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绍兴市公务员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公务员共8 221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25-(OH) D的水平,比较不同年龄段公务员及不同季节血清中25-(OH) D的水平及维生素D缺乏情况。结果 8 221例公务员血清中25-(OH) D的中位数为25. 03 ng/ml,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的比例高达71. 35%,男性25-(OH) D水平显著高于女性(P 0. 01)。老年组(≥60岁)公务员血清25-(OH) D水平显著高于青年组(≤45岁)和中年组(46岁~59岁)(P 0. 01),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的比例显著低于其他2组(P 0. 01)。夏季公务员25-(OH) D水平显著高于春、秋、冬季(P 0. 01),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的比例显著低于其他3个季节,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绍兴市公务员普遍缺乏维生素D,应加强科学预防维生素D缺乏的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0~14岁儿童体内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 为本地区儿童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1 000例0~14岁的儿童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 25-(OH)D]水平。结果 25-(OH)D缺乏及不足者634例(63.4%);25-( OH) D水平充足者366例(36.6%)。0~1和1~2岁组儿童血清25-(OH)D水平最高, 2岁后儿童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P<0.01)。0~7岁男、女童血清 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在7~14岁组儿童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25-(OH)D水平夏>秋>春>冬, 冬季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检出率为70.29%, 高于其他季节(P<0.05)。结论 0~14岁儿童 25-(OH)D平均水平低下, 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 特别是在冬季和年长儿童。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14岁及以下人群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方法选取2013-01-01/2014-08-31在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体检的14岁及以下人群,采用酶免法测定其血清25-(OH)D浓度。结果共测定4 733人,血清25-(OH)D平均浓度为27.0 ng/ml,25.5%的人血清25-(OH)D水平低于正常范围,血清25-(OH)D水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5),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升高而降低。结论此次北京儿童医院调查的14岁及以下儿童的维生素D缺乏明显,且年龄越大,维生素D缺乏越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3月~3岁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正常参考水平调查,了解湖南地区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为临床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提供实验室依据. 方法 以湖南地区2008年5月-2009年4月来儿童保健科体检的3月~3岁健康幼儿1 110人为研究对象,取血查其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 结果湖南地区3月~3岁幼儿血清25-(OH)D3平均水平为(84.37±29.26)nmol/L,健康男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女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童夏秋季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高于冬春季;3月~1岁幼儿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1~3岁幼儿. 结论湖南地区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处于较好水平,健康幼儿不同年龄、不同季节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正常参考值水平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儿童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方法对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门诊进行体检的0~9岁952名儿童,进行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检测,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儿童维生素D水平。结果 0~9岁儿童25-(OH)维生素D的平均测定值为(29.78±12.08)ng/L;其中25-(OH)维生素D严重缺乏占2.63%;缺乏占18.80%;不足占32.77%。不同年龄组儿童的25-(OH)维生素D水平不同(P0.01),男、女童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夏秋季体检儿童的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高于春冬季体检儿童(P0.05)。结论绍兴市城区0~9岁儿童25-(OH)维生素D水平低下,应增加儿童的维生素D摄入量及加强户外活动,尤需重视4~9岁的儿童及冬春季节维生素D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0~3岁婴幼儿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和维生素D营养状况,为干预维生素D缺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张家港市9个镇、区健康儿童2 942例,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及血红蛋白水平。按不同年龄、性别、季节分别对25-羟维生素D水平和维生素D营养状况进行比较,并对25-羟维生素D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进行相关性探讨。结果抽检的2 942例0~3岁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24.72±4.26)ng/l,其中维生素D缺乏的661例(22.47%),不足1 710例(58.12%);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长,0~6月龄、7~12月龄、13~24月龄组、24~36月龄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之间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羟维生素D与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该市0~3岁婴幼儿维生素D水平普遍较低,应从围生期开始进行管理,强化维生素D的补充并定期监测,降低维生素D缺乏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芜湖市儿童25-羟维生素D3(25-(OH) D3)的营养状况.方法 选取在芜湖市妇幼保健院进行25-(OH) D3检测的儿童共6373人,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季节及湿疹儿童的25-(OH) D3水平.结果 芜湖市6373名儿童血清25-(OH) D3平均浓度为(34.53 ±8.25) ng/ml,维生素D营养不良检出率为21.60%.以秋季儿童血清水平最高(39.39±7.44) ng/ml,不同季节儿童血清25-(OH) D3浓度(F=178.720,P<0.001)及维生素D营养不良检出率(x2=294.13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湿疹儿童血清25-(OH) D3浓度更低(F血清25-(OH)D3=7.441,P<0.001),维生素D营养不良检出率更高(x2=5.519,P=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芜湖市儿童血清25-(OH) D3水平、维生素D营养不良检出率与季节相关,湿疹患儿血清25-(OH) D3浓度低,维生素D营养不良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8.
