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含量的变化,了解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方法乙肝肝硬化患者81例,并按Child-Pugh分为A、B、C三级,26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中CD3+ T淋巴细胞、CD4^+ 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含量。结果 Child-Pugh B级和C级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CD3^+ T淋巴细胞、CD4^+ T淋巴细胞和NK 细胞的含量明显降低,而CD8^+ T淋巴细胞含量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hild-Pugh A级的乙肝肝硬化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并且随着其肝功能下降及Child-Pugh 分级的增加而显著,对判断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含量的变化,进一步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方法收集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HBe Ag阳性20例,阴性28例,选择26名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血清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CD4+T细胞和NK细胞的含量明显降低,而CD8+T细胞含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e Ag阳性和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这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判断、疾病进展、治疗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NK细胞和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方法在56例乙型肝炎肝衰竭、49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和41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和NK(CD3-CD16+CD56+)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率(%)。结果肝衰竭患者CD3+T细胞和CD3-CD16+CD56+NK细胞计数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显著性降低(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3-CD16+CD56+NK细胞计数比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细胞和NK细胞数量减少,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primary liver cancer,H B V-P L C)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外周血T、N K、B细胞数量的变化,并初步探讨T淋巴细胞减少与胸腺功能的联系.方法:收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73例HBV-PLC患者,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liver cirrhosis,LC),37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收集3组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生化指标.采用流式方法检测3组患者外周血中CD3~+T淋巴细胞、CD4~+T、CD8~+T、CD3-CD16~+CD56~+NK、CD3-CD19~+B的分布情况,并检测了T淋巴细胞表面CD31、CD45RA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HB和LC患者相比,HBV-PLC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减少(P0.001);与CHB患者相比,HBV-PLC患者外周血NK细胞计数减少(P=0.011),T淋巴细胞、CD4~+T、C D8~+T、B细胞计数减少,纯真CD4~+和CD8~+T细胞表面CD31表达降低(P0.001).在肝癌Child、Okuda、BCLC分期中晚期比早期淋巴细胞计数、T、CD4~+T、CD8~+T计数均降低(P0.05).结论:随着肝癌的发生和进展,HBV-PLC患者外周血抗肿瘤免疫细胞减少,这种减少与胸腺迁出功能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和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HBV慢性感染患者共96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0例,HBV携带者24例,抽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其Tregs和NK细胞的表达情况.同时选取健康者21例作为对照组.结果:HBV慢性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s占CD4+T细胞的比例整体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s占CD4+T细胞的比例最高,其次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最后为HBV携带者和健康对照组.相反,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在HBV慢性感染者外周血中整体较健康对照组低,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组表达最低,其次为慢性乙型肝炎组,最后为HBV携带者,但都低于健康对照组.进一步分析显示NK细胞的表达与Tregs呈负相关性(r=-0.3280,P0.05).结论:不同阶段的HBV慢性感染患者外周血中Tregs和NK细胞表达不同,且两者呈明显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的粒细胞、单核细胞、NK细胞、T细胞及其亚群和淋巴细胞及其凋亡率,探讨两者在细胞免疫方面的差异.方法用Ficoll Hypaque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NK细胞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AnnexinV/FITCKit检测凋亡细胞.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CD3-CD16 CD56 NK细胞、CD3 T细胞、CD3 CD4 T细胞、CD3 CD4 T细胞和CD4 CD8 T细胞比值,均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原发性肝癌外周血CD3-CD16 CD56 NK细胞、单核细胞和CD4 /CD8 T细胞比值与肝硬化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粒细胞明显升高(P<0.05);CD3 T细胞、CD3 CD4 T细胞和CD3 CD8 T细胞均较另两组明显减少(P<0.05),淋巴细胞及其凋亡率均明显低于另两组(P<0.01).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免疫只发生不显著的变化,但淋巴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降低.原发性肝癌外周血的细胞免疫和淋巴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慢性丙肝后肝硬化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肝细胞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两院49例慢性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为肝硬化组,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分A级15例,B级20例,C级14例。