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提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病例资料,对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发生精神障碍20例,发生率13.3%;经过积极护理和治疗,18例痊愈,2例自动出院。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及综合性护理干预是预防和避免发生精神障碍的重要措施,对预防术后精神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40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和积极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如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制定科学的护理措施,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做好预防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护理和准备工作。结果:患者性别、年龄、职业、性格、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疾病本身基本情况等对患者心理产生影响的因素及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及环境要素等是患者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接受护理干预的40例患者发生术后精神障碍的比例大大下降,绝大多数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手术后的治愈率和成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发生术后精神障碍(POP)的原因,提供依据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9月19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26例患者术后发生POP,结果发现高龄、有内科合并症(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病程、ICU滞留时间较长者易发生POP(P〈0.05)。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要重视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颈椎病患者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分析颈椎病术后急性精神障碍发生的相关原因以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并分析颈椎病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以及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术后急性精神障碍与多种凶素相关.分析揭示术后急性精神障碍与全身麻醉以及术后不良的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其他原因可能包括年龄、术前合并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牛等多种因素.术后必要的药物治疗以及术后的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关键,患者信赖的医护人员以及亲朋好友的安慰交流往往非常有效.结论 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对围手术期患者的治疗康复具有一定的负而影响,应当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科高龄患者手术后并发精神障碍原因,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例骨科高龄患者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其护理对策。结果:通过相应的护理措施,积极配合治疗,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及意外,也无后遗症存在。结论: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对症施护能够缓解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急性压疮的发生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采用Waterlow's压疮危险评分法对61例肝移植患者进行压疮危险评分,并跟踪观察患者急性压疮的发生情况和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压疮评分在10~14分者36例,15~19分18例,20分以上7例;发生急性压疮11例(18.03%),其中Ⅳ期压疮1例,Ⅲ期2例,Ⅱ期6例,Ⅰ期2例;急性压疮的发生主要与患者全身情况差、手术时间长、不合理手术体位及术后护理干预不及时等有关。结论落实术前皮肤评估与护理、严格交接制度、术后评估皮肤损伤并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加强创面护理对肝移植患者急性压疮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椎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325例颈椎术后患者做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其中21例颈椎术后患者出现急性精神障碍。结果相关因素为手术和麻醉的创伤应急反应、心理因素、疾病因素、年龄因素、疼痛和睡眠因素等6项。结论诱发颈椎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有可预见性,应针对相关的危险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胸主动脉瘤患者术后应激性精神障碍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16例胸主动脉瘤患者术后出现应激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发生原因,采取细致周密的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和意识状态的变化、注意环境及睡眠的调整、及时有效的镇静、保持舒适的体位、调动患者积极的心态等措施。结果11例患者在术后1周内症状缓解,4例患者在术后3周内病情好转,1例患者因合并并发症死亡。结论胸主动脉瘤患者术后应激性精神障碍是由多种原因导致,加强对易患患者的术后观察,进行积极有效的早期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患者术后精神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3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3例和对照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和精神障碍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及精神障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骨科术后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减轻术后精神障碍程度,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160例颈椎手术患者中25例术后出现急性精神障碍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25例颈椎术后出现精神障碍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仔细观察,及时准确地做好鉴别诊断,并采取适当有效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均康复出院.颈椎术后患者精神障碍发生与手术及麻醉、高龄、精神心理因素、疾病因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服用某些药物、疼痛和睡眠因素等有关.积极预防、对症施护是改善颈椎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老年患者骨折术后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明琴  范喜华 《天津护理》2009,17(6):333-334
总结27例老年患者骨折术后精神障碍的护理资料,针对发生术后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进行原因分析,针对性地做好术前评估,治疗原发病;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合理用药;预防并发症,对减少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方法 对36例高龄患者术后出现精神障碍采用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积极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36例高龄术后精神障碍患者中31例痊愈、2例出现中度抑郁、3例患者出现轻度抑郁.结论 通过对高龄患者术后心理、生理、临床表现所产生的精神障碍,通过护理干预积极预防、对症施护是改善高龄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60例开胸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患者临床资料和护理经验,主要措施包括治疗原发病、保持呼吸通畅、环境护理、心理护理,认为年龄因素、麻醉、疼痛、手术创伤、术中失血、水电解质紊乱、抗生素的使用等与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临床早期发现引起精神障碍的原因并积极治疗,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10例高龄患者疝手术后精神障碍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原因有:心理因素、年龄因素、麻醉药物、睡眠紊乱、低氧血症等。主要措施有:加强心理护理、严格用药指针、保证良好的睡眠、预防低氧血症。认为及时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术后的康复,而且对预防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38例骨科老年患者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护理及其发生的原因.原因主要包括术前用药、手术因素、年龄因素、心理因素、麻醉因素等.认为医护人员充分认识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危害、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降低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减轻症状、缩短持续时间、促进其康复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病人术后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9例主动脉夹层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原因,实施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术后精神障碍发病时间多集中在术后3d~6d,占86.21%(25例);29例病人中,活动过度型19例,活动减退型10例;Logistic分析显示:睡眠障碍、合并基础疾病对主动脉夹层术后精神障碍有影响;29例病人全部康复出院,且出院时精神症状均消失。[结论]总结术后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给予及时、专业的心理疏导,合理的治疗以及悉心的护理可以改善病人的精神状态,加快病人精神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70例急诊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前后2组焦虑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发生率及焦虑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整体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或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的焦虑情绪,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心理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将126例体外循环(ECC)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精神障碍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出现精神障碍7例,观察组1例.认为针对性护理干预是预防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调查及护理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5  
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便秘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 调查骨科患者外伤,手术、卧床时间、饮食饮水及心理状况等与发生便秘的关系。结果 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便秘者占90.47%;重伤、大手术者发生便秘的较多;全麻及术后使用镇痛泵者便秘发生率较高;患者的心理情绪与不合理饮食也是引起便秘的原因之一。结论 对骨科卧床患者要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定时训练腹肌并作腹部按摩,改变患者排便时不良心理与环境的影响,适当辅助用药帮助排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全面的术前准备,术后合理用药,正确伤口护理,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22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在药物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同时做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全面的围术期护理,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是该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