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医院2019年住院精神病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12月医院信息系统(HIS)中住院精神病患者5 453份医嘱,统计其抗菌药物使用与标本的送检情况,分析其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5 453份医嘱中,使用抗菌药物患者1 196例,在使用抗菌药物前标本中检出致病菌31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72株(占85.80%),革兰阳性菌45株(占14.2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左氧氟沙星片、0.2%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阿奇霉素(口服);药敏结果发现革兰阴性菌对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大于50.00%,而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钠、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大于50.00%.结论:应重视精神专科医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加强对患者感染病原菌的耐药防控,以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医院2019年住院精神病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12月医院信息系统(HIS)中住院精神病患者5 453份医嘱,统计其抗菌药物使用与标本的送检情况,分析其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5 453份医嘱中,使用抗菌药物患者1 196例,在使用抗菌药物前标本中检出致病菌31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72株(占85.80%),革兰阳性菌45株(占14.2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左氧氟沙星片、0.2%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阿奇霉素(口服);药敏结果发现革兰阴性菌对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大于50.00%,而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钠、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大于50.00%.结论:应重视精神专科医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加强对患者感染病原菌的耐药防控,以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杨青  林秀琴  边红文 《海峡药学》2013,25(3):181-182
目的分析精神病专科医院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7-2010年精神病患者各种送检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用ATB Expression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whonet5.4软件统计分析药敏结果。结果 4年间共分离大肠埃希菌317株,在各科室中的分布以老年科为主(62.1%),在各类标本中的分布以尿液为主(44.2%),其次为痰(27.2%)。对亚胺培南最敏感,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主要抗菌药物敏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大肠埃希菌是精神病专科医院分离的主要致病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抽取医院2011年各临床科室使用抗菌药物病历492份,并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科室胸外科、呼吸科、中西医结合科抗菌药物治疗用药使用率最高(100.00%)。菌检药敏送检率为21.95%(108/492),联合用药率为26.63%(131/492),人均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药费比例为26.58%,合理用药率为81.50%(401/492)。结论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仍以经验用药为主,严格掌握适应证、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测是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米洁 《儿科药学杂志》2016,22(10):41-44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医嘱使用情况,评估我院病区抗菌药物用药合理性,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随机抽取2015年1-7月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病例共420份,对患儿抗菌药物医嘱进行分析点评。结果:2015年1-7月我院出院患儿为34 856例,其中使用抗菌药物20 336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8.34%。420份病例中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医嘱共83条,占抗菌药物医嘱总条目数(576)的14.4%。主要问题为给药剂量、频次不适宜,遴选药物不适宜,分别占不合理医嘱的27.7%、21.7%。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医嘱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对临床医师、药师的专业知识培训,以确保抗菌药物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促进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出院病例626份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作为临床合理用药的评价依据。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8.5%,二联用药率为23.8%,病原学送检率为35%。结论抗菌药物管理的指标有所好转,但仍偏高,存在不合理用药,应加大对抗菌药物应用的综合治理,降低抗菌药物的费用,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本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随机抽查2010年1月至12月儿科出院病历200份,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200份病例中,使用抗菌药物166例,使用率83.0%.单独用药、二联用药、三联用药使用率分别为57.5%、21.5%、4.0%.临床使用以头孢菌素类药物为主,全部静脉给药,给药方法以2次/d为主,占89.2%.结论 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急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8.
201例肺部感染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肺部感染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合理性.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出院的20,份肺部感染患者病历,统计患者概况、病原学检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药物利用指数及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201例患者所应用的抗菌药物涉及7类23种,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使用频率最 高;抗茵药物均为静脉给药,联合用药率为77.61%,以二联用药为主;病原学检查送检率58.7.%,阳性率36.44%.结论:我院肺部感染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不合理问题主要是老年患者用药剂量偏大,给药频次不规范,不合理的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9.
张小丽 《海峡药学》2013,25(1):246-248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部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对各个科室的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各科室出院85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汇总,统计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患者抗菌药物的平均应用率为82.48%(706/856);药费/住院费和抗菌药费/总药费分别为24.38%、36.54%;DDDs排序前10位的抗生素中以头孢菌素类品种为主;用药以单独用药为主,联合用药率为7.37%(52/706);大部分药物利用指数(DUI)值<1.0,基本合理;抗生素的选用主要以经验用药为主,针对性差。结论我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的应用率较高;用药前的相关标本送检率较低,抗菌药物的选择性、针对性不强;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干预及管理,使住院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保证用药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医院加强管理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按要求抽取住院患者的出院病历150份,填写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用药情况调查表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6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为63.86DDD;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占特殊级使用抗菌药物病历66.67%,Ⅰ类清洁手术的预防选择药物、用药时机、使用疗程合格率较低,预防使用药物的比例较高.结论 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率高,预防用药比例高,存在不合理性,需规范临床医师的用药行为,医院管理部门加强对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管理.  相似文献   

11.