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30例为正常组。检测研究对象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肝细胞损伤标记物(γ-谷氨酰转移酶GGT、血浆白蛋白ALP)。比较各组T细胞亚群百分比、GGT和ALB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T细胞亚群变化同肝细胞损伤标记物的关系。结果肝硬化组CD3~+、CD4~+及ALB明显低于正常组,且随着肝硬化组Child-Pugh分级升高CD3~+、CD4~+及ALB逐渐降低(P0.05)。肝硬化组CD8~+和GGT明显高于正常组,且随着肝硬化组Child-Pugh分级升高CD8~+和GGT逐渐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D3~+、CD4~+和CD8~+与GGT、ALB存在相关关系,其中CD3~+和CD4~+与GGT存在极强负相关关系,CD8~+与GGT存在极强正相关关系,CD3~+、CD4~+与ALB存在极强正相关关系,CD8~+与ALB存在强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慢性丙肝后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存在不同程度损伤,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肝细胞损伤标记物存在正相关关系,对肝细胞损伤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肿瘤总体积(TTV)及乙肝病毒(HBV-DNA)定量的关系。方法收集45例HCC患者外周血,45例正常成年人外周血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测定CD3~+T细胞、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采用益善生物技术公司的"免疫去除结合纳米过滤法"Can Patrol TM行CTCs检测。收集患者肿瘤最大直径及乙肝病毒定量(HBV-DNA)等临床病理参数。将HCC组患者依据CD4~+/CD8~+平均值分成高、低两组,比较两组之间CTCs、TTV、HBV-DNA定量的差别。结果 HCC组CD3~+T细胞、CD4~+T细胞及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8~+T细胞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高CD4~+/CD8~+组CTCs总数及间质型CTCs明显低于低CD4~+/CD8~+组(P0.05),而两组上皮型CTCs及混合型CTCs无明显差异(P0.05)。CD4~+/CD8~+比值与TTV呈正相关(P0.05),与CD8~+T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不同HBV-DNA组之间,CD4~+/CD8~+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CC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T细胞免疫功能与CTCs、TTV与有着密切关系:T细胞免疫功能越差,外周血中CTCs越多、TTV越大。  相似文献   

9.
HBV感染者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病期的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变化.方法 收集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四组患者及健康人群的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CD4+T细胞及NK细胞的表达量和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并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各组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树突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DC-CIK)细胞疗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5月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5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NP化疗方案基础上接受DC-CIK细胞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包括T淋巴细胞(CD_3~+)、辅助性T细胞(CD_4~+)、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_3~+CD_4~+)、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CD_3~+CD+8)、自然杀伤细胞(NK)、自然杀伤性T细胞(NKT)〕及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CD_3~+、CD_4~+、CD_3~+CD_4~+、CD_3~+CD+8、NK、NKT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_3~+、CD_4~+、CD_3~+CD_4~+、CD_3~+CD+8、NK、NKT分数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_3~+、CD_4~+、CD_3~+CD_4~+、CD_3~+CD+8、NK、NKT分数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_3~+、CD_4~+、CD_3~+CD_4~+、CD_3~+CD+8、NK分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NKT分数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化疗,DC-CIK细胞疗法联合化疗对NSCLC患者的实体瘤控制效果更佳,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病程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王敏  王福生  刘敬超 《肝脏》2003,8(2):18-20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重度和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和绝对细胞数进行观察,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病程的关系.方法采集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柠檬酸钠新鲜抗凝血,经流式细胞仪进行免疫分型检测.结果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的CD3+CD4+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轻中度患者(P<0.05),肝硬化患者的CD3+和CD3+CD8+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轻中度患者(P<0.01).肝硬化患者CD3CD19+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重度和轻中度患者(P<0.01).CD4/CD8比例在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重度和肝硬化患者间无显著差异.肝硬化和重度患者淋巴细胞、CD3+、CD3+CD4+、CD3+CD8+细胞的绝对细胞数均显著低于轻中度患者(P<0.01),且肝硬化患者CD3-CD16+56+细胞的绝对细胞数显著低于轻中度患者(P<0.05).肝硬化患者与轻中度患者的DNA载量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高水平病毒载量的患者比例高于轻中度患者.