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冠心病是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合并症之一,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高血压病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荟萃分析显示血压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系[1]。我国70%脑卒中和50%心肌梗死的发生与血压升高有关;全国每年350万例心血管病死亡患者中至少50%与高血压有关。降压治疗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已经得到了多项临床研究的证实,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脑病科,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检测患者入院第2天外周血中血管生成素1水平。按照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0~2分)和预后不良组(3~6分)。ROC曲线被用于评估血管生成素1对预后不良诊断价值,观察血管生成素1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共32例患者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组患者血糖、甘油三酯水平,合并心房颤动比例、脑卒中史、治疗前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血管生成素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管生成素1诊断短期预后不良的最佳临界点为3.02 ng/mL,灵敏度为63.2%,特异度为78.4%。ROC曲线下面积为0.74。溶栓前血糖、甘油三酯、血管生成素1、治疗前NIHSS评分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OR=1.654、1.549、1.224、2.777,均P <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生成素1降低者预后不良,血管生成素1或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阿替普酶溶栓,并研究其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9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例,给予所有患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并进行随访,研究治疗3个月时所有患者中死亡例数、残疾例数,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效果的因素。结果本次探究中,良好结局15例,良好率75.00%,残疾5例,残疾率25.00%。结论经过分析发现,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效果的因素是房颤病史、溶栓前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发病与溶栓给药间隔时间,给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结局。  相似文献   

4.
阿托伐他汀是最有效而安全的他汀类药,明显降低心血管风险。即使介入术后更强调应服用他汀药,不仅能改善心肌缺血,更能预防心肌梗死,改善生存率和预后。该药除调脂作用外,可有效降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脑卒中、骨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指南强调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尽早应用,长期坚持强化他汀药治疗,改善冠状动脉斑块生物学特征,逆转不稳定斑块,改善患者近、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陈艳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9):1595-1596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干预措施。方法分析4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统计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患者年龄≥65岁、住院时间>3周,有脑卒中、慢性肺病史,意识障碍和吞咽困难,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等均为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积极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与脑卒中关系密切,高血压是脑卒中的发病因素也是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各种急性脑血管病的75%左右,急性期病死率为5%~15%[1].脑卒中后血压偏高或波动幅度较大也是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2].控制脑卒中后患者血压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降低致残率致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分别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治疗,以对比观察对血压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青年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青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6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根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分为轻度神经功能损伤组、中度神经功能损伤组和重度神经功能损伤组;根据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分为正常内膜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和颈动脉狭窄组;参照14天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为短期预后良好组和短期预后不良组。比较各组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结果,探究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短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青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青年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随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而增加;中度、重度神经功能损伤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轻度神经功能损伤组患者(P<0.05);同型半胱氨酸是青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OR=34.194,95%CI:8.184~142.876)和短期不良预后(OR=388.547,95%CI:50.271~3 003.108)的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预测青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期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12(95%CI:0.616~0.807),其与白细胞联合预测时曲线下面积为0.831(95%CI:0.745~0.916)。[结论]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新疆地区青年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短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对青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短期不良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尿素水平与溶栓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在我院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2例。在溶栓治疗后(90±3)d应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预后评定,mRS评分0~2分为临床预后良好,mRS评分3~6分为临床预后不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血尿素水平与临床预后不良的关系。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颤动、血尿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不良临床预后相关;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和原因不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不良预后的风险相对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素(OR=1.309,95%CI:1.080~1.587,P=0.006)、NIHSS评分(OR=1.321,95%CI:1.205~1.447,P=0.000)、心房颤动(OR=3.782,95%CI:1.384~10.335,P=0.010)是不良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时血尿素水平是溶栓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d不良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机体局部脑组织区域的血液供应出现障碍,使得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严重时可造成患者死亡而影响预后,而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恢复堵塞血管的血流,挽救缺血半暗带,减少脑梗死面积,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1,2〕。本文旨在探讨阿加曲班联合高压氧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诊治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9例,其中男101例,女58例;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卒中急性期心电图与肌钙蛋白的变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观察心电图改变与肌钙蛋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27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在住院的第一天内完成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肌钙蛋白的化验。结果36%患者QTC延长,24.5%患者ST段压低,19.9%患者房颤,17.8%患者T波倒置,9.6%患者肌钙蛋白升高,在逻辑回归分析中,ST段压低和T波倒置与肌钙蛋白升高显著相关,肌钙蛋白升高提示较差的预后。结论心电图改变在脑卒中急性期非常常见,ST段压低和T波倒置与肌钙蛋白升高显著相关;心电图改变的患者可能存在心肌缺血,肌钙蛋白的升高与较差预后有关。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不仅需要重视神经系统的治疗,也要注重冠心病的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11.