吴小红 《中国药房》2014,(10):884-886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及住院医嘱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我院门诊处方及住院医嘱基本情况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采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抗菌药物使用类别及品种排序为指标对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价。结果:2012年我院门诊各季度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在9.15%11.37%之间,全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24%,抗菌药物处方平均品种数为1.24,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占处方比例为21.37%,各季度基本持衡,我院门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以口服为主。病区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和使用强度皆为40%左右;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以注射剂为主,主要用于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结论:我院门诊处方及病区医嘱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中治疗方案不合理及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等问题。医院应加强医院药学建设,充分发挥医院临床药师的监测、监督与协助作用,促进临床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该院儿科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评价其合理性。方法收集该院儿科出院病历54份,回顾性分析其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2.59%,病原菌检测率为8.00%;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联合用药较少且均为2联,联合用药率为7.4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针剂使用频率最高,为43.47%;抗菌药物更换率为12.00%。结论该院应加强医务人员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学习和认识,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并评价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在我院住院患者中临床应用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9年1–12月使用该药的140例出院病例信息进行整理,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该药应用情况,并根据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相关文件评价药物的合理性。结果:140例出院病例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不合理使用率为30.71%。28例无适应证用药,15例用法用量不适宜,28例给药前未进行病原学检测,2例未进行评估和动态监测,132例无会诊记录。结论: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存在一定缺陷。针对存在的问题,临床药师应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并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以确保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河北省人民医院儿科门诊静脉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调查该院2011年3月至2011年5月儿科门诊输液患儿的静脉用药情况,并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300例儿科门诊静脉用药病例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0%,共计4类15个品种;头孢菌素类占32.1%,单环β-内酰胺类占29.4%,大环内酯类占21.5%;联用抗菌药物病例占总病例的13.0%;静脉用抗菌药物均为每日一次给药.结论:静脉抗菌药物在儿科门诊应用普遍,但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用药频次及联合用药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院小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小儿科合理用药提高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小儿科门诊处方1903张、医嘱189份。对抗菌药物品种、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频度(DDDs)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儿科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排序前3位依次为注射用氨氯西林粉针、阿奇霉素粉针、头孢呋辛钠粉针,抗菌药物处方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8.99%、84.65%,注射剂使用率为67.065%,不合理用药处方/医嘱比例为2.294%。结论本院小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仍较普遍,存在无指征用药情况,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6.
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门诊普通处方200份和出院患者病历120份。对门诊患者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处方指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表现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对全年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及金额进行排序。结果抗菌药物DDDs前3位为头孢唑林、甲硝唑、头孢美唑钠;头孢菌素类应用最多,占抗菌药物种类的53.85%,金额排序前3位为拉氧头孢、头孢曲松、头孢唑肟钠。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选择不合理(40.00%)、给药次数不合理(46.67%),尤其是手术给药时机不当的问题较突出。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还应进一步加强其使用管理和监督,促进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分析该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门诊处方8400张,依据相关制度、药物说明书及相关文献,计算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统计用药频度(DDDs)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等,从而对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8400张门诊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共计3024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6.0%;含头孢菌素类药物处方共计1966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65.0%;采用静脉途径给药的处方共计2273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75.2%;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处方共计330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10.9%,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用药、用药方法不当、超越权限用药、溶媒不适宜、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规范。结论该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某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邓柳 《中国当代医药》2014,(32):164-166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处方点评软件从本院系统中抽取2013年12月26日~2014年3月25日门诊抗菌药物处方719张,并通过HIS系统查询同时期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诊抗菌药物总使用量及消耗金额,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合理性及经济性。结果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占门诊普通处方的19.13%,所患疾病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为主;给药方式以静脉注射(80.53%)为主;仅52张(7.23%)使用不合理,其中以遴选药品不适宜占比最高(占73.08%);用药频率较高的前3类抗菌药物分别为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在DDDs及消耗金额排序中均列第1位。结论选用抗菌药物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致病微生物的特点,药物抗菌谱、适应证及不良反应,药品价格等因素,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使患者用药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剖宫产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家颁布的规范和文件制定评价标准,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铜陵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400份剖宫产病历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400例剖宫产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100.00%。抗菌药物使用频次最高为头孢美唑227例次(55.10%);抗菌药物一联用药388例(97.00%),二联用药12例(3.00%);头孢美唑、头孢哌酮舒巴坦、乳糖酸阿奇霉素、头孢他啶、美洛西林钠和美洛西林舒巴坦的DUI> 1;给药时机以断脐后给药、术后给药为主,分别为348例(87.00%)、45例(11.25%)。围术期发生感染患者32例(8.00%),其中断脐后给药感染发生率为7.18%,明显低于术后给药的15.56%(P <0.05);药物品种选择、给药疗程和给药时机不当是造成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不合理的主要原因。结论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且存在滥用的现象,医院应加强管理,临床药师应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该院2012年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该院门急诊处方50 647张,对不合理的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 50 647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9471张,占抽查处方18.7%,合理处方9367张,占98.9%,不合理处方104张,占1.1%。主要表现在选药不合理、未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剂量不合理、处方超使用天数等方面。结论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显改善,抗菌药物使用比例达到国家≤20%的标准,但仍存在少数不合理现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需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