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6,(10):166-168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入路显微外科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2月间28例经后路椎板切除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神经鞘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者均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其中肿瘤位于颈段13例,胸段10例,腰骶段5例。28例病例中行半椎板切除术20例,全椎板切除8例,所有病例肿瘤均完全切除,术中无脊髓神经损伤。28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改善。随访6~12个月,无影像学复发。8例全椎板切除术患者进行椎管内固定,内固定稳定。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见椎体滑脱、失稳征象。结论后路椎板切除入路能充分暴露肿瘤,有利于手术全切肿瘤。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可避免脊髓及神经损伤,提高手术疗效。半椎板切除入路显微手术具有创伤性小,有利于脊柱稳定,所以对肿瘤较小且位于脊髓一侧时应首选。  相似文献   

2.
胡兵兵 《安徽医药》2016,37(7):887-889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肿瘤行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4例椎管内肿瘤行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术前评估,针对性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措施,术后的病情观察、功能锻炼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34例患者中32例行肿瘤全部切除,2例大部切除。术后有3例患者肢体功能障碍较术前加重,经积极治疗并给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症状得到了改善;2例患者出现切口脑脊液漏,经治疗护理后切口愈合良好,所有患者未出现护理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对于椎管内肿瘤行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的患者,术前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组织有效的功能训练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术后认真的病情观察和悉心的护理,为预防并发症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高明  付涛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5):127-127
目的 总结哑铃型椎管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哑铃型椎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Ⅰ期手术者14例,单纯后正中入路2例,后正中入路附加峡部横行或斜行切口者3例,半椎板切除3例,全椎板切除12例,13例神经鞘瘤宿主神经根连同肿瘤一并切除,2例脊膜缺损较大者,以筋膜修补.结果 全切14例,次切1例,术后所有患者无新的神经功能缺损,而原有的神经功能损害均明显改善,无脑脊液漏出现.结论 哑铃型椎管肿瘤的手术应争取Ⅰ期完成肿瘤全切,肿瘤全切关键在于要根据肿瘤在椎管外部分大小及生长方向采取相应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管重建在脊髓肿瘤显微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脊髓肿瘤加切除骨再植26例,其中神经鞘瘤14例,脊膜瘤10例,蛛网膜囊肿2例,并随访3~18个月观察效果.结果:本组均行半椎板入路脊髓肿瘤切除椎板再植术.其中切除1个半椎板再植5例,2个半椎板再植18例,3个半椎板再植3例.患者术后2周即可下床活动,随访期内无椎管狭窄和脊柱畸形.结论:本术式创伤小,韧带破坏少,切下的椎板再植后基本恢复椎管解剖结构,有利于脊柱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半椎板与全椎板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对脊柱生物力学影响作用,以明确哪种方法对脊椎生物力学影响更少,术后恢复效果更佳。方法 128例椎管内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半椎板手术组65例,全椎板手术组为63例,均于手术后第2周进行脊柱生物力学检查,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半椎板入路组术后脊柱生物力学功能较对照组强结论半椎板入路手术对脊柱功能损伤及术中出血少,患者适应性强,术后恢复也较快。  相似文献   

6.
