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茂江  吴继卫  董永军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2):5849-5850,5852
目的了解德州市城镇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德州市参加社会保险职工99040人查体资料整理并用统计学分析。结果德州市城镇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率6.08%,男性7.71%,女性4.1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45)、性别(OR=1.923)、单位性质(OR=1.387)、BMI(OR=1.549)、吸烟(OR=1.213)、饮酒(OR=1.714)、高脂血症(OR=3.608)、高血糖(OR=1.338)、高血压(OR=2.272)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德州城镇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处于较低水平,增加运动、控制体重、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戒烟限酒可降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  相似文献   

2.
芜湖市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安徽省芜湖市中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方法调查安徽省芜湖市中老年居民1 965人,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芜湖市中老年居民高尿酸血症的校正患病率为13.9%,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8.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多变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对高尿酸血症有影响的变量有高血压、体质指数、年龄、主食摄入量和水产品摄入量(OR值分别为2.79,1.19,1.08,0.76,1.87)。校正年龄、血压和性别后,超重和肥胖者患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分别是体重正常人群的2.29倍(95CI=1.76~2.98,P0.001)和4.56倍(95CI=3.12~6.66,P0.001);校正年龄、性别和BM I后,高血压人群患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是血压正常人数的1.63倍(95CI=1.21~2.21,P0.001);同时具有肥胖和高血压的人群患高尿酸血症的可能性是体重和血压正常人群的6.52倍(95CI=3.88~10.95,P0.001)。结论高血压、肥胖及其共同作用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与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将2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H型和单纯型高血压两组,对其进行血液生化指标及动脉硬化程度进行测定,分析两组间动脉硬化程度的差异及H型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H型高血压组血Hcy水平为(17.97±9.37)μmol/L,单纯型高血压组Hcy水平为(8.18±0.99)μmol/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1,P<0.05).动脉硬化程度与Hcy呈正相关(r=0.126,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尿酸、Hcy和吸烟是动脉硬化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程度更严重,高Hcy血症与高血压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益阳地区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7 421名成年人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 421例受检者尿酸水平为(308.3±92.3)μmol/L,共检出高尿酸血症患者999例,检出率13.5%;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校正年龄后,肌酐清除率、血脂、血压、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与尿酸水平独立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校正了年龄后,性别、高脂血症、肥胖、高血压以及肌酐清除率下降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糖尿病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HUA的保护性因素。结论益阳地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与既往研究相一致,但患病率可能高于以往对中南部内陆地区的常规认识,提示需要干预生活方式并采用相应药物治疗降低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某企业职业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调查,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职业人群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对北京市、河北省唐山市、张家口市某企业18岁~60岁员工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进行了随机、分层、整群抽样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某企业员工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2.7%。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BMI平均值和吸烟、饮酒的发生率在血尿酸正常组和高尿酸血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不锻炼、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尿酸血症呈正相关(P0.05),教育程度、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尿酸血症呈负相关(P0.05)。结论某企业职业人群高尿酸血症比例较高,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关,对高尿酸血症职业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以体检人群中发现高尿酸血症患者182人为实验组,尿酸正常的182人为对照组,测量两组BMI、血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心血管病(CVD)危险因素并进行比较.结果 高尿酸血症的BMI、血压、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高血压、超重肥胖、血脂异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具有明显聚集性,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矿区高血压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高血压合并ED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8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300例靖远矿区成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使用国际勃起功能问卷(ⅡEF-5)评估勃起功能,根据是否合并ED分为高血压合并ED组168例和高血压不合并ED组132例,记录两组患者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冠心病史、心理因素、血压水平、危险分层和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同时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Hcy水平。