背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较差,多数患者可能出现认知障碍、失语或偏瘫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纳美芬作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新型阿片类受体拮抗剂,与功能性电刺激联合治疗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何还未有报道.目的 探究纳美芬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配合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将108例发病>7d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HBO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在相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治疗,HBO组加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每次60min,10次为1疗程。对照组不加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采用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高压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HBO结合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好于单一药物治疗的方法,能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急救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急诊接诊后给予急诊抢救及药物治疗,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250例患者经CT、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接诊至确诊时间10~15 h,平均时间(12.2±1.2)h;从确诊为急性脑卒中至接受专科急救治疗时间12~18 h,平均时间(13.6±0.8)h。其中188例(75.20%)经及时有效急救后好转,46例(18.40%)致残,16例(6.40%)死亡。结论及时给予合理有效的急救措施有助于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急诊接诊后要根据急救规范有条不紊的进行急救,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急救时间。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特点。由于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多,预后较差,所以急性期临床治疗重在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率,康复治疗则为恢复期开展的治疗。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脑卒中发病初4 w恢复进展最快,8~12 w时功能获得最大。亦有研究报道重症监护室急性脑卒中患者虽然预后不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卒中后心电图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80例脑卒中患者观察,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探究发生原因并进行临床指导。方法对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在急诊科接诊时做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 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有60例出现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75%。出血性脑卒中组心电图异常率为80%,缺血性脑卒中组心电图异常率为70%。结论急性脑卒中与心脏疾病有着密切关系,在治疗脑部疾病的同时,要加心电图的监测,一旦出现变化则提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脑卒中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心律失常,也称为脑心综合征。病变原发于脑,临床上以脑卒中为主要表现,常使并发心律紊乱之心血管症状被掩盖而影响预后,故应引起重视,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7.
大量研究表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大动脉的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已被广泛应用于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证据表明baPWV是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但目前国内外对baPWV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阐述baPWV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失代偿期肝病合并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15例诊断为失代偿期肝病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史、神经系统表现、治疗及预后特点。结果 15例患者中急性出血性脑卒中(AHS)1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4例;11例AHS患者中4例(36.36%)为肝癌脑转移瘤出血(瘤卒中),3例(27.27%)合并肝衰竭。15例患者中有12例(80.00%)以意识障碍为早期神经系统表现,确诊依据头颅CT检查;治疗以对症支持、康复训练为主;AHS预后差,4例(4/15,26.67%)死亡,其中2例为合并肝衰竭,1例合并失代偿期肝硬化,1例合并脑转移瘤。结论失代偿期肝病合并脑卒中更容易出现AHS表现,与凝血机制差、肝癌脑转移有关,且预后差;对伴有神经精神异常表现的失代偿期肝病患者及时行头颅CT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与ABCD2评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邯郸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49例,入院后即刻收集患者体温、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意识状态、临床表现、症状持续时间、糖尿病病史等临床资料,分别进行MEWS、ABCD2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评价MEWS、ABCD2评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30 d,存活219例,死亡30例,病死率为12.05%(30/249)。MEWS预测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1〔95%CI(0.854,0.936)〕,当其为4.5分时,灵敏度为85.84%,特异度为80.00%,准确率为85.14%;ABCD2评分预测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AUC为0.832〔95%CI(0.815,0.941)〕,当其为4.0分时,灵敏度为80.37%,特异度为73.33%,准确率为79.52%;MEWS联合ABCD2评分预测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AUC为0.975〔95%CI(0.912,0.987)〕,当其分别为4.5和4.0分时,灵敏度为91.32%,特异度为80.00%,准确率为89.96%。MEWS预测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AUC高于ABCD2评分(P0.05),MEWS联合ABCD2评分预测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AUC高于MEWS、ABCD2评分(P0.05)。结论 MEWS联合ABCD2评分能有效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脉压特点及治疗后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脉压变化的特点和降压治疗的影响以及对预防脑卒中再发的作用。方法将7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培哚普利与吲哒帕胺联合治疗或安慰剂治疗4年,观察血压、血钠、血钾、血肌酐及脑卒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老年脑卒中患者舒张压随着增龄并未继续上升,但脉压则显著增高(P〈0.05),并与血钠水平呈正相关(P〈0.01),与安慰剂组比较,联合治疗组脉压下降,血钠浓度降低,脑卒中和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均P〈0.05)。结论老年患者,尤其是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后,应密切注重对脉压的控制,以达到最大限度改善预后的目的,培哚普利与吲哒帕胺联合治疗是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