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3月2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4~6月2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时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反馈式健康宣教.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出院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产妇产后恢复情况、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出院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馈式健康宣教用于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有助于产妇产后恢复和新生儿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指导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8月~2018年1月分娩的初产妇共188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系统化健康指导。采用本院自制的母乳喂养知识调查表、新生儿护理知识调查表和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于产妇出院当天进行调查,并在产妇产后42 d返院复查进行母乳喂养情况评估。对比护理后2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率、母乳喂养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率、母乳喂养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产后为母婴同室产妇提供系统化健康指导可以促进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产科母婴同室一对一床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产妇148例,按接诊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母婴同室一对一床旁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4天的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产后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新生儿护理及产后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母乳喂养成功率98.6%和产妇及家属满意率98.6%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母婴同室一对一床旁护理应用于产科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反馈式的健康教育护理对母婴同室中产妇产后知识知晓度、产后恢复和母乳喂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反馈式的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产后知识总知晓度、产后恢复情况和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产后知识总知晓度、母乳喂养率、护理总体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反馈式的健康教育护理应用于母婴同室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产妇产后知识总知晓度,改善产后恢复情况,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护理总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实施反馈式健康宣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100例展开对照研究,将其按照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产妇例数均为50例,分别给予常规产后护理措施和反馈式健康宣教,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健康知识认知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产妇健康知识认知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健康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对比母乳喂养情况,观察组母乳喂养优良率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实施反馈式健康教育对提高产妇健康认知能力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改善产妇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床旁干预模式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232例住院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母婴同室床旁干预模式,母婴各项护理操作及健康教育均在床旁完成。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情况、母乳喂养技能、新生儿护理技能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初次泌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泌乳频率、乳汁充足率、纯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哺乳时婴儿含接姿势、挤奶手法、处理奶胀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新生儿沐浴、臀部护理、脐部护理、新生儿抚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婴同室床旁干预模式有助于提高产妇母乳喂养技能和新生儿护理技能,促进母乳分泌,进而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将反馈式健康宣教应用于母婴同室产妇护理,对其负性情绪和认知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接收的14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每组7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反馈式健康宣教。对比分析2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产后知识认知度、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负性情绪:2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知识认知度:观察组产后知识认知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反馈式健康宣教应用于母婴同室产妇护理中可显著减轻产妇负性情绪,加强其对产后知识认知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协同理念的母婴同室护理对产妇情感状况及婴儿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住院产妇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母婴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协同理念的母婴同室护理。对比2组产后6 h、出院前的爱丁堡产后抑郁表(EPDS)评分,并比较2组产妇婴儿抚触技术使用率、胎儿母乳喂养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6 h、出院前的EP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婴儿抚触技术使用率、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基于协同理念的母婴同室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产妇产后抑郁症状,提高产妇对婴儿的照护能力,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分娩的112对母婴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对。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母婴同室护理模式。观察2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新生儿喂养情况及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率、新生儿喂养优良率及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母婴同室模式,可增强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改善新生儿喂养质量,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母婴分离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0例母婴分离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在做好产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案管理模式干预。观察两组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掌握的依从性情况,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和母乳喂养技巧的依从性,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成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依从性和成功率,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产妇床旁康复及新生儿床旁护理在产褥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把2012年6月~2013年3月足月正常分娩的产妇254例按住院卡末位数单双号分为试验组131例和对照组123例,试验组实行产妇床旁康复性护理及新生儿床旁护理,对照组对母婴采用常规产后护理,比较两组母婴患病率、产妇对母婴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产妇晚期产后出血、尿潴留、乳汁淤积及乳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黄疸及新生儿感染等发病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对护士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及新生儿护理技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新模式应用于产褥期管理中,可减少母婴患病率,促进产妇的康复和产妇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及育儿技能,为出院后产妇自我保健及科学育儿奠定良好的基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选取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产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母乳喂养成功率、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和产妇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情绪调节以及新生儿护理等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剖宫产产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刘凡  吕婷 《妇幼护理》2023,3(14):3341-3343
目的 分析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采用反馈式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在我院分娩产妇 共 84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2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反馈式健康宣 教。分析比较两组的教育效果、不良情绪、母乳喂养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自护、婴儿护理效 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 HAMA 评分、HAMD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 母乳喂养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反馈式健康宣教应用于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能提高教育效果,改善不 良情绪和母乳喂养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初产妇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产科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取系统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初产妇对母婴护理的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技能合格率以及两组的母乳喂养、哺乳及新生儿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初产妇对母婴护理的知识掌握程度(包括产褥期饮食、产后运动、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明显高于对照组初产妇;观察组初产妇对母婴护理的护理技能(包括产妇产后护理、新生儿脐带护理、母乳喂养、新生儿沐浴)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母乳喂养方式、哺乳及新生儿护理方面也优于对照组。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初产妇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床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在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00对母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对,观察组实施新生儿床旁护理,新生儿各项护理操作及健康教育均有母婴专科护士在床旁进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新生儿护理技能及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床旁护理可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促其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享受到家庭化、个性化的产科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对产科护理满意度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1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产科护理满意度和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产科护理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产科护理满意度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对产科分娩产妇意义重大,可提高产妇产科护理满意度和母乳喂养成功率,加深产妇对产后健康知识及技能的掌握,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护理中母婴同室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产科住院分娩的24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120例采用护士以照顾者角色为主的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120例采取母婴同室护理,护士兼顾照顾者与教育者角色。结果观察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发热、腹泻、肺炎、皮炎的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母婴同室护理模式不仅能调和护患关系,还能帮助产妇及家属树立正确的育儿观,降低新生儿早期易感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对剖宫产初产妇产后角色转换及育婴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产科收治的96例剖宫产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围生期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围生期实施知信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分娩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效能、角色转换及育婴能力。[结果]观察组产妇干预后分娩知识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及角色转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母乳喂养率、母乳知识及技能掌握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信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剖宫产产妇分娩知识及自我效能,有利于改善产妇产后不良情绪,促进产妇产后角色转换,提高其新生儿护理能力,有利于母婴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母婴同室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312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母婴同室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和两组产妇SAS和SDS评分情况,并进行满意度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科学喂养、脐带护理以及腿臀部护理掌握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产妇角色适应率及婴儿护理能力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伴有紧张感的产妇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AS,SDA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效果较好,不仅能有效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降低了产妇焦虑、抑郁评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短信平台在产后延伸服务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我院产科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2013年7月我院产科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接受短信健康教育延伸护理服务模式,通过一卡通导入这期间住院分娩的产妇信息,通过网络编辑短信,在分娩后的7个时间段,向产妇发送短信。比较两组产妇对医院护理服务满意度、产妇身体康复情况、新生儿健康状况、产妇对母婴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对医院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产妇产褥期感染、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产褥期保健及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信平台在产后延伸服务管理中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产后母婴的保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