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翠竹 《内科》2013,(6):629-629,621
目的探讨少林膏外敷防治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应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注脂肪乳剂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在静滴脂肪乳剂250mL的同时沿静脉走向距针眼2cm处外敷少林膏,对照组患者不外敷少林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静脉炎3例(10.0%),对照组患者发生静脉炎10例(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12,P=0.028)。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注高渗液的同时给予局部外敷少林膏护理,可减少静脉炎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防神经内科患者静脉滴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护理方法。方法以120例需静脉滴注甘露醇Q8小时一次,用量超过七天的病人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按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在静脉滴注甘露醇前,采用生理盐水前导后冲、应用康惠尔敷料贴固定留置针的方法进行干预。结果 2组病人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甘露醇的药理特点,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海普林肝素钠软膏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海普林肝素钠软膏预防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 ,延长留置时间的效果 ,将我院同期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 6 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33例。试验组在穿刺部位涂抹海普林肝素钠软膏 ,对照组按常规操作。结果 ,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 9.5 9% ,静脉针留置时间为 6~ 9天 ;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 2 9.2 3% ,留置时间为 3~ 5天 ,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1)。认为穿刺部位涂抹海普林肝素钠软膏 ,能预防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 ,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4.
《内科》2015,(1)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注射液湿敷对静脉滴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神经内科住院需要静脉滴注甘露醇并发生静脉炎的中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患者出现留置针静脉炎后立即拔出静脉留置针,30 min后将50%硫酸镁溶液用4层无菌纱布湿敷于静脉炎处,外加保鲜膜包裹固定并保持纱布湿润,每日更换3次。观察组在患者出现留置针静脉炎时,立即拔出静脉留置针,30 min后用4层无菌纱布浸湿山莨菪碱注射液原液敷于静脉炎处,外加保鲜膜包裹固定并保持纱布湿润,每日更换3次。3 d内随时观察两组患者的炎症消退、自觉症状情况。对两组患者静脉炎治愈所需要的时间和治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愈所需要的时间显著缩短。结论山莨菪碱注射液湿敷治疗静脉滴注甘露醇致静脉炎效果明显、使用操作简单,便于观察,经济实惠,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对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后导致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的疗效。方法从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该院治疗的应用静脉留置针的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选择100例作为该次的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重点对静脉炎进行预防和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炎严重程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静脉炎严重程度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后导致的静脉炎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静脉炎的严重程度,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胺碘酮外周静脉给药所致静脉炎的有效预防方法。方法将使用胺碘酮静脉给药治疗心律失常的120例患者按用药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试验组左右两侧上肢均建立留置针静脉通道,每4h交替更换输注部位;对照组单侧上肢建立留置针静脉通道持续输注,出现静脉炎再更换输注部位。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8.3%,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左右两侧上肢建立留置针静脉通道,每4h交替输注,能有效预防胺碘酮外周静脉给药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对心内科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心内科疾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穿刺方法进行静脉滴注,并根据所产生的需求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采取静脉留置针法进行给药,同时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与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可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朱孔荣  王玉芬 《山东医药》2003,43(17):15-16
为探讨静滴甘露醇过程中静脉套管针留置部位对留置效果的影响 ,将 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42例 )和对照组 (40例 ) ,于静滴甘露醇过程中分别采用颈外静脉及四肢静脉留置套管针 ,对两组套管针留置时间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 3天留置成功率为 95 .2 3% (40 / 4 2 ) ,5天成功率 80 .95 % (34/ 4 0 ) ,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认为采用静脉留置套管针静滴甘露醇过程中 ,套管针留置部位应首选颈外静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研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穿刺留置针输液采用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住院输液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10%、79.31%;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老年糖尿病静脉穿刺留置针输液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能有效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其护理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实施静脉输液护理的策略,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4例随机分组,对照组(n=37)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37)实施预防性护理。比较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堵管率2.7%、皮下血肿发生率5.4%、输液前、输液中及输液后满意度分别(93.59±3.20)分、(94.17±2.00)分及(95.18±1.69)分。对照组堵管率5.4%、静脉炎发生率2.7%、药液外渗率5.4%、皮下血肿发生率8.1%、感染率2.7%、输液前、输液中及输液后满意度分别(80.49±3.15)分、(75.88±2.02)分及(74.28±3.50)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期间,实施预防性护理,能够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预防静脉炎、药液外渗、穿刺部位感染等风险,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内科》2016,(5)