半椎板入路脊髓肿瘤切除后椎板再植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管重建在脊髓肿瘤显微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脊髓肿瘤加切除骨再植26例,其中神经鞘瘤14例,脊膜瘤10例,蛛网膜囊肿2例,并随访3~18个月观察效果.结果:本组均行半椎板入路脊髓肿瘤切除椎板再植术.其中切除1个半椎板再植5例,2个半椎板再植18例,3个半椎板再植3例.患者术后2周即可下床活动,随访期内无椎管狭窄和脊柱畸形.结论:本术式创伤小,韧带破坏少,切下的椎板再植后基本恢复椎管解剖结构,有利于脊柱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单侧半椎板开窗切除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25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半椎板技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半椎板技术切除椎管肿瘤25例护理经验。结果半椎板技术切除椎管肿瘤的护理要点为: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使患者早日康复。结论半椎板技术切除椎管内肿瘤具有创伤小,有利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尽早进行功能锻炼,缩短术后卧床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椎管—胸腔内肿瘤手术复杂,特别是肿瘤巨大者。1983年Grillo采取前外侧开胸和椎板切除联合入路切除椎管一胸腔内神经源性肿瘤。我们在应用该入路手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即采取后外侧入路,Ⅰ期切除椎管一胸腔巨大神经纤维瘤1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手术切除作为治疗椎管内肿瘤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无争议。但作为手术后脊柱稳定性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尤其是需切除多个节段椎板以治疗大型椎管内肿瘤手术后对于远期脊柱稳定性的考量。我们从维持脊柱稳定性考虑,自2003年3月起,在显微条件下,采用单侧椎板入路手术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板还纳技术在椎管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后正中入路显微切除椎管肿瘤后应用椎板还纳技术进行椎管重建6例,其中,神经鞘瘤4例,脊膜瘤2例,并随访3~8个月观察效果。结果:患者术后2周即可下床活动,随访期内无椎管狭窄和脊柱畸形。结论:本术式创伤小,韧带破坏少,切下的棘突再植后基本恢复椎管解剖结构,有利于脊柱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探讨半椎板切除减压、撬拨复位伤椎体内植骨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对32例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半椎板切除减压、撬拨复位伤椎体内植骨治疗。采用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价脊髓及马尾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通过手术前后摄X线片测量骨折椎体相对高度、Cobb 角及CT测量椎管内骨折块占位率情况评价骨折愈合及椎管减压情况。手术时间120~190 min, 平均150.4 min;术中出血量200~500 mL,平均340 mL;术后1年伤椎体水平椎管狭窄率明显降低,狭窄程度明显减轻(P<0.01);术后各时间点Cobb 角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恢复(P<0.01);术后各时间点椎体相对高度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1);30例患者的术后1年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有1~3级改善。半椎板切除减压、撬拨复位伤椎体内植骨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疗效满意,椎管得到充分减压,椎体内植骨重塑了椎体的形状和高度, 伤椎愈合、植骨融合良好,取出内固定后矫正度无明显丢失,是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原因引起的椎管狭窄,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对比。方法2003年4月至2007年4月共收治腰椎管狭窄患者26例,其中腰椎峡部不连,腰椎滑脱伴椎管狭窄2例,骨性增生小关节突增生、黄韧带肥厚椎体失稳8例,合并腰问盆突出16例,行全椎板切除9例,全椎板切除TENOR或MaSSMIAMI系统椎弓根固定7例,半椎板切除,同时保留关节突行神经根管扩大术10例。结果经6月~3年的随访。优:占70%,良:占23%,中:占7%,差:占0%。结论全椎板切除术后,对脊柱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亦可发生脊柱后方软组织与硬膜粘连等,本组病例随访结果2例中等,均为全椎板切除术后。全椎板切除Tenor或MassMiami椎弓根内固定术,就很好的解决脊椎不稳定这一难题,且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效果较满意,半椎板切除,同时保留关节突行神经根管扩大术,对脊柱稳定性影响较小,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后路颈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抽取在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颈椎椎管内肿瘤32例,将其按照手术方式分成后方经双侧椎板切除入路组和经半椎板切除入路组,分别定义为甲组和乙组。结果经术后随访发现,甲组患者颈椎不稳定发生率较乙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结论常规后路椎板切除与半椎板切除两种手术方式均会对颈椎生物力学改变产生影响,临床应对其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切口单侧半椎板切除入路在脊髓肿瘤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脊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大切口全椎板切除入路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小切口单侧半椎板切除入路切除脊髓肿瘤手术。