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了解台州地区流感样病例(ILI)呼吸道病毒的病原特征及流行趋势,为临床诊疗和防控策略的制订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同时检测2 378份咽拭子标本人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人博卡病毒、人冠状病毒等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并分析。结果 2 378份标本中共检出阳性标本644份,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其次为鼻病毒;台州地区各年龄段患者流感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3型、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人偏肺病毒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且病毒流行呈现一定的季节性。结论台州地区流感样病例呼吸道病毒感染以流感病毒和鼻病毒为主,并呈现季节性和年龄段偏好性。快速发现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不仅对流感样病例的早期诊断有指导价值,同时可以为掌握疾病的流行特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了解贵州省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毒性疾病的感染状况。方法 调查贵州省2013年度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例432例,采集呼吸道标本421份,通过相应试剂盒提取核酸,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PCR检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博卡病毒,鼻病毒及偏肺病毒。结果 从421份标本中检测出阳性标本128份,阳性率为30.41%。其中流感病毒60份,阳性率为14.25%;冠状病毒8份,阳性率为1.90%;博卡病毒3份,阳性率为0.71%;腺病毒10份,阳性率为2.38%;偏肺病毒9份,阳性率为2.14%;鼻病毒38份,阳性率为9.03%;未检出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检出3例流感病毒和鼻病毒混合感染。结论 呼吸道病毒是导致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重要病原体,其中以流感病毒最为常见,鼻病毒其次,腺病毒、偏肺病毒等检出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患者病毒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市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常见病毒的感染状况,探讨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病原谱构成情况。方法 2010-07/2011-03,采集成都市3家哨点医院具备发热、咳嗽以及胸部X线片提示肺部炎性改变等临床症状的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302份;采用多重RT-PCR方法,对302份呼吸道标本同时进行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人偏肺病毒、人博卡病毒、人腺病毒、人鼻病毒和肠道病毒等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302份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72份,核酸阳性率为23.84%(72/302),其中两种病毒混合感染6份,占阳性标本的8.33%(6/72);5岁以下儿童患者标本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39.33%(59/150),其中偏肺病毒的检出率最高;6~18岁患者标本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15.15%(5/33),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率最高;18岁以上患者标本阳性检出率为11.76%(14/119),其中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3月份病毒核酸检出率最高为74.36%(29/39),不同性别患者之间病毒核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都市发热呼吸道病毒感染病例的病原体以偏肺病毒、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吉林省2011年-2014年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情况,为疾病预防策略制定及临床诊断、指导临床用药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集吉林省11家医院门诊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共436份,提取核酸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或逆转录PCR方法检测可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6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结果采集436份临床咽拭子标本中,共检测出阳性标本89例,阳性率为20.41%。其中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为6.19%,其次为腺病毒(5.73%)、呼吸道合胞病毒(5.50%)、人偏肺病毒(1.83%)、人博卡病毒(1.38%)、副流感病毒(0.92%)。结论2011年-2014年吉林省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以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0岁~5岁年龄组上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值得关注并及时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惠州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性病原谱的构成及流行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485例鼻咽拭子样本同时进行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博卡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人冠状病毒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85份样本中检出228份呼吸道病毒阳性的样本,阳性率为47.01%,其中混合感染20份,占阳性样本的8.77%。