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发展为重度和肝硬化的过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绝对细胞数随病情的进展显著减少,主要表现为CD3+CD4+和CD3+CD8+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进行性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胸腺肽α1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分析胸腺肽α1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3例,另选同期20例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对照组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使用流式细胞仪器检测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数、CD4~+/CD8~+比值、CD19百分比、NK细胞百分比。观察临床症状和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前,与健康组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数、CD4~+/CD8~+比值、CD19百分比、NK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CD3~+、CD4~+、CD8~+细胞数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5.051、5.379、2.066,P值均0.05),CD4~+/CD8~+比值、CD19细胞百分比、NK细胞百分比有升高趋势(P值均0.05)。治疗组治疗12周与治疗前相比,CD3~+细胞数、CD4~+细胞数、CD4~+/CD8~+比值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7.647、7.851、4.384,P值均0.001)。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为头晕、头痛,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9,Ρ=0.308)。所有病例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胸腺肽α1可明显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问题,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并分析SA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发病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住院后1 w内是否伴发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肺炎组和非肺炎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SAP的危险因素,进而评估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对SAP的预测价值。结果肺炎组与非肺炎组在年龄、吸烟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吞咽障碍方面差异显著;肺炎组血生化指标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更高,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高而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和NK细胞较非肺炎组显著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吸烟史是SAP的危险因素,外周血总T细胞、NK细胞、CD4~+/CD8~+是SAP的保护因素。结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NIHSS评分对SAP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后免疫功能下降可增加SAP的易感性,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SA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BV感染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疾病进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共132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41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精准计数,比较4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方差不齐采用Welch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GamesHowell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及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结果与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相比,肝硬化组和肝癌组CD3^+、CD4^+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肝癌组CD8^+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慢性乙型肝炎组相比,肝硬化组和肝癌组CD8^+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相比,肝硬化组和肝癌组CD19^+B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和肝癌组CD16^+CD56^+NK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慢性乙型肝炎组比较,肝癌组CD16^+CD56^+NK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疾病进展与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19^+B淋巴细胞、CD16^+CD56^+NK细胞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414、-0.503、-0.269、-0.435、-0.402,P值均<0.01)。结论随着疾病的进展,慢性HBV感染患者免疫状态发生变化。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精准计数能够反应机体的免疫状态,可作为慢性HBV感染临床病情演变、治疗效果及疾病预后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41例丙型肝炎患者和117例健康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数值,通过回顾性分析,调查我国丙型肝炎人群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健康人群中,CD3+CD4+T细胞、CD3+CD16+CD56+NKT细胞频率以及CD4/CD8比值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而在慢性丙型肝炎人群中,CD3+CD4+T细胞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CD3-CD19+B细胞则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在肝硬化人群中,只有CD3-CD16+CD56+NK细胞频率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在15~49岁的健康人及慢性肝炎人群中,女性CD3+CD4+T细胞亚群频率高于男性,而在肝硬化患者中女性CD3-CD19+B细胞频率低于男性;同时,在HCV感染的不同阶段,CD3-CD16+CD56+NK细胞亚群频率均较正常人显著降低,而CD3+CD8+T细胞频率则显著升高,在15岁以上人群,CD3-CD19+B细胞在健康人、慢性肝炎、肝硬化人群中呈持续升高的现象。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健康人群和HCV感染不同阶段人群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特点及其与HCV疾病进展、年龄、性别的关系,为临床科学评价丙型肝炎人群免疫状态提供重要的免疫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6例NSCLC患者、30例肺部良性疾病及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的表达,分析其与肺癌临床分期的关系,对患者随访2年,比较化疗后不同表达水平之间的生存率。