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江岚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569-4571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等非药物干预对Ⅱ型糖尿病人群血糖等的影响。[方法]选取某社区Ⅱ型糖尿病人160例,随机将他们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的非药物干预,对照组仅进行门诊治疗,对他们的血糖等指标进行监测,1年后两组进行效果对比。[结果]干预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行为认知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干预组体重指数,腰臀比在干预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健康教育、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等非药物干预是控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进一步加强Ⅱ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理解,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是糖尿病患者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健康素养和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的影响。方法从上海市闵行区和长宁区选8个社区,整群随机分为健康素养组、运动组、综合组和对照组,招募800例患者,每组200例。干预组分别接受1年的健康素养和/或运动干预,并在第3、6、12和24个月进行随访,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运用广义估计方程评估干预措施在各时间点对患者体型的影响。结果健康素养组在6、12和24个月时BMI均显著低于基线水平(P0.05),其超重风险也明显下降,分别为基线时的55%(95%CI:0.36~0.84)、57%(95%CI:0.38~0.85)和59%(95%CI:0.49~0.88),但与对照组相比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动组基线时腹型肥胖(WHR≥0.90)的男性患者WHR在3、6、12和24个月时均较基线显著改善,呈线性下降趋势,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基线时腹型肥胖(WHR≥0.85)的女性患者中,运动组和对照组在前3次随访中WHR较基线明显下降,而综合组仅在3个月时下降0.026 (P=0.005)。结论运动干预可有效降低腹型肥胖糖尿病患者的腰臀比,可在肥胖患者中推广使用,以期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组合运动训练对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及体质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1例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21例和干预组20例。对照组采用有氧运动训练方案,干预组采用组合运动训练方案(有氧运动+抗阻训练),分别对干预前后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12周后,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7,-3.460,-2.718,-3.157,-3.339,-3.524,P均<0.01)。而两组体质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组合运动训练可以更好地改善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能力,进而提高患者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健康素养和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的影响。方法从上海市闵行区和长宁区选8个社区,整群随机分为健康素养组、运动组、综合组和对照组,招募800例患者,每组200例。干预组分别接受1年的健康素养和/或运动干预,并在第3、6、12和24个月进行随访,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运用广义估计方程评估干预措施在各时间点对患者体型的影响。结果健康素养组在6、12和24个月时BMI均显著低于基线水平(P<0.05),其超重风险也明显下降,分别为基线时的55%(95%CI:0.36~0.84)、57%(95%CI:0.38~0.85)和59%(95%CI:0.49~0.88),但与对照组相比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动组基线时腹型肥胖(WHR≥0.90)的男性患者WHR在3、6、12和24个月时均较基线显著改善,呈线性下降趋势,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基线时腹型肥胖(WHR≥0.85)的女性患者中,运动组和对照组在前3次随访中WHR较基线明显下降,而综合组仅在3个月时下降0.026 (P=0.005)。结论运动干预可有效降低腹型肥胖糖尿病患者的腰臀比,可在肥胖患者中推广使用,以期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个性化饮食干预结合运动指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n=58)以及对照组(n=58)。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饮食干预结合运动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干预之前,研究组与对照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血红蛋白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半年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要研究组各项指标水平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饮食干预以及运动指导有利于进一步控制其血糖水平,稳定其病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自我管理小组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控制水平的干预效果,为探索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杭州市江干区笕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120例≥60岁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纳入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随访管理,干预组在常规社区随访管理的基础上,组织开展8次T2DM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体质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干预1年后,两组T2DM患者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和异常血糖处理5个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均提高(P0.05),且干预组患者得分提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BMI、腰围、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下降(P0.05),且干预组患者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可有效提高老年T2DM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BMI、腰围和血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以运动手环监测为基础的社区2型糖尿病个性化运动干预效果。方法在社区全科门诊随机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并采取不同干预方案。对三组人群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和干预6个月时进行理化指标检测、运动知识问卷调查和运动依从性量表评估。结果干预前,三组人群各项评价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干预3个月时,三组人群的运动基本情况、运动知识因子、运动信念行为因子、运动依从性总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干预6个月时,三组人群各项评价指标均出现显著差异。结论个性化运动管理方案对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具有显著的近期收益;运动手环在短期内更有助于促进患者运动行为的养成,在中长期观察中具有更积极的综合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以运动手环监测为基础的社区2型糖尿病个性化运动干预效果。方法 在社区全科门诊随机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并开展不同干预方案。对三组人群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和干预6个月时进行理化指标检测、运动知识问卷调查和运动依从性量表评估。结果 干预前,三组人群各项评价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干预3个月时,三组人群的运动基本情况、运动知识因子、运动信念行为因子、运动依从性总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干预6个月时,三组人群各项评价指标均出现呈现显著差异。结论 个性化运动管理方案对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具有显著近期收益;运动手环在短期内更有助于促进患者运动行为的养成,在中长期中具有更积极的综合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企业社区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以期创建更有效的企业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方法于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选择来自于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6个功能单位的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64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采取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干预组另通过安装"知己健康星"手机APP软件提供个体化的运动管理,干预期12个月。分析两组干预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空腹血糖达标率为81.25%,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为79.69%,对照组分别为60.00%、56.67%,干预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运动指导对糖尿病患者强化干预,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控制达标率,提高健康管理依从性,适宜企业社区职业人群健康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中医体质辨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居住在某社区的糖尿病患者16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行中医体质辨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1年后自我管理评分及血糖含量。