病毒病原谱构成前三位为乙型流感病毒、鼻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病毒检出阳性率的时间分布有一定规律性:1月至次年2月阳性率较高,不同月份检出的优势病毒不同。各年龄组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14,P〈0.05),不同年龄组病毒感染的病原谱构成也不同:0~5岁年龄组以鼻病毒为主;5岁以上各年龄组均以流感病毒为主。不同性别患者之间病毒核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2,P〉0.05)。结论乙型流感病毒、鼻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是惠州市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部分病原体的感染与年龄和季节有一定的关联;ARTI患者中部分合并感染其他呼吸道病毒,应长期监测呼吸道病毒的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丽水地区2020年9种常见儿童呼吸道病毒的病原学分布特点,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住院儿童共送检呼吸道病毒标本1092份,通过RT-PCT法进行鼻病毒(HR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PIV)、偏肺病毒(MPV)、博卡病毒(BoY)、腺病毒(ADV)、冠状病毒(...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京流感样病例9种呼吸道病毒流行特征。方法 2010-2012年采集两个流感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标本1 367份,荧光定量PCR检测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和Ⅳ型)、鼻病毒与人博卡病毒等9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结果 1 367份ILI咽拭子标本中,检测出374份阳性,检出率为27.36%。以乙型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8.49%),其次是甲型流感病毒(7.53%),Ⅳ型副流感检出率最低(0.22%)。不同季节中,以夏季病毒检出率最高(31.50%),秋季最低(22.10%)。检出混合感染19例,以鼻病毒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最多,共15例,占所有混合感染的78.95%。结论南京市2010-2012年流行呼吸道病毒以甲、乙型流感病毒、鼻病毒为主,间或有丙型流感流行,偶有个别4型副流感病毒与人博卡病毒感染病例出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09-2012 年6 个省(直辖市)<5 岁儿童住院肺炎病例的病毒性病原,并描述其季节性分布。方法 从北京、上海、重庆、广东、甘肃、四川6 个省(直辖市)选取开展全国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的8 家医院,对其纳入的<5 岁儿童住院肺炎病例的人口统计学信息、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冠状病毒、偏肺病毒、博卡病毒、腺病毒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分不同年份、年龄组对儿童住院肺炎病例的病原谱进行分析,并描述各种病原阳性病例的季节性分布特征。结果 2009-2012 年,8 家监测医院共纳入<5 岁儿童住院肺炎病例4 508 例,其中至少1 种病毒检测阳性的2 688 例(阳性率59.6%)。RSV 阳性率最高(21.3%),其次为副流感病毒(7.1%)和流感病毒(5.2%),博卡病毒、腺病毒和偏肺病毒阳性率分别为3.8%、3.6%和2.6%,冠状病毒最低(1.1%)。RSV、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博卡病毒和偏肺病毒的季节性明显。结论 RSV是我国<5 岁儿童住院肺炎病例的最常见病毒性病原,应在流行高峰季节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以降低其对婴幼儿健康的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8-2021年深圳市光明区哨点医院呼吸道病毒感染监测结果。方法 以2018年1月-2021年12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区)1 183例流感样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咽拭子标本呼吸道病毒,分析患者感染情况。结果 1 183例流感样患者的咽拭子标本中呼吸道病毒阳性率为45.48%(538/1 183),538份阳性样品中单一感染533份、混合感染5份,其中流感病毒感染417例(占比77.51%)高于其他呼吸道病毒[腺病毒(6.51%)、呼吸道合胞病毒(1.30%)、人偏肺病毒(1.67%)、鼻病毒(6.88%)、冠状病毒(1.86%)、副流感病毒(3.16%)、博卡病毒(0.19%),P<0.05]感染;冬季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生率高于春、夏、秋季(P<0.05),其中各季节流感病毒感染占比高于其他病毒感染(P<0.05);流感病毒感染病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6~40岁中青年人群,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除冠状病毒以感染26~40岁的中青年为主外,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主要以15岁以下儿童发病为主,鼻病毒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流感样病例病毒谱特征,为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5年采集7家医疗机构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人流感病毒、人腺病毒、鼻病毒、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冠状病毒、人偏肺病毒和人博卡病毒检测.结果 3年共2 131例流感样病例纳入监测,年龄中位数33岁;任一病毒阳性率为35.19%(750/2 131),其中单一病毒感染占90.80% (681/750),混合感染占9.20%(69/750).单一病毒感染中,人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17.55%,374/2 131),以A(H3N2)型(53.74%,201/374)为主;其次是鼻病毒(4.36%,93/2131).任一病毒阳性率高峰在2014年1月(68.89%,31/45)和2015年1月(57.26%,71/124).人流感病毒在冬季(12~2月)和夏季(7~9月)为优势病毒,鼻病毒在春季(3~6月)和秋季(10~ 11月)为优势病毒.结论 监测期间人流感病毒为该区流感样病例的优势病毒,全年呈现冬季和夏季2个流行高峰.除了人流感病毒,流感样病例也由其他呼吸道病毒引起,尤其在流感非流行季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儿童类流感病例(ILI)中主要的病毒病原谱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情况,初步分析其流行规律。