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难治性神经性厌食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难治性神经性厌食症.方法 4例经过心理及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接受磁共振导向立体定向双侧伏隔核DBS植入,术后给予持续慢性高频电刺激.采用身体质量指数(BMI)及其他精神科量表如Yale - 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DBS治疗难治性神经性厌食症的长期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9-50个月(平均39个月).经过3-12个月的慢性电刺激,患者BMI由术前的平均11.4增加到17.9,同时进食行为及强迫、焦虑症状也明显缓解.4例患者的月经均完全恢复正常.其中2例在术后30个月后刺激器因电池耗尽而取出,患者治疗效果稳定,所有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结论 伏隔核DBS是治疗难治性神经性厌食症有效及安全的方法,不仅可改善进食障碍,同时对伴随的强迫焦虑症状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正抑郁症患者会出现厌世、绝望、认知障碍、幻觉、妄想、并伴有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严重危害健康,患病率可达15%至20%~([1]),复发率高达30%至40%~([1])。其中,至少对两种依从性好的药物经正规治疗后仍然无效,称之为难治性抑郁症~([2])(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TRD除药物治疗外还有很多疗法,但大多效果有限,易复发,有效缓解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在治疗难治性癫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DBS治疗的4例难治性癫病人的临床资料,1例选择丘脑前核电刺激,3例选择杏仁核-海马复合体电刺激。分析DBS治疗难治性癫的术前评估、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1-33个月,3例病人发作均减少50%以上,1例无效。结论对于不适合接受开颅切除性手术治疗的药物难治性癫病人,DBS治疗为安全而有效地治疗方式之一。靶点的选择主要依据癫癎样放电的部位及特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脑深部电刺激 (deepbrainstimulation,DBS)在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中的广泛应用 ,其在治疗难治性癫中的作用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有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表明DBS在治疗难治性癫中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这为癫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1 DBS概述  DBS是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运动障碍性疾病的一种方法 ,其通过在脑的深部特定部位埋置微电极 ,脑外刺激器控制、调整刺激的电压、脉宽、频率等参数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其在治疗难治性运动障碍性疾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公认[1 ,2 ] 。DBS系统包括一根…  相似文献   

5.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癎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在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中的广泛应用,其在治疗难治性癫癎中的作用也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癫痫的患病率为0.7%~1%,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癫痫的治疗方法尚不完善,约30%患者的癫痫发作因药物控制无效而成为难治性癫痫~([1]),其中部分患者能够通过手术控制癫痫发作~([2]),但是仍有很多患者不适合或不能接受手术治疗。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作为一种神经调控方法,具有相对安全、可调控、对神经损伤可逆等特点,并且在近期的研究中还发现DBS还能够改善意识水平~([3]),对于不适合手术的患者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替代性治疗  相似文献   

7.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目前临床上的一线治疗方案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认知行为治疗。但仍有约40%~60%患者对一线治疗反应不佳或无效,称之为难治性强迫症。2009年美国及欧洲药监局批准的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技术,作为一种神经调控的新型疗法能安全有效地改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的症状。我们总结了现阶段对强迫症发病机制的了解,阐述了DBS应用于强迫症的历史和最新进展,并对其治疗机制、疗效、安全性、局限性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对深部脑刺激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脑深部电刺激 (deepbrainstimulation ,DBS)自 90年代后期作为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治疗特发性震颤及帕金森病 ,在欧美国家已广泛应用 ,并基本取代了毁损手术。本中心自1999年 11月以来共为 31例患者植入 4 1侧深部电极 ,其中同期双侧丘脑底核 (STN)刺激 10例 ,单侧STN刺激 2 0例 (其中 4例为已作过对侧或同侧Vim毁损术 ) ,单侧苍白球内侧核 (GPi )刺激 1例 ,现介绍如下。资料和方法 :(1)观察对象 :31例PD患者中男性 2 2例 ,女性 9例。年龄 37~ 82岁 ,平均年龄 (6 4 2± 7 5 )岁 ,排除各种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在人脑深部埋置电极,进行刺激以治疗顽痛已有30年历史。首先由 Heath 和 Pool 分别在1954年和1956年报道,最初的靶点是在隔区和视上核;1961年 Mazars 在丘脑躯体感觉核埋置电极;1966年 Ervin在尾状核埋置电极;1969年 Reynolds 在动物实验证实了电刺激中脑中央灰质产生镇痛;1974年 Adams在内囊后肢埋置电极;1975年 Hughes 等成功地提取  相似文献   