结果观察组干预1年后自我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1年后不同体质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行中医体质辨识可有效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养生功法八段锦锻炼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血糖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5例糖尿病临床前期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n=60)和对照组(n=55),两组均给予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运动组行社区管理下的八段锦功法进行干预。观察干预前后血糖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运动组患者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运动组疾病维度、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满意度维度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合理的中医功法运动干预,可有助于调整2型糖尿病早期血糖代谢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为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1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95)和干预组(n=95),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社区综合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1)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干预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总体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干预组患者干预后不良饮食、吸烟、酗酒、不爱运动和心理问题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社区综合干预可改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促进患者血糖控制,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在松江区叶榭社区内确诊的108名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干预组50例,实行饮食干预、运动干预、药物治疗、血糖血压监测及糖尿病、高血压教育的综合治疗;对照组58例,仅常规药物治疗,历时1年,检测和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压变化,糖尿病生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血压控制率。结果经过1年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干预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各项血糖指标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血压,血糖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1年后的干预组血糖控制率达到56%,血压达标控制率为38%,明显高于对照组22%的血糖控制率及12%的血压达标率(P0.01)。结论社区综合干预是促进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得到有效防治的理想手段,值得在社区内积极开展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中梁山社区门诊接受治疗的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干预前后的血糖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无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不显著,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具有较为突出的护理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结构和习惯对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结构和习惯调查,按照随机对照法将入选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85)和干预组(n=85)。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饮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1年后各类食物日均达标率和血糖、血脂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总热量、谷类、蔬菜、蛋类、禽肉类、豆类、乳类、油脂类、鱼虾类和盐类的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干预组上述指标的达标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FPG、2 hPG、HbAlc、TC、TG和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HDL-C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且干预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施行饮食结构和习惯的有效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6.
李宏斌  王玉华  吴敏 《职业与健康》2011,27(21):2491-2493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步行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为进一步在社区中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大连市2处社区中104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每月进行1次糖尿病防治知识专题讲座。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及本人爱好按每10岁为1个年龄组分别随机划入干预A组(3次/周,30 min/次)、干预B组(3次/周,60 min/次)、干预C组(5次/周,60 min/次)和对照组,3个运动干预组在6个月干预期间分别进行不同强度的步行运动,对照组在干预期间,不接受具体的运动指导。结果半年运动干预后,干预组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对照组干预前后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无显著变化。除对照组外,干预后各干预组的步数、有效步数、步行运动消耗能量均有显著性增加(P〈0.01)。干预A组的血糖水平和胆固醇水平较干预前有所降低(P〈0.05),其他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变化(P〉0.05);干预B组与干预C组血糖水平、胆固醇水平和甘油三酯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个性化步行运动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运动治疗的依从性。不同强度的步行运动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血糖水平,达到改善糖代谢、降低血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运动护理干预对住院患者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按照糖尿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试验组病人除了常规糖尿病病人护理外,给予活动指导及干预。观察两组入院时及干预后1个月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情况并记录,在住院治疗1个月时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运动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运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情况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动干预对于住院患者血糖控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提高遵医行为的成效。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东莞市樟木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建立健康档案、个性化指导、优化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运动和生活习惯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遵医行为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自我检测、药物疗法、运动疗法的遵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管辖社区中已确诊为糖尿病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中医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后测量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并对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经6个月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后,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有效提高遵医行为,对糖尿病的治疗和血糖的控制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集体运动干预方法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随机抽取社区糖尿病管理信息系统里的160名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自行运动干预,试验组患者实施集体运动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干预半年后的空腹血糖水平、用餐两小时后的血糖水平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用餐两小时后的血糖水平、血脂、糖化血蛋白都下降,但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显著,P0.05。结论:将集体运动干预法实施于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