方法应用实时荧光PCR和多重PCR检测方法进行流感病毒、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偏肺病毒(MPV)、人腺病毒(Ad V)、人冠状病毒(Co V)、人肠道病毒(HEV)、人博卡病毒(HBo V)、人副流感病毒(PIV)检测。结果在837份门诊患者鼻咽拭子中,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1.35%(95/837),其他呼吸道病毒检出构成比为62.49%(523/837),以HEV、Adv和RSV感染为主。6个月~6岁的年龄段为主要易感发病儿童;1月、8月和12月是流感易暴发时段;7月、10月、12月是其他呼吸道病毒易感染阶段。结论 2015年1月-12月上海市松江区急性呼吸道儿童感染的病毒病原中,季节性H3N2是最常见的流感病毒病原体;HEV、Adv和RSV是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10年吉林省地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5种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为以后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监测做出指导。方法采集门诊就诊的456例患者咽拭子标本,对其进行核酸提取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IVA)、呼吸道合胞病毒(RSV)A/B、副流感病毒(PIV)1-4型、腺病毒(ADV)以及博卡病毒(HBoV)等5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结果检测出阳性标本92例,阳性率20.18%,以流感病毒感染阳性率(8.11%)最高。结论 2010年7-12月吉林省地区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以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为主。其中流感病毒感染居首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现况,探讨不同年龄组、不同月份病毒检出情况,为预防策略制定、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重RT-PCR法,对270份咽拭子样本同时检测腺病毒,偏肺病毒,冠状病毒,1型、2型、3型、4型副流感病毒,甲型、乙型流感病毒,甲型、乙型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鼻病毒,博卡病毒和肠道病毒共14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结果 270份样本中检出阳性样本103份,阳性率为38.15%。其中HBo V的检出率最高,为46.68%。15岁~25岁组呼吸道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为66.67%。各病毒不同月份检出情况普遍呈10月-次年4月检出数增高,5月-9月有零星的散发。结论 HBo V和Flu为北京地区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致病原,随年龄不同、流行季节中月份不同而有一定的流行规律。  相似文献   

14.
董晓根  罗明  王世斌  秦萌  封会茹  张玲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390-2392
目的了解2011年3月—2012年2月北京市丰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非细菌性病原谱构成及其流行特征,为该区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以及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随机采集哨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咽拭子标本220例,利用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反应、聚合酶链反应(RT-PCR、PCR)方法进行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肠道病毒、博卡病毒、偏肺病毒、冠状病毒、鼻病毒和腺病毒9种病毒性病原体的检测和支原体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220份咽拭子标本中共检出125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56.82%。其中有6份标本为双重感染,阳性率较高的为流感病毒(65/131,49.62%)、支原体和副流感病毒(均为26/131,19.85%)。其他病原体的检出率均小于5%。不同病原体检出在季节分布上存在差异:流感病毒冬季检出率最高,支原体秋季检出较多,而副流感病毒感染的高峰期发生在夏季,病原体检出率在季节分布上总体呈现冬季(12—2月)较高,夏季较低的特点。不同性别间病原体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发病3 d内采集的标本流感病毒检出率高于3 d后采集的标本,而支原体相反。结论北京市丰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非细菌性病原体主要为流感病毒、支原体和副流感病毒。在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诊断治疗中应考虑到不同病原体的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2014年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和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7家哨点医院上呼吸道感染病例的鼻咽拭子或痰液样本,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9类呼吸道病毒病原,并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7家哨点医院共采集样本2 987份,共检出病毒病原核酸阳性样本866份,检出率为28.99%。其中,单一病毒感染808份,双重病毒感染53份,三重病毒感染5份,构成比分别为93.3%、6.12%和0.58%。病原谱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偏肺病毒,腺病毒,博卡病毒和肠道病毒组成。流感病毒、鼻病毒和腺病毒是检出率最高的3类病毒,分别占总核酸阳性数的49.73%,16.90%和7.10%。鼻咽拭子标本中检出核酸阳性样本656份,检出率为31.16%;痰液标本中检出210份,检出率为23.81%。感染者的平均年龄为(30.49±25.407)岁,年龄中位数为24.00岁,男女比为1.16∶1,以40~50岁年龄组感染的检出率最高(33.33%)。感染主要发生在冬春季,但夏季有一个小高峰。中部区域是3个地区中检出率最高的地区,为34.16%。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2014年上呼吸道感染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特点,在流行期需要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相关病毒感染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河北省2013-2015年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I)的病原学构成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河北省4家医院门诊就诊的AURI患者的咽拭子标本1 551份,提取核酸后采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检测15种呼吸道病毒。