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7—2016-04间收治的112例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孔胸腔镜手术52例,常规2~3孔胸腔镜手术60例。记录并分析2组患者肿瘤大小、术后病理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组数、淋巴结清扫个数、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后疼痛应用止痛药用量、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组数、淋巴结清扫个数、胸腔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长度、术后非甾体止痛药用量单孔组明显小于常规组(P0.01)。随访3~18个月,平均8.9个月,2组均无复发。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可达到常规胸腔镜手术同等疗效,而且切口小、疼痛轻、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2012年5月至8月我们在一个4~5 cm切口下、不依靠任何肋间撑开器,全胸腔镜下完成了5例肺叶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经过严格挑选的5例单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病例基本情况见表1、图1.术前检查5例胸腔均无粘连,病变均在右侧. 手术的切口全部位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采用10 mm 30°胸腔镜.发育不完全的肺裂通常采用切割缝合器处理.对于血管以及气管操作均采用头端可旋转的切割缝合器处理,配合自切口置入的角度,可以完成右侧所有的血管和气管的切割缝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全腔镜下肺叶切除55例Ⅰ期肺癌及开胸肺叶切除30例Ⅰ期肺癌患者的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疼痛、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胸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95 min,术中平均出血80 m L,术后平均带管时间4.2 d,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12.0枚,术后疼痛疼痛评分3~6分,平均4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5%。开胸组平均手术时间85 min,术中平均出血130 m L,术后平均带管时间5.5 d,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13.2枚,术后疼痛疼痛评分5~9分,平均6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 d。胸腔镜手术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疼痛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传统开胸手术。结论:全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学习曲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评估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08年6月由同一手术组连续完成的60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病例资料.按手术先后依次分为4组(A、B、C、D),每组15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纵隔淋巴结清扫站数及个数、中转开胸率、术后并发症、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分析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结果 各组病例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分期以及手术方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228.0±55.6)min明显长于C组(155.0±33.6)min或D组(152.7±27.4)min(P<0.001),B组手术时间(200.3±67.1)min亦明显长于C组或D组(P<0.05),而C、D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6);在术中出血量方面,A组(283.3±111.2)ml明显多于C组(156.7±86.3)ml或D组(143.3±67.8)ml(P<0.01),B组(286.7±188.4)ml亦明显多于C组或D组(P<0.01),C、D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7);各组淋巴结清扫数量、中转开胸率、术后并发症、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大约为30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早期肺癌行全胸腔镜微创手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生存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总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11.3个月(95%CI:6.9~10.6),中位生存期为30.9个月(95%CI:20.5~25.2);对照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略高于观察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具有医源性创伤低、疼痛轻、术后恢复迅速的特点,可有效清除肺部病灶,患者生存期与肺叶切除术基本无差异,可作为不耐受肺叶切除术或合并其他高危疾病的肺癌患者患者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3-2018-07间在滑县人民医院就诊的76例早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予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VA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小于(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将96例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全胸腔镜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实施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全胸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短或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I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06-2020-01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肺叶切除术的112例早期NSCI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及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将2016-06-2017-12间行传统开胸术的52例患...  相似文献   

9.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目的探讨胸腔镜根治性肺癌切除的可行性. 方法 2000年1月~2003年6月我们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31例早期肺癌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其中右肺上叶8例,中叶4例,下叶5例,左肺上叶8例,下叶6例,29例根治性切除. 结果全组均行肺叶切除.手术时间2~4 h,平均2.5 h.术中出血量50~150 ml,均未输血.切除淋巴结5~12枚,平均8枚.术后胸腔闭式引流平均3 d(1.5~28 d),术后住院平均7.5 d(5~30 d).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发生.29例随访2~40个月,1例术后6个月因心肌梗塞死亡,2例分别于术后6、15个月出现脑、肝、肺等远处转移. 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较早期肺癌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可行.  相似文献   

10.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35,自引:11,他引:24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适应证.方法 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共施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44例,其中男2,4例,女20例;平均年龄61.5岁.手术全部通过3个胸腔镜切口完成,肺叶解剖性切除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操作顺序与常规开胸手术基本相同.结果 全部手术顺利,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中转开胸1例.平均手术202.6 min,平均出血216.8 ml,无输血病例.术后平均带胸管7.4 d.术后病理:腺癌30例,鳞癌10例,肺泡细胞癌3例,肉瘤样癌1例.随访平均7.7个月,1例Ⅲa期腺癌病人术后3个月发生转移,其余无复发.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在有效性、彻底性方面可以达到开胸手术相同的效果,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探讨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的安全手术方法。方法在自2008年7月至2010年3月以来共完成全电胸腔镜下肺叶切除57例,男34例,女23例,年龄45~78岁。临床诊断支气管扩张症3例,肺曲菌球病2例,肺硬化性血管瘤2例,慢性肺部炎症1例,肺癌49例。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作镜孔(1.5~2cm),肩胛下角线第7或第8肋间作操作孔(1.5~2cm),腋前线与锁骨中线间第4肋间(上中叶切除)或第5肋间(下叶切除)作一长约4~6cm辅助切口,便于游离肺门血管和取出被切肺叶。术中应用血管切割缝合器处理血管、支气管。结果切除左肺上叶12例,左肺下叶13例,右肺上叶11例,右肺中叶5例,右肺下叶16例。术后平均胸管引流量50~150ml/d。平均住院时间10.5d。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具有出血少、疼痛小、住院时间短和病程恢复快等优点。胸外科医师经过相关训练完全能掌握这项微创技术进行安全手术。  相似文献   

