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经颅硬膜外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颅硬膜外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12例(15侧)的经验。方法 额下入路8例,眶额入路3例,眶上锁孔入路1例。于额部硬膜外显露前颅底,全程减压视神经。结果 9例(12侧)术后1个月视力得到改善,无术后并发症。术前4例无光感,术后1月2例可见眼前手动。结论 经颅硬膜外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安全有效.药物治疗无效后应积极行视神经管减压术,该方法为外伤后失明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病人均采用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结果术前无光感者术后有效率30%,术前视力为光感者术后有效率61%,术前为眼前手动者术后有效率100%,术前为眼前数指者术后有效率100%;总有效率67.2%。结论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2012-06—2015-01采用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患者30例,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前14例无光感者术后4例无变化,10例恢复光感,有效率71.4%;术前10例有光感者,术后2例无变化,4例恢复至眼前手动,4例恢复至眼前数指,有效率80%;术前6例眼前手动,术后4例眼前数指,2例视力恢复至0.1,有效率达80%。术后随访时间为1个月。结论对于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一旦诊断明确后尽早采用经颅视神经减压管减压手术,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视力,具有一定优越性。当然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中视神经的充分减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年月至年4月我们收治的6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经翼点入路行视神经管减压治疗。结果 4例术前视力呈眼前指动及以上者,术后分别随访3~23个月,均提升至0.4以上;2例术前失明患者,术后随访半年视力无改善。结论经翼点入路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显微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的外伤性视神经损伤14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10例视力有不同程度恢复,3例术后无明显改善,1例术后视力恶化。结论显微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能取得较好疗效,其疗效与手术时机、手术入路、视神经损伤的性质和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手术入路及减压的范围。方法 改良翼点入路开颅手术治疗22例颅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术中磨除骨性视神经管周径1/2,切开视神经鞘膜、总腱环及镰状韧带,视神经充分减压。视力恢复评价标准:黑矇、光感、眼前手动、眼前数指和能见标字视力表符号5个级别,术后视力提高2个级别以上者为有效。结果 术后3~6月随访,有效率为81.8%。结论 改良翼点入路手术减压治疗视神经损伤效果良好,术后视力恢复与伤后手术时间、手术方法及减压范围有关,亦与其原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治疗视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神经损伤的发生机理、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7年8月至2003年8月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治疗的21例视神经损伤病人的诊治过程及疗效。将伤后病人视力分为失明、光感、眼前手动、眼前指数和视力>0.05五个级别,术后上升一个级别评价为治疗有效。结果21例病人术后有效率为71.4%(15/21)。结论颅脑创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手术可获得较好疗效,原则上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72例 77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 77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经药物或联合手术治疗 ,总有效率为 41 6% ,伤后无光感者有效率2 3 2 % ,有残存视力者有效率 90 5 %。经x2 检验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药物治疗视神经管减压术是损伤早期有价值的治疗措施。重视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 ,早期诊断、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伤后是否有残存视力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筛蝶窦入路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8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29例(32侧)TON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视力:无光感15侧,光感14侧,指动3侧。所有患者均采用术中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经筛蝶窦入路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术前均行高分辨率头颅CT扫描,观察手术相关结构的解剖特点,术后观察患者的视力变化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29例患者术后随访(5.2±1.1)个月(3~6个月)。术后视力:无光感10侧,光感4侧,指动4侧,指数5侧,最小分辨角的对数(logMAR)视力表≥0.02的9侧,手术有效率为59.4%(19/32)。无一例患者发生颈内动脉损伤、脑脊液鼻漏、嗅觉丧失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经筛蝶窦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是治疗TON的有效手段,该手术入路解剖特点清晰,术中神经导航辅助有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视神经损伤患者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治疗的视神经损伤患者35例临床资料,3个月后复查视力及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结果经颅神经管减压术后患者视力大部分改善;术前无光感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差;术后患者VEP的P1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无光感患者波幅下降最明显。结论经颅神经管减压治疗有效,术前无光感患者手术效果差,术后VEP异常明显,VEP评价客观有效,与临床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颅硬膜外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所致失明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至2010年8月手术治疗的视神经损伤所致完全失明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视神经管减压术前后视力的变化;以伤后6个月视力为最终视力,分析23例患者手术疗效.结果 术中发现6例有视神经管骨折,1例有骨折片;1例有鞘膜内血肿.本组无手术并发症发生.23 例患者术后随访6 月,有效6 例(26.1%),无效17 例(73.9%);其中伤后5 d 内手术15 例中,有效6 例(40.0%),无效9 例(60.0%);5 d后行手术者8例均无效;5 d内手术者有效率明显高于5 d后手术者(P<0.05).结论 早期行经颅硬膜外视神经管减压术可使部分视神经损伤所致失明患者的视力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经颅入路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经手术治疗20例颅脑创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17例经额下入路行额冠状皮瓣一侧额部开颅;3例眶上裂综合征患者行额颞切口,经眶尖外侧壁入路.