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I级16例,对照组I级6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8, 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8例,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为(13.5±1.5)d,住院时间为(16.5±2.0)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5,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小切口单侧半椎板切除入路进行脊髓肿瘤切除安全、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手术腰间盘突出症分型,选择手术入路及适应证。2005~2008年间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236例。中央型31例,旁侧型178例,极外侧型3例,游离型24例。其中伴有间盘钙化和后纵韧带钙化型28例,伴椎体骨赘形成同时压迫硬膜21例,伴明显腰椎管狭窄型46例,侧隐窝狭窄型26例,腰椎滑脱或腰椎不稳型6例。选择单侧椎板间隙开窗和双侧椎板间隙开窗入路118例,偏上位或偏下位椎板开窗入路48例,全椎板切除入路44例,26例采用间盘镜椎板单侧间隙开窗入路,椎板外侧横突入路2例、椎板间隙开窗椎管内入路1例。其中采用环锯法切除伴有间盘钙化、后纵韧带骨化、椎体后缘骨赘共49例,6例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结果:随访时间1~36个月,平均11.4个月。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216例,良17例,差3例,优良率98.72%。结论:根据分型选择手术入路能够简化手术程序,缩短手术时间。病程的长短不是优选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2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对照组68例手术方法为半椎板切除术,观察组60例手术方法为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评价不同手术疗效、VAS评分以及术前术后的椎管矢状径。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椎管矢状径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变化,且观察组术后变化幅度更大,观察组的JOA评分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用于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肢体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椎管内肿瘤是临床上发病率较低的一种肿瘤,患者常常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椎管内的肿瘤会对患者的脊髓造成明显的压迫,在临床上椎管内肿瘤在得到准确的诊断后,如果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当,则会造成患者终身残疾。目前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一般采取全椎板切除法、半椎板切除或者是单开门法进行手术治疗,尽量对椎体后方骨以及韧带等结构产生最小的破坏,但还要能够实现彻底摘除肿瘤,使对脊柱稳定造成的影响得以避免。但术后患者的预后一直是临床上关注的问题。而中医药治疗可以在术后对患者的恢复起到良好的作用。笔者对目前临床上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椎管内肿瘤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探讨椎管内肿瘤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半椎板入路微创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少华  赵兵  万经海  江涛  孙锦章  沈杰 《安徽医药》2013,17(10):1723-1725
目的探讨经一侧半椎板人路微创手术在切除椎管内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了采用经一侧半椎板切除微创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椎管内肿瘤2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神经鞘瘤9例,偏左侧5例,偏右侧2例,正中位2例,脊膜瘤8例,偏左侧4例,偏右侧2例,正中位2例,肠源性囊肿l例,偏右侧,上皮样囊肿1例,正中位,炎症1例,偏右侧,血管母细胞瘤1例,正中位,海绵状血管瘤1例,偏左侧,室管膜瘤4例,均位于正中位,星形细胞瘤1例;肿瘤位于颈段5例,胸段1I例,胸腰段4例,腰骶段7例。结果除1例髓内星形细胞瘤行部分切除外,其余肿瘤均获全切,术后2周内即可下床活动,随访期内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全部病例均能恢复正常工作,无手术并发症和脊柱畸形,全切除肿瘤病例未见复发。结论经一侧半椎板切除微创入路,能够最大程度保留脊柱后部的骨结构,对脊柱后部的肌肉、韧带破坏小,有利于脊柱稳定性,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卧床时间短等优点,利于患者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9.
腰推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疼常见原因之一,有时在椎管狭窄基础上出现腰椎间盘突出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而引起腰疼、下肢疼、麻木无力、严重时出现瘫痪和大小便功能障碍。多数病人在保守治疗无效时而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小开窗、半椎和全椎板切除等,我科自1988年以来,采用半椎板半棘突切除入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收到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切口单侧半椎板切除入路治疗脊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2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44例脊髓肿瘤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试验组采用小切口单侧半椎板切除入路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大切口全椎板切除入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一般情况及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为Ⅰ、Ⅱ级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为Ⅲ、Ⅳ级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6%,低于对照组的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50,P=0.0423)。结论小切口单侧半椎板切除入路治疗脊髓肿瘤效果显著,创伤较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