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序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与对照组(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手术结束后4 w评价两组近期疗效,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并随访治疗6个月后患者肝功能情况。结果手术4 w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P0.05)。术后6个月后观察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0.56%,与对照组(6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序贯治疗可提高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改善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0月肥城市中医医院内科收治的肝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波消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动脉栓塞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临床疗效及1、2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AF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F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2.045,P=0.04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AFP水平,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陈勇 《肝脏》2019,24(1)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与常规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生存情况。方法纳入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实施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近期疗效,观察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8~+T百分比及CD4~+T/CD8~+T比值)变化,并分析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66%,对照组为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CD8~+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肝区胀痛、肝功能损伤、恶心呕吐、发热、皮肤灼伤、腹腔出血、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3.33%、66.67%,对照组分别为36.67%、20.00%、40.0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比较,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临床近远期疗效更为显著,可纠正机体免疫功能失衡,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门静脉栓塞化疗及射频消融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不能手术切除的56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门静脉栓塞化疗及射频消融综合治疗,并于同期单纯行TACE治疗的病人60例作对照。结果两组病人的肝功能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ATP转阴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R和PR有显著性差异(P〈0.01);1年及2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门静脉栓塞化疗及射频消融综合治疗能显著提高AFP转阴率、总有效率及生存率,在临床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水乙醇注射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给予对照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给予治疗组无水乙醇注射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果在治疗后3月观察,治疗组肿瘤坏死23例(41.8%),而对照组坏死13例(23.6%),两组之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经随访,治疗组平均生存时间为(21.87±4.23)个月,而对照组为(14.98±5.11)个月(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水乙醇注射联合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能促使肿瘤坏死,减少对于肝功能的损害,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的疗效,为HCC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TACE联合RFA治疗组(观察组)和RFA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肿瘤瘤体缩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胎蛋白下降超过50%者,观察组(85.7%)与对照组(55.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随访,观察组生存率27例(67.5%),对照组生存率17例(4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患者对TACE联合RFA治疗的耐受性较好,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二期手术切除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二期手术切除。术后1周比较2组肝功能各项指标、临床疗效,随访1年后比较2组生存率、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5.0%,对照组为6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后的生存率为7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5%,且观察组1年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肝功能各项指标,包括AST、ALT、TBil、DBil、IBil、TP、Alb、PA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二期手术切除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1年后生存率,改善其肝功能各项指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分别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率、AFP水平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共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分别采用微波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联合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环节率(ORR),随访生存率和复发率、治疗前后KPS评分、肝功能水平、AFP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ORR、DCR、随访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KPS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F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微创疗法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较为接近;但射频消融术+TACE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降低肝脏功能损伤程度,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与单纯化疗栓塞术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莱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采取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手段的设为试验组,单纯采用化疗栓塞术手段的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6个月后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最大肿瘤直径和血清甲胎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中的整体疗效也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凝固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48例患者接受TACE治疗,另48例患者给予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TACE组CR为33.3%,联合组为75.0%(P〈0.05);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患者AFP下降程度明显高于TACE治疗组(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患者的生存率为100%,TACE治疗患者为91%,治疗后12个月时,两组分别为83%和47%(P〈0.05)。结论微波凝固消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TACE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在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三氧化二砷(As_2O_3)联合脱氧氟脲苷(FuDR)、卡铂(CAP)、吡柔比星(THP)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1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7例行常规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观察组58例行As_2O_3联合FuDR、CAP、THP介入治疗。治疗4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获益率分别为48.3%、8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8%、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骨髓抑制、疼痛、发热,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As_2O_3联合FuDR、CAP、THP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且治疗后的肝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单纯使用TACE治疗,是一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原发性肝癌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30例,病例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30例,对比研究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病例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第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第2、3、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安全性与单一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药原发性肝癌的生存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2106年3月接收并诊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00例分为研究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加用中成药物支持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生存率。结果研究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拥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年后、2年后、3年后的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支持治疗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两组肝功能指标(TBIL、ALP、ALA、AS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此基础上,加用中成药物支持则可进一步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肝功能,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4月~2008年7月肝细胞癌患者66例,并将其分为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组(19例)、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组(24例)和射频消融组(23例),并将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组的肿瘤坏死率达73.68%,明显高于单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组及单纯射频消融组(分别为50.00%和52.17%,P<0.01或P<0.0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6.32%、37.50%和30.43%,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组的平均生存期为28.3个月,高于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组与单纯射频消融组(分别为13.6个月、21.7个月,P<0.01或P<0.05).结论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与单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和单纯射频消融治疗效果相比,可提高肿瘤坏死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肝脏》2018,(10)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血管内皮抑素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62例肝癌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血管内皮抑素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短期多次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新生血管生成情况以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近期有效率为58.1%,对照组近期有效率3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0d、20d、30d的MMP-9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1d、100d的MMP-9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Ⅱ级以上肿瘤新生血管例数相比观察组Ⅱ级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半年生存率相比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年生存率相比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血管内皮抑素治疗肝癌具有较好的疗效,肿瘤新生血管抑制效果明显,生存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用氩氦刀冷冻 微波消融 化学消融等综合靶向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7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综合靶向消融治疗,先行肝动脉栓塞化疗,一周后行局部氩氦刀冷冻术、微波消融或化学消融术;56例单纯行动脉栓塞化疗.结果 治疗组1年生存率56.4%,对照组1年生存率36.9%;治疗组AFP平均值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综合靶向消融治疗能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率,较单纯介入疗法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恩度肝动脉灌注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1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石油医院收治的7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其中44例给予恩度肝动脉灌注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其余32例作为对照组,仅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治疗后,所有患者不定期行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观察肿瘤复发或转移情况以及有无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分析两组术后生存差异。结果恩度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RR)高于对照组(70.45%vs 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P<0.05);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84.09%vs 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P<0.01);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 PFS)分别为9.00个月和5.0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中位生存期(m OS)分别为10.64个月和8.1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8)。结论采用恩度肝动脉灌注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明显改善患者近期疗效及PFS,但对总生存期的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晚期肝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栓塞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射频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甲胎蛋白(AFP)和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治疗晚期肝癌近期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AFP指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肝脏》2020,(9)
目的探讨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患者采用超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S-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近年来的72例中晚期HCC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S-TACE治疗,观察组采用S-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观察两组的肿瘤血管炎症因子、肝功能的变化,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VEGFR2、MMP-9和caspase-8等肿瘤血管因子指标水平,以及AFP-L3、ALT和LDH等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肿瘤血管因子和肝功能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ORR和DCR高于对照组,MTTP和MOS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栓塞后综合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晚期HCC患者采用S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可抑制肿瘤血管再生,改善肝脏功能,提高临床获益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肝脏》2020,(9)
目的探讨氩氦刀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在不可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144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72例。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氩氦刀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生存情况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7.78%显著高于对照组5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情况采取LogRank检验,生存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50%与对照组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氦刀联合TACE在不可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治疗中,疗效可靠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