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岩下窦入路Onyx联合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3年6月经岩下窦入路Onyx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的18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栓塞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瘘口完全闭塞15例,次全闭塞3例。4例术中出现心动过缓,3例术后出现眶部疼痛。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术前症状消失,无复发。结论经岩下窦入路Onyx联合弹簧圈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1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病人经动脉途径,采用真丝线段或真丝线段加NBCA胶栓塞治疗。其中3例同时经静脉途径采用微弹簧圈(GDC、MDS和游离弹簧圈)或弹簧圈加真丝线段栓塞海绵窦结果本组。11例中有10例临床治愈(症状消失),其中8例解剖治愈(瘘口消失);1例症状明显缓解。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反诊断、治疗方法。方法:23例病人应用微导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对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行血管内栓塞治疗。5例单纯用颈动脉压迫法治疗。结果:28例中,23例应用上述方法治愈,治愈率为82.1%。4例症状明显改善,1例好转。结论:应用颈动脉压迫法及微导管技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均采用Onyx或联合可脱性弹簧圈填塞病变侧海绵窦,同时闭塞瘘口。经股静脉-岩下窦入路11例,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4例。结果治疗后即刻造影显示海绵窦和瘘口完全闭塞14例,残留少量眼上静脉引流1例(术后6个月复查造影显示残留瘘口消失)。术后眼部症状加重1例,经对症治疗术后6d症状逐渐改善;展神经麻痹1例,自行恢复。随访3~28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Onyx经静脉入路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应用液体胶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临床表现复杂,处理方法多样.一般来说,根据不同的病变情况采用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可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2月到2008年2月应用液体胶介入栓塞治疗的16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是硬脑膜动静脉瘘中较为复杂的一类,主要原因是海绵窦解剖关系的复杂性及引流静脉的多变性[1,2]。传统上经动脉入路介入栓塞很难根治。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7月收治海绵窦区DAVF7例,均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治愈率100%。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静脉入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最佳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19例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CSDAVF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A组12例,仅应用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B组7例,应用弹簧圈联合Onyx胶栓塞治疗.本文对治疗后的影像学结果、并发症、临床表现和随访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1.7%和100%,并发症主要有脑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脱发等;治疗时间分别为(6.77±2.49)h和(3.75±1.63)h;治疗费用分别为(16.9±4.8)万元和(10.3±5.7)万元.结论 Onyx胶结合弹簧圈技术有望安全可靠的替代单用弹簧圈子栓塞治疗CSDAVF.  相似文献   

8.
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28,自引:8,他引:20  
目的 探讨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效果、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经股静脉-岩下窦入路和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到达病变侧海绵窦,用GDC、EDC、游离弹簧圈和丝线等多种栓塞材料填塞海绵窦,同时闭塞瘘口。结果 应用两种静脉入路对13例病人的17侧海绵窦进行了栓塞治疗。10例治疗后即刻造影显示海绵窦和瘘口完全闭塞。3例虽将海绵窦闭塞,但仍残留岩下窦的引流(1例)和翼丛引流(2例)。栓塞术后最常见症状为头痛伴呕吐。1例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的病例在栓塞治疗后其它眼部症状消失,但动眼神经功能仍未恢复。随访3个月到26个月未见复发。3例残留瘘口的病例均于术后3个月行脑血管造影复查:2例残留瘘口消失,1例仍有翼丛引流。其他病例未行脑血管造影复查。结论 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是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有效方法,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未显影的岩下窦途径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F)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CSDAF病人的临床资料,均经未显影的岩下窦插管,以微弹簧圈栓塞海绵窦和瘘口。结果5例插管成功并达到完全致密栓塞;2例导管虽插入海绵窦,但海绵窦分隔致导管位置与瘘口不相通,而改行面静脉-眼静脉途径插管行栓塞治疗。7例病人均治愈,随访5~20个月,均无复发。结论经岩下窦途径栓塞是CSDAF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即使岩下窦未显影,也有相当部分病人可插管和治疗成功。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7岁.因“反复头痛5个月,突发视物成双4个月,左眼球突出 1个月”于2010年9月20日入院.患者于2010年4月初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枕部阵发性胀痛,伴后颈部牵痛,每天数次,每次持续约数小时,服用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后可缓解.于5月30日下午1点无明显诱因下突发视物成双,呈左右叠影,遂于6月1日至医院就诊,查头颅MRI和CT 血管成像(CTA,图1,2)均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眼肌麻痹型偏头痛”,给予盐酸氟桂利嗪,当天头痛明显加重即刻停药,给予泼尼松口服治疗后复视头痛稍有好转,但停用后头痛又明显加重,为爆裂样头痛并伴左眼眶后明显疼痛,于7月18日查左跟视力下降,左眶上切迹压痛阳性,左服外上运动稍迟钝,头颅MRI、双眼MRI、颈椎MRI、腰穿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当时诊断为“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给予地塞米松、营养神经等治疗,复视好转,但左枕部及左眼眶后疼痛仍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avernous sinus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CSDAVF)的临床特点及介入栓塞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23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的C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DSA检查明确诊断并了解瘘口的部位、大小、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23例患者中5例经动脉入路栓塞治疗,主要针对Barrow分型C型的患者; 19例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针对Barrow分型B型、C型或D型的患者。