12.
13.
2009年3~9月我们采用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我们的应用体会进行总结.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本组共6例,男3例,女3例;年龄51~72岁,平均年龄65岁.患者均行胸部CT等术前常规检查,术前明确肿瘤部位、大小、淋巴结情况及其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左肺上叶1例,左肺下叶2例,右肺下叶2例,右肺中下叶1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U-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理念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同一术者在熟练掌握U-VATS肺叶切除并淋巴结清扫术后,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开展的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61.4±6.6)岁]常规U-VATS与11例单向式U-VATS肺叶切除术患者资料,与同期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59.2±9.7)岁]多孔胸腔镜(multiple-portal VATS,MVATS)肺叶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 U-VATS和M-VATS组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术前合并症与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手术死亡或中转开胸。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VATS组患者术后12 h疼痛评分较M-VATS组显著降低(3.2 vs. 4.3,P=0.04)。亚组分析提示,11例单向式U-VATS的手术时间较常规U-VATS与M-VATS均显著缩短(76.4 min vs. 125.8 min vs. 105.6 min,P0.05),但病例不足,不作进一步统计分析。结论 U-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不劣于M-VATS,同时单向式U-VATS肺叶切除术是可行的,可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杂交式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10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病人手术资料、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病人顺利完成手术且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63.8±34.0)分钟和(12.5±1.9)个,对照组分别为(153.5±38.4)分钟和(12.3±1.6)个,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1天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分别为(174.5±28.0)ml、(1.6±0.3)cm、(455.9±42.7)ml、(2.9±0.4)天、(9.6±1.2)天和(5.2±1.3)分,对照组分别为(225.7±30.0)ml、(4.2±0.6)cm、(620.6±67.3)ml、(3.5±0.5)天、(12.3±2.2)天和(6.5±1.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局限于单个肺叶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杂交式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在高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并对比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成功施行单孔全胸腔镜手术切除的269例高龄NSCLC患者,其中肺叶切除186例,肺段切除83例,分析两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在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两组资料中,两组均无近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患...  相似文献   

17.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I期肺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30例术前诊断为I期肺癌的患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男19例,女11例,年龄36岁-78岁,平均63.1岁。结果:无手术死亡。2例(6.67%)术后输血,发生并发症4例(13.3%)。随访时间12月-45月,平均28.7月,生存率83.3%(25/30),其中I期患生存率为90.9%(20/22)。结论:对于I期肺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长期疗效与常规开胸手术相仿,而且具有安全性高,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临床早期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价其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60例(全胸腔镜手术组,其中男83例,女77例;平均年龄60.8岁)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及生存数据,并与同期357例(开放手术组,其中男222例,女135例;平均年龄59.5岁)接受常规开放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全胸腔镜手术组患者中转开胸率为5.0%(8/160)。全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开放手术组(113.0 min vs.125.0 min,P=0.039);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3±4.3)d vs.(9.1±4.6)d,P=0.425]。全胸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4%(15/160)和10.1%(36/357),围术期死亡率为0.6%(1/160)和2.0%(7/357)。两组患者平均淋巴结清扫组数[(2.4±1.5)组vs.(2.4±1.7)组,P=0.743]和平均淋巴结清扫数[(9.8±6.3)枚vs.(10.1±6.4)枚,P=0.6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胸腔镜手术组总体5年生存率高于开放手术组(81.5%vs.67.8%,P=0.001)。进一步按不同病理分期进行亚组分析显示全胸腔镜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pⅠa期86.0%,pⅠb期84.5%,pⅢa期58.8%;开放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pⅠa期92.9%,pⅠb期76.4%,pⅢa期25.3%。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临床早期肺癌在技术上安全可行,其淋巴结清扫可达到开放手术的范围,远期疗效优于开放手术,但亟待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50例行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清扫淋巴结数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明显,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行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27例早期NSCLC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双腔气管内插管、健侧单肺通气,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做一个长4~5 cm的手术切口,先完成解剖性肺段切除,如术中病理证实为NSCLC则进一步行纵隔淋巴结清扫或采样。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围手术期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等)、肿瘤手术效果(淋巴结切除总数、纵隔淋巴结切除站数、纵隔淋巴结切除数)及术后疼痛评分。 结果所有病例均在单孔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无增加辅助腔镜切口、无中转开胸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肺部感染2例,心律失常1例),经治疗后均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11.1%。27例早期NSCLC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192.2±56.1)min,术中出血量(83.8±50.5)ml,术后拔管时间(4.5±1.3)d,术后住院时间(6.2±2.7)d,术后疼痛VAS评分(3.4±0.9)分。手术效果显示:每例患者平均淋巴结切除总数(13.7±5.3)枚,纵隔淋巴结切除总数(9.5±4.3)枚,纵隔淋巴结切除站数(5.6±1.3)站。 结论在有丰富腔镜手术经验的治疗中心,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NSCLC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是一种更为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