评价手术后视力恢复的标准为黑朦、光感、眼前手动、眼前数指和能见标字视力表符号5个级别.术后视力提高2个级别以上者为有效,否则为无效.结果手术后65%(13例)的患者达到有效,其中3例眼球突出、1例眼球内陷患者术后均得到矫正.结论颅脑创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经额部或额颞入路手术行视神经减压,可取得良好效果.术后视力恢复与损伤后手术时间、手术方法相关,亦与视神经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颅硬膜外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所致失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至2010年8月手术治疗的视神经损伤所致完全失明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视神经管减压术前后视力的变化;以伤后6个月视力为最终视力,分析23例患者手术疗效。结果术中发现6例有视神经管骨折,1例有骨折片;1例有鞘膜内血肿。本组无手术并发症发生。23例患者术后随访6月,有效6例(26.1%),无效17例(73.9%);其中伤后5d内手术15例中,有效6例(40.0%),无效9例(60.0%);5d后行手术者8例均无效;5d内手术者有效率明显高于5d后手术者(P<0.05)。结论早期行经颅硬膜外视神经管减压术可使部分视神经损伤所致失明患者的视力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鼻蝶内窥镜视神经管减压手术对视神经损伤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病区收治68例单侧视神经损伤的病人,男性48例,女性20例,年龄17~58岁,所有病例均行经鼻蝶内窥镜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手术时间为伤后24 h至47 d。术前眼球活动障碍5例,患侧眼屈光间质、眼底及对侧眼视力均正常。术前CT见额眶骨骨折63例,未见明显骨折5例,筛窦纸板骨折59例,视神经骨管骨折31例,筛窦积血57例,窦积血29例。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本组68例病人中56例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12例12眼无效。5例术前眼球运动受限的患者,术后3例眼球运动恢复正常。结论内镜下经鼻视神经减压手术,具有入路短,微创,康复快的特点。而且,由于重力作用,视神经减压后会自然下垂,减压效果远远大于其他手术入路。术中还可以发现影像及其他检查未明确的骨折。总之,内窥镜手术视神经管减压有其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术前无光感的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经内镜行视神经管减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Messerklinger技术对13例术前无光感的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经内镜行视神经管减压术,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随访3-12个月,7例视力有不同程度恢复,总有效率54%(7/13);5例无效,失访1例.按受伤后视力丧失至手术时间分为3-7 d组,8-14 d组,15-21 d组和21 d以上组,以有效和无效划分比较各组手术效果,各组间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无光感的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行内镜减压可能有效,术前无光感不应成为该手术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16.
走行于后组筛窦内的视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走行于后组筛窦内的视神经损伤病人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走行于后组筛窦内的视神经损伤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治疗及预后。行经额部开颅硬膜外入路手术11例,经硬膜下入路手术5例,硬膜外与硬膜下联合入路6例。结果术后视力提高12例,无变化9例,视力下降1例;出现脑脊液漏5例。结论走行于后组筛窦内的视神经损伤比较少见.视神经管CT检查可以帮助明确诊断;经颅硬膜外入路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经额颞开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告近 3年来 ,我们经额颞入路行视神经管上、外侧壁减压术治疗 13例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管骨折、视神经损伤患者的经验 ,并对该手术的临床应用进行讨论。一、对象与方法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 13例 ,其中男性 9例 ,女性 4例。年龄 6~ 4 4岁 ,平均 2 3.7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 9例 ,坠落伤 2例 ,砸伤 1例 ,异物穿入颅内致右侧视神经管外侧壁骨折 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 :最长 10d ,最短 12h。临床诊断 :13例患者均经头颅及眼眶CT扫描 ,提示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管骨折。术前视力无光感者 5例 ,有光感至眼前指数者 6例 ,眼前指数至视力 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筛蝶窦入路视柱磨除视神经管扩大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10月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43例TON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神经内镜经鼻筛蝶窦入路进行常规视神经管减压手术24例(对照组), 应用神经内镜经鼻筛蝶窦入路视柱磨除视神经管扩大减压术式19例(试验组)。比较两种不同术式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长等, 术后观察患者的视力变化以评估手术的有效性, 安全性评估指标为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长为56.3~103.5 min[(76.6±23.4)min], 试验组为75.1~121.6 min[(93.2±17.9)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 P=0.009)。两组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的术前视力:无光感6例、光感10例、眼前手动6例、眼前指数2例;术后3个月, 无光感5例、光感7例、眼前手动7例、眼前指数3例、LogMAR视力表≥0.02 2例, 手术有效比例为9/24。试验组术...  相似文献   

19.
经颅入路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损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经手术治疗20例颅脑创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17例经额下入路行额冠状皮瓣一侧额部开颅;3例眶上裂综合征患行额颞切口,经眶尖外侧壁入路。评价手术后视力恢复的标准为:黑朦、光感、眼前手动、眼前数指和能见标字视力表符号5个级别。术后视力提高2个级别以上为有效,否则为无效。结果:手术后65%(13例)的患达到有效,其中3例眼球突出、1例眼球内陷患术后均得到矫正。结论:颅脑创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经额部或额颞入路手术行视神经减压,可取得良好效果。术后视力恢复与损伤后手术时间、手术方法相关,亦与视神经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儿童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2例35眼儿童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病例,总结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儿童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致伤原因以车祸多见;视力损伤严重,0.1以下者29眼(82.9%),其中无光感者18眼;治疗后视力提高者17眼(48.6%),伤后7d内治疗者疗效优于7d以上者。结论儿童外伤性视神经损伤预后较差;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对头部外伤患儿应尽早进行眼科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