结果 5例经动脉入路栓塞治疗的患者中3例使用Onxy胶栓塞,其中1例治愈,瘘口完全消失,2例好转,瘘口部分残留,因部分供血动脉纤细扭曲,栓塞风险高,遂未完全栓塞;另外2例使用Onxy胶联合弹簧圈栓塞,均治愈,瘘口完全消失。5例经动脉入路栓塞治疗的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症状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好转。5例患者中2例术后长期随访,3个月~3年,定期复查DSA。其中1例完全栓塞的患者无复发,1例部分栓塞的患者瘘口仍有残留,较出院时无明显变化。18例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的患者中9例使用Onxy胶栓塞,9例使用Onxy胶联合弹簧圈栓塞,均治愈,瘘口完全消失,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症状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12例术后长期随访,3个月~3年,定期复查DSA无复发。结论介入栓塞是治疗CSDAVF的首选方法,静脉入路使用Onxy胶联合弹簧圈栓塞具有适应证广、栓塞完全的特点,是治疗CSDAVF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不同入路应用Onyx、弹簧圈或二者联合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DSA证实为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患者中,15例经岩下窦入路栓塞,2例经面静脉或颞浅静脉一眼静脉人路栓塞,4例经动脉入路栓塞;单纯使用Onyx栓塞11例,单纯用弹簧圈栓塞3例,用弹簧圈联合Onyx栓塞7例,其中2例注入Onyx过程中使用封堵球囊保护颈内动脉。结果栓塞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瘘口完全闭塞17例,大部分闭塞4例。栓塞术后所有颅内杂音均消失。术后出现同侧眼睑下垂加重2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外展神经麻痹2例,3月后均改善。16例患者随访3~62个月,平均随访28个月;6例经DSA随访未见复发,10例电话或门诊随访症状改善。结论使用Onyx、弹簧圈或二者联合进行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静脉入路为首选,必要时可使用封堵球囊保护供血动脉,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经眼静脉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经眼静脉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对其适应证和并发症进行讨论。方法总结3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病人的资料,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均用电解铂金弹簧圈(GDC)结合游离弹簧圈为主要栓塞材料进行栓塞,1例加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胶。2例治愈,1例症状缓解后经抗凝、压颈治疗症状消失。未出现与栓塞有关的永久并发症。结论直接暴露眼静脉、穿刺眼上静脉或经面静脉至眼静脉途径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是一种可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经静脉途径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疗效. 方法 经全脑血管造影(DSA)确诊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9例.均经静脉途径予以栓塞治疗. 结果 本组9例中治愈8例,症状好转1例,无加重和死亡.随访2个月~3年,无复发及加重者. 结论 静脉途径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眼上静脉途径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27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行经眼上静脉途径栓塞治疗,通过脑血管造影及临床随访来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 术后即刻造影示瘘口完全闭塞15例,瘘口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12例.11例患者术后眼球水肿一过性加重.随访3月~4年,临床症状消失17例,症状明显缓解10例. 结论 经眼上静脉途径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对部分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6.
<正>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arvernous sinus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CSDAVF)因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复杂,临床治疗较困难。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们采用动脉入路Onyx胶栓塞治疗CSDAVF患者15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筛选榆林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及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CSDAVF患者15例,男4例,女11例,年龄31~58岁平均42.5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介入治疗的21例海绵窦区硬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股静脉-岩下窦途径16例,经颈外动脉入路4例,经动静脉联合入路1例;采用弹簧圈联合Onyx-18胶栓塞17例,单纯应用弹簧圈1例,单用Onyx-18胶3例;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瘘口完全闭塞18例,次全闭塞3例。术后随访3~12个月,临床治愈17例,好转4例。15例复查造影未见瘘口复发。结论 根据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瘘血管构筑特征,采用个体化的血管内治疗方案,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正>1病例资料52岁男性,因间断头痛3个月伴右眼视物模糊、结膜充血1周于2020年7月14日入院。体格检查:双眼视力、瞳孔对光反射正常,左眼运动正常,右眼外展受限。头颅CTA显示右侧颞部头皮下静脉、眶上静脉、右眼上静脉增粗,右眼眼肌肌腹较左侧增粗,颅内脑实质未见异常。DSA示右侧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供血动脉主要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分支和脑膜中动脉分支,向同侧眼上静脉和海绵间窦引流(图1A、1B)。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岩下窦入路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双侧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8年9月经岩下窦入路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的7例双侧CSDAVF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14侧CSDAVF中,完全栓塞13侧,次全栓塞1侧。术后动眼神经麻痹加重1例,外展神经麻痹加重1例。术后随访6个月,14侧瘘口均未显影,1例动眼神经麻痹基本恢复,1例外展神经麻痹部分恢复。结论 经岩下窦入路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双侧CSDAVF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单侧更常见;有效使用弹簧圈及Onyx胶对手术成功及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自发性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avernous sinus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CSDAVF)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经DSA检查确诊为自发性CSDAVF并行介入栓塞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