结果 3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合并ED 168例,患病率为5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是否合并ED与年龄、血压水平、有无糖尿病史和有无精神压力等因素显著相关(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血压水平的升高,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但与吸烟、饮酒、冠心病、高脂血症病史、危险分层和β受体阻滞剂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压水平、精神压力和糖尿病史是高血压合并ED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高血压合并ED组Hcy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不合并E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年龄增加、高血压水平、精神压力和糖尿病均是高血压合并ED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加、血压水平升高和精神压力增加,高血压合并ED发生率逐渐增加,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合并ED的发生率增加,高血压合并ED与Hcy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1020名社区人群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调查和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描述社区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在不同年龄和性别间的分布特征,探讨Hcy与血脂水平等之间的相关性,研究高Hcy血症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脑动脉狭窄的影响。方法从2500名社区人群筛选出1020名无心脑血管病史并可以进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的人群为样本,记录吸烟饮酒史、血压、人体测量学和生化资料,采用荧光生化法测定血浆Hcy水平,使用SPSS 12.0软件对检测指标进行处理。结果社区人群中Hcy水平男性(15.0μmol/L±5.8μmol/L)高于女性(12 4μmol/L±3.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P< 0.05);高Hcy血症的发生率男性(47.2%)高于女性(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中动脉狭窄组中Hcy水平(18.3μmol/L±5.3μmol/L)高于非狭窄组(12.9μmol/L±4.6μmol/L); 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Hcy水平与血脂等之间无相关性,而仅与性别和年龄相关(P<0.05)。结论社区人群中Hcy水平存在性别和年龄的差异,两者是高Hcy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Hcy水平与血脂等诸因素无相关性,高Hcy血症易致脑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西部某国企员工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西部某国企参加体检的员工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生化指标测定。结果共调查4 180名员工,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6.6%。高尿酸血症患者与非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及男性所占比例、吸烟者所占比例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BMI、收缩压、总胆固醇与血尿酸水平存在正相关,年龄与血尿酸水平存在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BMI值、血压值、总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P0.05),男性、高BMI值、血压值偏高、高胆固醇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年龄增长、高血糖是高尿酸血症的保护性因素。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分析高尿酸血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以当地1 534名40岁以上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收集个人基本情况,测定体质指数(BMI),并检测血糖、血压、血脂等代谢指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该地区中老年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3.2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2.39%,血尿酸平均水平为(326.20±87.57)μmol/L;女性患病率为14.21%,血尿酸平均水平为(261.13±88.01)μmol/L。高尿酸血症与其他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P<0.05);随着代谢性综合征诊断标准中疾病种类的增多,血尿酸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F=187.63,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民族、年龄、超重肥胖、高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血压、吸烟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疆阿克苏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较低,代谢综合征对高尿酸血症影响显著,及早防治代谢综合征对降低本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了解目前新疆乌鲁木齐汉、维族成年人维生素D营养状况,探讨25(OH)D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自2013年5月在新疆乌鲁木齐采用横断面方法随机抽取汉族1 046名,维吾尔族812名进行体格检查及问卷调查,测定各项生化指标,应用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性。结果 (1)维生素D缺乏广泛存在,维族女性缺乏(92.2%);(2)相关分析25(OH)D水平均与年龄、性别、吸烟、活动量程度有关。控制以上影响因素及相应的服药史后25(OH)D水平与SBP、HbA1c、FPG、TC、TG、UA呈负相关,仅维族与DBP、LDL-C呈负相关;(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水平与汉族高血压、高空腹血糖、高尿酸血症显著相关,与维族腹型肥胖、血脂紊乱、高尿酸血症显著相关(P<0.05)。结论 新疆乌鲁木齐维生素D普遍缺乏,25(OH)D水平与年龄、性别、吸烟、活动量程度、糖脂代谢、血压、尿酸的关系及与部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显著相关性存在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安徽农村地区影响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压(H型高血压)发生的基因和环境危险因素.方法 在安徽农村地区入选226名高血压患者,测定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型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1)所调查的高血压人群男性Hcy水平显著高于女性(P<0.01);男性H型高血压患病率(71.3%)高于女性(48.0%).(2)TT基因型与CC+CT基因型相比,Hcy水平显著增加,H型高血压的比例显著增加.(3)其他相关变量与Hcy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与H型高血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均未发现年龄、吸烟、饮酒和体质指数与Hcy水平有显著性的相关(均有P>0.05).结论 安徽农村地区高血压人群中MTHFR C677T基因突变可能是H型高血压发病的重要遗传因素且存在性别差异,建议该人群应该尽早做相关的检测以检查是否发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总结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142例体检人群中确诊的138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性别和年龄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之间有关,男性总体高于女性(P<0.05),女性在50岁以前患病率处于低位,50左右处于高发期;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是高尿酸血症患者常见的并发危险因素。