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本文通过,五年来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治疗的观察,得出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 营养支持治疗很有必要,并在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法上提出了选择技巧。对营养支持治疗的时间、方法、护理及优越性重新 加以讨论,以供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2.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娟 《中国医药指南》2009,7(24):132-13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胃肠内营养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胃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资料。结果52例患者经肠内营养期间恢复良好,皮肤弹性及皮下脂肪无明显减少,最短留置胃管6d后清醒,最长留置胃管1.5,无发生营养不良。结论胃肠内营养在输注过程中加强监护并采取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胃肠内营养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往往有较长的意识障碍期,不能正常进食,使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能量消耗明显增加,导致严重的全身代谢紊乱。肌蛋白大量分解,机体出现高尿素氮和负氮平衡,如果没有合理的营养支持,将迅速导致蛋白质营养不良,使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 ICU 中儿童重型颅脑外伤(TBI)行早期营养支持护理对患者治疗时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40例明确患有 TBI 的儿童,每位患者均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在治疗初期,未予以早期营养支持护理,治疗一段时间后,所有患者均行早期营养支持护理,同样的营养支持,对比护理前后儿童的营养状态,观察血清白蛋白、三酰甘油、血红蛋白、低蛋白血症发生率等,记录开始营养天数和达到完全热量摄入天数数据,并判断其与儿童预后的关系,根据儿童护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定护理工作在儿童 TBI 早期营养支持的作用。结果经过早期营养支持护理后,TBI 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明显,血清白蛋白、血脂、血红蛋白等均显著回升,颅内压、GCS 评分也有好转,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 TBI 患者,ADL 评分的上升趋势较快,明显好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通过改良儿童脑功能分级量表(pediatric cerebral performance category,PCPC)可知正常、残疾、昏迷/死亡各占66.3%、26.7%、7.0%,预后越差,开始营养天数和达到完全热量摄入天数越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护理工作在 TBI 早期营养支持中的应用,可明显减少治疗时间,促进儿童好转,改善预后,并可减少营养支持治疗产生的并发症,提高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临床中应用的价值高、效果好,应推荐。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外伤病人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外伤病人中的合理应用,以提高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将169例符合入选条件的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84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实施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均达到营养支持效果,但对照组胃肠道出血、二重感染、肠麻痹、肝功能异常以及腹胀、高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实施肠外加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国内外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的营养支持,并就如何做到避免、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作适当分析.资料与方法所借助的专业数据库Medline、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清华同方CHKD期刊全文库.在比较、归纳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结果共搜索到论著6篇,专题研究5篇,专题讲座8篇,相关报道13篇.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途径主要为经胃肠外营养(PN)、全肠外营养(TPN)和胃肠内营养(EN).在急性颅脑损伤早期进行营养支持已达成共识,但如何安排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使用,一直有不同的主张.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比肠外营养支持更可以避免、减少本类病人因营养支持导致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本类病人进行营养支持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肠外营养支持与肠内营养支持同时进行,待脑损伤病情稳定后过渡到第二阶段全胃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7.
OBJECTIVEUnderstoo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cute skulls damage patient's nutrition support, and how on achieves avoids or reduce infection illness complication occurrence makes the suitable analysis. MATERIAL AND METHODDraws support specialized database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联合应用肠内外营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0例,行肠内营养(EN)联合肠外营养(PN)支持14 d;对照组20例,行全肠外营养(TPN)支持14 d。于治疗1、5、10 d检测并比较2组的蛋白、血糖、血红蛋白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14 d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蛋白、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及血糖等指标都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5)。结论早期联合运用肠内外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中能够显著改善其营养状态,给予充足营养支持,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江坤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44-46,4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符合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合理的早期营养支持,对两组患者的身体指标及胃肠道功能进行评估,并记录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两组患者伤后第1天氮平衡、肌酐/身高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4、7、28天氮平衡、肌酐/身高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14天肌酐/身高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1天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7、14、28天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l、7天TSF和AM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14、28天r11sF和AM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时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28天体重、体重减少及体重减少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46例次,对照组出现并发症113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926,P〈0.01)。