《疾病监测与控制》2021,15(3):184-186
目的:探究周口市体检人群尿酸(UA)、维生素D(vitamin D)水平及两者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01~2019-12于周口市中心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3名受试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0名,女性33名,检测体检人员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按照25-(OH)D水平的高低将体检人员分组,观察不同组间尿酸水平及男女比例,比较不同年龄段男女25-(OH)D水平,分析维生素D与尿酸相关性。结果:63名受试者中,男性25-(OH)D水平为(15.23±2.94)ng/mL,女性25-(OH)D水平为(12.15±2.86)ng/mL,女性25-(OH)D水平低于男性(r=4.213,P=0.000);维生素D充足组占比7.94%,不足组占比42.86%,缺乏组占比41.27%,严重缺乏组占比7.94%;男性平均25-(OH)D水平高于女性,50岁以下男性25-(OH)D水平高于女性(P0.05),50岁以上男性女性25-(OH)D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年龄的升高,男性、女性25-(OH)D水平均逐渐升高并接近;男性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25-(OH)D与尿酸无相关性(r=0.053,P0.05)。结论:体检人群中男性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女性,男性平均25-(OH)D水平高于女性,维生素D水平与尿酸水平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嘉兴市24 029例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性别、年龄以及季节之间的关系。方法 按性别、年龄与季节分组,以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2021年2月—2022年6月嘉兴市第二医院就诊者血清标本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 男性与女性25羟-维生素D的水平分别为(25.06±12.11) ng/ml和(21.22±10.08) ng/ml,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人群25羟-维生素D水平夏秋两季明显高于春冬两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岁~9岁组25-羟维生素D水平最高,20岁~29岁组25-羟维生素D水平最低。不同年龄段各组相比,25-羟维生素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其他组相比,0~9岁组的25羟-维生素D充足率最高,20岁~29岁组与30岁~39岁组的25-羟维生素D缺乏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嘉兴地区人群维生素D普遍不足或缺乏,性别、年龄和季节之间有差异,应重视检测、及时补充,以防止更多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0岁~1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与年龄、性别、季节的关系,为本地区儿童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4月-2014年11月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保健科体检的0岁~16岁6 651例儿童,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检测。结果 6 651例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为(29.63±12.83)ng/ml,其中25-羟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92例(1.38%),缺乏组1 498例(22.52%),不足组2 434例(36.60%),充足组2 627例(39.50%)。0~岁组和1~岁组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后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下降,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间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3,P0.05)。不同季节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秋季最高,夏季最低。结论 0岁~16岁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下,应增加该地区儿童的维生素D摄入量,尤需加强6岁以上儿童维生素D的补充及夏季儿童的户外活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江门市新会地区婴幼儿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为指导维生素D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妇女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的0~3岁儿童300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结果新会地区婴幼儿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29.13±8.12)ng/ml,血清25-(OH)D水平随年龄增加而下降,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季节血清25-(OH)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的缺乏率为2.3%、不足率为8.0%,不同年龄段维生素D不足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会地区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较好,应重点加强幼儿维生素D的补充。通过定期检测血清25-(OH)D了解体内维生素D水平,科学指导维生素D的补充,消除家长对过量中毒的担忧,从而增加家长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并分析龙泉市2~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选取龙泉市妇幼保健所健康体检2~6岁儿童进行血清25(OH)D测定,并分析不同性别、季节和骨密度儿童的维生素D缺乏状况。结果 3 582名儿童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59.17±21.69)nmol/L,不同年龄组儿童25(OH)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检出率为24.96%,其中女童为29.68%,高于男童的19.86%(P0.01)。冬春季节儿童维生素D缺乏检出率为42.94%,高于夏秋季节的2.27%(P0.01)。骨密度不足儿童维生素D缺乏检出率为55.34%,高于骨密度正常者的18.62%(P0.01)。结论龙泉市儿童维生素D缺乏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骨密度不足者,应适量补充维生素D,增加外出活动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郑州市学龄前儿童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为临床指导补充维生素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来院体检的0~6岁儿童25-(OH)D资料,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25-(OH)D水平。将研究对象按年龄,性别及不同季节进行分组分析。结果965例学龄前儿童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33.32±14.06)ng/mL,缺乏与不足占44.04%。不同年龄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5-(OH)D水平及充足率随儿童年龄增长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1岁组最高,其次为6~11月龄。5岁组男童的25-(OH)D平均水平较女童偏高(P<0.05),其他各年龄组男女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儿童25-(OH)D水平比较,夏季组最高,秋季组次之,春季组和冬季组明显较低(P<0.01)。结论郑州市学龄前儿童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比例较高,尤其2岁以上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令人堪忧。临床应加强儿童保健的科普宣教,根据维生素D营养状况指导用药,以降低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舟山城镇地区0岁~6岁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1年8月我院儿保门诊定期体检以及入托入园体检的0岁~6岁儿童共813例,取清晨空腹血,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男性和女性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血清中25-羟维生素D水平都随着年龄增高而呈下降趋势。