讨论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主要与年龄、性别有关,总体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病因与诸如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饮食习惯不良、饮酒等危险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研究发现,30%的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伴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有效控制血压,降低血尿酸水平,可有效降低心、脑及肾等靶器官的损伤。但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理想药物较少,厄贝沙坦作为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不仅能有效控制血压,而且还能降低血尿酸水平。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134例,其中男72例,女62例;年龄45~72岁,平均(56.6±6.8)岁;高血压分级:1级15例,2级83例,3级36例。将上述134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CVD)的患病情况及引起该病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研究。方法于2016年1月-2019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在本市5个社区内随机选取≥60岁的1208名社区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1175份有效问卷中,发现CVD患者334例(28.43%),包括冠心病患者118例,高血压285例,脑卒中7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VD与性别、年龄、BMI、饮酒、吸烟、糖尿病史、CVD家族史、高脂饮食及运动量有关(P0.05);进一步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龄、BMI超标、有吸烟、糖尿病、家族史、高脂饮食及运动量较少是引发社区老年人CV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本市老人罹患CVD的概率较高,医务人员应通过CVD健康宣教、控制体质量、降低血糖等方式防控社区老年人CV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用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入选的144例病例,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mmuno-assay,FPIA)测定血浆Hcy水平,分别统计各病例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后退法)筛选自变量,评价Hcy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发生率为68.7%。男性、高LDL患者更倾向于伴有高水平的Hcy,LDL的标准化比值比估计值为1.441,高于性别的标准化比值比估计值1.288,即高LDL血症对HHCy的影响高于性别对HHcy的影响。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对Hcy水平的影响无显著性。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LDL水平及性别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用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入选的144例病例,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mmuno-assay,FPIA)测定血浆Hcy水平,分别统计各病例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后退法)筛选自变量,评价Hcy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发生率为68.7%。男性、高LDL患者更倾向于伴有高水平的Hcy,LDL的标准化比值比估计值为1.441,高于性别的标准化比值比估计值1.288,即高LDL血症对HHCy的影响高于性别对HHcy的影响。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对Hcy水平的影响无显著性。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LDL水平及性别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代谢综合征(MS)间的关系.方法 1680名北京市社区居民纳入调查.MS依据NCEP-ATP Ⅲ标准定义.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MS发病危险比值比(OR),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cy与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校正性别、年龄后MS组Hcy水平高于非MS组(17.99 μmol/Lvs.17.18 μmol/L,P=0.007),随着MS组分由0个增加至4或5个,Hcy水平逐渐升高为16.71、16.94、17.62、18.20和17.82 μmol/L(线性趋势P=0.044).MS的5个组分中,表现为腹型肥胖、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者,其Hcy水平相应较高.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最高四分位水平(Hcy Ⅳ)与MS发生相关.校正年龄、性别、肌酐、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吸烟、饮酒、运动等因素后,与Hcy最低四分位水平(Hcy Ⅰ)相比,HcyⅣ的MS发生风险OR=1.379(1.005~1.892).排除性别及年龄因素,偏相关分析显示Hcy与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LDL-C、甘油三酯、尿酸、肌酐、eGFR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男性、BMI、LDL-C、肌酐、尿酸与Hcy水平呈独立正相关.结论 高Hcy水平是MS发生的相关因素,Hcy与年龄、男性、BMI、LDL-C、肌酐、尿酸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与心血管疾病(CVD)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8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有无CVD分为糖尿病合并CVD组与糖尿病非CVD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可追溯糖尿病病程、吸烟、体质指数(BMI)、D-Bil、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D-BiJ与CVD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合并CVD组年龄、可追溯糖尿病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于非CVD组,D-Bil低于非CVD组(P<0.05);在调整了年龄、可追溯糖尿病病程、SBP、DBP、HbA1C、TC、LDL后,D-Bil与CVD呈负相关(OR=0.854,95%CI:0.737-0.990).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D-Bil的降低可能是糖尿病合并CVD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赵文忠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486-5487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入住某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6例,其中并发高脂血症的54例患者为观察组,未并发高脂血症的的42例患者对照组.观察患者年龄、家族史、吸烟史、饮食控制情况、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时间、甘油三酯水平、总胆固醇水平、血尿酸水平、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2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性与年龄、吸烟、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高尿酸血症有关.结论 年龄、吸烟、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高尿酸血症是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