个月。皮瓣色泽与受区皮肤相近;2例因蒂部稍宽,皮瓣蒂端转角有"猫耳朵"凸现,但颜面部外观整体满意。移位皮瓣耐受性好,皮瓣成活、软组织缺损创面完全修复后进一步放疗,放疗后皮瓣无溃疡、坏死。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结论侧颌颈皮瓣修复颧颞部恶性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符合整形修复原则,且能耐受进一步放疗,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眦动脉为蒂的鼻唇沟皮瓣修复鼻多个亚单位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例鼻亚单位缺损患者均采用内眦动脉为蒂的鼻唇沟皮瓣修复,创面面积为1.1 cm×1.5 cm~2.5 cm×4.0 cm。根据缺损面积,在鼻唇沟处设计包括内眦动脉走行在内的蒂在上方的皮瓣,沿设计线切开至浅筋膜,于肌层掀起皮瓣;在无张力的情况下旋转皮瓣至创面,缝合创口。结果本组共19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全部成活,且全部完成一期修复手术,外形良好,无瘢痕增生。结论采用内眦动脉为蒂的鼻唇沟皮瓣,可以利用面颊部与鼻唇部的天然皱褶,很好地隐藏术后瘢痕,且具有血供丰富的特点,是一种可用于鼻多个亚单位修复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耳郭复合组织瓣和鼻唇沟皮瓣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4年7月至2018年12月,对16例鼻翼缺损患者采用耳郭复合组织瓣或鼻唇沟皮瓣修复,分析鼻翼缺损情况、修复方法、供受区瘢痕、术后形态等。结果本组16例患者中7例采用耳郭复合组织瓣修复,9例采用鼻唇沟皮瓣修复,术后外观满意,供受区瘢痕均较隐蔽。结论耳郭复合组织瓣及鼻唇沟瓣是修复鼻翼缺损的良好方法,针对鼻翼全层缺损者,可首选耳郭复合组织瓣;针对非全层缺损,尤其是肿物切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者首选鼻唇沟皮瓣。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需结合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改良Zitelli双叶皮瓣修复鼻下1/3部位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9年2月-2014年2月,收治26例鼻下1/3部位基底细胞癌患者。男15例,女11例;年龄48~65岁,平均56岁。肿瘤累及皮肤全层;TNM分期:TisN0M0 19例,T1N0M0 7例。病程1~5年,平均3年。肿物范围为1.0 cm×0.5 cm~1.5 cm×1.0 cm。手术扩大切除肿物后,遗留大小为1.5 cm×1.0 cm~2.0 cm×1.5 cm的缺损;于同侧设计并切取改良Zitelli双叶皮瓣一期修复,第1、2叶皮瓣切取范围分别为2.5 cm×2.0 cm~3.0 cm×2.5 cm、1.5 cm×1.0 cm~2.0 cm×1.5 cm。供区缺损拉拢缝合。结果术后26例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Ⅰ期愈合;供区切口Ⅰ期愈合。术后无血肿、感染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无局部器官牵拉变形,面部及鼻部形态基本对称。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3个月。鼻及面部外观良好,无明显瘢痕,患者对外观满意。随访期间无肿瘤复发。结论改良Zitelli双叶皮瓣修复鼻下1/3部位且缺损直径在2.0 cm以内的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较满意外观。  相似文献   

17.
鼻唇沟随意皮瓣修复鼻翼部分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鼻唇沟随意皮瓣修复鼻翼部分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在鼻翼缺损一侧的鼻唇沟区设计一个蒂在上方的随意皮瓣,手术分三期完成.自2000年起,采用该方法修复单侧鼻翼缺损5例,缺损的面积最小1.0cm×0.6cm,最大1.2cm×1.0cm.结果:移植的皮瓣均成活,其色泽与邻近部位的皮肤近似,外形满意,供区无遗留明显畸形.结论:鼻唇沟随意皮瓣修复鼻翼部分缺损能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吻合血管的逆行游离耳前皮瓣移植修复鼻部分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旨在设计以颞浅动脉远端为蒂的逆行游离耳前皮瓣进行吻合血管的移植一期修复鼻部分缺损。方法本组共3例,1例为鼻尖缺损,1例为右侧鼻翼缺损,1例为鼻尖缺损、右侧鼻翼完全缺损及左侧鼻翼不完全缺损。术中将游离逆行耳前皮瓣的颞浅动、静脉分别与鼻唇沟部面动、静脉吻合,其中1例急诊患者颞浅静脉是与下睑伤口的一条静脉吻合。结果逆行游离耳前皮瓣大小范围为3.0 cm×2.5 cm~6 cm×2 cm,血管蒂长5~6 cm。3例患者皮瓣均成活,再造的鼻尖、鼻翼外形逼真,皮肤色泽、质地与鼻部皮肤接近。耳前供区切口隐蔽不遗留明显瘢痕。结论耳前皮瓣皮肤颜色、质地与鼻部接近,皮瓣血管蒂长,不需要血管移植,可通过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鼻部分缺损,该皮瓣也可用于面部其他皮肤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宽蒂部设计以及改良缝合方法修复上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8月,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11例手部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男8例,女3例;年龄18~65岁,平均38岁。致伤原因:机器绞伤7例,交通事故伤4例。左上肢6例,右上肢5例。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12 cm×7 cm~20 cm×10 cm。受伤至手术时间2~5 d,平均4 d。采用下腹部皮瓣修复4例,脐旁皮瓣修复7例。皮瓣切取范围10 cm×9 cm~22 cm×10 cm;皮瓣采用宽蒂部设计,蒂部宽8~18 cm,平均15 cm;蒂部行改良缝合。术后3周断蒂。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无淤血、坏死及张力性水疱发生;创面均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皮瓣及供区均无溃疡形成。供区仅遗留线状瘢痕。结论腹部带蒂皮瓣进行宽蒂部设计并改良缝合,可减少腹部皮肤组织浪费,避免术后感染,且手术操作简便,固定牢靠,修复上肢大面积皮肤缺损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道逆行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足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足踝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逆行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单纯逆行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9例,肌皮瓣9例;其中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9例,胫后动脉穿支血管蒂营养血管皮瓣19例,软组织缺损大小12 cm×9 cm~4 cm×3 cm,皮瓣面积13 cm×9.5cm~6 cm×5 cm。结果 43例皮瓣完全存活,5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积极换药、清创植皮修复。皮瓣术后轻度肿胀,无感染及淤血,皮瓣蒂部无臃肿。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肢体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供区植皮术后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质地优良,是修复足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