目的探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感染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降低血液透析感染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感染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血栓发生率、白细胞计数、中粒细胞数百分比以及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住院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86%和0;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1.43%和1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粒细胞数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为71.4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更为满意(P0.01)。结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感染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发生率、血栓发生率,降低患者白细胞计数、中粒细胞数百分比,提高透析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静脉输注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进行静脉输注胺碘酮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生静脉炎的主要原因是药物因素和药物浓度因素,对照组发生静脉炎的主要原因是药物因素和静脉选择不当,两组患者静脉选择不当发生率对比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静脉炎发生率11.7%低于对照组66.7%,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输注胺碘酮治疗过程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儿科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发生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儿科进行静脉穿刺置管进行品管圈活动干预的13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本科成立品管圈小组后进行静脉穿刺置管的患儿132例作为观察组,科室通过成立品管圈活动组对患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拟定干预对策,观察患儿静脉炎情况的变化,总结降低患儿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发生率,为制定规范化标准提供依据。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干预,患儿的静脉留置针导致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患儿的静脉炎严重程度也有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预期目标。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能够对儿科静脉留置针导致的并发症进行控制,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对提高科室护理质量,促进标准话护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肠梗阻并糖尿病患者脂肪乳静脉输注致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1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肠梗阻合并糖尿病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康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及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3.35±1.04)d、排便时间(3.85±1.25)d、住院时间(8.21±2.33)d,短于对照组的(3.98±1.01)、(4.98±1.32)、(10.24±2.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空腹血糖(7.45±0.56)mmol/L、餐后2 h血糖(9.95±0.78)mmol/L,分别低于对照组的(8.23±1.01)、(12.14±1.1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肠梗阻并糖尿病患者脂肪乳静脉输注过程中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静脉炎发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儿内科收治的78例患儿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静脉留置针护理将所有患儿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静脉留置针护理,观察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儿及患儿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儿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试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3%VS 30.8%),试验组患儿及患儿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各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儿内科进行静脉留置针的患儿给予静脉留置针护理可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评价对采取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选择该院采取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相等均为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下,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和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采取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质量,穿刺成功率较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分别使用肝素稀释液、生理盐水、复方丹参、原液进行封管的四种封管方法的效果,筛选最佳封管方法。方法静脉留置针病人160例分为4组,每组40例,A组用2ml肝素稀释液,B组用2ml生理盐水,C组用2ml复方丹参,D组直接使用输注的液体进行封管,观察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堵管和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D组与A组、B组、C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堵管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使用输注的液体进行封管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24G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静脉输液的应用情况。方法将9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24G留置针,观察组采用改进的穿刺和固定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两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静脉炎、静脉渗漏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延长,观察组的静脉炎、静脉渗漏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患者使用24G留置针穿刺于前臂静脉采用改进的穿刺和固定法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护患共同管理模式应用于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我科收治的心律失常并采用胺碘酮静脉治疗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39)、观察组(护患共同管理护理,n=39),比较两组间静脉炎发生情况,心率、血压水平、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反应、消化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静脉用胺碘酮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采取护患共同管理护理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并能更好地控制心率、维持血压,降低胺碘酮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根据临床指征更换外周静脉留置针在老年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综合科住院的老年病人449例,按照住院号的奇偶性将病人分为对照组223例,采用传统72~96 h更换留置针方法;观察组226例,采用根据临床指征更换留置针的方法。比较2组病人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静脉炎的发生率;同时将观察组按照留置时间是否超过96 h分为短时间组和长时间组2个亚组,比较2个亚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2组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2个亚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病人临床指征更换外周静脉留置针可以延长留置针的平均使用时间,有效减少病人痛苦,降低护士工作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