11.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药物治疗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是有效的,但随着疾病的进展,药物疗效减退并出现日益增多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包括运动波动、药物导致的不自主运动或运动障碍.即使接受最好的药物疗法,患者仍然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时,就需要考虑替代措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慢性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开始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用于治疗帕金森病. 1 有关原理 帕金森病由于神经变性和受体缺乏而使神经环路的功能严重受损,在非人的灵长类帕金森病实验模型所得到的证据表明:在帕金森病病理状态下,包括苍白球内侧核(GPi)[1,2]和丘脑底核(STN)[3]在内的运动系统环路中具有病理性神经活动的特征.通过毁损或慢性电刺激对异常活动所产生的抑制能够使帕金森病实验模型和帕金森病人得到改善[4~7].目前治疗帕金森病所应用的三个主要靶点为丘脑腹中间核(Vim)、GPi和STN,其中Vim用于震颤,GPi或STN用于治疗运动徐缓、肌强直、震颤、姿势和步态障碍和药物产生的不自主运动.  相似文献   

12.
深部电刺激(DBS)是一种微侵袭性癫(癎)新疗法.它通过精确立体定位,在脑内特定靶点植入电极进行电刺激,调节神经电活动达到治疗的目的.早在1973年,Cooper等[1]就对癫(癎)患者进行小脑电刺激以减少发作.近年来DBS在运动障碍性疾病中的成功应用以及刺激设备的不断改进,使得该疗法在癫(癎)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脑深部电刺激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难治性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并开始试用于其他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包括精神疾病。DBS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作用、兴奋作用、复杂的重塑、代谢改变等,涉及复杂的神经网络活动,并与刺激部位、疾病状态和刺激参数等因素有关。DBS在难治性强迫症和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资料显示DBS是一条有希望的治疗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难治性癫疒间临床已有应用,本文综述目前几种DBS常用靶点的特点,探讨针对不同类型难治性癫疒间DBS靶点的最优选择。目前常用的靶点是丘脑前核、丘脑中央中核和海马,此外还有丘脑底核、尾状核、小脑。不同靶点的作用机制,适用的癫疒间类型和效果存在差异,同时伴随相应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DBS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的选择手术适应征和制定手术计划、精细的手术操作确保靶点精确定位以及术后制定适合的程控模式,其中DBS手术治疗作用靶点的选择应是先决条件,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不仅探索原治疗靶点的新临床应用价值,而且不断尝试着应用新的治疗靶点,现将DBS的治疗靶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帕金森病(PD)是神经内、外科治疗的难题。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立体定向损毁疗法有半数病人术后复发,二次损毁副作用大,效果较差;双侧损毁治疗风险更大,且效果不稳定。近年,国外应用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取得了良好疗效。本文综合近年国外文献,对DBS治疗PD的概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脑深部电刺激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方法,它的临床应用弥补了药物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不足与局限性,其独特的优点和优良的效果使人们对其治疗前景充满希望,本文综述了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付孟  张锦凤 《癫痫杂志》2023,(2):147-150
癫痫是一种短暂性脑神经异常放电引起人体机能出现异常的一种疾病,该疾病目前已然波及全球5 000万余人,人们通常使用药物控制发作,尽管引入了各种新型抗癫痫发作药物(Anti-seizure medications,ASMs),仍有约1/3的患者无法通过ASMs正规治疗得到有效控制,进而发展为药物难治性癫痫(Drug-resistant epilepsy,DRE),持续的癫痫发作会对患者的身体、心理、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随着神经外科对立体定向技术的逐步深入研究,研究发现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精神和神经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目前,DBS在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方面已取得良好成效,同时该技术的可调节性、可逆性及良好的安全性促使人们通过DBS对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目前世界各地已有一定数量的患有不同精神障碍或神经障碍的患者接受DBS治疗,其运用于DRE也得到了良好疗效,本文就DBS的神经调控机制、相关靶点、副作用及研究现状作如下概述,以期对DRE的治疗提供治疗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BS)对帕金森病(PD)和肌张力障碍(dystonia)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及手术方法。方法应用3.0TMRI和微电极导向技术及手术计划系统进行靶点定位,对40例PD病人和3例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病人进行双侧丘脑底核(STN)电极植入。结果PD病人的主要症状有显著改善,服药量也明显减少,术前和术后UPDRS评分有显著差异;3例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病人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如以UDRS和BFMS作为评价指标,其中1例药物引起的迟发性肌张力障碍病人症状改善达90%以上;术后无严重及永久并发症。结论首次证实STN-DBS对继发性肌张力障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双侧STN-DBS是外科治疗PD的首选方法,DBS对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已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功能神经外科的发展,针对药物难治性癫痫也出现了新的治疗方法,目前除了切除致痫灶以外,主要的治疗措施有迷走神经刺激术以及直接或间接电刺激。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能借助立体定向技术,精准刺激相应的神经核团,同时借助其可调节性的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DBS目前已广泛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