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与优化护理流程在降低急诊患者转运风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需院内转运的危重症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实施标准化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优化护理流程,比较2组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优化护理流程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6月于本院血液透析室进行规律透析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流程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长期在血液透析室治疗的尿毒症患者进行流程管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患者治疗安全,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对血透室的护理工作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总结双腔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 40例自发性气胸或血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观察组采用18F或20F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对比2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7%(2/30),低于对照组的13.3%(4/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舒适度满意度93.3%,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安全、有效、围术期系统化护理措施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临床上需要输血治疗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进行输血前护理干预,分析发生输血不良事件的风险,为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血护理提供安全保障。方法选取本院血液科2015年1~12月2 112例需要输注血液制剂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 056例和研究组1 056例,对研究组患者输血前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护理和心理分析等干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输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输注各种血液成分发生输血不良事件的风险。结果两组发生输血不良事件的风险为5.82%(123/2 112),对照组发生输血不良事件的风险为7.39%(78/1 056),明显高于研究组的4.26%(45/1 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两组患者间发生输血不良事件风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略低于对照组;输注血小板、红细胞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中洗涤红细胞输血风险明显低于悬浮红细胞(P0.05);不同病种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发生输血不良事件风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风险较高(11.24%)。结论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在成分输血(特别是血小板和红细胞)治疗时进行输血前护理干预很有必要,同时输血治疗也应考虑患者的病种等进行输血前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急诊科抢救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设为常规组,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以及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应急反应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应急反应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应急反应时间小于30min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应急反应时间大于60分钟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4%)显著低于对照组(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显著高于对照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采用前瞻性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显著缩短应急反应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肿瘤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所有患者均使用IVAP,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69%(3/39),对照组为64.10%(25/3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2.05%(32/39),对照组为61.54%(24/39),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显著降低IVAP临床应用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8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观察2组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7.6%(3/39),低于对照组的28.2%(1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和护理满意度为97.4%(38/39)和92.3%(36/39),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9.5%(31/39)和71.8%(2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性安全环节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观察组给予系统性安全环节管理干预。记录2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2组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0%(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8/5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加强系统性安全环节管理,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426-1427
选取我院骨科收治手术患者2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手术时配合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31%,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生护理满意度为96.09%,对照组医生护理满意度为78.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中3例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科手术中配合风险管理,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ICU患者管道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ICU留置管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道安全护理,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指导管道安全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留置管道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0%(2/25),低于对照组患者24.0%(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6.0%(24/25),对照组为76.0%(1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减少ICU患者管道护理缺陷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方法将11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功能制护理,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在满意度调查、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显著地提高了血液净化室的护理工作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持续、广泛、深入地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高血压病住院患者安全性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160例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高血压病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护理满意度、护理干预前后消极积极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消极积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消极积极情绪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高血压病住院患者的情绪状态的影响更为积极,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在PICC维护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将96例成功进行了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50例,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并延伸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服务能够明显降低使用PICC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标识护理配合预见性护理方案在急诊颅脑创伤患者中救治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急诊颅脑创伤患者93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标识护理配合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抢救及后期护理时不良事件发生、并发症、检查所耗费时间、急诊科入室时间、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及护理时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6.25%)显著少于对照组(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6.25%)显著少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所耗费时间、急诊科入室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于护理的总满意度(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识护理配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可减少患者在抢救及护理时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缩短检查时间与入室时间,让患者得到更快的抢救,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临床与影像护理有效配合在重症脑卒中患者行MRI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我院76例重症脑卒中行MRI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配合影像护理。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外伤、检查中止、金属伪影)发生率、检查时间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89%比26.32%),检查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满意度97.37%高于对照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行MRI检查时采用临床护理配合影像护理,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检查时间,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理流程再造对心血管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心血管科20名护理人员,通过设立护理流程再造管理小组及制定工作计划对本院心血管科1个病区实行护理流程改造.分别选取实施护理流程再造前后的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质量控制标准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4.0%)略低于对照组(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技术操作、病房管理及健康知识知晓率等方面的质量控制标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3.60±0.72)/(83.18 ±0.47),(93.12 ±0.21)/(83.61±0.26),(94.48±0.31)/(82.58±0.68),(92.36±1.46)/(83.40±0.72),95.5%/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x2值分别为171.385,402.410,225.191,77.840,10.751;P<0.01).观察组电话回访表扬人数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96,P<0.05).结论 实施护理流程再造能显著提高质量控制标准评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缺少护理方法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40/40)高于对照组的82.5%(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2.5%(1/40)低于对照组的2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中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液净化并发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风险管理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血液净化的患者18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其血液净化并发血流感染危险因素,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风险管理后在该院进行血液净化的1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180例中共有27例发生血流感染,感染率为15.00%;年龄60岁、血红蛋白100g/L、插管次数3次、清蛋白40g/L及合并糖尿病均是血液净化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且导管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多因素Logisti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60岁、血红蛋白100g/L、插管次数3次、导管留置时间7d、清蛋白40g/L及合并糖尿病是发生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实施风险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发生操作不规范、血流感染、意外事件、护理不当等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应采取防重于治的原则,对血流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并及时干预,风险管理可明显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CU产科危重症患者回室的优质护理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285例ICU回室的产科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45例和对照组14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危重症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优质护理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例的护理疗效、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疗效总有效率达83.4%,与对照组的75.5%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百分比为2%,与对照组的7.8%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1%,与对照组的7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回室的ICU产科重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责任制个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血液净化中心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诊治的120例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责任制个体化护理模式干预,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出现率、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结果干预组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个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血液净化中心,能明显降低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改善护理质量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