结论严重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脑损伤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蛋白质营养水平对大鼠不同强度急性运动时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Wistar雄性大鼠48只,分别以两种蛋白质营养水平(含蛋白质17%和含蛋白质27%)的饲料喂养大鼠,并分为对照组与低、高强度运动组(即简称为:17%对照组,17%低组和17%高组,以及27%对照组,27%低组和27%高组)。喂养45 d以后,对照组保持安静,运动组大鼠分别进行游泳和负重游泳2.5 h,以游泳方式模拟低、高强度的急性运动,两种水平的对照组和运动组均立即处死,取大鼠血液、肝、腓肠肌,观察低强度运动和高强度运动对两种蛋白质营养水平大鼠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结果急性运动均引起两种蛋白质营养水平大鼠的血尿素氮浓度和肝氮含量以及血氨基酸浓度增高,腓肠肌氮含量降低,高强度运动较低强度运动时上述指标的变化程度更大,27%蛋白质营养水平的大鼠并没有表现得更好。结论急性运动导致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并且高强度运动导致蛋白质分解程度更高,高蛋白质营养水平并没有表现出急性运动后蛋白质代谢方面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析早期机械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5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首先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手术治疗及抗感染、营养支持、止血、降颅压、脱水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机械通气,观察组行早期机械通气,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致残率、病死率、治疗前与1周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为(92.6±32.1)h,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致残率为38.5%,低于对照组的60.0%(P<0.05);病死率为12.8%(5/39),与对照组的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的SSS评分为(37.6±5.2)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降低至(24.6±4.1)分,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机械通气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缓解脑部缺氧、缺血状态,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12年12月人住本院的4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57.14%)高于对照组(23.81%),死亡率(19.05%)低于对照组(47.62%),并发症发生率(28.57%)低于对照组(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少,可以作为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连续性收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4 g,iv gtt,qd,总疗程为1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4.25±3.44 vs 16.87±3.43,P<0.01),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4.65±2.52 vs 22.61±2.26,P<0.01),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SF-36)高于对照组(65.71±12.72 vs 61.84±13.77,P<0.05),IL-6和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17.75±9.74)ng·L^-1vs(21.84±9.65)ng·L^-1,P<0.05;(18.58±5.61)ng·L^-1vs(20.92±5.23)ng·L^-1,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病因和发病机制及对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高钠血症43例患者救治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高钠血症患者死亡31例,死亡率为72.09%.结论 GCS评分越低,发生高钠血症程度就越严重,血钠值越高,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行气管切开手术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95例行气管切开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气管切开的时间不同分为早期气管切开组(早期组)43例和晚期气管切开组(晚期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在颅脑损伤后7、28 d时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变化,以及两组中CPIS评分≥6分患者所占的比例。结果早期气管切开组患者在颅脑损伤后7 d时CPIS(5.67±0.99)分低于晚期气管切开组(6.23±0.68)分,同时CPIS评分≥6分患者所占的比例早期气管切开组也低于晚期气管切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颅脑损伤后28 d时,两组CP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PIS评分≥6分患者所占的比例,早期气管切开组仍低于晚期气管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48 h内行气管切开手术治疗有利于肺部感染控制,减轻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因此对于有指征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建议早期行气管切开治疗。  相似文献   

17.
鹿中华  孙昀  汤艳  曹利军  郑瑶 《安徽医药》2012,16(7):946-948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6~8分患者急性期脑氧代谢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理。方法采集2009年6月—2011年7月35例术后转入ICU的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6~8分患者的颈静脉血与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及血葡萄糖测定检查,计算脑氧利用率(O2Ucc)和颈内静脉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V-APCO2)、乳酸差(V-ALac)、血糖差(V-AGlu)的绝对值以及颈内静脉氧饱和度(SjvO2),根据短期预后将上述病例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并观察上述两组指标差异。结果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V-AGlu、V-ALac显著降低(P0.05),O2Ucc、V-APCO2、SjvO2明显升高(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6~8分患者术后脑氧代谢在死亡组显示明显异常,尤其是无氧代谢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救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0年3月本院所收治的7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救治资料。结果:本组72例患者治疗后,良好31例,中残20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0例,恢复良好率为70.8%,死亡率为13.9%。结论:做好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处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32例的麻醉处理方法及效果。结果 32例患者麻醉诱导平衡,无呛咳、严重低血压、躁动等现象,各项生命体征相对平稳,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呼吸正常、意识存在的患者,术后无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手术伤情较重且意识不清的患者,手术结束后仍存在意识障碍,保留气管插管或行气管切开。手术期间无患者死亡,术后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病情过重或合并伤严重,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麻醉药物及麻醉方法的选择对重度颅脑损伤的救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低钠血症的机制、诊断标准和对症处理。方法对NICU收治的158例重型颅脑损伤(入院时GCS≤8分)患者的血钠监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58例重型颅脑损伤中出现低钠血症(<135 mmol/L)的有96例,其中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16例,脑性盐耗综合征10例,外伤性尿崩症2例。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并发低钠血症需根据临床表现、监测结果、化验检查明确病因,并根据诊断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