结果 NSCLC组患者CD+3、CD+4/CD+8及NK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明显降低,而CD+8细胞比例则明显升高(P0.05);Ⅲ-Ⅳ期NSCLC患者CD+3及NK细胞比例较Ⅰ-Ⅱ期患者明显降低,而CD+8细胞比例则明显升高(P0.05);CD+3、CD+4/CD+8及NK细胞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715、-0.673、-0.593,P0.05),CD+8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672,P0.05);CD+4/CD+8上升组化疗后2年生存率为82.0%,明显高于未上升组5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分布异常,且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客观反映免疫功能状态及病情程度,对NSCLC的治疗及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放疗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及不同胃癌病理分型放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55例胃癌手术患者,另选取同期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相对比例的变化,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胃癌患者放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变化趋势。结果胃癌患者根治术后放疗前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和NK细胞的比例接近对照组(P>0.05);放疗后,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和NK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胃癌患者,放疗前后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乳头状腺癌患者放疗后CD8+T细胞、NK细胞比例减少(P<0.05),但是CD3+T细胞、CD4+T细胞没有变化;管状腺癌患者放疗后CD3+T细胞和CD4+T细胞和NK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CD8+T细胞没有变化;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患者的T细胞亚群水平显著下降(P<0.05),但是NK不受影响;黏液腺癌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均没有变化。结论手术后放疗能够抑制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放疗前后不同病理类型的胃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各不相同。应该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实行相应的增强免疫功能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c)、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免疫球蛋白在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用于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03—2016-03进行治疗的肝硬化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随访结果分为癌变组32例和肝硬化组42例,另选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进行Thc、AFP-L3和免疫球蛋白进行测定。结果:肝硬化组血清IgG,IgA,IgM高于对照组,癌变组血清IgG,IgA,IgM高于对照组和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外周血CD3~+,CD4~+,CD4~+/CD8~+百分比高于对照组,癌变组外周血CD3~+,CD4~+,CD4~+/CD8~+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和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外周血CD8~+百分比高于对照组,癌变组外周血CD3~+,CD4~+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P-L3,IgG含量及外周血CD8~+百分比与乙肝肝硬化预后呈显著负相关(r=-0.821,-0.647,-0.519,P0.05)。外周血CD3~+百分比与乙肝肝硬化预后呈显著正相关(r=0.719,P0.05)。结论:辅助性T淋巴细胞、AFP-L3和免疫球蛋白在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健康人群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AFP-L3,血清IgG含量及外周血CD3~+,CD8~+百分比与乙肝肝硬化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c)、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免疫球蛋白在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用于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03—2016-03进行治疗的肝硬化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随访结果分为癌变组32例和肝硬化组42例,另选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进行Thc、AFP-L3和免疫球蛋白进行测定。结果:肝硬化组血清IgG,IgA,IgM高于对照组,癌变组血清IgG,IgA,IgM高于对照组和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外周血CD3~+,CD4~+,CD4~+/CD8~+百分比高于对照组,癌变组外周血CD3~+,CD4~+,CD4~+/CD8~+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和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外周血CD8~+百分比高于对照组,癌变组外周血CD3~+,CD4~+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P-L3,IgG含量及外周血CD8~+百分比与乙肝肝硬化预后呈显著负相关(r=-0.821,-0.647,-0.519,P0.05)。外周血CD3~+百分比与乙肝肝硬化预后呈显著正相关(r=0.719,P0.05)。结论:辅助性T淋巴细胞、AFP-L3和免疫球蛋白在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健康人群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AFP-L3,血清IgG含量及外周血CD3~+,CD8~+百分比与乙肝肝硬化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HCVRNA含量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以探讨HCV感染者PBMC中HCVRNA水平及其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128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HCVRNA含量进行了检测,同时检测CD3+、CD4+、CD8+、CD4+/CD8+。结果PBMC内HCVRNA阳性组与HCVRNA阴性组比较,前者CD3+、CD4+水平降低、CD8+水平增高,CD4+/CD8+比值下降大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丙型肝炎病毒侵染PBMC后可加重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