结果 采集1 551份临床咽拭子标本,检测出阳性标本714例,阳性率为46.03%,其中鼻病毒阳性率最高,为186(11.99%)例,其次为副流感病毒3型167(10.77%)例、呼吸道合胞病毒122(7.87%)例、腺病毒108(6.96%)例、乙型流感病毒56(3.61%)例、人偏肺病毒40(2.58%)例、甲型流感病毒39(2.51%)例、人博卡病毒38(2.45%)例、副流感病毒1型35(2.26%)例、冠状病毒229E/NL63型33(2.13%)例、肠道病毒32(2.06%)例、副流感病毒4型31(2.00%)例、冠状病毒OC43型30(1.93%)例、副流感病毒2型11(0.71%)例。病毒混合感染病例176例,检出率为11.35%。5岁以下年龄组病毒阳性率最高为56.07%(337/601)。结论 河北省AURI主要以鼻病毒、副流感病毒3型、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为主,各病毒有各自的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性病原体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监测和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就诊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使用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九种呼吸道病毒性病原体,分析各呼吸道病毒性病原体感染情况。结果 544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呼吸道病毒性病原体检测阳性者174例,阳性率为32.0%。其中鼻病毒和流感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9.4%和8.6%,高于其他病原体。各季节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季节病原体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原体阳性患儿流涕发生率高于阴性患儿(P=0.01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高于肺炎患儿中的阳性率(43.9% vs 22.3%,P<0.001)。相比较肺炎,流感病毒、鼻病毒、偏肺病毒、冠状病毒和肠道病毒更易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检出。结论 通州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由鼻病毒和流感病毒两种呼吸道病原体所致,呼吸道病毒更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8.
呼吸道病毒是指一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入侵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全球范围内人类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数急性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在急性呼吸道感染中,成人病毒阳性率约为61.8%,儿童为46.6%~66.9 %[1].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童住院的主要原因,病毒感染率为32.3%~52.3%[2].呼吸道病毒主要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副流感病毒1、2、3、4(PIV1、2、3、4),腺病毒3、7(ADV 3、7)、以及最近几年新发现的人类偏肺病毒(Hmpv)、人类博卡病毒(Hbov)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门诊发热患者秋冬季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构成,建立门诊发热患者呼吸道病毒的快速诊断方法,提高呼吸道传染病病原快速检测能力。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1月205例患者咽拭子,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冠状病毒、人偏肺病毒、腺病毒、人博卡病毒和鼻病毒等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205份标本中有70份标本病毒阳性,阳性检出率为34.1%;病毒阳性标本中,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主、鼻病毒位居第2、冠状病毒位居第3;5份标本检出两种病毒混合感染,以冠状病毒混合感染为主;性别与病毒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89岁患者病毒检出率最高为57.1%,乙型流感病毒在不同年龄段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体温37~37.9℃时病毒检出率最高。结论甲型流感病毒是秋冬季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荧光定量RT-PCR可快速明确呼吸道感染病毒。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西宁市儿童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分布特征。方法:采集141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咽拭子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B型(IFV A、B),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PIVⅠ、Ⅱ、Ⅲ),腺病毒(ADV),冠状病毒(HCoV)OC43/HKU1、229E/NL63,博卡病毒(HBoV),偏肺病毒(hMPV)检测。结果:从141份鼻咽拭子样本中检测出呼吸道病毒阳性22例,阳性率为15.6%。检出4种呼吸道病毒,其构成比分别为ADV 45.5%、PIVⅡ26.1%、HCoV-229E/NL63 17.4%、IFV A 13.0%。不同性别间患儿呼吸道病毒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组阳性率最低(6.3%),3~6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29.2%)。结论:西宁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检出率低于全国水平,ADV为西宁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首位病毒病原体,HCoV-229E/NL63是该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