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随着年龄波动,对2岁~6岁的儿童需重视维生素D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广州地区体检人群25羟基维生素D [25(OH)D] 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各类人群25(OH)D水平状况,辅助诊断因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相关疾病。 方法使用化学发光法测定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共9 163例体检者血清25(OH)D水平,分别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人群25(OH)D营养水平。 结果9 163例体检者血清25(OH)D的平均水平为63.89 nmol/L,正常率为26.41%,不足率为46.45%,缺乏率为27.14%。男性25(OH)D总体正常率为29.29%,不足率为47.36%,缺乏率为23.28%;女性25(OH)D总体正常率为23.26%,不足率为45.42%,缺乏率为31.32%。女性群体25(OH)D缺乏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男女体检群体中25(OH)D缺乏率最高的均为20岁~29岁年龄段,分别为28.75%、42.71%。对不同月份维生素D水平进行分析,发现血清25(OH)D水平最高为5月,最低为2月。 结论广州地区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25(OH)D缺乏,且女性相比男性有更高的缺乏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0~3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季节的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在孝陵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的2700例0~3岁儿童体检资料,汇总25-羟维生素D[25-(OH)D]检查结果,对比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不同季节儿童[25-(OH)D]检测情况。结果:1.2700例0~3岁儿童缺乏60例,不足638例,充足2002例。2.男性儿童1452例,其中[25-(OH)D]缺乏24例,不足311例,充足1117例;女性儿童1248例,其中[25-(OH)D]缺乏36例,不足327例,充足885例。男童[25-(OH)D]平均水平为(59.70±11.52)纳摩尔/升,高于女童[25-(OH)D]平均水平为(58.36±11.92)纳摩尔/升,(T值=-2.97,P=0.0030)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3.不同年龄儿童的[25-(OH)D]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减少,0~1岁的[25-(OH)D]水平高于1~2岁高于2~3岁,(F值=25.2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随着年龄的增加[25-...  相似文献   

17.
了解广州市儿童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甲状旁腺素(PTH)的关系,为减少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疾病的发生和改善儿童骨骼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对2015年广州市某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的976名儿童进行体格检查,采集空腹静脉血,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和甲状滂腺素(PTH).结果 儿童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90.67±36.55) nmol/L,其中男童为(90.14±34.89) nmol/L,女童为(91.33±38.58) n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率及不足率分别为11.37%和25.31%,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儿童血清25(OH)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547,P<0.05),血清25(OH)D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352,P< 0.05),维生素D缺乏率及不足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x2趋势=68.909,P<0.05).儿童血清PTH平均水平为(2.38±1.29) pmol/L,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儿童血清PTH水平均高于维生素D充足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27,P<0.05).血清25(OH)D水平与PTH呈负相关(r=-0.149,P=0.000).结论 广州市0~16岁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及不足率较高,年长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较年幼儿童差,血清25(OH)D与PTH水平呈负相关.应采取合理措施改善儿童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太原市1 050名0~14岁健康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在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1 050名健康儿童的25-(OH)D水平,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季节维生素D营养状况。结果太原市1 050名0~14岁儿童25-(OH)D平均水平为(31.04±10.42)ng/ml,男女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维生素D水平逐渐下降,不同年龄组儿童维生素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14岁儿童维生素D水平最低(23.13±7.70)ng/ml。随年龄增加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逐渐上升(P0.01),2岁以下儿童无缺乏。春季儿童维生素D水平最低(26.25±9.53)ng/ml,冬春季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高于夏秋季(P0.01)。结论太原市1 050名儿童中2岁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良好,2岁儿童在冬春季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温州地区成年男性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从2013年1月-2015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岁以上健康男性体检者标本766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甲状旁腺素(PTH),紫外光度法测定血磷(P)和偶氮胂Ⅲ法测定血钙(Ca)浓度水平,同时测量足跟骨密度、腰围及身体质量指数(BMI);以50 nmol/L作为阈值分为25(OH)D缺乏组和正常组,同时按10岁年龄为间隔,分为5个年龄段。数据通过SPSS软件处理。结果 25(OH)D水平随着年龄增加其浓度水平呈上升趋势。25(OH)D缺乏症的总患病率为23.2%,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25(OH)D缺乏组的BMI、腰围、Ca和PT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年龄指标则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浓度水平与BMI、腰围和PTH呈负相关,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温州地区成年男性血清25(OH)D水平缺乏呈低龄化趋势,年龄、BMI、腰围、血清Ca及PTH水平是影响成年男性血清25(OH)D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了解温岭市3~6岁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为学龄前儿童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2-2016年冬春季和夏秋季在温岭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入园入托体检的6 776名3~6岁儿童,测定其血清25-(OH)D的含量.结果 学龄前儿童的25-(OH)D平均水平较为适宜,为(88.95士21.23)nmol/L,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1,P>0.05);未见维生素D过量及中毒的儿童.25-(OH)D充足率为66.07%,不足率为28.69%,缺乏率为5.24%.学龄前儿童25-(OH)D水平夏秋季高于冬春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8,P<0.05);缺乏、不足、充足率季节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99,144.77,154.63,P值均<0.05).不同年龄组儿童缺乏、不足、充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79,74.14,90.38,P值均<0.05).结论 温岭市3~6岁儿童25-(OH)D总体水平较为适宜,部分儿童存在不足及缺乏.需要定期监测学龄前血清25-(OH)D水平,进行合适的干预及加强户外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